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朱德顺 《中国茶叶》2006,28(6):23-23
高县地处四川省南缘,南有茶园7.42万亩,其中良种茶园2.72万亩,占36.66%。2005年生产各类茶叶3155吨,产值5659万元。茶业是高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县经认证的无公害茶园面积达2.35万亩,占31.67%,其中实施茶梨和茶林间作的无公害生态茶园2000亩,取得较好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有500亩,实践证明,实施茶果间作不仅能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还能显著提高茶园经济效益,是一项符合经济、环境、生态可持续的生态茶园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茶园是指以生物防治、施用有机肥为主,少施或不施化肥和农药等。没有有害物质污染的茶园,其生产的茶叶是一种无污染、卫生、安全、对人体健康有利的优质茶叶或茶叶绿色食品。一、建立无公害茶园的意义茶叶是我国的主要饮料,又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意识的增强,对茶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止污染、清除公害,愈来愈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茶园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茶园农事活动,即由于化肥、农药、激素等化学物质大量施用,导致土壤环境恶化,理化性状变劣,有害物质残留,破坏了茶园生…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由于菜价下跌,种茶效益下降,致使有的茶农粗放管理茶园,不治虫,不施肥,不培育,茶园荒芜,低产园面积不断扩大,大部分的乡村小茶场只采制少量的小品种,大宗茶几乎没有采制,制茶厂房被征作它用。茶园被果园、竹园等其它经济作物所替代,严重不利于茶叶生产。笔者认为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茶叶生产管理责任制不完善,承包年限太短,承包人只注重眼前利益,科技、资金投入少,只采不管,造成茶园一部分抛荒失管,单产低,效益差。据1992年不完全统计,三明市集体茶园80%推行个人承包,其中近一半由外地…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茶园建设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我们在备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溪柄镇的马后、表山、北山三个行政村连片的86.6hm2洲地茶园建立无公害茶园。通过二年的实践,对无公害茶园的建设有了进一步认识,就其相关问题谈些看法:1无公害茶园建设的措施茶园建设之初,我们订立了周密的工作计划,使措施逐步得到落实。①办班培训茶农300人(次),发放材料500份,提高茶农科学用药的水平;②预防为主,用0.5渡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冬季清园防治越冬病虫,使次年春季菜园不用药或少用药;③设立测报点,对病虫早预测预报,指导菜农准确及时用药,避免盲目用药;④进行药剂筛选试…  相似文献   

5.
我市茶园面积14万亩,产茶1万吨,是我省茶叶五大基地县之一。但由于开垦不合理及管理不善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水土流失面积6万多亩,占茶园总面积的44%。严重影响茶业生产的发展。我们于1995年到1997年,开展了茶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验,旨在探索保持茶园水土的办法,提高茶园保水、保土、保肥能力和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达到茶叶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地概况试验茶园选定在城北办事处前进村4号茶山,面积16.26亩,茶树主要品种是福安菜茶、福云六号,单行双株种植,1976年定植,茶园多…  相似文献   

6.
一、茶园水土流失现状松溪县地处福建北部,全县茶园5.43万亩,根据水保部门普查全县茶园水土流失面积4.别万亩,占菜园面积89.2%。茶园分布情况,南部低山区,主要分布在3个乡镇18个村,占茶园面积51%,而且也是茶园水土流失比较集中地区,这些菜园大部分70年代开垦,由于过去建园低劣、园面倾斜、梯层窄、园路直上直下,没有水土保持措施,加上管护粗放,现已造成冲刷严重。有些茶园园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表土流失,有些已侵蚀到心主,水土流失不断加剧,茶根裸露,茶树长势衰退,单产低,品质差。全县亩产在sod斤以下有3.48万亩…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茶园中,大量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结构恶化,泥土板结,肥料大量流失,影响茶树的营养循环。在治虫上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导致虫体抗药性增强,茶叶毒性残留量增加,残杀无敌,引发了昆虫再猖撅,这样破坏了生态环境引起了大气的污染,水的污染,使现代茶园的优质高产无法持续下去。所以要建设优质高产茶园,首先要建立生态茶园。生态茶园就是用生态学的观点,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防止环境污染,维持茶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使茶园能达到持续的优质高产的目的。生态茶园实质是“有机茶叶”、“自然茶叶”、“再生茶叶”,…  相似文献   

8.
海欧农场是广东省发展无公害茶园时间最早、面积最大、产量效益较好的大农场。现拥有密植无公害投产茶园四千多亩,年总产干茶近千吨,单产高达二百多千克,十分畅销,该场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科学的农业管理经营措施和制茶定技术管理规章制度,为大面积无公害茶园增产、提质增收确立了保证。本文从农业、工业两方面具体论述了无公害茶园创高产优质的做法与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阳是我省特种茶区,盛产乌龙茶、绿茶、白茶和红茶四大类。据2003年统计,全市现有茶园面积3146hm^2,产量1774t,产值1616万元。茶叶已成为我市茶农收人的一大经济来源,也是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目前茶叶生产现状是,高产茶园面积少,低产茶园却达2133hm^2,占全市茶园面积的67.8%。低产茶园严重地制约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加强茶园管理显得非常重要。现就目前这一现状,特提出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10.
桃江是全国八大产条基地县之一,有茶园5800公顷,而大部分茶园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发展的,由于当时建园标准低、质量差,再加上茶园培管粗放,茶树树势衰弱。1990年,全县每既666.7m2平均产干茶54.4kg,平均产值139.2元,种茶效益极低,严重阻碍了我县茶叶生产的发展。1991年我们在桃江县近香茶场开始了低产茶园改造的试验示范。现将6年低产茶园改造效益整理报告如后。1试验区菜场基本情况近香茶场创办于1968年,茶园面积用公顷。1991年选择该场的2公顷茶园开展低产茶园改造试验示范,茶树为安化群体种,23年生,单行条栽,平均密…  相似文献   

