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定和比较了新疆舍饲湖羊、小尾寒羊在泌乳关键期的泌乳性状。结果表明:湖羊和小尾寒羊个体在产后56 d内的总泌乳量分别为(31.25±0.06)kg和(30.03±0.02)kg,日均泌乳量分别为(0.558±0.05)kg和(0.541±0.07)kg;在泌乳中期,湖羊和小尾寒羊间乳蛋白率差异极显著(P<0.01);在整个泌乳期,两个羊种间乳蛋白率差异显著(P<0.01);湖羊泌乳的乳脂率在中期达到最大值,而小尾寒羊在后期达到最大值;湖羊泌乳的乳糖率在整个泌乳期呈上升趋势,而小尾寒羊在中期达到最大值;两种羊乳的总固体含量在整个泌乳期都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测定和比较了新疆舍饲湖羊、小尾寒羊在泌乳关键期的泌乳性状。结果表明:湖羊和小尾寒羊个体在产后56 d内的总泌乳量分别为(31.25±0.06)kg和(30.03±0.02)kg,日均泌乳量分别为(0.558±0.05)kg和(0.541±0.07)kg;在泌乳中期,湖羊和小尾寒羊间乳蛋白率差异极显著(P0.01);在整个泌乳期,两个羊种间乳蛋白率差异显著(P0.01);湖羊泌乳的乳脂率在中期达到最大值,而小尾寒羊在后期达到最大值;湖羊泌乳的乳糖率在整个泌乳期呈上升趋势,而小尾寒羊在中期达到最大值;两种羊乳的总固体含量在整个泌乳期都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山羊产后09周乳中营养物质含量及变化规律,将试验动物健康无病的波杂母羊(波尔山羊×徐淮山羊)分为不同胎次(25胎)、不同泌乳周(09周),随机采集116头份泌乳期在09周的山羊乳,并对100份乳中的蛋白质、灰分、干物质、脂肪、乳糖、氨基酸、矿物质含量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羊乳中蛋白质、灰分、干物质、脂肪、氨基酸、矿物质含量整体上随泌乳周龄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且产后0周各种营养物质(除乳糖)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周(P0.05);乳糖含量在1周后出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所测的17种氨基酸中,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脯氨酸、亮氨酸;所测的6种矿物质中,钙、磷含量较为丰富,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排序为锌铁铜锰。由此可见,山羊乳中营养物质含量随泌乳期的延长呈现规律变化,这就为泌乳期山羊泌乳生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羔羊断奶策略和补饲料的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分子遗传基础入手,研究湖羊催乳素基因在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试图发现控制绵羊泌乳性状的标记基因,为现代育种提供技术支撑。以41只分娩母羊为研究对象,生产后每周1次,连续8周采用人工挤奶的方法收集泌乳量。用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分析和整理数据找出SNP位点,进行连锁性和单体型分析。最后结合泌乳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湖羊56d泌乳期内平均泌乳量为:(0.52±0.07)kg·d~(-1),乳中各成分含量分别为:乳脂率(3.83±0.90)%、乳蛋白率(5.52±0.63)%、乳糖率(5.50±0.73)%、总固体(15.13±1.61)%。通过测序分析共找到23个SNP位点,结合泌乳性状,共有4项泌乳性状与其中5个SNP位点相关。其中PRL4244位点GG型在第8周泌乳量显著高于TT型(P0.05);PR1039位点AC型中期乳脂率极显著高于AA型和CC型。PRL1228位点AC型前期乳脂率显著高于AA型和CC型(P0.05),AC型中期乳脂率极显著高于AA型和CC型(P0.01),中期总固体AC型显著高于CC型(P0.05);PR2351位点AG型前期和中期乳脂率显著高于AA型和GG型(P0.05),AA型中期蛋白率极显著高于AG型和GG型(P0.01),AG型中期总固体极显著高于AA型和GG型(P0.01)。PR4591位点CC型前期乳脂率极显著高于TT型(P0.01),同时CC型中期蛋白率极显著高于TT型和TC型(P0.01),前期固体率极显著高于TT型。对湖羊41个样品PRL基因测序结果进行分型,共分为25种单体型,有7种单体型频率大于0.02,其中单体型CCATT蛋白率显著高于AAATT型,其他各单体型的乳成分和泌乳量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两系列实验,分析了二花脸猪乳中乳糖和乳蛋白在泌乳早期阶段(1~21 d)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并与大约克猪乳进行了比较.