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探索植物激素浸根对洋葱产量的影响,我们选几种常用激素,于1988至1989年进行了试验。材料和方法供试品种:红皮洋葱。采用的激素有:乙烯利(40%,水剂)300ppm;爱多收(水剂)500ppm;赤霉素(分析纯)250ppm;  相似文献   

2.
通过乙烯利对洋紫荆叶片和花蕾脱落影响试验表明:该试验所用5种乙烯利浓度对洋紫荆落叶影响有显著性差异。用800倍乙烯利处理的植株平均落叶率均大于90%,空白对照平均落叶率分别为33.92%、34.61%、92.67%和50.51%;5种处理对洋紫荆花蕾脱落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1979~1983年在大连市和泗水县对‘国光’、‘金冠’品种进行了化学疏花疏果试验。大连市‘国光’苹果较好的疏除方案是花蕾膨大期喷300ppm乙烯利,开始落瓣后10天喷或不喷20ppm萘乙酸,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人工补充疏果。泗水县适于‘国光’的疏除方案是花蕾膨大期喷300ppm乙烯利,开始落瓣后10天喷20ppm萘乙酸+300ppm乙烯利或单喷20ppm萘乙酸。两地区‘金冠’苹果较好的疏除方案是开始落瓣后10天喷750ppm西维因+10ppm萘乙酸。 本文阐述了这些处理对‘国光’、‘金冠’品种的疏除效应、疏除时间、果实等级、单果重和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巨峰葡萄喷布乙烯利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10、15、20、30ppm)的乙烯利均有防止落花落果的效果,喷布浓度愈大其效果亦愈显著。其顺序是乙烯利30ppm>20ppm≈B_(?)100倍>乙烯利15ppm>乙烯利10ppm。乙烯利30ppm 效果虽最好,但因对新梢多少有  相似文献   

5.
秋季叶施尿素及乙烯利对枣树贮藏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赤中宁  曾骧 《园艺学报》1991,18(2):102-106
枣树(Zizyphus jujuba Mill.)秋季叶施尿素、乙烯利及尿素十乙烯利均可促进叶片及落性枝的氮素向树体回流,增加树体贮藏氮素水平,尤以尿素 200ppm乙烯利的效果最佳;尿素及乙烯利处理均增加了次年枣吊长度、平均单果重及枣果还原糖含量;尿素处理还显著增加了叶片及新梢含氮量,座果数,但降低了枣果蔗糖含量。枣树秋冬季地上部与根系具有同等重要的贮藏氮素作用;蛋白态氮是主要贮藏形态,为非蛋白态氮的2—3倍。  相似文献   

6.
乙烯利催熟果实根据加工的需要,可以调节果品加工时问,既可赶前加工;还可以调节市场需求,提前上市,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催熟方法;当桃子长到预定大小,足够加工的大小时,一般约在桃子成熟前15—25天。对桃果实喷布250ppm的乙烯利,使其催熟。 催熟效果:凡是喷乙烯利的桃子比不喷的提前5-8天成熟。催熟规律是:喷药早的,催熟慢,效果低,喷药晚的(接近成熟期)催熟快,效果高。经过两年的试验,一般在果实成熟前20天左右喷药为宜。乙烯利的浓度不宜过高,高了易发生药害。如落叶,落果,甚者枝条死亡。一般以不超过625ppm为限,最好在250ppm上下.利用乙…  相似文献   

7.
<正> 目前应用乙烯利催熟柑桔、苹果、菠萝、香蕉、柿子及番茄、西瓜等多种果实均得到良好的效果.広田(1971)对砂梨系统的"二十世纪"、"早生二十世纪"、"旭"、"新世纪"等的试验认为:在采前2~3周树上喷洒100ppm的乙烯利,有促进果实肥大,降低淀粉含量和果实硬度,增加糖分的作用,并可提早7天采收.林·平田等(1970)也报导了在7月下旬对"二十世纪"喷洒100~250ppm的乙烯利,可提早3~4周成  相似文献   

