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丽英 《植物保护》1995,21(5):40-40
阜新县高粱黑穗病严重发生1994年阜新县高粱黑穗病严重发生,全县高粱播种面积5.58万hm2,该病发生面积达4.99万hm2,占高粱播种面积89%。发病率在30%~50%的为4800hm2,占高粱总播种面积8.6%;发病率在50%以上的为366.7h...  相似文献   

2.
7.5%虫霸乳油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报告蒙显标,邓劲生,韦江(南宁市郊区植保站530001)(广西植保总治)7.5%虫霸乳油是广东德庆西江植保化工厂生产的新型杀虫剂,为开发替换农药,验证该药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的防治效果,笔...  相似文献   

3.
布氏白僵菌防治花生蛴螬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布氏白僵菌是寄生蛴螬的一种虫生真菌,田间试验表明:吉林4号每公顷用量22.5、37.5、52.5kg,依次可降低虫量61.4%,70.1%和82.5%,减少花生果被害率72.7%、74.8%和85.9%。中耕期防治效果略高于播种期,尤其是对夏播花生防治后增产效果更为明显。菌药混用有较好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7.5%虫霸乳油防治小菜蛾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5%虫霸乳油防治小菜蛾的药效试验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徐汉虹,胡美英1目的7.5%虫霸(高效鱼藤氰)乳油是由广东省德庆县西江植保化工厂生产的新型高效植物性杀虫剂。我们曾接受厂方的委托,试验了本产品对抗性棉铃虫的防治效果,防效得到充分肯定。为了...  相似文献   

5.
7.5%虫霸(高效鱼藤氰)乳油防治棉铃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5%虫霸(高效鱼藤氰)乳油防治棉铃虫试验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室徐汉虹,胡美英湖北省江陵县岑河棉花原种场张才茂一、目的7.5%虫霸(高效鱼藤氰)乳油是由广东省德庆县西江植保化工厂生产的新型植物性杀虫剂。为了明确该产品对抗性棉铃虫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大麦清是镇江农科所研究的多效麦种处理剂,是福美双与粉锈宁的复配制剂。用大麦清处理种子,对大麦条纹病、散黑穗病、坚黑穗病的防效均在90%以上,对网斑病亦有良好的效果。几年来,在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推广应用408万亩。本文报道大麦清对几种大麦种传病菌的毒力测定及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麦散黑穗病菌潜伏于种子胚内,除内吸剂外,一般药剂是很难奏效的。百菌酮属于一种高效、低毒、长残效的广谱性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 据我们试验;百菌酮防治小麦散黑穗病比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多菌灵防治效果好。拌种后,药剂易于通过种皮渗透种子内部,清除种子胚内散黑穗病原体。 从试验看出:用25%百菌酮粉剂,配成剂量为种子重量的0.3%,0.4%、0.5%、0.6%,进行拌种。室  相似文献   

8.
《植物保护》1982,8(3):4-4
目前,禾谷类黑穗病在我国北方旱粮地区发生比较普遍,部分地区危害严重,产量损失较大,发病率达4~5%。谷子白发病发生也很普遍,发病率一般都在5~10%。 禾谷类黑穗病种类较多,传播的方式和侵染的途径也不同,因此,必须根据传病方式,分别采取防治措施: 一、种子表面带菌的小麦光腥黑穗病、网腥黑穗病、糜子黑穗病、高粱坚黑穗病、高粱散黑穗病及莜麦坚黑穗病……,这些种子表面带菌的黑穗病害,可采用保护性杀菌剂。目前,防治效果较好、药源充足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几种杀菌剂对大麦条纹病防治效果江苏省大丰市植保站(224100)顾卫中姜春义沈书龙大麦是我市夏熟作物之一,年种植2.2万hm2,近几年来大麦条纹病呈回升趋势,危害逐年加重。据调查全市病穗率1995年1.24%,1996年12.86%,1997年19....  相似文献   

10.
实验证明,中生菌素200倍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达89%,相当于化学农药10%叶枯净150倍和25%川化018500倍药液处理。大田最佳施药时机为病株率5~10%的发病初期,连续防治2~3次可有效控制病情,千粒重提高17~18.7%。秧田于3~4叶期和移栽前5天各喷中生菌素150倍液一次,可推迟大田发病期45天,防效高达90.57%。同时节省防治成本70~80%。  相似文献   

11.
中生菌素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证明,中生菌素200倍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达89%,相当于化学农药10%叶枯净150倍和25%川化018500倍药液处理。大田最佳施药时机为病株率5~10%的发病初期,连续防治2~3次可有效控制病情,千粒重提高17~18.7%。秧田于3~4叶期和移栽前5天各喷中生菌素150倍液一次,可推迟大田发病期45天,防效高达90.57%。同时节省防治成本70~80%。  相似文献   