11.
有机茶园的施肥技术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依据有机茶园的施肥法则阐述了有机茶园可施用的肥料品种,茶园有机肥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和有机茶园的施肥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棚茶园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乾治  汪伯连 《茶叶》1995,21(3):25-27
大棚茶园的春茶开采期比同品种的露天茶园提早17 ̄25天,明前茶瞳量比露地茶园增加1 ̄4倍,纯收入增加2.2倍,本文还分析了与效益相关的因子和论述了大棚茶园的管理措施及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3.
连城县山地茶园面积逐年扩大,部分茶园由于新植开垦不科学,违背自然规律,造成茶园土壤结构破坏、土壤肥力下降,茶叶品质下降,通过对全县有代表性山地茶园土壤肥力调查,找出山地茶园水土流失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治理,达到山地茶园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冯禹潮 《茶叶》1995,21(3):35-37
茶园作业机械化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方向,杭州茶叶试验场90%以上茶园推广耕作作业,机采茶园鲜叶量占83.56%,每亩茶园耕作,采茶用工约为原来人力作业的1/10。本文着重介绍该场实行C-12茶园耕作机的作业规格与效率,及双人抬弧形采茶机与修剪机的应用技术与掌握,最后指出机手培训是确保作业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塑料棚茶园小气候及其对春茶采摘和茶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俞忠伟  许允文 《茶叶》1995,21(3):13-17
1994年早春在硕江省杭州市,对塑料棚茶园和普通茶园(对照)同步进行了小气候和物候期测定。结果表明,塑料棚茶园的小气候特征是:(1)平均气温和土温及温度目较差比对照茶园提高;(2)空气相对湿度和水汽压比对照茶园增加;(3)相对光强和风速比对照茶园减小;(4)塑料棚茶园可避免茶芽受冻和提早春茶采摘1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6.
茶园间作是茶园立体开发的一项具体内容,也是茶园仿生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质量,多产名优茶,提高单位面积的总体生物量与经济效益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间作方式。一、茶果间作茶果间作指的是充分利用土壤的自然资源,在茶园间作果树。其主要作用就是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调节茶园温湿度,保水抗旱,提高茶园土壤肥力,有效地降低农药用量,保证茶叶稳产优质,增加水果收入,提高单位面积的综合经济效益。(一)茶果间作有利于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茶树具有喜温、喜湿、喜漫射光…  相似文献   

17.
怎样改造低产茶园龚巨成,汤汉波(湖南省益阳市农业局经作站·益阳·413000)当前,我省茶叶生产上存在面积大,单产低,质量差,效益不高的矛盾,其主要原因:一是树龄长,许多低产园是50~60年代种植的;二是培管水平低,这部分茶园管理粗放,正常的中耕除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寿宁县生态茶园建设现状,分析了寿宁县生态茶园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了生态茶园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和园地规划、茶园种树、梯壁留草种草等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三类典型茶园昆虫和螨类群落组成和动态的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宝瑜 《茶叶科学》2005,25(4):249-254
2002年7月~2003年7月,每1~2星期1次,对皖南麻姑山区25年生有机茶园、无公害茶园和普通茶园茶丛、茶丛上空及地表的昆虫和螨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查得普通茶园29018个体,分属于79种41科;无公害茶园35117个体,分属于81种41科;有机茶园12727个体,分属于102种57科。查得有机茶园、无公害茶园和普通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个体数及其占总个体数百分率分别为5176个和40%、14049和40%、17590和60%。蜂类、步甲类、虎甲类、瓢虫类和隐翅甲类是茶园主要天敌昆虫,这几类天敌的种数和个体数在有机茶园、无公害茶园和普通茶园中分别是40种和2620个、33种和1898个、29种和1610个。三类茶园中,3~4月、9~10月物种数较多,11月下旬~1月上中旬种数较少;4~6月个体数较大,7~8月天气炎热、个体数减少,9~10月个体数又增多较大,12月~次年1月个体数较少。普通茶园个体数波动大;无公害茶园个体数最多,由于及时监测和防治,可控制虫害大发生。有机茶园个体数最少而物种数最多。研究认为有机茶园建在山林间,植物相繁盛,生物多样性大,群落的能流路径复杂,稳定性强,涵养了自然控制潜能。  相似文献   

20.
凌光汉 《中国茶叶》2007,29(2):27-27
有着“中国名茶之乡”美称的浙江省新昌县,全县有茶园10万多亩。该县茶园多分布在缺水的山上,其中一半左右茶园土壤是玄武岩台地的红粘土,虽土层十分深厚,但有机质含量贫乏,土壤保水蓄水性能较差,一到少雨季节,经常出现土壤板结,茶园缺水与受旱害情况较为突出;其他分布在山上的茶园,虽海拔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年降雨量也较充沛,但一般坡度偏大,一到高温少雨季节,茶园也会发生旱害。旱害会对茶园的产量和茶叶质量产生影响,尤其在发展幼龄茶园时,对茶苗成活率与生长势的影响相当明显。因此,如何解决茶园干旱与抗旱已成为茶界关注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