同时比较了二花脸和大约克猪乳在泌乳第1 d和第6~7 d的乳脂含量.结果表明,二花脸猪和大约克猪乳糖在初乳中很低,但随着泌乳天数增加其含量逐渐增加.二花脸猪乳中乳糖含量在整个泌乳早期阶段(1~21 d)低于大约克猪,其中在泌乳第1 d、第6~7 d和第8~10 d显著低于大约克猪(p<0.05 或p<0.01).二花脸猪和大约克猪乳蛋白在泌乳第1 d浓度最高,分娩1周内迅速下降 ,泌乳1周以后变化幅度不大,而且两品种猪差异不显著(p>0.05).猪乳中乳蛋白与乳糖呈负相关,二花脸猪相关系数r=-0.703(p<0.01),大约克猪相关系数r=-0.577 (p<0.01).二花脸猪乳中乳脂含量在泌乳第1 d和第6~7 d显著高于大约克猪(p<0.05).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讨理想氨基酸模式下,不同粗蛋白质水平的日粮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和乳汁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用3-6胎次、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60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头母猪,分别饲喂粗蛋白质18%(对照组)和粗蛋白质17%(试验1组)、16%(试验2组)、15%(试验3组)低蛋白氨基酸平衡的日粮,试验期从妊娠110天到哺乳期21天结束.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母猪泌乳期日均采食量、体重损失、断奶后发情间隔、仔猪哺乳期窝增重和平均日增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母猪血清和乳汁游离氨基酸含量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15%蛋白组和16%蛋白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18%蛋白组(P<0.05).  相似文献   

7.
对多胎羊而言,泌乳量对其羔羊的存活和发育非常重要。以新疆引进的湖羊为研究对象,试验随机选取产羔后的母羊41只,产后6 d开始,每7 d通过人工挤奶的方式挤奶1次,抽样测定泌乳量。55 d泌乳期内共进行8次泌乳量抽样测定,采集测定产后6、27、55 d奶样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群体中,55 d日均泌乳量为(0.558±0.05)kg,大多数湖羊日均泌乳量在0.4~0.6 kg之间,群体泌乳量前期上升较快,随后缓慢上升,在产后25 d左右泌乳量达到最高值,随后缓慢下降。乳成分前期变化较为明显,其中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乳糖和总固体含量呈上升趋势;乳脂前期缓慢上升,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蛋白含量在后期缓慢升高。大部分产2、3只羊羔的湖羊泌乳期内乳成分明显比产1只羊羔湖羊高。以上结果为湖羊种质特性的研究和选育、饲养管理和早期断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为检测不同饲养方式对藏猪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选择舍饲和放牧饲养的300日龄藏猪18头,取背最长肌测定其氨基酸、脂肪酸及微量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舍饲组藏猪谷氨酸含量显著低于放牧组(P0.05),甘氨酸、丙氨酸及鲜味氨基酸总量极显著低于放牧组(P0.01),且两组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M_(EAA)/M_(TAA))都在40%左右,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M_(EAA)/M_(NEAA))都高于60%,都达理想蛋白要求;舍饲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必需脂肪酸总量极显著低于放牧组(P0.01),膳食推荐M_(PUFA)/M_(SFA)最好高于0.4,放牧组藏猪高于0.45,达理想值。通过微量矿物元素含量检测发现舍饲组锌和铬含量极显著低于放牧组(P0.01),硒含量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综上,放牧饲养藏猪脂肪酸组成好,肉质风味优于舍饲饲养藏猪。  相似文献   

9.
