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玉米纹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玉米纹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初步测定表明,该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为7~40℃,适宜温度26~32℃;菌核在26~32℃和RH95%以上时,10~12h就可萌发产生菌丝;病菌生长适宜的pH值为5.4~7.3;RH在85%以上时菌丝才能侵入寄主,日光对菌核形成有刺激作用,但也抑制菌丝生长,菌核对紫外线有极强的抗性,20W紫外灯连续照射6d,对其萌发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的PDA平板上培养油菜菌核病菌核和菌丝块,观察菌核萌发的最适温度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最适pH值,结果表明菌核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4~28℃,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8℃,35℃为菌丝的致死温度,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4.7~8.5。  相似文献   

3.
佛手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冬花 《植物保护》1997,23(4):24-26
本文报道了佛手上的一种新病害佛手黑斑病,病原菌为Alternariacitri,主要危害佛手叶片和果实,在浙江佛手产区发病率达30%~80%。有伤、无伤的佛手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发病率分别为47.6%和30.8%。病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RH为96%~98%,pH值为5~7,最好以蔗糖和葡萄糖为碳源,酵母汁为氮源。分生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5~28℃,RH为100%,pH为5~7。  相似文献   

4.
人参核盘菌菌核在自然环境及人工培养条件下很难产生子囊盘,主要通过菌核进行菌丝型萌发侵染寄主。为明确人参核盘菌菌核的菌丝型萌发特性,对人参核盘菌菌核的萌发历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参核盘菌菌核吸水性强,前期吸水速度较快,菌核吸水饱和后,是吸水前菌核平均质量的1.99倍。菌核吸水后3 d开始菌丝型萌发,8 d时菌核的菌丝型萌发率到达97.8%,而未吸水的菌核则不能萌发产生菌丝。菌核在干燥的土壤环境中的菌丝型萌发率极低,土壤湿度越大越利于菌丝型萌发。菌核龄越大所需的菌丝型萌发时间越长。15.0~22.5℃为菌核菌丝型萌发的适宜温度。pH为6.0时,其菌核的菌丝型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番茄茎基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番茄茎基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供试PDA、PSA、2%水琼脂、Richard、番茄煎汁、燕麦片和番茄燕麦等7种培养基中均能良好生长,而在2%水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为缓慢;菌丝在2~32℃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20℃,致死温度为50℃,10min;菌丝生长的pH范围为3~10,最适为5~7;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病菌在7种供试培养基上均能产生菌核;菌核在10种供试营养物质中均能萌发,萌发温度范围为5~30℃,最适20℃,致死温度为59℃,10min;菌核萌发pH范围为3~10,最适为7。  相似文献   

6.
烟草赤星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测定了温度,相对湿度的PH值对烟草赤星病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赤星病菌菌丝生长条件的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大于75%,PH值5.0-8.0;最适宜于分生孢子萌发条件的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大于75%,PH值5.0-8.9。  相似文献   

7.
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秆腐菌核病菌可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可溶性淀粉最好,氮源以酒石酸铵最好,混合碳源(蔗糖+鼠李糖)对病菌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比单独蔗糖和鼠李糖生长的好;病菌能在多种天然培养基上生长并形成菌核;菌丝在碳氮比为60∶1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生长物质VB6+肌醇、VB6+谷氨酰胺等11个组合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微量元素中亚铁、锰和硼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液体培养中以Czapek培养基生长最好,但不利于菌核的形成;菌核在15~35℃均可萌发,最适温度为30℃;菌核在0.05%葡萄糖溶液、蒸馏水、水琼脂上均可萌发,以0.05%葡萄糖溶液萌发最好。  相似文献   

8.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橡胶多主棒孢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范围为4~8;菌丝在以麦芽糖为碳源和以KNO3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5℃,最适温度为25℃;水滴是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在不同的pH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无明显差异;分生孢子在果糖中萌发率最低。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扩宽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 T-51菌株的生防应用范围,该研究测定T-51菌株菌丝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光照和碳氮源条件及其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核的重寄生能力和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防潜力。结果表明,拟康宁木霉T-51菌株在26℃下菌丝生长最快,生长速度达到2.5 cm/d,在20℃光照条件下产孢量最大,达到1.64×109个/皿,26~28℃光照条件下适宜T-51菌株分生孢子萌发;供试氮源中硫酸铵和硝酸铵适宜T-51菌株菌丝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供试碳源中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适宜T-51菌株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果糖和乳糖适宜T-51菌株产孢;T-51菌株能够重寄生灰葡萄孢菌核,当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8个/mL时,重寄生效果最好;T-51菌株对核盘菌属Sclerotinia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植物病原真菌重寄生能力较强,对镰刀菌Fusarium spp.、暹罗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和稻瘟菌Mag...  相似文献   

