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氟喹诺酮类药物防治禽细菌和霉形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氟喹诺酮类药物防治禽细菌和霉形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曾振灵(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510642)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是由一族人工合成的新型杀菌性抗菌药物组成,在人医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氟喹诺酮类代表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Norfl...  相似文献   

2.
(续上期)5.喹诺酮类是指一类有4-喹诺酮环结构的药物,该类药物研究进展迅速,近年我国新开发成功的有氟甲喹、达氟沙星、沙拉沙星、二氟沙星、麻保沙星,国外上市的还有奥比沙星。其中氟甲喹为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其他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药物。该类药物在水中极微溶解,在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易溶解。(1)药理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为广谱杀菌性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某些厌氧菌均有效,例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巴氏杆菌、绿脓杆菌、金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均敏感。对耐甲氧苯青霉素的金…  相似文献   

3.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配伍禁忌孟祥民(山东临朐林兽医站·262617)兽医临床上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有氟哌酸(NFLX)、环丙沙星(CPFX)、恩诺沙星(Enrofloxacin)、达诺沙星(Dunofloxacin),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此类药物与其他药物间...  相似文献   

4.
二氟沙星(Difloxacin)又名双氟哌酸,是抗生素喹诺酮(Quinolone)类化合物第三代产品——动物专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之一。最早是由美国Abbott公司于1984年研制而成,盐酸二氟沙星是其盐酸盐。由于本品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特点,现在已进人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兽药市场,我国也于1999年10月批准生产(农牧发[1999]20号)。  相似文献   

5.
高旅 《动物保健》2005,(1):33-33
喹诺酮类是指有4-喹诺酮环结构的药物,该类药物主要有氟甲喹、达氟沙星、沙拉沙星、二氟沙星、麻保沙星。其中氟甲喹为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其他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6.
动物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概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喹诺酮类(Quinolones,Qs)抗菌药自20世纪60年代萘啶酸(Nalidixic acid)(第一代喹诺酮)问世以来,至今已发展到第四代.有关氟喹诺酮类药物合成和报道有数篇,但开发应用最成功的该类兽医药物包括胺氟沙星、环丙沙星、单诺沙星、恩诺沙星、麻保沙星、诺氟沙星、倍诺沙星、奥比沙星、诺氟沙星尼古丁、沙拉沙星、二氟沙星、洛美沙星、倍氟沙星、氟甲喹、恶喹酸等;其它被使用在动物上的人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还有氧氟沙星、依诺沙星、司帕沙星、替马沙星、托氟沙星等;尚在开发中的动物专用产品有宾氟沙星、依巴沙星、普马沙星等.  相似文献   

7.
<正>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光谱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抑菌及杀菌作用。目前,我国已经投入生产并用于禽类疾病防治的这类药物主要有达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等。作为一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抗菌类药物,少量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以对动物有一定的生长促进作用,但如果超量使用,必然会导致其在畜禽产品及禽蛋中残留,从而导致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1])。  相似文献   

8.
氟喹诺酮(FQs)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目前在兽医及人医临床应用广泛,对水产鱼类的消化道及鳃细菌性疾病也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近些年,由于该类药物的广泛使用,有关其耐药性的报道越来越多,对FQs耐药的沙门氏菌和弯曲杆菌所引发的人类食源性疾病也大多被证实与食用动物中使用FQs有关,该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胶体金标记的抗氟喹诺酮类单克隆抗体制备了氟喹诺酮类胶体金免疫检测试纸条。该试纸条对牛奶中恩诺沙星、沙拉沙星、双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氟甲喹、达氟沙星检测限为20g/L。对依诺沙星、恶喹酸检测限为40g/L,检测时间5min,与三聚氰胺、磺胺类药物、氯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在500g/L浓度时,不发生交叉反应。试纸条的检测结果与仪器检测结果一致,重复性较好,在4℃条件下可以保存12个月,所以该研究制备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试纸条可用于牛奶中11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10.
利用胶体金标记的抗氟喹诺酮类单克隆抗体制备了氟喹诺酮类胶体金免疫检测试纸条。该试纸条对牛奶中恩诺沙星、沙拉沙星、双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氟甲喹、达氟沙星检测检测限为20ug/L;对依诺沙星、恶喹酸检测检测限为40ug/L,检测检测时间5min:与三聚氰胺、磺胺类药物、氯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在500μg/L浓度时,不发生交叉反应。试纸条的检测结果与仪器检测结果一致,重复性较好,在4℃条件下可以保存12个月,所以本研究制备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试纸条可用于牛奶中11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牛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胶体金标记的抗氟喹诺酮类单克隆抗体制备了氟喹诺酮类胶体金免疫检测试纸条.该试纸条对牛奶中恩诺沙星、沙拉沙星、双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氟甲喹、达氟沙星检测,检测限为20μg/L;对依诺沙星、恶喹酸检测,检测限为40μg/L.检测时间为5min.与三聚氰胺、磺胺类药物、氯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在500μg/L浓度时,不发生交叉反应.试纸条的检测结果与仪器检测结果一致,重复性较好,在4℃条件下可以保存12个月.本研究制备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试纸条可用于牛奶中11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徐锡太(山东省五莲县兽医站·261000)自从1962年第一次合成第一代喹诺酮药物萘啶酸后,于1974年制成第二代吡哌酸,1979年合成了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1993年又合成了恩诺沙星。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  相似文献   