李林  艾阳  谢正露  曹洋  张源淑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5):3046-3053
【目的】选取分娩1周后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6头,提前适应期1周后,正式饲喂从2013年6月29日至8月5日,总共35 d(5周),使泌乳奶牛处于热应激状态。进而检测泌乳奶牛乳产量及乳蛋白含量,血液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葡萄糖以及肝脏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糖异生作用的变化情况,拟从GH-IGF-I轴的角度阐明泌乳奶牛发生热应激时对糖异生作用及乳品质下降的机制。为进一步揭示奶牛热应激的发生机理及控制奶牛热应激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统计第1—5周泌乳奶牛的产奶量及分析乳蛋白含量,并采集泌乳奶牛颈静脉血液和进行活体采取肝脏组织的方法,检测血液中葡萄糖和GH、IGF-I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对奶牛肝脏组织中HSP70和糖异生的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以及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R)进行检测。【结果】在35 d的饲喂过程中,日间平均气温在32℃以上的持续时间达25 d,且最高温度为38℃,高温持续时间大于72 h,即此气候条件下奶牛处于一个热应激状态。随着泌乳奶牛热应激程度的不断加深,从第1周到第5周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通过比较第5周和第1周泌乳奶牛肝脏中HSP70的表达,发现第5周HSP70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第1周。检测血液中GH、IGF-I以及葡萄糖的含量,发现在第5周的时候其含量均高于第1周且差异显著(P0.05);检测泌乳奶牛肝脏组织中PC和PEPCK的表达水平,发现第5周显著高于第1周(P0.05);通过检测第5周与第1周肝脏组织中GH和IGF-I受体的表达水平,发现GHR和IGFR同样上调,其中IGFR显著上调(P0.05)。【结论】随着泌乳奶牛热应激的程度的不断加深,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其可能是由于垂体分泌的GH刺激肝脏产生更多的IGF-I,即通过GHIGF-I轴上调肝脏糖异生途径关键酶的表达,使糖异生途径处于激活状态。而乳中乳蛋白含量的下降可能是由于其前体物被过多的用来进行糖异生作用,增加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维持机体正常供能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补喂不同剂量竹叶提取物对泌乳期伊犁马抗氧化指标、血清蛋白、免疫指标和激素指标的影响,为分析竹叶提取物能够作为调节伊犁马母马抗氧化、免疫性能及激素的新型无害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马场同一草场放牧条件下体况相近的24匹母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6匹马;对照组不添加竹叶提取物,试验Ⅰ、Ⅱ、Ⅲ组分别添加10、20、30 g/d,饲喂周期为60 d,在第0、15、30、45、60 d通过采集母马的颈静脉血液分析不同补饲梯度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1)血液中抗氧化因子:试验Ⅲ组MDA的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试验Ⅰ组(P<0.01)。(2)血清蛋白:试验Ⅱ组TP浓度显著低于试验Ⅰ、Ⅲ组(P<0.05),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组ALB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极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1);试验Ⅱ组GLB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Ⅰ组(P<0.01);试验Ⅰ组A/G极显著低于试验Ⅱ、Ⅲ组(P<0.01)。(3)血液免疫因子:试验Ⅱ组IL-1β、TNF-α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4)血液激素:试验Ⅱ组PRL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结论】补饲竹叶提取物能够提高泌乳期伊犁马的抗氧化性能。补饲竹叶提取物能够调节激素含量变化,改善泌乳期伊犁马乳汁分泌,提高其产奶性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奶牛不同胎次间生理状态具有关联性。研究旨在探究荷斯坦牛头胎患隐性乳房炎(subclinical mastitis, SCM)次数和乳中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 SCS)对2胎SCS的影响,为提高牧场奶牛2胎泌乳性能和原料乳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江苏13个牛场2015—2020年荷斯坦牛同时具有1—2胎的DHI测定日记录共162 509条,先用Excel 2019对测定日记录进行前期处理和筛选,采用SAS(Ver 9.4)的混合模型探究牛场规模、采样年度、产犊季节、泌乳月、头胎患SCM次数和头胎各泌乳阶段SCS(泌乳期平均、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对2胎荷斯坦牛乳中SCS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头胎牛患SCM次数和各泌乳阶段SCS与2胎各泌乳月SCS的相关性。【结果】 牛场规模、采样年度、产犊季节、泌乳月、头胎患SCM次数和头胎不同泌乳阶段平均SCS均对荷斯坦牛2胎乳中SCS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规模在5 000头以上的牛场SCS显著低于其他规模的牛场(P<0.05);2020年荷斯坦牛SCS显著高于其他采样年度(P<0.05);春夏季产犊的奶牛SCS显著高于其他产犊季节(P<0.05),冬季产犊的奶牛SCS显著低于其他产犊季节(P<0.05);第9、10泌乳月乳中SCS显著高于其他泌乳月(P<0.05),第2泌乳月乳中SCS显著低于其他泌乳月(P<0.05)。头胎患SCM为2次及以下的奶牛,2胎各泌乳月SCS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头胎患3次及以上SCM的奶牛,2胎各泌乳月SCS波动较大。