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长白落叶松幼苗为对象,研究土壤含水量对幼苗体内物质含量和活力水平影响。结果显示: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70%左右时,幼苗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最高,而丙二醛、脯氨酸含量最低,SOD活性、POD活性最低;苗木茎水势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1分布和危害苗木猝倒病又称立枯病,苗圃普遍发生。主要危害松属、杉木属和落叶松属等针叶幼苗,发病幼苗死亡率很高,严重时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3.
苇河林业局冲河、榆林、平林等苗圃,自1982年来,地下害虫——蛴螬的发生逐年加重,每年6、7月份,新播及换床的落叶松幼苗成片死亡,苗木损失十分严重。为根治蛴螬的为害,1988~1990年,我们以冲河苗圃为中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蛴螬在呼和浩特市园林生产中危害较严重,经常造成树木生长势明显减弱甚至死亡,苗木枯死,花坛、草坪缺苗断垄。因而对它的防治需引起有关各部门的足够重视。蛴螬是鞘翅目金龟子总科幼虫的总称。金龟子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种。植食性种类中以鳃金龟科和丽金龟科的一些种类发生普遍而危害严重。—、寄生及危害特点:植食性蛴螬大多食性很杂,同一种蛴螬可危害双子叶和单子叶粮食性作物、各种蔬菜,以及花卉和果、林幼苗等。蛴螬的幼虫和成虫均可对植物造成严重危害。幼虫栖居土壤中,喜食刚刚播下的种子和植物的根…  相似文献   

5.
林木苗圃地下害虫蛴螬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蛴螬是塞罕坝机械林场林木苗圃危害苗木的主要地下害虫,它主要危害幼苗根系,不仅影响苗木正常生长发育,危害严重时还会造成缺苗断垄和苗木大量减产损失。作者在对其生物学特性观察了解和防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提出了对该虫种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真菌病对松树、云杉和落叶松种、苗的危害,是这些树种育苗的严重障碍,常引起苗木大量死亡。最危险和最常见的传染病是粹倒病。 巴什基里亚林业试验站查明,松树、云杉和落叶松苗粹倒病源体是镰刀菌属真菌,罕为交链孢菌等,而菌媒则为土壤线虫。1—2周幼苗发病刚开始,其基本生理生化过程即发生明显变化,结果造成幼苗死亡,尤其是在出土后头3周内。  相似文献   