13.
氟喹诺酮类药防治猪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喹诺酮类药防治猪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曾振灵,冯淇辉(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广州510642)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是由一族人工合成的新型杀菌性抗菌药组成,在人医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氟嚎诺酮类代表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Norflo...  相似文献   

14.
<正> 自1962年开始到现在,喹诺酮类兽药逐渐发展并不断有新的药物合成,是目前合成抗菌药中最具发展前途的一类药物。按开发年代可将喹诺酮类的药物分为三类:1 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系1962年至1969年开发,主要药物有:萘啶酸、恶喹酸、吡咯酸,由于该类药物抗菌谱较窄,抗菌作用弱,且有明显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因此:临床上应用受到限制。2 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系70年代开发,以吡哌酸为代表,该类药物在抗菌谱、抗菌作用、体内代谢等方面均优于第一代,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用于尿路及肠道感染。主要药物有:新恶酸、噻喹酸、吡喹酸、吡哌酸。3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系70年代后期以来研制的一系列新型氟取代的喹诺酮类衍生物。该类药物的抗菌谱明显比第一、二代扩大,抗菌活性也显著增  相似文献   

15.
超高效液相法检测鸡蛋中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样品经1%甲酸乙腈提取后,荧光检测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峰面积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9。在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添加浓度为10、100、200μg/kg和达氟沙星添加浓度为2、20、40μg/kg的情况下,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回收率为73.4%~99.1%,各药物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适用于鸡蛋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新型抗菌药——喹诺酮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0年代初,第1代喹诺酮类(Quinolones)药物──萘啶酸(Nalidikicacid)问世,因抗菌谱狭窄,口服吸收慢,副反应大,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很快被淘汰了。70年代初推出了第2代峻诺酮药物吧赈酸(Pipemidicacid),抗菌谱有所扩大,抗菌活性也有提高,比氨等青霉素及头抱氨十的作用强,适用于呼吸系统感染与尿路感染、肠道感染性疾病;但长期使用,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SO年代后,第3代喷诺酮类不断推出。它们在化学结构中均含有氟原子,故又称为氟隆诺酮类。药物研究表明,氟咬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作用强、较低浓度即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特点 ,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各种感染症的常用药物。近年来 ,开发出了抗菌更谱广、药代学性能更优越的新品种。盐酸二氟沙星就是其中之一 ,是动物专用的高效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活性及作用机理盐酸二氟沙星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 ,作用迅速 ,而且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现象。它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阴性菌、霉形体及某些耐药菌株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巴氏杆菌、弯曲杆菌、嗜血杆菌、李氏杆菌、链球菌、梭状芽胞杆菌、支原体、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等均…  相似文献   

18.
二氟沙星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结构、制剂、毒理学、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残留与耐药性等方面综述了二氟沙星的研究概况.二氟沙星是畜禽专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已开发出注射液和口服液,具有氟喹诺酮类药物类似的毒理学结果,对幼年动物的骨骼有严重影响;口服吸收迅速,组织分布广;对畜禽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病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抗菌增效剂是广谱抗菌药物,曾称为磺胺增效剂,因其能增强多种抗生素的疗效,故现在称为抗菌增效剂。常用的抗菌增效剂有三甲氧苄氨嘧啶(TMP)、二甲氧苄氨嘧啶(DVD)、二甲氧甲基苄氨嘧啶(OMP)。本类药物均为淡黄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及有机溶媒。  相似文献   

20.
氟喹诺酮类药物(FQS)是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族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的总称。自20世纪80年代上市以来,氟喹诺酮类药物因为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而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断开发应用,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该类药物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简述了对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检测研究以及细菌耐药性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情况。1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