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 0 1年 8月 2 6日 ,在青海省天峻县新源镇发现一例一牦母牛产下两头坐股部相连的异性联体牦犊牛 (1公 ,1母 ) ,自然产出 ,联体牦犊牛被毛黑色 ,属高原牦牛犊。两犊牛除坐骨至股部之间相连 ,尾和肛门位于荐臀部外 ,体长形态及其它均发育基本正常 ,为两个完整的个体。两犊牛总体长 110cm ,总体重2 7kg。♂ :体长 60cm ,体高 5 0cm ,胸围 5 4cm ,腹围 5 2cm。♀ :体长 5 0cm ,体高 48cm ,胸围 5 4cm ,腹围 5 0cm ,联体犊牛出生后体征正常 ,但由于坐骨部联体 ,两犊牛无法站立 ,吮乳困难 ,未采取相应的治疗的护理措施 ,故…  相似文献   

2.
10日龄犊牛是腹泻疾病高发期,特别是在季节交替阶段,该种疾病发病率更高。当犊牛出现该种疾病后通常会有消化不良及腹泻等表现,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加大其他疾病感染风险,甚至还会导致犊牛出现严重脱水,从而发生死亡。在新生犊牛中,腹泻发病概率超过80%,不仅严重影响犊牛的成活率,还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基于此,主要介绍了新生犊牛生理特点及腹泻病因,分析了新生犊牛腹泻症状,并提出了新生犊牛腹泻病的防治策略,希望可以为养殖人员防控新生犊牛腹泻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影响犊牛成活率的因素,并以此为出发点,分别从严格执行选种选配制度、抓好妊娠期饲养管理、产后适时检查犊牛、产犊期对母牛的护理和对犊牛的精心护理等方面予以阐述,提出了防制犊牛死亡及提高犊牛成活率的办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章云海 《中国乳业》2022,(10):21-24
冬季出生的犊牛长时间处于低温条件下会出现冷应激体征,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直接影响牧场扩群增效。本文从犊牛耐寒度、持续低温对犊牛的危害分析了研发犊牛保暖衣的必要性,从保暖性、舒适性、透气性、色彩融合性、合体性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犊牛保暖衣的设计思路,验证了保暖衣的保暖及增重效果,为牧场提高犊牛福利,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牛场每年均发生一种以犊牛运动障碍致使犊牛陆续淘汰的疾病。本病我场今年发病犊牛比较多,从元月至今产犊327头有6头犊牛发病,发病率约占新生犊牛的1.83%,发病犊牛淘汰率为100%,严重地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给牛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常常想原因并对此病进行病因分析。从实验室检验、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等结果来看,  相似文献   

6.
黄犊牛行为观察及生理常数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诊观察了新生黄犊牛的初生重,及产后首次站立,首次排粪,出现反刍和食草的时间;测定了新生犊牛和幼龄黄犊牛阶段的体温等生理常值,并对体,等的特别差异性和时间差异性进行了验。  相似文献   

