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利用企业调研和实地访谈的方法,总结畜禽种质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根本问题;利用文献查阅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剖析峪口禽业在解决畜禽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痛点中的科技创新、服务和组织模式。研究表明,以区域细分市场的消费价值认同为根本导向,全产业链闭环地提升品种的繁殖、生产、商品性能,才能使畜禽种质资源开发的品种真正成为良种;以服务畜禽创新品种的养殖全过程为根本宗旨,提供饲料营养、兽药疫苗等的集成解决方案,打造多要素融合的服务综合体,才能有效促进所开发新品种的转化利用;以“自有与联合”“自建与加盟”的开放共享方式,形成服务、养殖和创新品种转化的规模和范围经济,打造“龙头企业+服务平台+养殖集群”的平台型产业组织模式,才能切实有效地促进畜禽种质资源可持续性的开发利用。要实现畜禽种质资源开发创新与利用转化的价值良性循环,产业链中的主体应具备联合意识,形成综合服务的平台组织生态;政府需扶持主导主体进行全链条体系化开发利用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白云凤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8):1688-1691
通过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建设,能够有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蓝海小镇田园综合体规划以“两山”理论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背景,提出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构想、总体定位、发展思路、功能划分等。  相似文献   

3.
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明确产业融合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探索与推广湖北烟叶主产区产业发展综合体成功经验,选择有代表性的实施主体作为典型样板,为乡村发展、产业振兴提供借鉴与引导。以国家级行业示范合作社——兴山县烟叶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产业综合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烟叶种植主体经济收入增长点及主产业发展动能等的实证分析,梳理合作社经营主体下资金管理、技术引进、人才培养、社会化服务等发展模式,以及社员利益保护协同发展机制、产业融合创新思路,以期为全省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建生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8):1668-1670
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是实现我国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影响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嵊州市三界镇推行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协调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综合体,实现以产业聚集融合为核心、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以农村功能转型为抓手、以发展方式转变为根本的农村产业集群发展新模式,极大延伸了产业链条,增加了农民收入,降低了农村产业的发展风险,构筑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多赢”格局,为“三农”融合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洪泽区依托独特资源优势,围绕推动绿色发展、结构升级,重点打造有机绿色稻米产业。以“淮味千年”品牌为核心,重点培育“洪泽大米”有机绿色稻米区域公用品牌,强化基地建设及产地、产品认证,全面提升有机绿色稻米品牌化水平,聚力推进“洪泽大米”全产业链发展,促进稻米供给侧走向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深入挖掘稻作文化和休闲观光旅游潜力,深度推进优质稻米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结合景东产区多年烟叶调拨经验以及广东中烟烟叶管理系统历年质量数据,通过对站点烟叶生产、收购流程和烟叶备货、检验、运输等环节进行精益化创新,采取站点直调的精准化、灵活化备货方式,以期提高工业企业配方适配率,为“双喜”品牌结构提升提供优质的高端原料保障。结果显示,站点直调后烟叶等级混级情况得到有效控制,纯度提高显著,霉烂烟叶减少,内在化学质量的均质性得到明显提高,烟叶整体等级质量获得显著改善。站点直调这种精准、灵活的备货方式对于提升烟叶的工业可用性,保障卷烟产品质量以及提升卷烟产品结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烟草行业和烟叶生产经营的基本特点,围绕恩施州烟叶生产组织方式的演进,明确了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核心问题是有效提高烟农组织化水平,而烟叶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是促进烟叶生产组织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此基础上界定了烟农专业合作社组织功能定位和核心价值观;重点剖析企业制度下的恩施州烟农合作社"统"与"分"的经营管理,确立"五统三分"是实现烟农合作社良性发展的有效管理体制。提出了促进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胡豹  黄莉莉  许佳凤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0):2183-2188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硬核标志,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浙江省是全国唯一被党中央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省份,首要任务是改革探路,最鲜明的要求是改革示范。本文剖析了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进程,评价了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高质量发展、“三大差距”缩小、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文化高地打造、全面绿色转型等方面取得的建设成效,从确立“四个优先”的建设思路、打造一批示范标志成果、谋划一批重大改革方案等方面提出了示范区建设思路创新,并提出了要素配置、绿色赋能、收入增长、均衡服务、善治智治等五个方面的机制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9.
