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月的青海湖是候鸟的天堂,七月的青海湖是油菜花的海洋,但是九月的青海湖却少了明媚的阳光,显得没有一点精神,夏日蔚蓝的天空此刻变得格外的灰蒙,昔日湛蓝的湖水浑黄得宛如昨夜的洗脚水。心情变得很糟,普氏原羚在悲号……  相似文献   

2.
鸟岛观鸟     
鸟岛观鸟毕志麟今年尚能看到鸟;明年也可能看到鸟;那么,后年呢?后年的后年呢?青海湖,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远眺青海湖天水一色,茫茫无际。青海湖的湖水与海水相似,是深蓝色,青天白云蓝蓝的湖水一望无垠,让人心旷...  相似文献   

3.
印象青海湖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清幽。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长105公里,宽63公里,周长360公里,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大自然赐予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宝镜。  相似文献   

4.
车向西宁,想起一首民歌:黄河、长江是两条辫子,青海湖是照人的镜子……想起诗人阳飏的《青海湖长短句》,短的一句是青海,长的一句是西藏。长长短短的句子通向天堂,“天堂的路好走吗?”  相似文献   

5.
对环青海湖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是当今应积极选择的发展策略。然而,如何处理好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建立适合当地环境和人文经济条件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扬长避短,实现环青海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青海湖流域湿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青海湖流域湿地资源的调查,阐述了青海湖流域湖水水位下降、湿地面积萎缩、土地沙化、草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现状,分析了青海湖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长期暖干气候是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人类活动负面影响是加剧环境恶化的主要方面,最后提出了保护和恢复青海湖湿地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青海湖流域植被及其动态变化、湿地现状、水污染情况、水位变化等生态环境现状,指出了青海湖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保护和改善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的若干建议,为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青海省水土保持局发布消息说:“青海省已成为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类型较多,侵蚀程度严重且具有代表性的荒漠大省之一,被人们誉为青藏高原蓝宝石的青海湖,目前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沙漠化威胁,有专家预言:如果其生态和环境得不到有效治理,现在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将在200年后消失。近年来,笔者因工作关系几次围绕青海湖而行,途中所见的沙漠化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深感有关专家的断言并非杞人忧天。[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青海湖地区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水位急剧下降,湖面萎缩,环湖周围荒漠化加剧,草地退化。经1994年、1999年两次荒漠化监测,全面地掌握了青海湖及其周围荒漠化土地变化动态。根据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规律,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7月27日,以“三江源”、青海湖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首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西宁市新宁广场举行了欢快热烈的开幕式。参加本次比赛的共有来自五大洲的17个队、102名运动员。本次大赛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协办,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青海省体育局承办,赛事在国际自行车联盟注册为2.5级。“环湖赛”全程1,178.4公里,比赛骑行距离772.4公里。比赛共分九段,参赛选手于7月27日从高原古城西宁出发,途经倒淌河、青海湖、日…  相似文献   

11.
卫星跟踪青海湖繁殖地渔鸥的迁徙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下旬至2007年7月底,共有4只佩带卫星信号发射器(PTT)的渔鸥完成秋季和春季迁徙并返回青海湖.ARGOS公司提供的信息表明,渔鸥最早离开青海湖繁殖地的时间是8月2日,最晚在8月14日.离开青海湖后没有直接飞往越冬地,而是在青海湖周围游荡或逗留.游荡或逗留地点距离青海湖最近约200 km,最远约1 300 km,逗留时间长达80余天.4只渔鸥的越冬地点都在孟加拉湾,与青海湖间的直线距离约2 100 km.最早到达越冬地的日期是11月3日,最迟12月3日,历时81~116 d.渔鸥在孟加拉湾的居留时间长达4个月(118~149d).最早离开的日期是3月1日,最迟3月30日.最早返回青海湖的日期是3月23日,最迟4月17日.除1只以外,其他3只渔鸥的春、秋2季迁徙路线很不相同.春季迁徙历时最短只用6 d,另外3只分别历时15、18和32 d.历时32 d的渔鸥先到宁夏逗留20 d,然后再返回青海湖.结合分析春、秋2季的迁徙路线,分别确定了不同迁徙季节的主要停歇地点.  相似文献   