8.
杨梅的成熟季节高度集中,果实很不耐贮藏,使得供应期十分短促。但杨梅果实对生长调节剂和化学物质反应敏感,本试验所使用的几种生长调节剂和化学物质对杨梅成熟期都有影响。其中以喷布乙烯利促使果实早熟和喷布阿拉延缓果实成熟的效果最好。在果核硬化以后喷布250ppm乙烯利,可使杨梅提早6~8天成熟;在果核硬化前喷布2000ppm阿拉,可使杨梅延迟5~6天成熟,并能保持果实原有品质,且使次年开花和产量增加。因此有希望利用乙烯利和阿拉来延长杨梅供应期。  相似文献   

9.
<正> 早酥梨系早熟梨品种,在辽宁8月中旬成熟。在此之前正值梨短缺的酷暑盛夏,倘能使其再提早10天成熟登市,既可提高其商品价值,调节市场供应,又可拉长成熟期,减轻采收集中所带来的劳力紧张。为此,1981~1982年在所内六、七年生早酥梨上,进行了采前喷布乙烯利催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采前25天喷布各种浓度(800、300、150、50ppm)的乙烯利均有明显的催熟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果实刚要转包前对果穗喷布300、400、500ppm的乙烯利,或25、50、75ppm的萘乙酸(NAA)。400ppm乙烯利处理显著增加果实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早8天成熟;25ppm的萘  相似文献   

11.
1981~1985年,先后对鲜食桃早熟品种“钟山早露”、“雨花露”、“朝霞”和晚熟品种“白花”等喷布B9、乙烯利。试验结果表明,单喷乙烯利或B9,可提前果实成熟期约2~3天,并提高早期果实产量。混喷B9+乙烯利则有协同作用,果实成熟期可提前5~6天。B9的喷布浓度为1500~3000ppm,早熟品种以1500ppm为宜;乙烯利为30~60ppm,以30ppm较宜。喷布时期以5月上、中旬果实开始硬核前后为宜。一般早熟品种喷一次即可,晚熟品种宜喷两次。B9+乙烯利混用,对果实大小、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效应,但有降低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稿摘登 针对巨峰葡萄落花落果严重、座果率低的现象,在新梢展叶5~7片(1988)和新梢展叶7~9片(1989)时,对新梢叶的里面喷洒不加展着剂的乙烯利,浓度分10、1520和 30 ppm,结果各浓度均明显提高有核果粒的平均着果数,其有效浓度的顺序是 30ppm>20ppm>15ppm>10ppm 。但是30ppm 对部分幼嫩新梢有药害反应,所以认为15~20 ppm为最适宜的浓度。喷洒乙烯利对防治巨峰葡萄落花落果的效应@姚立平$齐齐哈尔市园艺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乙烯、乙烯利和ACC对瓠瓜性别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乙烯利(2-氯乙基磷酸,Ethephon,Ethrel)可以促进瓠瓜(Lagenarialeucantha Rushy)雌花的产生,减少雄花的数目。但过去的试验只用了一个早熟品种,即杭州‘长葫芦’。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乙烯利的反应不同,早熟品种对乙烯利诱导雌花的反应最敏感,中熟品种次之,晚熟品种最迟钝。早熟品种(杭州‘长葫芦’)在幼苗期用150ppm乙烯利处理,可以有效地促进雌花产生,而中熟品种(温州‘圆葫芦’)和晚熟品种(杭州‘牛腿葫芦’),则要分别用200和300ppm才能得到相应的效果。不同品种对乙烯利浓度反应的差异,是与品种间茎尖组织的乙烯含量有关。早熟品种茎尖组织的乙烯释放量较多,而晚熟品种较少。但早熟品种茎尖组织中MAC[1-(丙二酰氨基)环丙烷-1-羧酸,即结合态的ACC]的含量较少,而晚熟品种较多。至于温度对乙烯利诱导多生雌花的效果,则是通过影响乙烯利的分解速率而起作用的。 乙烯利水溶液不论是茎尖喷洒还是叶片喷洒,都可以促进瓠瓜多生雌花。但用乙烯气体处理时,只有当茎尖部分受到处理,才能诱导多生雌花,若仅处理叶部,则没有什么效果。ACC(1-氨基环丙烷-1-羧酸)是乙烯生物合成的前体,可以在植物体内运转,在促进瓠瓜多开雌花方面,与乙烯利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弄清乙烯对浮皮发生的影响,作者进行了如下试验。 以13年生的杉山温州蜜柑作试材,用乙烯发生剂(乙烯利)、AAR(L—2—氨基—4—[2—氨基乙氧基)过—3—丁烯酸)乙烯发生抑制剂处理树上桔果;用脱乙烯剂(KMnO_4)处理采下的桔果,研究乙烯对桔果浮皮的影响。 1.10月28日在树上喷布100ppm的乙烯利,处理与对照比较:果实中乙烯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我县地处鲁北平原,多数年份为春旱秋涝,果树旺长,不易成花。我县苹果栽培历史短,幼树多,全县约9000亩,18万株,未结果幼树达10万株,占总株数55%,如何使幼树早结果,早丰产是提高苹果产量,增加果品收入迫切解决的问题。据省果树所在德州园林二场和烟台果科站试验,苹果幼旺树喷乙烯利有明显的催花效果,是幼树早产的有效措施,我县于79年5月份从北京农药厂购进乙烯利(水剂40%)900公斤,于5月下旬在全县重点果园苹果幼旺树喷1600ppm乙烯利,有的队全部喷施,有的队进行部分试验,有的喷了一遍,有的喷了二遍,实践证明凡喷乙烯利的果园,都有不同程度的催…  相似文献   

