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乳酸菌添加剂对苦荬菜(Lactuca indica)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蒙早’苦荬菜为原料,设置对照(CK组)、单独添加植物乳杆菌(LP组)、单独添加布氏乳杆菌(LB组)和混合添加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LP+LB组)4个处理,青贮60天后,进行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乳酸菌添加剂对苦荬菜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加入乳酸菌添加剂后苦荬菜青贮饲料的pH值显著低于CK组(P<0.05),乳酸菌数量均有所增加(P<0.05);LB组的酵母菌数量最少(P<0.05);LP组和LP+LB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CK组和LB组(P<0.05);LB组的乙酸含量最高(P<0.05)。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LP组的青贮品质最好。综上所述,单独或混合添加不同发酵类型乳酸菌均能改善苦荬菜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其中植物乳杆菌更适宜用作添加剂调制苦荬菜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添加剂对不同含水量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样品青贮品质以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在含水量分别为75%和65%条件下的多花黑麦草中添加3种不同的添加剂(甲酸、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青贮,在60天时开袋对青贮料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5%和65%水分条件下的植物乳杆菌组pH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且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布氏乳杆菌处理组的氨态氮/总氮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甲酸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就有氧稳定性而言,75%水分条件下布氏乳杆菌处理组的有氧稳定性(186 h)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在75%和65% 2种水分条件下,3种不同类型的添加剂都能有效改善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改善程度依次为:植物乳杆菌 >甲酸 >布氏乳杆菌;开袋后,75%和65% 2种水分条件下,添加布氏乳杆菌能有效改善多花黑麦草青贮料的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添加剂和贮藏时间对饲用谷子青贮品质的影响,设置无添加剂、植物乳杆菌、蔗糖、纤维素酶、植物乳杆菌和蔗糖、植物乳杆菌和纤维素酶处理,贮藏时间为60 d、120 d、180 d,每个处理4个重复。结果表明,添加剂对饲用谷子的pH、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霉菌和酵母菌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乳酸、丙酸、酸性洗涤纤维有显著影响(P<0.05)。青贮时间对丙酸、干物质、有机质、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乳酸菌、霉菌、酵母菌和一般好氧性细菌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乳酸、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乙酸有显著影响(P<0.05)。而且添加剂和青贮时间的交互作用对中性洗涤纤维、霉菌、酵母菌和一般好氧性细菌有极显著影响(P<0.01)。通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饲用谷子的青贮品质进行综合性评价,青贮60 d,植物乳杆菌和蔗糖复合添加剂效果最好;青贮120 d,单独添加纤维素酶能够获得品质较好的青贮饲料;青贮180 d,植物乳杆菌和纤维素酶复合添加效果最好。综上所述,若以长期保存且避免饲用谷子青贮品质产生劣变为主要目标,可添加植物乳杆菌与纤维素酶和蔗糖...  相似文献   

4.
为高效利用饲用谷子(Setaria italica)解决家畜饲料短缺的问题,探究饲用谷子高品质的青贮发酵技术,本试验以乳熟期‘118’饲用谷子为原料,设置对照(CK),添加植物乳杆菌组(LP)、蔗糖组(S)、纤维素酶组(CE)及其组合添加处理组,并在青贮60 d后,测定其营养成分、发酵指标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不同青贮添加剂对饲用谷子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青贮添加剂有效地降低了饲用谷子青贮饲料的pH值,增加了附着的乳酸菌数量,提高了乳酸和乙酸含量;其中,青贮后添加植物乳杆菌和纤维素酶的混合处理组的pH值降低至4.05,乳酸和乙酸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LP+CE组和LP+S组最好。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和纤维素酶的复合促进剂、植物乳杆菌和蔗糖的复合促进剂均改善了饲用谷子青贮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究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对高湿玉米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将完熟期的玉米果穗破碎后进行青贮调制,设置对照组(CK组)和添加布氏乳杆菌处理组(LB组),各处理组设3个重复。在高湿玉米青贮第1、3、7 d和35 d开罐并测定其发酵品质、营养成分、总可消化养分、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及产气量。结果表明:添加布氏乳杆菌对pH、乳酸(lactic acid,LA)、乙酸(acetic acid,AA)、氨态氮(ammonia nitrogen,AN)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各时间点均未检测到丁酸(butyric acid,BA);添加布氏乳杆菌对淀粉(Starch)、粗脂肪(ether extract,EE)、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布氏乳杆菌可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0.05)。LB组的总可消化养分高于原料(M组)和CK组并显著提高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P<0.05)。综上,添加布氏乳杆菌可以改善发...  相似文献   

6.