12.
情报站     
《森林与人类》2004,24(3):64-64
青海湖:正在分裂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最新遥感卫星照片清楚地显示,青海湖已从单一的高原大湖泊分裂为一大数小的湖泊群。青海湖是中国第一大咸水湖,现有面积约4200平方公里。青海湖在最近这一段相对很短的地理时期逐渐分裂成一大多小的高原湖泊群,其原因:一是青海湖湖水下降,湖面收缩,一些相对洼地形成新的湖泊。二是湖区周围沙化后,刮入湖中的沙尘和原来湖底的泥沙在类似海洋湾流的作用下,在湖湾口逐渐筑起沙堤,然后分离出新的湖泊。沙尘天:今年较少来自中国科学院最新预测结果表明:今年我国的沙尘天气将依然偏少。2002年和2003年,我国的沙…  相似文献   

13.
<正>青海湖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环湖地区拥有集蓝天、碧水、草原、黄沙于一体的独特景观。为了保护好青海湖核心区的生态环境,2017年,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关停了沙岛、鸟岛等景区,停止一切旅游经营活动,进行封育保护。六年多来,核心区生态变化明显,青海湖整体生态持续向好。  相似文献   

14.
赵顺成  张鹏 《中国林业》2011,(12):61-61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是全省天然次生林资源分布区之一,也是青海湖主要水源涵养林区,是青海湖湿地生态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过度放牧、樵采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林地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   

15.
章介绍了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指出青海湖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留心观察地图,不难发现青海省的版图宛如一只玉兔,而这只"玉兔"的明亮"眼睛"就是青海湖。青海湖的蓝色美得令人心醉,这种蓝色由于太过纯洁而近乎于青,所以当地蒙语称它"库库诺儿",藏语称它"措温布",意思均为青蓝色的海。青海省因青海湖得名,由此不难看出青海湖在青海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青海湖环湖地区动植物分布特征,指出了湖水位下降、土地沙化、植被退化、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对青海湖环湖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也探讨了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青海湖地区动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鸟岛观鸟     
1996年5月,我们同会议代表赴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参观考察。保护区那一番大自然家族间和谐共处关系的美景,至今历历在目,耐人寻思!清晨乘车不多时呈现在我们面前一片蔚兰色,灰蒙蒙的壮观的景色!有人在车里叫:“看,那就是青海湖!”随着车的行进,远处的景色,如同照相机镜头一样,一下拉近,车子接近湖边。兰绿色的湖水,无边无限,“哗,哗”的波浪声。一浪推过一浪。车沿湖行驰了约150公里有余,我们的视线仍未摆脱水面。青海湖,真名不虚传,全国第一大内陆湖泊。如此大的水域,据说有600万亩之巨,水连天,天连水。在内陆地区…  相似文献   

19.
冷艳的山光水色,遍野的珍禽异兽,神秘的高原民族异域风情……青海湖“高原蓝宝石”的美名传扬世界。但是,在不经意间,这里却在悄悄发生变化,沙丘紧逼,水面缩小,生态恶化,美丽奇绝的青海湖开始呻吟和哭泣!人们担心:青海湖还能“青”多久?青藏高原的蓝色宝湖去青海湖很容易,从青海省省会西宁向西走130公里左右即到。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微咸水湖,面积达4280平方公里,水面海拔近3200米。它像一面巨大无比的蓝色镜子,镶嵌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南山、大通山、日月山和橡皮山4座大山相拥的一个盆地里,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资源十分丰富。源”?d…  相似文献   

20.
今年,青海省将在继续执行封湖育鱼政策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影响青海湖湟鱼产卵繁殖的水利工程予以拆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