10.
核盘菌菌核萌发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15、20、25和28℃条件下培养核盘菌菌核,再在20℃下诱导菌核萌发,结果将不同来源的50个菌株分成5类:①菌核易进行菌丝型萌发;②4种温度下形成的菌核均易进行子囊盘型萌发;③高温(25和28℃)下形成的菌核进行子囊盘萌发,而低温(15或20℃)下形成的菌核则不易萌发;④15℃下形成的菌核易产生子囊盘,而其它温度下形成的菌核都不能萌发;⑤4种温度下形成的菌核都不能萌发。5类菌株各占2%、6%、22%、6%和64%。对第2、3类菌株而言,形成菌核时温度越高,菌核越易萌发。进一步分析说明菌核萌发多样性和菌株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对其中3个菌株的21个单子囊孢子后代菌核萌发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核萌发特性具有遗传稳定性。这说明核盘菌菌株间菌核萌发习性存在着明显的多样性,且具有遗传稳定性,可用于研究这一病菌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11.
蘑菇褐腐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4~25℃,低至10℃,高达35℃,孢子停止萌发,在35℃和40℃恒温中,分别经5天和1天,菌丝均失去生活力;高湿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100%相对湿度下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pH值分别为6和6.4,幼嫩蘑菇煮出液最能刺激孢子萌发,该病菌在菇床初侵染源是覆盖了带有病菌的覆盖土,在夏季对覆盖土壤进行日光曝晒4~5天,覆土前7天,用36%~38%化学纯甲醛3.5kg,兑水20~30kg,喷洒于种植111m~2蘑菇的覆盖土中熏蒸48h以上,防病效果均理想;发病后及时挖除病菇,能防止病菌再侵染,减轻褐腐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区人参菌核病发生为害及其病原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辽宁和吉林人参主产区病虫害调查发现,人参菌核病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病田率近90%,病株率5.7%,已经成为长白山区人参主要病害之一。病原生物学研究表明,人参菌核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0℃,以Czapek培养基为基础的氮源均为蛋白胨。菌丝生长最适pH为4,碳源为山梨醇,最适培养基为胡萝卜培养基;菌核形成的最适pH为6、碳源为果糖,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菌核萌发最佳条件为15~25℃、pH 6~8、碳、氮源分别为乳糖和甘氨酸。菌核在PDA培养基、PSA培养基、人参培养基、燕麦培养基及玉米粉培养基的萌发率均达100%。黑暗条件促进菌丝生长,有利菌核形成及菌核萌发。菌丝致死温度为42℃,菌核致死温度为47℃。  相似文献   

13.
梅花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me)在20%梅叶汁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好,而且产孢速度快,其次为PSA培养基,病菌分生孢子在5种营养液中均可萌发,以梅叶汁中萌发率最高,葡萄糖液次之,清水对照最差。适合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适合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5.4,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88.5%以上才能萌发,以相对温度100%中萌发率率最高,在水滴中萌发率较低,持续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和  相似文献   

14.
辣椒褐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对辣椒褐斑病病原菌Cercospora capsici Heald et Wolf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营养、温度、pH等条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显著影响。病菌菌丝的生长以PDA培养基为最适;适宜温度为20~25℃,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8.0~9.0,光照对菌丝生长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菌丝致死温度及时间为55℃ 10 min。分生孢子萌发适宜碳源为1%的蔗糖溶液,适宜氮源为1%的甘氨酸溶液;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25℃;最适pH为5~6,光照对孢子萌发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分生孢子致死温度及时间为52℃10 min。  相似文献   

15.
对赤星病菌的药剂筛选的结果表明:扑海因1500倍,速克灵1000倍,望佳多500~800倍,菌核净500~800倍对赤星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菌核净500倍液在施药后14d防效可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16.
温度和营养对北京地区蜡蚧轮枝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7~32℃温度中,北京地区蜡蚧轮枝菌菌落能生长并产生分生孢子。菌落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3~28℃。产生分生孢子的适宜温度为20~28℃,最适温度为23~25℃,产孢量为6.32~6.94×10~9孢子/皿。分生孢子在4~35℃下均能萌发,适宜温度为15~32℃,一昼夜萌发率为81.36~96.60%。在23~28℃萌发芽管最长,20小时后达36.98~45.35微米。在10~15℃时,产孢量为7.42~8.25×10~3/皿,一昼夜孢子萌发率为42.99~89.20%,芽管长为9.10~16.94微米。该菌适应我国华北地区冬季温室温度偏低,昼夜温差较大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应用该菌,更有效地控制温室白粉虱提供了依据。在6种琼脂培养基上试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均以麦芽汁培养基上为最好。  相似文献   

17.
温度调控对番茄灰霉病菌侵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群体的角度研究了番茄灰霉病菌对温度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灰霉病菌孢子的萌发适温在15~25℃,最适温度为20℃。15~25℃适宜菌丝生长、侵染与扩展,20℃为最适温度。30℃以上病害发展受到抑制。低温有利于病菌产孢,最适温度为15℃。变温研究表明,在一天中,随着30℃以上高温时间的增长,病菌(菌丝)的致病力呈下降趋势,6 h以上高温能够限制病害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生菌素对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以西瓜枯萎病菌为实验菌,研究了中生菌素对丝状真菌的作用。结果表明:中生菌素能显著地引起菌丝细胞内原生质凝集;对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2.5μg/mL完全抑制孢子萌发;并具有杀死作用;对孢子的形成有较强的阻碍作用,100μg/mL抑制率为94.7%;对菌丝的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0μg/mL抑制率为40%。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黑龙江省马铃薯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菌丝生长的条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10~35℃均能生长,适宜温度是25~30℃,30℃菌丝生长最快。在pH为3~12的范围内病菌菌丝均能生长,以pH 5~7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黑暗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光照可促进菌核的形成。不同碳源、氮源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均较明显,可溶性淀粉和酵母粉对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立枯丝核菌菌丝体及菌核的致死温度分别为49℃和51℃。明确了黑龙江省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可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室内试验中研究了温度对天津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在10℃和>35℃时,菌丝不能生长。分生孢子在发芽时需一定的营养物质,在水中发芽率低。20%芦笋茎叶煎汁,20%芦笋茎叶煎汁PD培养液以及PD培养液均有促进孢子萌发之作用。在供试的5种培养基中,芦笋茎枯病菌在本试验设计的20%芦笋茎叶煎汁和20%芦笋茎叶煎汁PDA培养基上的产孢量明显优于前人推荐的培养基和常用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光能诱发分生孢子器形成。不同光域内分生孢子器形成有显著差异。分生孢子经烯唑醇(diniconazole)(8小时/2ppm)药剂处理后,分生孢子大小和内含物在超微结构上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