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用体重相近的健康鲫鱼随机分成6组,每组35尾,每组重约1010g,研究日粮中添加10%的混菌固态发酵菜籽粕和普通菜籽粕对鲫鱼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2水平3重复设计,试验组与对照组各三组,分别饲喂10%的发酵菜籽粕和10%的普通菜籽粕。结果表明: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鲫鱼日增重提高0.829g,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鲫鱼的存活率、肥满度分别提高0.953%、0.264,饵料系数降低2.32,因此饲喂发酵菜籽粕提高了鲫鱼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果桑不同留条长对桑椹质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果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在田间条件下以果桑品种大10树龄13年的植株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年生枝条留取不同条长对桑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调查果桑的发芽率、单株产果量、单果质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单枝留条长对果桑发芽率及米条长产果量没有明显影响,产果量随着单枝留条长的增加而增加,但桑椹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单枝留条长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桑椹产量与品质表现较高的是单枝留条长120 cm单株条长1 080 cm的C处理,单株产果量2 840.00 g,单果质量3.79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47%;其次是单枝留条长150 cm单株条长1 250 cm的D处理,单株产果量2 192.33 g,单果质量3.1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53%。因此,生产上建议以枝条基部5 cm处直径1.0 cm及以上,单枝留条长120~150 cm,每667 m~2果桑园留条长4 000~5 000 m,每667 m~2果桑园留条数3 000~4 000条为宜。  相似文献   

3.
猪獾消化器官的解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重为 2 0 0 0g野生成年猪獾的消化器官进行了解剖观察 :猪獾的舌上分布有丝状、轮廓菌状、叶状乳头 ;齿式为 2 (3131 3132 ) ;单胃 ,弯月亮形 ,重 15 1g ,长 12 5cm ;小肠长度为 5 6 7 5cm ,为体长 (4 2cm)的13 5倍 ;大肠长度为 2 0 3 5cm ,为体长的 4 8倍 ;小肠与大肠总长度为 771 0cm ,为体长的 18 3倍 ;肝分 6叶 ,重6 1 8g ,为体重的 0 0 3倍 ;胰长 15 5cm ,重 7 2g ,为体重的 0 0 0 0 4倍。  相似文献   

4.
补饲对西杂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择36头西门塔尔×云南黄牛杂交牛,根据体重、杂交代数和性别将36头杂交犊牛分为三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饲养.不补饲:另外两组从7~10日龄开始补饲金田园2781,1月龄和2~3月龄补饲Ⅰ组和Ⅱ组犊牛补饲水平相同,每头分别补饲犊牛精料补充料100g/d和200g/d,4~5月龄补饲Ⅰ组和Ⅱ组犊牛分别补饲犊牛精料补充料200g/d和300g/d,6月龄分别补饲300g/d和400g/d。6个月每头犊牛分别补饲34kg(补饲Ⅰ组)和42kg(补饲Ⅱ组)犊牛精料补充料。结果表明6月龄犊牛体斜长、体高、管围、胸围和体重比初生对照组分别提高25.3cm、24.8cm、2.4cm、39.0cm和50.0kg-补饲Ⅰ组分别提高52.7cm、37.5cm、5.5cm、52.3cm和111.5kg,补饲Ⅱ组分别提高40.9cm、35.8cm、5.2cm、58.6cm和124.1kg;对照组、补饲Ⅰ组和Ⅱ组初生至3月龄日增重分别为338g、575g和475g,3月龄至6月龄日增重分别为209g、614g和879g.初生至6月龄平均增重分别为273g、609g和678g;补饲Ⅰ组和Ⅱ组每补饲1kg犊牛精料补充料分别比埘照组多增重1.80kg和1.77kg.分别比对照组增加收益441元和529元;犊牛体重(y)与体斜长(x1)、体高(x2)、管同(x3)、胸围(x4)的回归公式分别为y=0.0018xl^2。369、y=1E-05x2^3.5418、y=0.0201x^31127、y=8E-05x4^09661,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7753、0.8683、0.6997和0.9558;  相似文献   

5.
氧化三甲氨不同添加量对鱼类促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材料与方法1.1 药品来源氧化三甲氨(TMAO)纯品(含量98%以上)由杭州丰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1.2 试验时间和地点 2 0 0 3年5月8日至2 0 0 3年7月8日共6 1d ;杭州商学院食品营养实验室;饲养容器2 0cm×30cm小型水簇箱,每缸放鱼10尾;饲养对象体重(5 .0 2±1.8) g的红鲫鱼  相似文献   

