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种兽繁殖期可由生长期料直接换到繁殖期料,尽量不喂冬毛期料:根据体况增减饲喂量,公兽给料量应高于母兽给料量,晚窝及下等体况给料量高于上等体况给料量。繁殖前期可每天饲喂1次,配种期每口饲喂2~3次,早饲喂量为总量的40%,晚为60%.  相似文献   

2.
一、合理补饲生茸期间要注意饲喂青绿多汁饲料和蛋白补充料,保证充足饮水,使生茸前期和生茸期保持上等体况。尿素和鱼粉等蛋白补充料饲喂方法:尿素日喂量占公鹿日喂精料量的1%,即平均15~20克,最多不能超过30克;鱼粉日喂量50~100克,约占公鹿日粮干精料量的5%。注意尿素不能单独饲喂和饮水,应  相似文献   

3.
今年,随着仔猪价格上涨,母猪存栏数量迅速增加,与此同时,母猪全价饲料的采用也日渐普遍。但笔者发现,一些猪场由于对母猪全价饲料饲喂量控制不善,使母猪体况有很大的偏差,严重影响了母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并且由于母猪的生理特性,使其经济损失带有一定的隐弊性,一些养殖户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特以常见的瘦肉型杂交母猪为例,谈谈其各阶段的饲喂量控制,供同行参考。 1后备母猪阶段 发育良好、体格健壮的后备母猪是成为生产性能优异母猪的前题。由于此阶段饲养期长,养殖户往往容易忽视,以致母猪体况不良,给日后的生…  相似文献   

4.
孙楠 《农家致富》2001,(4):35-35
一、合理饲喂采用原粮饲喂的,可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的比例(推荐配方:玉米40%、小麦15%、炒熟的豌豆20%,菜籽饼15%、麦麸5%、米糠4%、骨粉1%,另每吨料中加入食盐2.5公斤及适量微量元素);饲喂鸡饲料的,可购买肉鸡生长料。要保证育肥野鸡有充足的饮水,可给育肥野鸡添喂占饲料量10%~20%的青饲料。  相似文献   

5.
在肉鸡生产中,饲料费用占养鸡总成本的70%左右,减少饲料浪费是降低肉鸡成本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总结几年的实际经验,笔者认为降低肉鸡饲料浪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料槽结构 料槽应用“前直后斜”形结构,在料槽靠采食面横断槽口上应有1cm的小檐,防止鸡在采食过程中抛洒饲料。料槽放置高度要适宜 一般高于鸡背2cm为标准,过高采食困难,过低易抛洒饲料。添料适当 在给料方面,通常一次备料不应超过料槽1/3。饲喂潮料时,注意防止酸败。给料的质量 注意饲料的全价性,特别是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的供给量,以提高利…  相似文献   

6.
水貂准备配种期从每年的9月下旬开始至翌年的2月上旬结束,可分为准备配种前期(9月下旬至12月下旬),准备配种后期(1月上旬至2月上旬)。此时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种兽冬毛迅速成熟和性器官发育,保证种兽能安全越冬,调整好种貂体况,为水貂配种繁殖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1准备配种期的饲养(1)成年种兽由于前1个繁殖期的影响,体质仍较差,有待恢复;青年种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在准备配种期前期的饲养上,  相似文献   

7.
产前产后的饲喂要根据母猪的体况,给母猪增减喂料量,使母猪顺利地渡过哺乳期,使母猪在哺乳期有个较好的生产体况,能使仔猪获得较好的断奶重,同时也为下一个胎次的发情配种做好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8.
<正>1膘情鉴别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更多的是繁殖母猪给料方法。而正确给料,总是要依母猪体况的实际情况确定的。为此,认定母猪膘情就成了第一位工作。确定母猪膘情可以采用活体测膘法。用测膘仪测定母猪最后肋骨处下方6.5cm处脂肪厚度,按6级评分法判断膘情(曹日亮等)。有人提出高产母猪给料方法:配种当天减料,妊娠初期不增加料,每天以2.0~2.5kg为宜。到妊娠后期增加给料量。控制初产猪以妊娠期体  相似文献   