添加剂对不同干物质含量的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添加剂类型与干物质含量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青贮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3种添加剂处理——甲酸(formic acid,FA)、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mentum,LP)、布氏乳杆菌(L.buchneri,LB)添加于3种干物质含量(20%、30%、40%)的多花黑麦草中,青贮60d后,测定不同处理青贮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甲酸处理组在3种干物质条件下,其pH均在4.3以下,氨态氮(NH3-N)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WSC)含量则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在干物质含量为30%、40%的多花黑麦草中添加两种乳酸菌可以获得较好的发酵效果,其中,LB处理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LP处理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就干物质含量而言,干物质30%和40%时发酵品质均优于干物质20%时同样的添加剂处理组,且在干物质20%时,对照组和乳酸菌处理组均含有大量的丁酸。因此,在制作多花黑麦草青贮时尽量凋萎使干物质含量保持在30%~40%,同时添加乳酸菌类添加剂是保证青贮料品质的关键。当没有条件凋萎,将鲜样直接青贮时,添加一定量的甲酸(4mL·kg~(-1))是保证青贮料发酵品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共分为10组,A组为对照组,添加生理盐水;B、C、D组为植物乳杆菌添加组,分别在新鲜甘蔗尾中添加10、20和30 mL/kg植物乳杆菌液;E、F、G组为布氏乳杆菌添加组,在新鲜甘蔗尾中分别添加10、20和30 mL/kg布氏乳杆菌液;H、I、J组为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联合添加组,在新鲜甘蔗尾中分别添加10、20和30 mL/kg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等体积混合的菌液。每组3个重复。室温青贮40 d,结束后采样测定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物乳杆菌组降低了甘蔗尾青贮pH,显著增加乳酸含量(P<0.05),且随着植物乳杆菌添加量的升高而升高。与添加植物乳杆菌相比,添加布氏乳杆菌组甘蔗尾青贮中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均随着布氏乳杆菌添加量的提高效果更显著;添加布氏乳杆菌组甘蔗尾青贮有氧稳定性较对照组提高48 h。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联合组甘蔗尾青贮中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物质损失较单独添加布氏乳杆菌组有所降低,且能够提高青贮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利用效率。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与布氏乳杆菌联合处理(添加量达到2×106 CFU/g鲜重,I组)青贮甘蔗尾能够有效提高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对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glaucum×purpureum)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以杂交狼尾草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组(CK组,无添加)、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组(LP组,1×106 cfu·g-1 FW)、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组(LB组,1×106 cfu·g-1FW)、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组(LPLB组,5×105 cfu·g-1 FW LP+5×105 cfu·g-1 FW LB),厌氧发酵60天(d)后,测定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各处理组粗蛋白(CP)、乳酸(LA)和乙酸(AA)含量显著增加(P<0.05),pH值和丁酸(BA)含量显著下降(P<0.05);在有氧暴露阶段,各处理组乳酸(LA)含量显著增加(P<...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乳酸菌剂对苜蓿青贮营养价值的影响。以紫花苜蓿为原料,分别添加干酪乳杆菌(A-LAB组)、植物乳杆菌(B-LAB组)和戊糖片球菌(C-LAB组)各1×106 CFU/g进行青贮,同时设置空白对照。