头胎牛泌乳期平均SCS、泌乳前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各为0、1、2、3时,2胎各泌乳月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头胎泌乳期平均SCS大于3时,2胎各泌乳月SCS波动较大。整体来说,随头胎牛患SCM次数及各泌乳期平均SCS的增加,2胎牛各泌乳月SCS也逐渐升高。头胎患SCM次数及各泌乳阶段SCS与2胎各泌乳月SCS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头胎泌乳期平均SCS与2胎各泌乳月SCS的相关系数最大(0.238),头胎泌乳前期SCS与2胎各泌乳月SCS的相关系数最小(0.104)。其中,头胎患SCM次数与2胎第3泌乳月SCS相关系数最大,与第10泌乳月SCS相关系数最小;头胎泌乳期平均SCS与2胎第5泌乳月SCS相关系数最大,与2胎第1泌乳月SCS相关系数最小;头胎泌乳前期平均SCS与2胎第5泌乳月SCS相关系数最大,与2胎第1、10泌乳月SCS相关系数最小;头胎泌乳中期平均SCS与2胎第5泌乳月SCS相关系数最大,与2胎第1泌乳月SCS相关系数最小;头胎泌乳后期平均SCS与2胎第5泌乳月SCS相关系数最大,与2胎第1泌乳月SCS相关系数最小。【结论】 头胎患SCM次数和不同泌乳阶段平均SCS对荷斯坦牛2胎乳SCS均有极显著影响,头胎患SCM次数及各泌乳阶段SCS与2胎牛各泌乳月SCS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该结果为今后提高牛场2胎荷斯坦牛原料乳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酮病发生于奶牛能量负平衡时,最常见于妊娠最后2周和泌乳早期。1症状和诊断原发性或自发性酮病最常见于泌乳期的第1~2个月内,大多在泌乳期的第2~4周发生。泌乳期早期(第1周)发生酮病的奶牛或泌乳期酮病持续超过4周的奶牛最可能出现肝内大量脂肪沉积。患病奶牛摄入的全混合日粮(TMR)减少.如草料分开饲喂,奶牛喜欢吃草而非精料。体温、脉搏和呼吸正常,偶尔低于正常。吃全混合日粮(TMR)的奶牛瘤胃体积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暗纹东方鲀、凡纳滨对虾和空心菜立体混养模式以及凡纳滨对虾单养模式对凡纳滨对虾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两种模式下养成的凡纳滨对虾肌肉进行营养成分测定,并对营养品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立体混养模式下凡纳滨对虾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与单养模式下的无显著差异,而粗脂肪含量(0.80%)则显著低于单养组的(1.02%)。在检测出的18种氨基酸中,立体混养模式下极显著高于单养模式的有3种,显著高于单养模式的有3种,显著低于单养模式的有2种,无差异的有10种。立体混养模式下的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分别为86.08%、31.19%、44.17%)高于单养模式(分别为82.76%、30.11%、43.00%),鲜味氨基酸(DAA)含量(33.51%)显著高于单养模式(31.44%),半必需氨基酸(HEAA)含量(10.71%)极显著高于单养模式(9.65%);立体混养模式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和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F值,分别为72.65和2.13)与单养模式(分别为72.46和2.14)差异不大。立...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饲养方式对京海黄鸡肉品质、肌肉氨基酸含量及免疫细胞因子等指标的影响,选取300只240日龄京海黄鸡母鸡,随机分为平养组、笼养组和果园林下散养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结果表明:①胸腿肌4℃冷藏24 h时pH值平养组和果园林下散养组极显著高于笼养组,胸腿肌失水率3组间差异不显著。②平养组胸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组和果园林下散养组,水分和肌苷酸含量笼养组显著低于其他2组。③果园林下散养组肌肉鲜味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平养组和笼养组,果园林下散养组肌肉必需氨基酸比率显著高于笼养组。④平养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蛋白(TP)浓度均显著高于笼养组,笼养组血糖浓度显著高于果园林下散养组。⑤白细胞介素-1β(IL-1β)、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6浓度平养组极显著高于笼养组和果园林下散养组;果园林下散养组IL-2浓度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这一研究提示,平养和笼养可提升鸡肉品质,果园林下散养更能改善肉质风味;平养京海黄鸡的免疫因子含量较高,有利于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山羊绒毛与绵羊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羊绒主要成分是角蛋白,角蛋白舍有丰富的硫,而且山羊绒中的硫主要存在于胱氨酸中。山羊绒中含有18种氨基酸和少量游离氨.不同类群和性别绒山羊绒毛中同一种氨基酸含量基本一致。研究了4个品种绵羊泌乳中期奶中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萨福克羊和特克萨尔羊奶中干物质、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滩羊和小尾寒羊,乳糖含量显著低于滩羊和小尾寒羊,这是萨福克羊和特克萨尔羊泌乳期生长发育速度高于滩羊和小尾寒羊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疆褐牛不同部位肌肉氨基酸组成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新疆褐牛不同部位肌肉氨基酸组成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谷氨酸含量最高,赖氨酸、天冬氨酸含量其次、半胱氨酸含量最少,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15.57%,8.64%,8.91%,1.18%。在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甘氨酸(Gly)、组氨酸(His)呈差异显著(P0.05),在股二头肌中成人必需氨基酸、婴儿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的含量极显著高于背最长肌中的含量(P0.01)。股二头肌中的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背最长肌高出6.37%,股二头肌中必需氨基酸比非必需氨基酸高出3.90%。