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豫杂0568简介     
豫杂056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棉花多抗育种研究室以95-5作母本,Y68作父本选育而成的棉花杂交种.2002-2003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中棉所44(原系名中803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高产、多抗棉花新品种,是“十五”国家“863”计划重大科研成果,2000-2004年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和2002-2003年“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资金”资助品种。1998-1999年进行品比试验及抗盐碱鉴定。2000-2002年分别参加河南省麦棉套棉花抗病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中棉所44综合性状良好该品种适宜黄河流域春播和麦棉春套地区种植。河南省麦棉套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子棉产量3448.5kg·hm-2,皮棉1397.4kg·hm-2,霜前皮…  相似文献   

3.
宛80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从南通市农科所的徐86×(泗棉2号×南通棉4号)F8的天然变异株中连续选择而成.1997~1998年参加所内品比试验,农艺性、综合性、抗病性和产量、品质都符合育种目标,定名为宛801-8;1999年参加河南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2000年被推荐参加河南省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综合表现较好,子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均较对照明显增产.2002年3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4.
蔡派 《中国棉花》2002,29(2):2-3
本文总结了2001年全国棉花生产情况及流通体制改革后的市场形势,对2002年棉花生产进行了展望,并针对棉花生产和市场化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sGK958是新乡市锦科棉花研究所从锦科970012×锦科19的后代中定向筛选而成.1999年组合杂交,后经南繁北育,2002年在所内成系;2003年进行省内多点比较试验;2004-2005年参加河南省春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河南省棉花生产发展简史,着重回顾1978年以来河南棉花生产发展历程。比较了不同年份河南棉花种植面积、皮棉单产、皮棉总产等变化,总结了不同年代河南棉花生产特点与波动规律,分析了棉花生产下滑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实现河南省棉花生产复兴的生产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2年全国棉花生产景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毛树春 《中国棉花》2002,29(10):2-3
国家"十五"优质棉生产基地科技产业化服务项目组,于2002年5月对苏、冀、鲁、豫、鄂、川、新、陕、湘、辽、甘等12个省区600多户植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02年全国各流域主产棉区春播棉花面积普遍减少,夏播棉花面积也有所减少.文中还就2002年全国棉花生产、纺织工业、消费、配额和价格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黄萎病是目前棉花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1993年我国棉花黄萎病暴发成灾,有些地区病株率高达70%以上。2002-2003年在全国各棉区大面积流行,发病面积高达300万hm2以上,对棉花生产构成极大威胁。目前生产上缺乏高抗棉花黄萎病的品种和高效的的防治药剂,为进一步探讨敌力脱和爱苗对棉花黄萎病的防病效果,特进行本次试验。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河南省新乡市七里营棉原种厂进行,试验田为砂壤质地,水浇条件良好。为多年种植棉地块,黄萎病发生均匀且较重。棉花品种:新植1号(河南省新乡市新植原种厂提供)。试验共设置以下药剂处理,25%敌力脱EC(…  相似文献   

9.
尉氏县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河南省棉花生产重点县.2009-2012年,按照农业部与河南省农业厅的安排,分别在南曹、大桥、张市、永兴、十八里5个乡镇、100个行政村组织实施了农业部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6888 hm2(10.33万余亩),并连续4年实现每667m2产皮棉超100 kg,卓有成效地带动和促进了全县棉花产量的大面积稳步提升,为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增加棉农收入起到了很好效应.  相似文献   