发酵45 d后,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对苜蓿青贮营养价值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在蛋白质组分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乳酸菌剂能降低非蛋白氮(PA)含量,其中B-LAB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乳酸菌剂组中速降解真蛋白质(PB2)和慢速降解真蛋白质(PB3)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碳水化合物组分中,添加乳酸菌剂提高了糖类(CA)、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CNSC)的含量,降低了可利用纤维(CB2)的含量,其中A-LAB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添加乳酸菌剂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保护真蛋白和提高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组分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提高苜蓿青贮营养价值,且分别以添加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何玮  张健  高立芳  黄德均 《中国饲料》2021,1(7):127-130
为评价甲酸、乙酸、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对“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高水分青贮发酵品质和青贮化学成分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甲酸添加组、乙酸添加组、植物乳杆菌添加组、布氏乳杆菌添加组、植物乳杆菌组+布氏乳杆菌混合添加组。青贮60 d后开袋取样,分析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高水分青贮中添加有机酸和乳杆菌均不能提高其营养成分。杂交狼尾草青贮料pH、乳酸、乙酸含量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 < 0.01),丙酸(PA)及丁酸(BA)含量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 < 0.05)。有机酸添加组青贮料pH和丁酸含量均较高,青贮料品质降低,而添加乳杆菌能够有效改善青贮品质,其中,添加布氏乳杆菌能有效提高青贮料中乙酸和丙酸含量,防止青贮料霉变。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添加剂|青贮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同型发酵乳杆菌对低水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的影响,本试验以田间晾晒5 h后的紫花苜蓿(干物质含量为50%)为原料,添加不同种类同型发酵乳杆菌[棒状乳杆菌(LCO)、干酪乳杆菌(LCA)、植物乳杆菌(LP)和戊糖乳杆菌(LPE)],调制青贮饲料,青贮60 d后,测定其发酵品质,基于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评价其营养价值,并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其消化效率。结果表明:LPE处理组青贮饲料pH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LCO,LCA和LPE处理组氨态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的非蛋白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LP和LPE处理组快速降解蛋白和中速降解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LP和LCA组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显著降低(P<0.05)。体外发酵试验中,LPE组青贮饲料产气量、干物质消化率和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干物质含量为50%的低水分紫花苜蓿青贮饲料中,添加戊糖乳杆菌能够提高其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及体外消化效率。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剂对不同青贮饲料营养品质的影响。以紫花苜蓿、玉米、豆禾混合(苜蓿、玉米青贮鲜草质量比5∶5)为试验材料,分别添加甲酸、氯化钠、EM原液、植物乳杆菌进行青贮,以添加蒸馏水为对照。青贮发酵6个月,测定青贮饲料的营养指标。结果表明,甲酸、氯化钠、EM原液和植物乳杆菌组苜蓿青贮的灰分、粗蛋白、钙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氯化钠、EM原液组苜蓿青贮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甲酸、氯化钠、EM原液、植物乳杆菌组玉米青贮水分、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氯化钠组玉米青贮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氯化钠、EM原液、植物乳杆菌组玉米青贮的钙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氯化钠、EM原液组玉米青贮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氯化钠、EM原液、植物乳杆菌组豆禾混合青贮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甲酸、氯化钠组豆禾混合青贮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M...  相似文献   

13.