9.
孙楠 《当代农业》2001,(4):35-35
一、合理饲喂采用原粮饲喂的,可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的比例(推荐配方:玉米40%、小麦15%、炒熟的豌豆20%,菜籽饼15%、麦麸5%、米糠4%、骨粉1%,另每吨料中加入食盐2.5公斤及适量微量元素);饲喂鸡饲料的,可购买肉鸡生长料。要保证育肥野鸡有充足的饮水,可给育肥野鸡添喂占饲料量10%。20%的青饲料。每周至少沙浴1次,在用于沙浴的河沙中喷入2%的敌百虫溶液,以杀灭体外寄生虫。  相似文献   

10.
4纠正准备配种期技术方面的认识误区4.1为了减少工作量,认为可将种兽与皮兽混养这种做法既浪费饲料,扩大成本,还易使种兽体况过肥,配种前减肥困难,影响繁殖;而皮兽肥度不够,影响皮张质量,从而影响收入。4.2认为种兽早期补饲精饲料没有用冬至以后应为种兽提供促进性器官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增加优质蛋白质的饲喂量,保证维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安格斯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安格斯母牛及其犊牛为研究对象,对母牛初乳质量、母牛体况评分及犊牛初乳饲喂量、犊牛初生重以及犊牛断奶后死亡率等进行统计,并测定犊牛血清IgG含量,进而分析影响安格斯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及犊牛淘汰率的因素。[结果]饲喂合格初乳(IgG含量≥50 mg/mL)的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远大于饲喂不合格初乳的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随初乳饲喂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着母牛体况评分的升高,犊牛平均初生重也随之增加且血清平均Brix呈升高的趋势。[结论]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受初乳质量和初乳饲喂量的影响。母牛体况评分不仅影响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而且对犊牛平均初生重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犊牛淘汰率。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鲜饲料与混合料对繁殖期咖啡水貂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4 957只健康雌性水貂,随机分成2组,鲜料组4 907只,混合组50只,鲜料组饲喂全价鲜饲料;混合组饲喂混合50%鲜饲料和50%混水的颗粒饲料,其中水与颗粒饲料的比例是1.7∶1。预饲期6 d,正式试验期135 d。试验结果表明:1)饲喂鲜饲料与混合料对母貂发情产生影响,混合组发情比例16.67%高于鲜料组6.67%,未发情比例0%低于鲜料组10%,2组发情好的比例相同均是83.33%;2)饲喂鲜饲料与混合料对公貂配种性能产生影响,混合组公貂最低配种次数9次高于鲜料组4次,公貂平均配种次数12.5次优于鲜料组11.64次,公貂平均配种母貂数(5只)优于鲜料组(3.94只),2组公貂利用率100%和最高配种次数17次均相同;3)饲喂鲜饲料与混合料对母貂配种性能产生影响,混合组母貂配种率100%高于混合组98.64%,配种3次的母貂比例38%高于鲜料组2.90%,配种2次的母貂比例56%低于鲜料组93.78%,配种1次的母貂比例6%高于鲜料组3.32%;3)饲喂鲜饲料与混合料对母貂产仔性能产生影响,混合组产仔率100%高于鲜料组94.56%,胎平均产仔数6.64只高于鲜料组6.03只,空怀率0%要低于鲜料组5.22%,绝窝比例4.00%高于鲜料组3.01%,群平均育成数6.56只高于鲜料组5.59只,混合组30日龄仔貂平均体重244.31 g高于鲜料组229.80 g,但2组差异不显著(P 0.05),混合组45日龄仔貂平均体重552.24 g高于鲜料组523.91 g,但2组差异不显著(P 0.05)。综合各项指标分析,与鲜饲料相比,混合组饲料促进了种貂发情和配种,有利于母貂乳汁充足分泌,从而提高仔貂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选用8只10月龄、体重约40kg的雄性哈萨克羊,共4个时期(每期16d,共64d)分别在日粮中添加棉籽壳0,500,800,1100g/d饲喂。称量并计算羊的饮水量、排尿量、排粪量、尿中干物质、粪中水分及体内排出水分占摄入水分的百分比。结果显示,试验期间羊的饮水量有所波动,第4期比第1期减少13.11%,差异均不显著(P〉0.05);排尿量第4期与第1期相比减少了63.02%,差异极显著(P〈0.01);鲜粪量随棉籽壳饲喂量的增加而逐期增加,第4期比第1期增加了42.86%,差异极显著(P〈0.01);经计算得出,尿中千物质含量第4期比其余各期分别减少46.38%,30.62%,44.10%;粪中水分逐渐增加,第4期比第1期增加了0.32kg/d,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羊体内排出的水分占机体摄入的总水分的含量前3期变化不大,但到了第4期比值有所下降,与第1期相差最大即下降了24.06%,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练亚平 《新农村》2007,(4):20-20
1.“按奶给料”法对泌乳中后期的奶牛,每天除饲喂青贮饲料和粗饲料以满足正常生理需要外,还应按每产3千克奶喂给1千克混合精饲料。“按奶给料”可避免部分养牛户为追求一时高产而盲目加大精饲料的添加量。2.“预支”饲养法从奶牛分娩后15~20天开始,除饲喂足量粗饲料外,在“按奶  相似文献   

