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福建农业科技》2007,(1):24-24
福建安溪铁观音继成为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证明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之后,为进一步扎实拉动中国乌龙茶产业品牌经济,日前正式启动中国首届安溪铁观音十佳品牌暨安溪铁观音十佳企业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2.
透析天福茶文化 探索安溪铁观音营销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茶叶王国"天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从卖茶、制茶、创品牌,到斥资1亿建设茶博物院、斥资2亿元创建全球唯一的茶业职业技术学院。这蕴藏着"天福人"的睿智,也成就了一个全新的茶文化产业。本文透过"天福",分析了安溪铁观音的营销策略,找出了差距,指出了发展的方向,对指导安溪铁观音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安溪铁观音为例,分析安溪铁观音在萌芽阶段、初生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的主要管理措施,总结出茶叶区域品牌建设的管理措施,即要构建茶叶区域品牌的保护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要明确茶叶区域品牌的管理主体,以及要持续不断地传播茶文化等。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安溪铁观音茶业包装的发展特点,分析了安溪铁观音茶叶包装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际茶叶市场包装经验,从重视低碳包装、防止过度包装、推进防伪包装、打造品牌包装以及加强包装专业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安溪铁观音包装,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2014,(5):9-9
<正>近日,农业部公布了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榜上有名,成为今年我省唯一获得该项认定的项目。“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于保护和宣传安溪铁观音物种、种植和加工技术,带动遗产地农民就业增收,丰富安溪铁观音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安溪铁观音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具体剖析了安溪铁观音产业化发展现状,从铁观音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劣势出发,总结出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企业利润及产品价值的有效对策,以期为安溪铁观音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铁观音始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千年积淀而繁复精湛的制茶工艺在安溪大地上薪火相传。近300年的发展,铁观音伴随着安溪的风云变幻、人世变迁,在无数次浴火重生后,历久弥芳,馨香四溢,铸就了"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的标签。2014年5月,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成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6年3月,"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成功遴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区域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形式。为了促进安溪茶产业的发展,提高其竞争力和影响力,该文界定闽南铁观音茶经济圈的区位,探析建设铁观音茶经济圈的产业基础、优势特色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安溪县为核心,利用首家综合性茶叶交易中心提升和维护安溪铁观音品牌、发展安溪茶文化旅游、拓展海外市场,加大出口贸易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之一。随着多功能农业的倡导与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的开发得到重视。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生产价值、生态与环境价值、经济生计价值、社会与文化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其休闲农业的开发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其开发路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其应从立足并利用当地特色,打造可亲身体验的休闲产业,建立品牌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催生当代经济发展新形式,拓宽资金来源,注入当地文化特色等方面实施开发,促进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茶叶质量安全与有机茶高峰论坛前不久在福建安溪举行,安溪有机茶企业发布了中国首个有机茶宣言。根据《宣言》,安溪有机茶企业承诺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有机茶种植、生产、加工、储藏、运输以及可追溯质量保障体系引领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安溪铁观音年产值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税收1.2亿元。  相似文献   

11.
茶叶是我国人民非常崇尚的一种健康饮品,其中安溪铁观音更是如此。由于安溪县属亚热 带海洋湿润气候区,安溪铁观音一年主要春、秋两季采摘,所以铁观音茶叶质量受到光照、温度、湿度、 阴雨天、北风天、南风天等重要气候影响因子的影响,故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决定了安溪铁观音茶 叶品质的好坏。采取对应的工艺措施和技术对策,才能有效提高铁观音采制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台湾茶源于福建,其茶业品牌建设颇具特色,成为产业的一大助力;福建省茶业品牌近年已不断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打响,但在品牌建设方面相较之台湾地区还有待加强。该文从重品质、重管理、重市场、重创意、重行销等方面分析台湾茶产业品牌建设经验,并总结了台湾茶业品牌建设对福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湖北青砖茶加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重要的黑茶品类。湖北青砖茶产业发展至今面临着市场分布局限、加工水平较低、质量意识不高、产品多元化不够、品牌建设欠缺、行业人才缺乏的主要问题。转变思维观念、强化质量意识、提升茶叶基地功能、优化产品结构、引导市场消费、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营销渠道和引进行业人才,成为新时代青砖茶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湖南省黄茶产业,通过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功能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分析了湖南省黄茶销售、政府扶持、茶叶电商市场等现状,并对传统销售和电子商务销售进行了对比。发现政府正大力扶持湖南黄茶产业,茶叶电商市场正不断扩大,应重点发展湖南黄茶移动电子商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黄茶的品质和品牌化、搭建黄茶的大数据体系、推动黄茶线上线下结合化、构建黄茶移动生态圈。  相似文献   

15.
分析江西茶产业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从茶园质的提升与量的扩张、园艺栽培措施改进与推广应用机械化、传统产品创新和实有技术应用与人才资源开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与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品牌整合与市场营销、政策引导与支持等6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江西茶产业全面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常规水产品差异化品牌营销策略——以重庆水产市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差异化品牌营销是应对当今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以重庆水产市场为例,深入分析了常规水产品销售及品牌营销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常规水产品品牌定位、概念、文化等的差异化品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合肥超市茶饮料市场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蕊  雷鸣  华再欣  齐灿  戴前颖  宛晓春  李大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02-6905,6907
茶饮料具有口感舒适,滋味香甜,有利健康等优势,茶饮料工业已成为茶产业的重要支柱。通过对2011年夏季合肥五大超市中的茶饮料(奶茶饮料除外)的品牌与种类、销售价格以及茶饮料的配料成分、营养成分、感官品质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合肥市场茶饮料的品牌主要为康师傅、统一、雀巢原味、立顿等;茶饮料种类中红茶和绿茶饮料占到67%;茶饮料售价均价为2.55元,价格在2.0~2.9元的占67%;茶饮料的茶配料主要以速溶茶粉为主,并大多数种类添加有甜味剂(含代糖成分)、酸味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茶饮料的感官品质符合该类型茶饮料的风味特点;茶饮料中无糖和低糖型饮料占调查总数的66.1%,且均为无蛋白、无脂肪型、无钠或非常低钠型液体饮料。同时还对茶饮料的热量值、pH、标签上的茶多酚含量标注以及茶饮料标准GB/T 21733-2008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江凤琼  梁名志  王立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35-7336,7339
云茶产业是云南省重要的民生产业,全省涉茶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4。该文剖析了云南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政策支撑,争取多方支持;立足绿色生态优势建立云茶竞争力,用先进的大健康产业理念引领云茶产业的发展;稳定面积,优化种植,全面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和产出;依靠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凸显普洱茶、红茶产品优势,提高精深产品的比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积极打造云茶品牌,加大市场开拓和营销网络构建力度,提升云茶综合效益这5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茶叶酚类物质的含量差异及其与茶叶品质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茶叶中的茶多酚总量及主要的酚类物质进行分析测定,并对茶叶样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茶叶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夏茶的茶多酚总量和酯型儿茶素含量明显高于春茶和秋茶,茶叶滋味苦涩味较明显,茶叶品质较低;春茶和秋茶的黄酮醇含量明显更高,茶汤色泽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有针对性地调控茶多酚含量以提高夏暑茶品质提供依据,并为乌龙茶品质化学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