以第一茬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原料,分别晾晒至含水量为60%和50%,添加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C)并以不添加乳酸菌菌剂的苜蓿作为对照进行青贮。结果表明,在60%和50%含水量条件下,添加LP和LC后苜蓿青贮的p H值、氨态氮含量、大肠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在60%含水量条件下,添加LP和LC后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60%含水量条件下苜蓿青贮中的皂苷含量显著高于50%含水量条件下的苜蓿青贮,香豆素含量却显著低于50%含水量(P0.05)。添加植物乳杆菌LP和干酪乳杆菌LC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水分含量对紫花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及青贮中皂苷和香豆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在60%含水量条件下,乳酸菌LP和LC显著降低紫花苜蓿青贮中皂苷含量。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和内源性副干酪乳杆菌对蔗梢青贮有氧稳定性及品质的影响。选取ROC 22蔗梢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及布氏乳杆菌添加水平为0.05%、0.10%、0.20%进行青贮,稀释活化后的菌剂按为5 mL添加量喷施,阴性对照组(CK组)喷施5 mL无菌生理盐水进行青贮。常温裹膜青贮30 d。结果表明,经过添加菌剂蔗梢青贮的稳定性和品质均高于对照组,添加副干酪乳杆菌蔗梢青贮的有氧稳定性最高,难消化的木质素和半纤维含量明显降低,乳酸菌活菌数和产有机酸含量提升,霉菌得到有效抑制。研究表明,添加乳酸菌菌剂可以提高蔗梢青贮的有氧稳定性,改善青贮的霉变情况,且副干酪乳杆菌0.20%发酵组的蔗梢青贮的发酵有氧稳定性与青贮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乳酸菌添加剂及贮藏温度对油莎草青贮品质及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采集的油莎草原料分为3组,分别进行副干酪乳杆菌(AC组)和植物乳杆菌添加(LP组)及无添加处理(对照组),每组设10个重复。将以上处理的样品200 g装入食品级聚乙烯袋中进行真空密封,各取5袋分别置于常温(20±2)℃和低温4℃贮藏35 d。结果表明:1)常温处理下,LP组油莎草青贮有机物含量,AC组和LP组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乳酸菌数量及体外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组和LP组油莎草青贮pH,氨态氮/总氮,酵母菌、好氧菌数量及体外pH,乙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低温处理下,AC组和LP组油莎草青贮乳酸含量,乳酸菌、芽孢杆菌数量,粗蛋白质含量及体外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组和LP组油莎草青贮酵母菌、好氧菌数量及体外氨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乳酸菌添加和温度处理在油莎草青贮pH,乳酸菌、酵母菌、好氧菌及芽孢杆菌数量,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氨态氮/总氮及体外发酵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方面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本试验条件下,2种乳酸菌添加均能有效改善油莎草青贮品质,提高营养价值,添加植物乳杆菌可以改善低温环境下油莎草的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乳酸菌处理对杂交构树青贮营养品质、发酵特性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为杂交构树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试验分为7个处理,CK处理添加10 mL/kg去离子水,LP处理添加5×106CFU/g FM植物乳杆菌,LB处理添加5×106CFU/g FM短乳杆菌,EF处理添加5×106CFU/g FM屎肠球菌,LP+EF处理复合添加5×106CFU/g FM植物乳杆菌和屎肠球菌(1∶1),LP+LB处理复合添加5×106CFU/g FM植物乳杆菌和短乳杆菌(1∶1),LP+LB+EF处理复合添加5×106CFU/g FM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和屎肠球菌(1∶1∶1),每个处理5个重复,发酵60 d。结果表明:1)LP和LP+LB+EF处理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P<0.05)。LP、LB、EF、LP+LB和LP+LB+EF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CK处理(P<0.05)。EF和LP+LB+EF处理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P...  相似文献   

17.