15.
目标:(1)保持种用体况,提高母猪繁殖力,延长种猪使用年限。(2)以合理的饲料投入获取最好的生产水平。群别阶段采食方式饲料种类饲喂量(公斤)备注种公猪100公斤或180天后青年公猪限饲公猪料3.0配种期增加饲料0.5公斤或加喂一至两枚鸡蛋成年公猪限饲2.5后备母猪90公斤、180天前自由采食生长猪料目标:不肥不瘦种用体况:配种前肥瘦分圈90公斤、180天后至配种限饲与自由采食结合妊娠母猪料2.5公斤左右妊娠母猪前期(配种至怀孕80天)限饲1.75~2.0前后期母猪分别饲养后期(怀孕81天至预产前…  相似文献   

16.
一、养好母猪.确保母猪的正常发情和排卵 1.科学饲养。母猪在配种前要有良好的繁殖体况,才能正常发情、排卵、受胎。要保证母猪有良好的繁殖体况.必须根据饲养标准配合饲粮。母猪的饲粮配方.玉米60%、高粱4.8%、豆饼9.7%、麦麸21%、鱼粉3%、贝粉0.1%、骨粉0.9%、食盐0.5%。每天饲喂3次.供给充足的饮水.  相似文献   

17.
8-10月份是母牛发情的旺季,适龄母牛要具有中等体况,这样才能确保配种的成功率、因此,配种前对于体况不适的母牛要进行促膘。其饲料配方为:玉米40%、大麦30%、小麦20%、黄豆10%,混匀后用清水浸泡6小时后磨浆,添加以上饲料总最8%~10%的豆饼、5%的糠麸、1%的食盐、3%.5%的骨粉,每天分早、晚2次补饲,每次连汤带水补饲7.5-10公斤,并延长放牧时间,归牧后割草喂牛,使母牛在短期内发情配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1.二次接种。草菇菌丝生长太快,极易老化,生活力减弱,不能充分利用培养料中养分继续出菇。在采收第一潮后,撬松料面,用石灰水泼浇湿透,调整pH值为8~9,表面撒播菌种,菌种上面盖一薄层发酵过的培养料,常规管理(一般应用于棉籽壳、废棉培养料)。亦可在采收第一、二潮菇后,将料块翻过来,把底层培养料翻到表层,用1%石灰水喷洒、补水、调整酸碱度,再在表面二次接种,接种量为2%~3%,一般可增产30%左右。稻草栽培,可在堆草播种后3~4天,在草层空隙间塞入菌种,进行二次播种.菌种量为第一次用量的20%。这样当一次播种采完第一潮菇后,第二次播入的菌种又从草堆中分解,积累养分,继续出菇。  相似文献   

19.
1 冬眠期饲养管理 貉的休眠一般在小雪至冬至开始,至翌年1月中旬结束。貉冬季休眠时活动减少,懒卧于小室内,食量大减。冈此,耍加强小室保温,并尽量保持兽场安静,以使其安静、安全冬眠越冬?貉冬眠期可饲喂1次,并做到定时、定量、定质。时间一般在晚上4时;饲量为250~500g;饲料(通常用玉米而即可)70%~80%,动物性饲料5%~10%,蔬菜10%~15%,另加酵母5~8g。  相似文献   

20.
张化  贾放 《特产研究》1995,(3):52-53
选择400头4-10岁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两组,日粮中添加0.5%碳酸氢钠为试验组,未加大风大浪酸氢氢钠对照组,在生茸期饲喂91天,其头茬三杈鲜茸增产差异极显著(P<0.01),提高产茸量14.80%,提高饲料利用率17.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