烟农专业合作社是新型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发展绿色烟叶是我国提高烟叶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发展绿色烟叶必须转变传统生产方式.构建烟农专业合作社与绿色烟草互促共进的发展机制,探索烟农专业合作社在绿色烟叶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推动绿色烟叶的发展,促进烟叶标准化生产,打造“生态、特色、安全、优质”烟叶品牌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分析了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对于发展绿色烟叶的优势及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烟农专业合作社促进绿色烟叶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浙江”“信用浙江”的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进入新阶段,健全农业生产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农业生产主体信用评价系统已提上议事日程。本文从农业生产主体信用评价建设的必要性出发,梳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可实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枣阳市以建设现代烟草农业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创新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的重点内容。笔者分析了金联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明确合作社发展的意义,指出烟叶合作社经营管理必须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发展合作社的任务、工作目标和措施,以促进合作社与烟草产业的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浙农码以建设农业农村领域统一数据服务入口、实现精准数据管理为目标,通过从各涉农部门、业务系统汇聚主体对象信息,根据业务管理要求形成数字化标识,为农业主体、农产品、资源装备和美丽乡村等主体对象统一赋码,聚焦用户核心服务需求,接入各应用场景,开展“码”上信息聚合和功能集成,实现“码”上查询、预警、溯源、营销等服务,并通过赋色转码动态管理,为智能预警与决策分析提供“码”上支撑。本文通过阐述浙农码的功能建设及应用实践,为探索农业农村领域数据服务入口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是巩固烟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烟区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评价体系为科学、精准实施烟区产业综合体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根据陕西烟草产业综合体的建设模式与内容,考虑“烟叶+多元产业”协同发展主题,从土地流转与保育、基础设施配备水平、农机具配置水平、烤烟产业发展水平、多元产业发展水平和合作社专业服务能力六个维度构建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赋值权重。结果表明,“土地流转与保育”在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评价中权重最高,其次是“烤烟产业发展水平”,二者权重之和超过60%。为此,需要重视宜烟田块集中连片评价,积极培育职业烟农和家庭农场种植主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常德市鼎城区蔬菜生产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生产效益稳步提高。但是现存的蔬菜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设施化程度偏低、产销对接不畅等问题,制约了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议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撑,主攻“两品一标”生产,创新模式机制,促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吴玉  沈永宝 《农学学报》2020,10(4):93-100
创意休闲观光农林业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淮安市创意休闲观光农林业发展中存在的资金渠道单一、功能拓展不足、产业发展规划缺乏、配套设施粗放、品牌影响力不够、农民主人翁意识不强、产业链不长等问题。从农林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创意模式角度出发,提出了淮安市创意休闲观光农林业6种创意模式途径,分别是“七彩花卉+婚庆产业=浪漫家园”模式、“多样苗木+休闲娱乐=创意绿化情景样板间”模式、“生态林业+运动养生=丛林运动养生园”模式、“瓜果业+童心体验=童话瓜果王国”模式、“水产业+渔乐体验=百渔乐园”模式、“传统工艺+民俗情景体验=古景再现乐园”模式。得出了创意休闲观光农林业要通过合理制定建设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多方拓宽资金渠道和鼓励多种经营、打造特色品牌效应、加强品牌营销、延长产业链、健全完善配套和服务体系建设、大量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提升从业人员素养等措施才能实现纵深、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田园综合体对于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等具有深刻意义。村落景区作为建设田园综合体的重要场域,全省各地正在积极探索。杭州市临安区率先出台《村落景区标准》,成为村落景区规划、建设先行先试的典范和样本。研究基于田园综合体的视角,以临安天目山村落景区为例,探索规划思路、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村落景区彰显了田园综合体的基本特征与内涵,是田园综合体的重要载体,规划应着重于主题凝练、产业化项目策划、“三农”资源整合、多方参与等要点。  相似文献   

17.
以3家国家级示范社为例,从利益产生、利益分配、激励制度与风险防控4个方面分析其在推进三产融合中的利益联结机制,探讨各利益联结关系的共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合作社推进三产融合必须考虑与内部社员、与外部资本建立不同的利益关系,相应设立“一社两制”;应建立基础保障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层级递进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社员利益;引入外部主体需注意盈利项目的吸引力和外部资本利益诉求,但也要确保合作社自身的主导地位。建议合作社在推进三产融合时:一是推进“一社两制”利益联结新思路的推广;二是精准推进社员利益的稳定和升级;三是与外部主体构建平等互利的合作双赢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良种对肉牛业发展的贡献率达40%,为牛肉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支撑,而科技创新是引领肉牛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此,该文立足“十四五”面向“十五五”,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肉牛基础研究和育种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未来肉牛种业科技创新在重大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等领域的重点方向,为加强肉牛种业科技创新及产业战略部署,提升我国肉牛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种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文磊  李茜 《农学学报》2022,12(5):70-76
为进一步促进县域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农业结构优化、农民收益提升。本研究基于农林文旅康产业间的组合,围绕农林文旅康产业分化、融合和整合形成的组织形态,构筑组织形态的新业态和新功能。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是农业、林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康养产业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5个产业之间相互融合推动新业态和新功能的发展。本研究以山西省泽州县为研究对象,围绕其资源和地形特点的发展基础,在新业态和新功能视角下,构建出“平川+现代农业主导”型、“丘陵+文化旅游主导”型和“山区+森林康养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利益联结强化机制、政策保障机制和培育延伸拓展机制的发展机制。本研究对推动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的新业态和新功能发展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817”肉鸡配套系选定,“817”肉鸡生产发展现状,“817”肉鸡生产展望,企业发展策略4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促进“817”肉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