郭香  陈德奎  陈娜  李云  陈晓阳  张庆 《草业学报》2021,30(8):199-205
为了研究含水量和添加剂对黄梁木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将两种不同含水量60%、75%的黄梁木叶片切碎后进行不加添加剂、添加6.00 log10 cfu·g-1植物乳杆菌(LP)、120 U·g-1纤维素酶(C)、6.00 log10 cfu·g-1植物乳杆菌和120 U·g-1纤维素酶(LP+C)处理,每个处理6组重复,装入塑料袋中,室温(约30 ℃)贮藏60 d后开袋。结果表明,黄梁木干物质中粗蛋白(CP)含量为12.48%,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为4.49%。75%含水量导致黄梁木叶青贮的pH值,乳酸菌(LAB)和酵母菌数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单宁含量,氨态氮(NH3-N)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乳酸(LA)和乙酸(AA)含量显著升高(P<0.05)。LP和LP+C显著降低pH值、乳酸菌数和缩合单宁(CT)含量(P<0.05),显著提高乳酸含量(P<0.05)。同时,C和LP+C显著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粗蛋白含量(P<0.05)。75%含水量且添加LP和LP+C的缩合单宁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75%含水量处理对黄梁木叶青贮发酵品质有积极的影响,使用添加剂可以改善青贮品质,以LP和C配合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李文麒  吴哲  玉柱 《饲料工业》2020,41(2):24-2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乳酸菌和晾晒处理对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以成熟期籽粒苋为原料,设置两个含水量,分别为新鲜籽粒苋(F)和晾晒4 h的籽粒苋(W),并将这两个含水量的籽粒苋均设置四个不同的处理组:对照(CK)组,植物乳杆菌1(LAP1)组、植物乳杆菌2(LAP2)组和布氏乳杆菌(LAB)组。青贮45 d后,开袋取样分析,用榨汁液检测青贮样品的pH值、氨态氮、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用固体样品检测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淀粉、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布氏乳杆菌显著降低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相比其他处理组,LAP2组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淀粉含量;晾晒和乳酸菌添加对籽粒苋青贮淀粉、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相比新鲜籽粒苋,LAP1晾晒处理组显著提高了饲料蛋白质含量(P<0.05)。从发酵指标来分析,添加乳酸菌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 H值和氨态氮的含量;晾晒和添加乳酸菌对籽粒苋青贮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未经晾晒处理的籽粒苋难以制作高质量的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9.
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AP)和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LAB)对甘蔗尾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新鲜甘蔗尾为原料于聚乙烯薄膜袋中真空青贮,共设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取新鲜甘蔗尾500 g,避光室温青贮发酵。试验组Ⅰ在甘蔗尾中添加20 mL LAP菌剂(6.00×1010 CFU/mL)及30 mL生理盐水;试验组Ⅱ添加20 mL LAB菌剂(8.80×109 CFU/mL)及3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只添加50 mL的生理盐水。45 d后测定各组青贮常规营养成分含量、pH、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LAP的试验组Ⅰ或添加LAB的试验组Ⅱ甘蔗尾青贮pH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Ⅰ乳酸含量和试验组Ⅱ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丁酸含量较高,而在两个试验组中均未检测到丁酸(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Ⅰ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CP)含量也有一定程度升高(P=0.071);两个试验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Ⅰ、Ⅱ的有氧稳定性分别提高了34.29%和42.86%(P<0.05)。综合以上结果,添加LAP 或LAB 均能有效提高甘蔗尾青贮的品质和有氧稳定性,其中LAP对提高甘蔗尾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0.
侯建建  白春生  张庆  玉柱 《草业科学》2016,33(10):2119-2125
以第1茬现蕾期刈割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原料(干物质含量为42.56%),结合康奈尔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研究不同浓度的单一和复合乳酸菌对苜蓿青贮品质及蛋白组分的影响。发酵40d后取样分析其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所有乳酸菌处理组都能显著降低苜蓿青贮饲料的氨态氮含量(P0.05),并且均未检测到丁酸;添加量为1×10~7 cfu·g~(-1)的单一乳酸菌处理组氨态氮含量最低,乳酸含量最高;除添加量为1×10~5cfu·g~(-1)的复合菌处理组外,其它乳酸菌处理组的pH均显著低于无添加剂处理组(P0.05);乳酸菌处理后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复合菌处理组的非蛋白氮含量显著低于无添加剂处理组(P0.05);单一和复合乳酸菌都能降低蛋白组分中的非蛋白氮(PA)含量,增加快速降解真蛋白质(PB1)和中速降解真蛋白质(PB2)含量,复合菌处理的真蛋白质(P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的(P0.05)。综上所述,高浓度的单一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处理的苜蓿青贮发酵品质最好,复合菌能保护更多的真蛋白不被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