10.
棉花是河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1979年以来,河南省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植棉政策,组织力量广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使全省棉花生产能力、科研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首先从发展历程、区域布局、技术应用三方面对全省棉花生产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阐述;其次又从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品种选育等三方面对全省棉花科技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论述;最后,对全省棉花生产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实现棉业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优质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豫棉1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选育过程豫棉 1 9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针对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提高品种的纤维品质、抗病性、丰产性、早熟性等综合农艺性状为主要目的 ,采用 Co60辐射创造矮源 ,采用多亲本复交、姊妹交创造变异 ,结合环境诱导、鉴定和人工定向选择 ,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高产高效棉花新品种。 1 996~ 1 997年参加河南省麦套棉区域试验 ,1 998年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 ,1 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产量性状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 ,两年 1 8点次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 3463.5kg,皮棉产量 1 345.5kg,霜前皮棉产量 …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1985―2019年河南省棉花品种的审定和利用工作,概述了审定品种的数量、类型、抗病虫性以及产量和纤维品质表现,总结了河南省棉花的主推品种及其主推年份和种植面积,以期为棉花品种的选育、审定和利用以及稳定棉花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棉花生产的优势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从市场角度出发,首先对河南省发展棉花生产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市场要求,制定出了全省棉花生产发展目标,并提出了促进全省棉花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调整棉花生产布局,提升棉花质量,推广关键技术,改善棉田基本生产条件,不断提高棉农和科技人员的素质,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最后提出了促进棉花生产健康发展的建议:恢复和加强对棉花生产的扶持,尽快完善棉花相关标准,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对棉花市场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4.
双价抗虫棉锦科杂1号是新乡市锦科棉花研究所从锦科杂交系列组合中筛选出的优秀杂交组合。母本为转基因双价抗虫棉sGK791,父本为常规非抗虫棉豫668。2001年组合杂交;2002年组合鉴定,2002年冬季海南测交制种;2003年在所内进行杂交棉品比试验;2004年参加河南省杂交棉预备试验;2005-2006年参加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审定编号:豫审棉2007012,证书号为:豫审证字2007039号。2007年12月申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河南省棉花生产史,并对今后几年棉花供需平衡状况作了调查与预测。  相似文献   

16.
泛棉3号是河南省黄泛区地神种业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转基因抗虫棉.2005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在进行区域试验的同时,进入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棉200703.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棉花生产现状调查及面积下滑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河南省的棉花生产现状,2016―2017年河南农业大学等4个单位在全省主产棉区的9个植棉村(基地)进行了相关调查,并对河南省植棉面积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棉花生产面积下滑明显,农民对价格的期望值较高,布局进行了较大调整,种植制度也发生了变革,栽培管理明显简化,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病虫害总体减轻,种植效益较好但仍缺少吸引力。除棉花种植费工和价格较低等共性原因外,河南省植棉面积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河南省是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的核心产区、近年来夏秋季雨涝灾害频发、植棉以间作套种为主、盐碱地基本得到改良。因此,针对河南省棉花生产的现状,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印度转基因棉花的商业化进程及对棉花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2002年印度首次推广转基因棉花,至2009年就基本实现棉花品种转基因化,转基因棉花占棉花总面积的87%。生产上使用的转基因品种(杂交种)的数量连年成倍增长,培育出转基因品种的公司或单位迅速增多。这说明印度的转基因棉花研究和育种发展速度惊人。棉花单产、总产几乎成倍提高,2009年比2001年分别增加85%和88.6%。2002—2010年印度棉花单产与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0。  相似文献   

19.
杂交棉棉铃发育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杂种优势大幅度提高棉花产量已成为发展棉花生产的有效途径,国家把选育和推广杂交棉作为重要研究课题,对从根本上解决棉铃虫为害和提高植棉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杂交棉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实现高产优质,提高经济效益,2003-2004年对杂交棉生育特性和营养代谢特征进行了探讨,以便为建立杂交棉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2-2003年在河南省农业学校试验田进行。供试品种为杂交棉标杂A1、豫杂35F1、常规棉中棉所41(分别简称A、B、C)。试验地为潮土,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分别为67mg…  相似文献   

20.
20 0 4年河南省棉花种植面积 91 .5万公顷 ,省内各植棉区气候变化较大 ,总产预计达 66万吨。由于棉花价格持续走低 ,收购进度缓慢。 2 0 0 5年度棉花播种面积下降约 1 5 %。提出了加强宏观指导和引导 ,调整生产布局和品质结构 ,推广实用技术 ,加快棉花产业化等发展棉花生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