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料工业》2001,22(7):36-36
夏季气温高达30℃以上,而且持续时间长,气压也较低。闷热的天气使鸡群发生严重的应激反应,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减少损失建议养殖户在饲养管理中采取以下措施。1降低饲养密度为减少鸡群散失的热量积聚,从而降低舍温,平养鸡舍饲养密度比春秋季节降低20%左右为宜。肉鸡一般每平方米1周龄时20只,4周龄时15只,5周龄时10只,6周龄~8周龄时8只~7只为宜。2加强防暑降温工作进入夏季要及时打开鸡舍的门窗进行通风,如舍内空气比较干燥,可向地面洒些水降温,如有条件可在鸡舍的阳面搭凉棚或种植一些藤蔓类植…  相似文献   

2.
1在鸡舍周围植树遮荫,搞好绿化,可降低热辐射的50%~60%,但不要影响鸡舍自然通风。2降低饲养密度。肉鸡1~2周龄密度为25~30只/平方米,3~4周龄密度为25~15只/平方米,5周龄~出栏密度为10~15只/平方米,每栏以300只鸡为宜。栏与栏之间用栅栏隔开,既有利于空气流畅,又便于鸡群管理。  相似文献   

3.
1 优化饲养环境条件 保持适宜的温度,配备良好的加温、降温设施,及时对舍内温度进行调节.合理调整饲养密度,可以有效的减少疾病的传播,因此在发病期间应根据不同季节和生产条件进行调整.通常0~4周龄肉鸡饲养密度为20~25只/平方米,5~8周龄为8~12只/平方米.做好通风措施,加强鸡舍通风,勤打扫鸡舍,保持鸡舍空气清新.保持鸡舍空气清新是加速好转,防止病情加剧、恶化的重要方式.但在加强鸡舍通风的同时,秋、冬、春季节要密切注意鸡舍保温情况,严防冷风、贼风侵袭鸡群,使鸡患感冒而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4.
1发病情况潍坊某一肉鸡养殖厂饲养的3800只AA肉鸡于22日龄发病,每日死亡10~30只不等,均有明显的腹水症状,至笔者去该养殖场诊治时已发病5d。鸡群精神沉郁、喜卧、聚堆、腹泻;鸡舍由塑料大棚改装而成,舍内潮湿、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进入鸡舍时有窒息的感觉;密度过大(约30只/m2)。  相似文献   

5.
<正>1原因(1)饲养密度过大或光线太强。饲养密度过大导致水槽、料槽不足,鸡群争抢水料,使有些鸡只体内营养缺乏,易发生啄癖。(2)鸡群整齐度差。1~20周龄,鸡群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体重和骨骼快速增长,若饲养管理不当,会造成鸡群的体重、胫长不达标,使鸡群整齐度差,这样会造成鸡群发生啄癖。(3)鸡舍环境调控不当。鸡舍内的空气污浊或有害气体超标,鸡群烦躁不安,发生啄癖;温度不均衡,  相似文献   

6.
饲养密度和季节对肉仔鸡猝死综合症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共使用 690 3只鸡 ,其中公、母鸡各占50 %。试验分别在夏季 ( 6月~ 8月 )、秋季 ( 10月~ 12月 )和冬季 ( 1月~ 3月 )三个阶段进行。在各季节 ,将总数 1/ 3的鸡分为四组 ,然后在一无窗的鸡舍中 ,以不同饲养密度饲喂 9w。鸡舍分四栏 ,每栏的面积为39.4 m2。其中两组的饲养密度为 12只 / m2 ( 4 84和4 83) ,另两组的饲养密度为 15只 / m2 和 18只 / m2( 60 7和 72 7)。鸡舍的通风量根据鸡的日龄和季节调整 ,光照时间为 2 3h/ d。1~ 3w时 ,鸡群所喂饲料含粗蛋白 2 2 % ,维持能为 310 0 Kcal/ kg。 4~ 9w时 ,饲料粗蛋白…  相似文献   

7.
<正>1)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是蛋鸡发生互啄的主要原因。饲养密度过大,水槽、料槽不足,鸡群争抢水料,使有些鸡只体内营养缺乏,易发生啄癖。2)鸡群整齐度差。0~20周龄,鸡群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体重和骨骼快速增长,若饲养管理不当,会造成鸡群的体重、胫长不达标,使鸡群整齐度差,这样会造成鸡群发生啄癖。3)鸡舍环境调控不当。如果鸡舍内的空气污浊,有害气体超标,鸡群就会烦躁不安,发生啄癖;温  相似文献   