6.
侯方晖  苏力  邹洁建 《野生动物》2009,30(5):260-262
2004~2005年,对人工饲养的长鬣蜥繁殖行为和生态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7月为长鬣蜥的繁殖期,繁殖行为主要表现为发情求偶、交配和产卵,5~6月为产卵高峰期,每条成熟的雌蜥年产卵2~3窝,平均窝卵数12(7~18)枚;雌蜥每窝产卵间隔33~45 d不等;平均单卵重3.06(2.80~3.50)g;卵径2.63 cm×1.18cm。在自然孵化温度和90%~95%的湿度下孵化期为60~98 d,孵化率52.34%,长鬣蜥幼体初生个体重2.50 g,体全长(头体+尾)14(4+10)cm。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羽色及性别乌蒙凤鸡育成期的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3种生长曲线模型拟合分析不同羽色及性别乌蒙凤鸡育成期体重和胫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对不同羽色和不同性别乌蒙凤鸡体重和胫长生长规律的拟合效果最优,且公鸡拟合效果比母鸡好。在Logistic模型中,黄羽公鸡体重拐点周龄为10.839周,拐点体重为823.531 g,胫长拐点周龄为6.82周,拐点胫长为5.62 cm;麻羽公鸡体重拐点周龄为10.695周,拐点体重为802.678 g,胫长拐点周龄为6.31周,拐点胫长为5.61 cm;黄羽母鸡体重拐点周龄为10.134周,拐点体重为590.079 g,胫长拐点周龄为4.73周,拐点胫长为4.05 cm;麻羽母鸡拐点周龄为9.786周,拐点体重为570.913 g,胫长拐点周龄为4.53周,拐点胫长为4.26 cm。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 12 .9kg± 2 .6kg杜×长仔猪 72头 ,随机分配到 18个圈栏 ,每栏 2头母猪和 2头去势公猪。试验饲粮针对不同蛋白饲料原料设计为 3个处理 ,每个处理设 6个重复。 3个处理饲粮的蛋白饲料类型分别为 10 0 %豆粕、2 5 %豌豆和 75 %豆粕、5 0 %豌豆和 5 0 %豆粕。试验依猪体重分 2 0~ 35kg、35~ 6 0kg和 6 0~ 90kg 3个饲养阶段 ,分别检测试验猪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 (ADG)、平均日采食量 (ADFI)和饲料转化率。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猪在体重 2 0~ 90kg的全程生长肥育期 ,饲料转化率 (P >0 .0 5 )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但ADG (P <0 .0 5 )和ADFI (P <0 .0 5 )差异显著。 10 0 %豆粕、2 5 %豌豆和 5 0 %豌豆等各处理的ADG和ADFI分别为 90 7g和 2 .6 5kg、85 8g和 2 .4 5kg ,以及 84 9g和 2 .4 5kg。  相似文献   

9.
京玉葡萄 (意大利×葡萄园皇后 ) ,属欧亚种 ,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育成。 1995年引入浙江省桐乡市。京玉在桐乡采用大棚栽培 ,表现较好 ,平均穗重 4 98g ,最大穗重 15 0 0 g ,果粒椭圆形 ,平均粒重 10 8g ,黄色 ,肉质脆 ,味甜 ,可溶性固形物 16 % ,品质上佳 ,7月上中旬成熟 ,丰产性好 ,据对河山镇农业示范园区 2hm2 京玉的调查 ,2 0 0 2年平均每 6 6 7m2 产量 14 2 5kg。1 建园与定植 选择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的地块搭建大棚 ,大棚宽 6m ,长可因地制宜 ,种两行。建园时距中线 1 4m处挖宽 5 0cm、深 35~ 4 0cm的定植沟 ,每…  相似文献   

10.
《草业科学》2006,23(9):11-11
草地雀麦是禾本科雀麦属多年生长寿牧草。根茎疏丛型,须根系,具发达的根茎;茎秆粗壮,直立或斜升,具4~6个节,株高70~90cm;叶片柔软,长15-20cm,宽1.2~1.6cm,叶量丰富;圆锥花序展开,长15~20cm,每个小穗含小花6~10朵;种子暗褐色,千粒重约4.5g。  相似文献   

11.
在提供充分营养水平的条件下 ,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测定华南地区杜× (大×长 )生长肥育猪在 2 0~ 10 0kg的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无脂瘦肉生长速度。结果 :①公、母猪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分别为 0 .74kg/d、1.88kg/d和 2 .5 6。② 10 0kg体重时的热胴体重、最后肋背脂厚度、第 10肋背脂厚度、第 10肋眼肌面积、屠宰率和瘦肉率分别为 73.2kg、1.83cm、2 .13cm、4 1.4 0cm2 、74 .0 5 %、6 0 .39% ;③胴体无脂瘦肉生长速度为 2 88g/d。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生长快,在合理密度和饲料充足的条件下,水温22-35℃,幼虾经60-70d左右饲养,可养成体长10-12cm、体重10~15g的商品虾,养殖成活率达80%,亩产达200kg以上。南美白对虾抗环境变化能力强,对温度及盐度适应范围甚广,能在水温6~40℃的水域中存活,  相似文献   