16.
1988年对3年生乔砧(怀来海棠)长富1、新红星、烟青三个品种进行了喷布800ppm乙烯利+1500ppmB9控长促花试验,喷布时期设5月17日、5月17+7月28日、7月28日三个处理,每处理4株。结果处理树均比对照树(喷清水)新梢生长量明显减少,中、短枝比例及成花量明显增加,其中喷两次处理比喷~次处理效果更好。喷一次处理中又以5月17日比7月23日效果好;不过长富1的成花株率和成花量却以7月28日处理比5月 17日处理分别高25%和18%,这与长富1生长偏旺、花芽形成较晚有关。喷布乙烯利加B_9对苹果幼树控冠促花效应@张秀兰$山东省莘县经济林管理站…  相似文献   

17.
<正> 种植后5或7个月喷布100~400ppm乙烯利、500~1500ppmCCC或25~100ppmNAA。与未处理的对照相比,喷布1500ppmCCC对植株高度降低最甚,而用100ppm乙烯利处理的对植株高度增加最多,种植后5个月处理的效果最明显。用100  相似文献   

18.
乙烯利是一种植物激索。施(喷)在作物(植物)上能很快被吸收,并起调节代谢、生长和发育的作用。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系试验站1972年11月18日应用200~400ppm乙烯利处理蕉柑、晚熟甜橙树冠和浙农大园艺系、石浦柑桔场1972年9月30日、11月3日分别用500~2000ppm乙烯利处理早桔和尾张温州蜜柑树冠,对柑桔果实的着色均有较好的作用。他们的试  相似文献   

19.
<正> 1981~1982年,自我省古田县杉洋公社龙井山野生猕猴桃资源区,选择已开花结果的中华猕猴桃(软毛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的一年生枝条,在所内进行露地硬枝扦插试验。1981年为预备试验,分别采用200,400和500ppm 低浓度的 IBA(吲哚丁酸)、IAA(吲哚乙酸)或乙烯利对上述两种猕猴桃进行长时间(6小时)液  相似文献   

20.
针对台农16号菠萝进行催花试验,以期筛选出台农16号菠萝的最佳催花药剂及安全使用浓度。结果表明,台农16号菠萝采用乙烯利催花时,其安全使用浓度为300~500倍液(960~1600mg/kg);菠萝生产上采用乙烯利催花时,加入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是没有必要的;台农16号菠萝催花期施用尿素对果实耐贮性影响大;乙烯利无论是灌心还是叶面喷施,均能有效地使台农16号菠萝抽蕾开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