8.
密度要恰当每群鸡以300~500只为宜。饲养密度:1~2周,18~25只/m^2;3~6周龄,公鸡5~6只/m^2,母鸡8~10只/m^2;3~6周龄,公鸡5~6只/m^2,母鸡8~10只/m^2;7~16周龄,7~8只/m^2;16周龄后,5只/m^2为宜。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探讨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舍内有害气体、粉尘及微生物的影响.选用1 440只21日龄苏禽黄鸡(公雏),随机分成3个饲养密度组,即8只/m2组(低密度组,LSD)、16只/m2组(中密度组,MSD)、24只/m2组(高密度组,HSD),每组3个重复,共9间鸡舍,每间饲养面积均为10 m2.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HSD组42日龄肉鸡鸡舍内二氧化碳、氨气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LSD组28日龄肉鸡鸡舍内粉尘含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LSD组28、35、42日龄肉鸡鸡舍内空气中大肠杆菌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LSD组42日龄肉鸡鸡舍垫料中大肠杆菌含量显著高于HSD (P<0.05).由此可知,夏季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可以改善平养肉鸡舍中有害气体和粉尘状况,但对降低鸡舍中微生物含量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0.
1 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共使用6903只鸡,其中公、母鸡各占50% 。试验分别在夏季(6~8月)、秋季(10~12月)和冬季(1~3月)三个阶段进行。在各季节,将总数1/3的鸡分为四组,在一无窗的鸡舍中,以不同饲养密度饲喂9周。鸡舍分4栏,每栏的面积为39.4m2。其中两组的饲养密度分别为12只/m2(484和483),另两组的饲养密度为15只/m2和18只/m2(607和727)。鸡舍的通风量根据鸡的日龄和季节调整,光照时间为23h/d。  相似文献   

11.
1合理分群与确定密度青年鸭圈养时每群数量以500只左右为宜,分群时要做到:日龄相同、大小一致、品种一样和性别相同。饲养密度为:4~10周龄12~30只/m2;11~20周龄8~12只/m2;冬季每平方米可适当多养几只;夏季每平方米可少养几只。鸭生长快时饲养密度略小些,生长慢时饲养密度略大些。2科学选择饲料青年鸭生长期内所需的各种营养都要满足,饲料要多样化,保持能量、蛋白质的平衡。日粮中蛋白质不宜太高,钙含量要适宜。生产中要根据鸭生长发育具体情况增减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绍兴蛋鸭,正常开产日龄是130~150天,开产体重为1400~1500克,若体重超…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丹东市种畜场1998年从上海华申公司引进德国罗曼公司的新罗曼褐壳父母代蛋种鸡7048只,其中公鸡548只,母鸡6500只。随后对其商品代生产性能进行了饲养观察,实验鸡只母鸡6820只,时间从1998年6月至1999年11月,共72周。经过观察,我们认为新罗曼褐壳蛋鸡非常适合辽宁省丹东市等亚寒带地区饲养。现把整个试养过程介绍如下。一、培育期饲养观察(0~20周龄)  有窗密闭鸡舍,网上平养,饲养密度:0~6周龄时每平方米15只。饲喂方式:人工喂料,每日5次,自由饮水。7~20周龄时每平方米8只,育成期为机械送料,每日2次。光照:第一周2…  相似文献   

13.
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作为各种动物的常在菌附着,在正常情况下不致于引起鸡发病。但在换气不良、高温高湿的饲养环境中,葡萄球菌大量增殖,如果此时不注意环境的净化消毒,再加上有饲养密度过大或其他应激因素存在,鸡抵抗力下降,鸡群容易发生葡萄球菌病。发病环境:某场在开放式鸡舍中采用离地15cm网上平养蛋用鸡,其中1~8周龄在育雏舍,9~18周龄在育成舍。发病为42天龄,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舍内较潮湿;饲养密度为486cm2/只,而该品种鸡同一饲养方式的理想密度为560cm2/只;在33天龄时进行了喉气管…  相似文献   