12.
高粱丝黑穗病和玉米黑穗病是两种土传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的侵染时间目前认为仅有10余天,用萎锈灵、多菌灵等药剂拌种,可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而玉米丝黑穗病的侵染时间可长达50余天,因此用一般杀菌剂防治只有20—50%的效果,由于温度、湿度对致病力的影响,使之防治效果低而不稳定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武威日光温室中栽植的黄瓜,比较严重的虫害有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叶蝇、二斑叶螨等。现就本区推广使用的化学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一、黄瓜二斑叶螨防治方法1.25%博杀特乳油一袋(10ml)加0.9%的阿巴丁乳油一支(10ml)兑水15公斤,7天后防效为91.7%。2.52.25%农地乐乳油一袋(15ml)加0.9%阿巴丁乳油一支(10ml)兑水15公斤喷洒,7天后防效平均在90%以上。3.2.5%天王星乳油一支(15ml)加5%卡死克乳油一支(10ml)兑水15公斤,防治效果显著。4.5%尼索…  相似文献   

14.
阜新市高粱丝黑穗病暴发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新市高粱丝黑穗病暴发原因浅析吕成军,郗瑞珍,王德生(辽宁阜新市植保站,123000)1994年阜新市高粱丝黑穗病大暴发,发病之重历史罕见。发病面积5.8万公顷,发病率为15%~20%,高者达80%以上,减产损失严重。浅析原因主要如下:①主栽品种严重...  相似文献   

15.
华光霉素制剂中有效助剂的筛选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20种助剂对华光霉素制剂的影响,结果筛选到4种对华光霉素的抑菌作用较为理想的助剂,对西瓜枯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防效较高。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助剂Z┐7(0.3‰)和华光霉素(12.5μg/ml)的混合液对苹果叶螨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扁豆小灰蝶在湖南洪江全年可发生8~9代,主要以蛹和部分幼虫在扁豆残株等处越冬。一~四代幼虫在4~7月先后为害豌豆,长江豆,豇豆和扁豆,四代后8~11月集中为害扁豆。该虫完成一代需30~50d,卵期5~8d,幼虫期15~25d,前蛹和蛹期8~11d,成虫寿命2~5d。卵主要产在花萼和花蕾上,少数产在幼荚处。幼虫蛀食花蕾和豆夹,并能转蕾和转夹蛀害。老熟幼虫在地面杂草,落叶或土缝中化蛹。在卵盛孵期喷施80%敌敌畏800倍液,2.5%敌杀死1500倍液和25%杀虫双2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85.7%~87.8%、87,2%~88.8%和80%~81.3%。  相似文献   

17.
多菌灵拌、闷种技术较石灰水浸种简便,对三麦黑穗病等为主的种传病害有卓效,近年被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生产实践中发现,多菌灵拌、闷种处理对大麦条纹病的防效较差,据调查,一般田块大麦条纹病的发病率在7—10%(相当于损失率),发病最重的达80%左右,所致的危害已远远超过黑穗病等病害的损失。为此,1986—1987年我们改用多菌灵浸种等进行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8.
亚洲小车蝗痘病毒田间杀虫效果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1994~1996年间在内蒙古利用亚洲小车蝗痘病毒防治草原蝗虫的初步试验结果:田间罩笼试验用5×107OBS/ml的病毒包涵体悬浮液喷雾,24~26天校正虫口减退率为72.9%~73.3%;虫口减退进程曲线呈S型;处理10天后虫口减退率即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处理后20天虫口减退趋势逐步减缓,田间小面积试验用7.5×109、7.5×108和7.5×107OBS/hm2分别与麦麸l.5kg配成饵剂撒施,处理后38天校正虫口减退率达58.0%、42.0%和32.7%。  相似文献   

19.
用微生物制剂与2种抗病毒剂相结合,防治甜菜丛根病。微生物制剂可减轻传毒介体多粘菌的侵染,抗病毒剂可抑制病毒侵染及增殖。在连续种植甜菜的重病地,防治效果达44.0%~64.6%,产量增加7.36%~9.58%,含糖量增加1.39%~1.95%。在因甜菜丛根病严重发生而绝产的田块,防治效果可达25.4%~47.9%  相似文献   

20.
扑虱灵防治柑桔矢尖蚧有特效笔者于1993年5月和7月应用江西东乡农药厂生产的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桔矢尖蚧,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柑桔矢尖蚧在广西每年发生三代,发生期分别在5月、7月、9月。第一代矢尖蚧的防治试验在全州县永岁乡三塘岭柑桔场8年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