褐牛肉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优质的蛋白质食物。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鲟鱼卵母细胞过熟的机制,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和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西伯利亚鲟鱼成熟及过熟卵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并比较其差异。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成熟及过熟卵都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胱氨酸、丙氨酸、赖氨酸和缬氨酸含量成熟卵显著(P0.05)高于过熟卵,酪氨酸、苏氨酸含量成熟卵显著低于过熟卵,其他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必需氨基酸总量成熟卵显著高于过熟卵,半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含量2种卵间无显著差异。成熟卵中脂肪酸有13种,过熟卵中有12种(未检测出多不饱和脂肪酸C20:4n-6);饱和脂肪酸C18:0、多不饱和脂肪酸C20:2n-6、C20:5n-3和C22:6n-3含量成熟卵均显著低于过熟卵,其他脂肪酸含量2种卵间无显著差异;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成熟卵显著低于过熟卵,而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2种卵间无显著差异。∑n-3PUFA含量和DHA/EPA比值成熟卵显著低于过熟卵。  相似文献   

18.
选取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经产母羊45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5只,对舍饲绵羊产后0~8周乳中干物质含量、乳蛋白含量、氨基酸含量和谷氨酰胺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舍饲棉羊产后0周乳中的干物质含量和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周(P<0.05),1~8周乳中干物质含量和乳蛋白含量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中谷氨酰胺含量呈"M"型变化趋势,产后0、4和9周乳中谷氨酰胺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泌乳时期(P<0.05);初乳中所测的15种氨基酸含量均最高,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各种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普遍在第3周含量降至最低,之后有所上升;常乳中(产后1~8周)各种氨基酸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谷氨酸>脯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酪氨酸>丙氨酸>苏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甘氨酸.舍饲绵羊产后0~8周,乳中各种氨基酸含量与赖氨酸含量之比基本稳定,其比值在周龄之间有较小的波动,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热应激对肝脏中Keap1-Nrf2信号通路及下游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热应激对泌乳期奶牛肝脏及抗氧化应激信号通路Keap1-Nrf2-ARE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6头泌乳期荷斯坦奶牛饲养于南京地区夏季炎热季节,试验从6至8月持续5周,在第1周(平均气温26℃)和最后1周(平均气温32℃)采集颈静脉血液和肝脏组织样品。检测血液中相关生化指标和皮质醇及肝脏组织中MDA等的含量,并检测奶牛肝脏HSP70、Keap1-Nrf2通路及其下游HO1、GCLM、NQO1、GCLC等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常温时相比,热应激奶牛血液中皮质醇含量和AKP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奶牛肝脏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CAT、SOD和GSH-Px活性有所升高;肝脏组织中HSP70基因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Keap1和Nrf2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其下游4个基因中,HO1和NQO1表达显著提高(P0.05),GCLM和GCLC表达有升高趋势(P0.05)。[结论]高温致泌乳奶牛肝脏处于应激状态,肝脏中Keap1-Nrf2-ARE信号通路介导的Ⅱ相解毒酶[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单位(GCLC)、醌氧化还原酶1(NQO1)、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修饰亚基(GCLM)]和抗氧化基因的转录通路被激活,提示Nrf2通路在抗热应激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长×大白猪为对照,对野莱(长白山野猪×莱芜猪)F1代猪的肉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野莱F1代猪肉的肉色、大理石纹、失水率、滴水损失、熟肉率、剪切值和肌内脂肪含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优于对照;野莱F1代猪肉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野莱F1代猪肉的肌纤维比对照细,肌小节比对照长(P<0.01);除脯氨酸外,野莱F1代猪肉的其他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半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及肌苷酸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因此,野莱F1代猪肉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均比长×大白猪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