14.
夏季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继发腹水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潍坊某一肉鸡养殖场饲养的3800只AA肉鸡于22日龄发病,每天死亡10-30只不等,均有明显的腹水症状,至笔者去该养殖场诊治时已发病5天。鸡群精神沉郁、喜卧、聚堆、腹泻;鸡舍由塑料大棚改装而成,舍内潮湿、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进入鸡舍时有窒息的感觉;密度过大(约30只/m^2)。问诊得知,该鸡群自16日龄开始出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临床病症以来,饲养员怕加重病情,一直没有扩群,也很少通风。  相似文献   

15.
(1)观察鸡的神态。健康鸡表现红冠绿耳,毛紧,尾翅立,喜爱活动;病鸣则冠发白或发紫,精神萎靡不振,低头垂翅,不爱活动。(2)观察鸡舍味道。鸡舍常通风换气,无刺眼感。如通风换气不够或清除粪便不彻底,舍内臭味浓厚、刺眼,鸡流泪,应采取措施,及时换气、除粪,并用百毒杀灭菌消毒。(3)观察舍温,舍温过高或过低都对鸡的生长发育不利,要做到夏防暑降温,冬防寒保温,温度适宜,食欲好,休息好,产蛋多,效益佳。(4)观察鸡群密度。平养鸡每平方米1~4周龄万只、5~8周龄10~20只、9~ZO周龄为7~8只、20周龄以上为5~6只宜。…  相似文献   

16.
啄肛、啄羽、啄趾等啄癌症,是鸡群在饲养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对周围环境刺激而产生的反应现象,若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给养鸡群带来严重影响,造成产蛋减少、鸡死亡等。为了防止和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除了加强饲养管理,调整饲料配方外,断喙也是比较普遍采用的措施。常规的断咏时间在7-10日龄,也可延至8~14周龄进行,20周龄转群时,对喙尖、喙长、漏切的进行补切。但是,由于广大养殖户现在多采用开放式鸡舍进行饲养,饲养密度大,空气浑浊,很难做到通气和光线的和谐统一。因此,即使按上述时间要求进行断解,在饲养过程,特别…  相似文献   

17.
一降密、防湿、防蚊蝇 1密度 蛋鸡特别怕热,因此,入夏后,应根据气温的上升情况,及时降低鸡群饲养密度。圈养蛋鸡入夏时,每平方米饲养5只为宜;入伏以后,可减少到4只。夏养肉鸡的适宜密度:1~2周龄为每平方来30~25只;3~4周龄25~15只;5周龄到出栏10~5只。  相似文献   

18.
1育雏期雏火鸡饲养密度为:1周龄30只/平方米,2周龄20只/平方米,3~6周龄10只/平方米,7~8周龄7只/平方米。10日龄前,育雏舍温度要保持在20℃以上,育雏器内的温度应达到35~38℃。以后随着日龄增加,逐渐下调温度。在实际生产中,要记录育雏舍内不同部位的温度,观察火鸡群的精神状态和活动表现,并根据气候、昼夜及火鸡群情况及时调整。为便  相似文献   

19.
养鸡专业户邱某于1997年4月1日开始饲养300只“AA”商品代肉仔鸡,于5月初突然发生肉仔鸡腹水症,引起急性死亡。 一、发病过程:发病鸡群为5周龄左右。肉仔鸡舍是新建成的水泥墙、水泥地,用塑料薄膜封闭门、窗。鸡舍内潮湿,空气污浊,温度较高,饲喂“正大”全价肉仔鸡饲料。5月2日个别鸡精神不振,食欲减少,偶见皮下水肿,死亡2只。另有7、8只羽毛粗乱,呼吸困难,反应迟钝,有的已见腹泻。 二、剖检变化:死鸡营养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前鸡场一般都采取常规的18周龄时转群,此期鸡群的体重均匀度的好坏是鸡群能否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获得高产的先决条件。但在实际中尤其是对大型饲养鸡场来说饲养密度一般都稍超出国内平网式饲养密度的上限(8—10只/m0)1~2只,这样会出现低于标准均匀度下限的群体,一般约占10%一20%。其中有2种:一种是病、残鸡应予全部淘汰;另一种是无病的健康鸡,由于鸡群内争食导致采食不足,而造成体重不够,如将此部分落脚鸡全部淘汰则造成损失和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