7.
张常喜 《动物保健》2014,(9X):92-93
犊牛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犊牛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给养牛业带来了较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和掌握犊牛腹泻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对此病确诊。通过对病牛采取中西医治疗及加强饲养管理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犊牛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犊牛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给养牛业带来了较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和掌握犊牛腹泻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对此病确诊。通过对病牛采取中西医治疗及加强饲养管理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犊牛肺炎是肉牛和奶牛养殖厂的主要问题之一。1~5月龄犊牛死亡最普遍的原因是犊牛肺炎,尽管犊牛肺炎死亡率较低(大约3%),但是感染率高,超过50%。主要病因是出生之前羊水破裂过早,致使羊水进入呼吸道;或因牛犊出生时无人接生护理,没有及时清理犊牛身上污垢及鼻腔内羊水异物,引起吸入性肺炎近几年来,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养牛业的方兴未艾,犊牛肺炎的发病呈上升趋势,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作者针对犊牛肺炎的综合防治进行了初步总结,以供广大基层兽医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养牛业发展十分迅速,任何养牛场都希望能效益最大化,保证犊牛健康生长、促其发挥最大生产潜能,则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然而,犊牛发育时期常由于日粮中维生素D供应不足、钙磷比例不当或代谢障碍等引起犊牛发生佝偻病,造成犊牛消化机能紊乱、生长发育迟缓,严重影响日后的生产性能,给养牛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重点分析了引起犊牛佝偻病发生的原因,并介绍了该病的诊断及防治要点,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牛场出现犊牛腿部骨骼发育异常、多数母牛胎衣不下的情况,开展现场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犊牛和母牛的血清Ca、P、碱性磷酸酶,犊牛骨碱性磷酸酶,母牛和犊牛血清维生素A含量。结果表明,部分犊牛Ca、P、碱性磷酸酶偏低,其他犊牛以上指标正常,所有检测的犊牛、母牛血清维生素A含量均远低于参考值,处于严重缺乏状态。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及药物试验,证明该牛场此次犊牛腿部骨骼发育异常及母牛胎衣不下是以维生素A缺乏为主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犊牛在断奶前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体质敏感,而在断奶后生长发育迅速。这两个阶段的犊牛都需要提供含有优质蛋白质的日粮以保证其生长发育。结合中国蛋白质资源紧缺的现状,做好犊牛阶段的氨基酸营养在促进犊牛健康生长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上都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氨基酸在提高犊牛免疫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氨基酸对犊牛消化道易感细菌和病毒有特殊的抑制功能。针对犊牛生长速度快、免疫功能不完善、死亡率高、断奶前后生理结构和营养需要变化迅速的生理特点,作者重点介绍了单一氨基酸不同水平及多种氨基酸不同比例对犊牛断奶前后生长性能的影响,并从氨基酸提高犊牛自身免疫力和抑制微生物繁殖两方面来阐述氨基酸对犊牛健康的影响机制,以期为推进氨基酸在犊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犊牛从出生至7日龄为出生期。此时犊牛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健全。瘤网胃只有雏形而无功能;真胃及肠壁虽初具消化功能,但缺乏粘液,消化道黏膜易受细菌入侵。初生犊牛对外界不良环境缺乏免疫力,适应性差,易受各种不良环境影响而发病死亡,因此给初生犊牛创造适宜环境,加强犊牛护理很重要。犊牛出生后首先要清除其口、鼻中的粘液,同时要用清洁、干燥的毛巾擦干身上粘液。  相似文献   

14.
犊牛下痢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较高,危害严重。该病多发于1月龄以内的犊牛,在乳牛场内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发生,呈散发型。若治疗不当,轻则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重则引起死亡,我们在实践中采取了以下防治措施,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病因犊牛下痢常与某些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属感染有关,而饲养管理不当,如犊牛出生后未喂初乳或喂量不足,所吃乳汁变质、污染,犊牛舍卫生条件差以及外界气温的剧烈变化等因素都可使犊牛的抗病力降低,都会成为犊牛下痢的诱因,从而引起或加剧下痢。2症状根据粪便变化及全身症状的…  相似文献   

15.
乳用犊牛是优质奶牛群发展的基础,为了更经济地饲养犊牛以保证牛群后代的稳定性,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对犊牛实施早期断奶是很有意义的。对犊牛实施早期断奶及低奶量培育这项技术措施在国外奶牛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相当普及,但在国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才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6.
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犊牛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剧烈腹泻及全身败血症,并迅速陷入衰竭、脱水和酸中毒。1发病特点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牛下痢或犊牛白痢,由多种血清型的病源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犊牛胃肠黏膜表层乃至深层的炎症,临床上主要以腹泻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乳用犊牛是优质奶牛群发展的基础,为了更经济地饲养犊牛以保证牛群后代的稳定性,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对犊牛实施早期断奶是很有意义的。对犊牛实施早期断奶及低奶量培育这项技术措施在国外奶牛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相当普及,但在国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才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8.
犊牛自身的消化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加上环境应激及抗生素的限制添加,犊牛的胃肠道健康受到威胁,极易引发腹泻。丁酸及其衍生物具有调节胃肠道菌群、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犊牛生长和降低腹泻等作用,因此被应用于犊牛日粮中。本文主要总结丁酸及其衍生物对犊牛腹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生犊牛大肠杆菌性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军 《中国奶牛》2008,(10):51-53
犊牛大肠杆菌性关节炎是威胁犊牛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该病造成犊牛死亡,球关节、腕关节和跗关节损伤,造成犊牛跛行,关节功能丧失,最后被迫淘汰。通过改造犊牛岛和圈舍地面,加强饲养管理与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控制了本病在我区各牛场的流行,提高了犊牛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犊牛饲养管理对于犊牛的生长、发育及健康十分重要。关系到牛群更新、经济效益及奶牛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但奶农在现实喂养中往往忽视这一点,造成饲养管理上的误区:其一,奶农对犊牛吃初乳(奶牛分娩后最初7天所分泌的乳汁)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甚至误认为初乳(俗称的浆奶)不好,把它挤掉,造成犊牛不能获得母体抗原性物质,导致免疫力下降,胎粪排泄不及时,弱犊率升高。其二,奶农为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减少犊牛的常乳供应量,而缺少代乳品(代乳品在我国尚不普遍)的补充,导致犊牛发育缓慢,犊牛的断奶重极低。其三,是补料较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