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华北地区冬季气温寒冷,在鸡舍通风管理的过程中,通风与保温的矛盾突出,在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时,应明确以保证最小通风量为前提,无论鸡舍环境温度有多低,都必须保证鸡舍最小有效通风量。一、冬季通风管理的侧重点冬季通风主要以换气为主,以舍内体感无色无味、无憋闷感为宜;体感风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每年秋、冬季节来临之际,蛋(肉)鸡养殖企业(场)均面临鸡舍环境控制管理的巨大挑战。因为人秋以后,天气逐渐转凉,鸡舍通风开始由纵向通风向过渡式通风转变,需要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目标温度和通风量。而进入冬季后,气温降至最低,开始进入最小通风阶段,需要协调好冬季鸡舍保温和通风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要想取得好的生产效益,必须把舍内环境控制好,而鸡舍的通风和温度管理又是环境控制的最主要内容。不论是鸡场管理人员,饲养员,还有兽药技术员了解和掌握标准化鸡舍的日常操作管理,而主要是了解和掌握温度与通风的人工可控状态,使鸡舍局部小环境维持在符合鸡群生长、生产目标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白羽肉鸡养殖越来越向规模化、标准化、设备化方向发展,目前白羽肉鸡所建设的鸡舍基本是以密闭式鸡舍为主,密闭式鸡舍有利于通风、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的控制管理。尤其对于通风的管理,密闭鸡舍采用负压通风,有利于通风换气均匀,保证鸡舍的空气质量,提高鸡群的生活环境。在夏季炎热气候或育成期后期都宜采用纵向通风模式,不仅能够很好的改善空气质量,还能有效降低育成鸡的体感温度,提高饲料转化率,使肉鸡养殖获得最大利润。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养鸡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对通风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笼养鸡舍的通风相对来讲就更加困难,因为无论鸡舍前后还是高低位置始终会存在温度差异。尤其是炎热夏季如果管理不当就会给鸡群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为此笔者根据实际情况谈谈笼养鸡舍纵向通风管理中存在的误区与改进措施,与广大养鸡技术人员分享。1存在的误区1.1改造鸡舍时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通风的目的在于排出多余的热量和湿气、排出有害气体、降低灰尘、提供新鲜氧气、改进空气质量.鸡舍的通风量取决于鸡只体质量、产蛋率和增重水平.鸡舍出现氨气浓度较高问题时,则必须加大通风量.如果鸡舍的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鸡舍的通风效果就难以达到要求,而且鸡群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也会受到影响.通风管理是肉种鸡生产中的生命所在,生产实际中许多问题都是由于通风与温度及其协调不当造成的.因此,肉种鸡生产一定要注意通风管理.  相似文献   

7.
在大规模集约化鸡舍笼养鸡的模式下,控制密闭鸡舍的通风换气,尤其是季节转换时的通风换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鸡舍的温度、湿度,还着鸡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为此,本文介绍了季节转换对鸡舍通风的要求;从最小通风、纵向通风、过渡通风3个方面简述了鸡舍季节转换时的通风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志岭 《北方牧业》2009,(22):20-20
<正>问:冬季养鸡应该如何管理?答:冬季气候寒冷鸡舍都封闭严实,导致鸡舍内空气质量差,因此冬季在注意保温的情况下,更应该注意通风,使鸡舍内保持良好的空气,避免因空气质量不好,造成的呼吸道疾病。通风最佳时间是气温较高的中午。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寒冷,在鸡舍通风管理的过程中,通风与保温的矛盾突出。在协调两者之问的矛盾时,应明确以保证最小通风量为前提,无论鸡舍环境温度有多低,都必须保证鸡舍最小有效通风量。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夏季高温季节的来临,产蛋鸡采食量减少,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明显降低,鸡体抵抗力降低、死淘率升高、产蛋率下降,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因此必须加强高温季节产蛋鸡的饲养管理。1改善饲养环境,降低鸡舍温度鸡舍的设计应冬季保温、夏季通风降温,鸡舍高度不宜过低,适当加大屋顶天窗面积。(1)加强通风。通风是鸡舍散热降温的主要措施之一。自然通风应尽量采取纵向通风法,使鸡群能够感受到轻微的凉风。有条件的鸡场可安装排风扇,提  相似文献   

11.
<正>1)改善卫生条件,注意鸡舍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要处理好鸡舍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垫料,以降低鸡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和空气中尘埃的含量,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氧充足。2)加强饲养管理,确保营养平衡。一是选用优质饲料,杜绝饲喂霉烂变质的饲料,特别是要保证Vc、V_E和各种微量元素的均衡;二是要正确使用添加剂、药物和消毒剂,防止慢性中毒损伤肝、肾等;  相似文献   