13.
肉用犊牛早期补饲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肉用犊牛培育采用 2 70kg低奶量 ,出生后 7~ 10天补饲植物性饲料 ,3月龄断奶。 180日龄时体高、体斜长、胸深和腹围比随母哺育犊牛分别高 3.8cm、3.9cm、2 .9cm、9.6cm ,差异达到显著 (P <0 .0 5 )或极显著水平 (P <0 .0 1) ;而体重低 4 .6kg,差异不显著 (P >0 .0 5 )。早期补饲培育了犊牛强大体格 ,并增加了瘤胃功能 ,肥育效果更好。通过 2 0 0天肥育 ,平均日增重对照组 10 2 2g ,试验组 1186g ,试验组较对照组高 16 .0 5 % ,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4.
"雪獒"披碱草为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发达,茎直立,疏丛型,株高80~150 cm;叶披针形,长10~30 cm,宽0.8~1.2 cm;穗状花序;种子深褐色,千粒重3.8~4.0 g.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四川白鹅的生长发育规律,对0~10周龄四川白鹅的体重、饲料转化率和屠宰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对四川白鹅的体重生长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白鹅初生均重为87.72 g,0~10周龄日均增重为47.26 g,日采食量为147.54 g,料重比为3.20∶1;四川白鹅在3~8周龄生长速度较快,5~6周龄生长速度最快,9~10周龄生长速度下降;Bertalanffy模型对四川白鹅体重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度为1.0,10周龄极限体重为3 622.43 g,拐点体重为1 073.31 g,拐点周龄为4.6周龄。  相似文献   

16.
<正> 菊苣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欧洲,上个世纪80年代被引进我国。其莲座叶株高60cm左右,抽茎开花期平均高达170cm,株高可达2m。茎直立,具条棱,分支偏斜,茎生叶渐小,披针状卵形,叶长10~40cm,叶宽2~6cm。头状花序,单生,茎和支端在中上部叶腋簇生。瘦果顶端截形,冠毛短,膜片状长0.2~0.8mm。种子平均千粒重0.96g。利用第1年每株可分枝4~8个。折断后有白色乳汁,边开花边结籽,种子成熟不一。每亩年产鲜草6000~7000kg。  相似文献   

17.
用 MC-Ⅰ药骟注射液睾丸内注射,在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古等省区药骟公牛714头,其中黄牛437头,牦牛277头。注射药量主要取决于睾丸体积的大小,体重75~100kg 的1岁公牦牛,睾丸长3~6cm,每睾注射药量1~3.5ml;体重在100~120kg 的2~3岁公牦牛,睾丸长6~8cm,每睾注射药量3~5ml;体重在100~150kg 半岁以内的公黄牛,睾丸长约7cm,每睾注射药量5~6ml。试验结果表明,1岁以内的公牦牛去势有效率为100%; 2~3岁的公牦牛去势有效率为90%。437头公黄牛中去势成功392头,成功率为89.7%,无效11头,有效34头,去势有效率达97.5%。3月龄以内的黄牛,去势有效率达100%,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大,有效率有所降低。本法具有安全、有效、价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正>南非波尔山羊是经过40多年严格选育而成的,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好的肉用山羊品种,因其体格高大,成年公羊体重90kg,体高75~90cm,体长85~95cm,母羊体重65~75kg,体高65~75cm,体长70~85cm;生长发育快,波尔山羊的平均初生重4.15kg,日增重123.7g,在强度肥育下日增重可达204~291g,在100日龄时公羊体重可达  相似文献   

19.
经过系统的体尺体重及屠宰测定和繁殖性能统计结果表明 ,简阳大耳羊是一个具有生长速度快、体格高大、繁殖能力强、屠宰率高、产肉性能好的肉用山羊品种。初生公羔重 3 2 6kg ,母羔2 89kg ;0~ 2月龄日增重公羊达 185 32 g ,母羊达到 15 7 0 0g ;周岁公羊和 1~ 6月龄母羊均可保持10 0 g以上的日增重。成年 (2 4月龄 )公羊体重平均达到 6 8 12kg ,成年母羊平均体重达到 4 7 5 3kg ,成年公羊体高平均达到 79 31cm ,成年母羊体高平均达到 6 7 0 3cm。 7月龄公羊屠宰率达到4 9 6 2 % ,净肉率 38 79%。一年产仔 1 75窝 ,第一窝产仔平均 1 5 3只 ,二至五胎平均产仔 2 17只。  相似文献   

20.
白鲫是从日本引进的一种大型鲫鱼,最大个体可达2.5公斤,生长速度比本地鲫鱼快1~2倍。白鲫适应性强,耐寒耐高温;性成熟早,繁殖率高;养殖成本低,它与白鲢吃相似的饵料,但售价比白鲢高60%以上。近几年内江市推广养殖以来,白鲫亩产量由原几十公斤猛涨到200~300公斤,成为当地池溏成鱼养殖中仅次于鲢鳙、草鱼而位居第三。 一、人工繁殖 1.亲鱼培育。选择2~3龄、体重0.5公斤以上的雌鱼和2龄、体重0.25公斤以上的雄鱼作亲鱼。亲鱼池面积以1~2亩、水深1~1.2米为宜、放鱼前7~10天,亩用生石灰60~75公斤干塘消毒,或120~150公斤带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