7.
<正> 一、发生概况蛴螬是苗圃主要地下害虫,具有分布广,为害重,防治困难等特点,往往给林区育苗生产造成严重损失。1978-1981年在牡丹江、穆棱、林口和密山等市县,对蛴螬种类及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危害落叶松、樟子松苗木的蛴螬种类主要有: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褐条丽金龟(Blitopertha Pallipennis Reittelr)和马粪蜉金龟 (Aphodius Subterreus Linne)。其中以大黑鳃金龟数量多、为害重、发生普遍。苗床蛴螬密度多则1,450头/米~2,少则10头/米~2左右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幼苗早期封顶病在阿勒泰地区各林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主要症状是在苗木出土后,苗高约3~7厘米左右(真叶四五轮)时突然停止高生长,对落叶松的生长带来极大危害。本人在实际工作中经过实验探索总结出下列防治方法,对落叶松幼苗早期封顶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园林苗圃地下害虫主要危害树木的根、茎及幼苗,造成苗木大量死亡,严重影响苗木生产。笔者详细介绍了园林苗圃主要地下害虫小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象甲的分布与危害规律、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方法,以期为今后苗圃地下害虫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华北落叶松是分布在高海拔的优良用材树种,近年来在河北省北部低海拔地区营造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良好,展示了推广前景。但在低海拔地区,夏季气候干热,播种育苗的幼苗封顶现象严重,以致影响苗木产量和质量。本文对华北落叶松幼苗封顶的特征、危害和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防治封顶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苗圃松苗立枯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枯病是世界性的苗木病害,在北方苗圃主要危害红松、落叶松、红皮云杉等针叶树幼苗。病源菌来源于土壤,主要为镰刀菌、丝核菌、腐霉菌等真菌,幼苗受害表现有芽腐、首腐、茎腐、根腐、立枯等几种症状,并很快死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樟子松幼苗立枯病,发病幼苗死亡率很高,轻则造成苗木减产,重则造成苗木绝产。近几年,内蒙古大杨树地区一些苗圃这种病害时有发生,特别是大扬树林业局宜里林场苗圃,由于这种病害的危害,苗木产量一直上不去。预防松类幼苗立枯病,成了大杨树地区各苗圃的一项亟待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一、二代落叶松人工幼龄林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含量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一、二代落叶松人工幼龄林土壤均无酸化、碱化趋势;一、二代落叶松幼龄林相比,除根际一代落叶松幼龄林交换性钠略低于二代落叶松幼龄林,土壤深度60cm时,盐基饱和度略低于二代落叶松幼龄林外,在土壤其他深度,一代落叶松幼龄林交换性阳离子含量、盐基总量,交换性阳离子钠、钾、钙、镁的含量均高于二代落叶松幼龄林;落叶松连栽使土壤地力下降,影响树木生长,连栽代数增加,土壤盐基总量、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钾、镁的含量与落叶松代数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是高山林区更新的主要优质速生乡土树种,培养落叶松幼苗,我们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有了初步认识,现将育苗的技术措施简介如下:一、选好圃地、改良土壤。苗圃宜选择在地势较平缓,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粘重土要结合整地渗沙;石砾地要深翻、细筛;酸性土要施石灰改土;河边沙质地要用林间腐植质改良。在改土整地时进行土壤消毒,可以减少发病率,增强苗木抗菌力,以利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幼苗心止病,也称早期封顶病。在苗木出土后,刚进入生长初期,长出五六轮真叶,苗高4~8厘米左右时,突然停止了高生长,在幼苗顶端长出圆圆的小芽苞,起初呈绿色,经三四天变为褐色,完成了年生长发育。落叶松幼苗心止病是一种生态病害,防治方法如下:1.正确选择育苗地。要选择沙壤土或肥沃黑土,不要选择粘重土壤,以防苗床板结,或出现苗根难以穿透的硬土块。2.细致作床。翻耕要达到土碎床平,灌溉时水分能迅速渗入土壤中,为幼苗根系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3.适时适量浇水灌溉。在六月份上、中旬,如发现苗木生长参差不齐,要适时浇水灌溉,采取“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模拟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日本落叶松种子发芽出土和播种地土壤保墒措施田间试验,分析认为,日本落叶松幼苗出土阶段对土壤含水量要求严格,含水量范围应在18%~25%之间。  相似文献   

17.
蛴螬(金龟的幼虫总称),常因地区不同被称为:地蚕、土蚕、鸡粪虫等。最近两年在塞罕坝分场苗圃地时有发生,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此,对该虫进行了综合防治。1 危害程度 蛴螬为塞罕坝分场苗圃落叶松幼苗主要的地下害虫。除咬食主侧根外,还能将根皮剥食尽,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地方大面积苗木被害,使育苗工作不能按计划完成。2防治方法 生产上常使用50%辛硫磷(乳油)、氰马乳油或3%呋喃丹等农药防治蛴螬。但为达到最佳效果,常用配制好的毒土进行防治。 毒土配制方法。每公顷以50%辛硫磷7.5kg+硫酸钾5~7.5k…  相似文献   

18.
金龟子属鞘翅目昆虫,分布极为广泛。幼虫称为蛴螬,危害多种苗木,以春秋两季危害最大,危害程度轻则苗木生长不良,重则全株枯死,造成苗圃缺株断垄,板栗林一旦染上蛴螬会其致死的机会。结合耕作随时拣拾消灭翻出的蛴螬。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春季风大干旱,气温变化剧烈,对一些针叶树和抗寒力弱的阔叶树幼苗,要采取有效的防寒技术措施。严寒对苗木的危害,有直接的冻害,也有间接的冻拔、冬季旱害等。前者多为早、晚霜造成的;后者冻拔是由于土壤中的水分冻结,体积膨胀,将苗木的根部拔起而使苗木死亡,主要发生在潮湿苗圃地,而冬季旱害则是由于风大苗木水分蒸腾大,得不到补充而发生干枯或死亡。预防苗木受霜冻和寒风危害可分别采用如下的几项技术措施。 1、用草或落叶覆盖苗木。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切根苗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幼苗切根培育,春季土壤解冻15cm左右时,对1a年生苗木进行切根处理,用切根机在苗木根部15cm处切断,抑制了2a生苗的高生长,提高了径生长,缩小了苗木高径比例,促进了毛细根的发育,形成了"矮胖子,大胡子"式优质壮苗,经试验,用切根苗造林成活率比自然苗提高1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