12.
夏季蛋鸡管理的重点工作是防暑降温,以保证鸡群有正常的采食量,更好地发挥生产性能. 1 改善鸡舍环境 笼养密闭鸡舍应采用纵向通风来降温,开放式鸡舍要安装风扇或风机等通风设施,调整风机的运转时间,缩短通风间隔时间,使舍内空气有1个理想的流动量,并抓紧夜间凉爽的时机连续通风.自然通风的鸡舍要打开所有通风口,达到最大限度的通风.  相似文献   

13.
冬春季节密闭式鸡舍的通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通风方式及在鸡舍环境控制中的调控作用 随着养鸡事业的发展,我国鸡舍通风方式也从20世纪80年代以自然通风为主的鸡舍发展到现在全密闭鸡舍横向与纵向自由转换通风,通风系统模式的改进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自然通风:不借助机械动力进行的通风,对外界环境依赖较大.②横向通风:横向通风又有正压通风和负压通风两种,正压通风是鸡舍侧墙上的风扇将外面的新鲜空气吹入鸡舍,舍内的气体在正压的作用下从窗子或排风口排出,这种通风方式对于控制进入鸡舍的空气质量比较方便,否则使用的不多;负压通风是鸡舍侧墙上的风扇将鸡舍内空气排出产生负压,使舍外新鲜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这种通风方式现在多用于鸡舍冬季最小通风.③纵向(负压)通风:鸡舍一端安装水帘,另一端安排风扇进行负压排风.这种有蒸发降温系统的纵向通风系统适用于夏季鸡舍最大通风.④混合通风:除有蒸发降温系统的纵向通风外在鸡舍侧墙安装一定数量的进风口,鸡舍中部安装1~2台供冬季最小通风使用的排风扇,根据季节的需要可以进行横向与纵向通风的转换,有条件还可以由电脑对风门开关的大小和横、纵向的通风模式转换进行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4.
今天,美国越来越多的家禽被关进机械通风的密闭鸡舍进行饲养。这种饲养方式的应用,给生产管理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课题。一般说来,这些大鸡舍的通风系统小鸡舍通风系统的大型翻版。这样一来,以前鸡舍环境一些微不足道的变化现在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较大的鸡群需要的舍内通风量也较大,这意味着墙壁上安装较多的风扇。由于鸡舍变  相似文献   

15.
(一)通风控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管理: 1.为何要通风。鸡舍通风的主要目的是排出鸡舍内的有害气体和粉尘,改善鸡舍的空气质量,同时排出鸡舍内多余的热量和降低鸡舍内湿度,并提供足够的氧气。持续、高浓度的有害气体可导致鸡只贫血、体质变弱,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下降,且特别容易诱发呼吸道病和腹水病,给肉鸡生产带来重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正一是改善卫生条件,注意鸡舍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要处理好鸡舍通风与保暖,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垫料,以降低鸡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和空气中尘埃的含量,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氧充足。二是加强饲养管理,确保营养平衡。选用优质饲料,杜绝饲喂霉烂变质的饲料,特别是要保证Vc、VE和各种微量元素的均衡;正确使用添加剂、药物和消毒剂,防止慢性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我国蛋鸡养殖起点低和从业者素质的限制,不少人盲目模仿别人的鸡舍去设计自己的鸡舍,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标准的数据科学地设计鸡舍的通风、采光,造成所建鸡舍在通风、采光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出现"鸡舍好了,而养殖效益反而下降的奇怪现象",制约了蛋鸡养殖的发展。1做好鸡舍的通风、采光设计1.1不要忽视鸡舍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正>夏季纵向通风是炎热季节使用的通风系统,是当舍温不能降低到目标温度时,利用风冷效应使鸡只感受到的温度达到或接近理想温度的一种通风模式。该系统一般采用直径1.22m或1.27m的风机安装在鸡舍的末端,进风口在鸡舍的前端;从鸡舍前端到后端形成较高的风速,舍内空气在很短时间内进行交换(图1),排出舍内的热量和污染成分并产生风冷效应使鸡群的实际体感温度比温控  相似文献   

19.
种鸡舍通风的主要目的是排出鸡舍内的有害气体、改善鸡舍的空气质量,同时排出鸡舍内多余的热量和降低鸡舍内湿度,并提供足够的氧气。如果鸡舍的通风系统设计的不合理,鸡舍的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通过通风控制鸡舍的环境,有助于保持鸡舍空气质量和鸡群获得最舒适的环境温度,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使肉种鸡的生产性能达到最佳水平,同时又确保鸡群的健康和福利不受影响。鸡舍有两种基本的通风方式,即开放式鸡舍自然通风和环境控制鸡舍动力通风。实际生产中现代肉种鸡过渡与最小通风应关注以下重点:1通风模式为了不同的外界条件下能够更好地控制鸡舍内部环境,环境控制或密闭鸡舍所采用的动力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