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对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土壤含水率较高导致花生播种机开沟器的开沟沟型不稳定、牵引阻力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南方土壤的花生播种机种沟开沟器,并结合南方土壤模型参数,采用离散元仿真和土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开沟器作业参数。利用EDEM平台搭建土壤与开沟器模型,以开沟深度、双翼夹角和入土角为试验因素,以沟型系数和牵引阻力为评价指标,结合响应面法进行Box-Behnken试验,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开沟器作业效果的影响规律,并确定最优参数组合为:开沟深度40 mm、双翼夹角98°、入土角144°。对比仿真试验和土槽试验结果,沟型系数和牵引阻力的误差分别为3.78%和6.68%,基于最优作业参数组合得到土槽试验中沟型系数为1.02、牵引阻力为46.3 N。该研究提高了开沟器的作业性能,为南方丘陵地区花生播种机种沟开沟器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开沟器是油菜播种机的核心部件,影响播种机的工作性能和油菜出芽率.为了改善开沟器的入土性能和减小开沟器工作阻力,本文运用LS-dyna软件对小型手扶式油菜播种机的开沟器切削土壤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了4中不同刃口开沟器的工作阻力.结果表明:在其它参数和约束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开沟器以3km/h前进时,锐角式开沟器的工作阻力小于钝角式开沟器;刃口为曲线的锐角式开沟器的工作阻力小于刃口为直线的锐角式开沟器;刃口为下凸曲线的锐角式开沟器的工作阻力小于刃口为上凸曲线的锐角式开沟器.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圆盘开沟器的振动性能,建立了圆盘开沟器的动力学振动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播种机前进速度由2.65 m/s提高到4.15 m/s时,开沟器谐振振幅由37.2 dB增加到38.1dB,谐振频率由14.5 Hz上升到19.6 Hz。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相同速度条件下,安装液压阻尼器可提高开沟器与土壤作用时的减震性能,同时播种覆土均匀性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垂直分层种施开沟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免耕播种机开沟器要求的分析,提出了垂直分层种施开沟器的设计方案,确定了开沟器结构参数,并将其安装在小型山地免耕播种机上,对其实用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开沟器能够将种子和化肥分别施于距地表5.4 cm和11.0 cm处,种肥间层为5.6 cm,达到播种作业的农艺要求,解决了播种作业中垂直分层种施的问题,对免耕播种机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沟双行小麦施肥播种单体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一年两熟灌溉区玉米覆盖地免耕播种小麦时播种机堵塞问题,设计研制了一沟双行小麦施肥播种单体,该单体1次作业可同时完成施1行肥和播2行小麦,进行小麦宽窄行机械化种植。田间试验以窄行距离分别为8 cm和10 cm的施肥播种单体与普通尖角开沟器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同一平均行距宽窄行种植的播种机通过性较均行距种植普通尖角开沟器播种机的好;窄行距离为10 cm的单体播深变异系数和行距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7.3%和5.6%;窄行距离为8 cm的单体牵引阻力和肥深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459.2 N和3.5%;确定优化的小麦宽窄行平均种植行距为20 cm,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解决了高覆盖量工作条件下播种机的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免耕播种机分层施肥开沟器存在纵向尺寸大、分层效果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由主开沟器及浅层尾管组成的控位分层施肥开沟器,通过浅层尾管的位置调节,实现分层施肥位置的横向控制。利用EDEM建立开沟器离散元仿真模型,模拟其切土开沟分层施肥作业过程。对开沟器侧位及正位施肥方式的土壤耕作阻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及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开沟器侧位施肥方式较之正位方式,具有相对较高的土壤耕作载荷及较小的载荷波动;侧位施肥方式具有较佳的肥料分层效果及更为集中的颗粒空间分布特性。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控位分层施肥开沟器可实现分层施肥设计功能,正位及侧位方式的平均施肥深度差及施肥深度差变异系数分别为3.9 cm、4.7 cm及10.8%、5.1%,侧位方式具有更明显、稳定的肥料分层效果,且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化垂直分层种肥施开沟器的结构参数,提高免耕播种机的作业质量,以种肥间距为作业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其结构参数对工作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出影响种肥间距的因素主次为:开沟器宽度>开沟器Ⅰ段下边沿与Ⅱ段下边沿的高度差H>开沟器Ⅰ段下边沿长度;由方差分析知因素A×C的交互作用对指标的影响呈极显著水平,采用交互作用表进一步分析因素的优水平,得出较优参数为:开沟器宽度为6.0 cm、开沟器Ⅰ段下边沿与Ⅱ段下边沿的高度差H为4.0 cm、开沟器Ⅰ段下边沿长度为3.5 cm.重复试验表明:种肥间距在3.5~4.5 cm之间.参数优化后,机具播深一致性好,无种肥混施现象.  相似文献   

8.
双圆盘开沟器开沟沟形的计算机模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圆盘开沟器的运动及开沟形状进行计算机模拟和分析,研究其不同参数下所开沟底的形状:利用仿真这一现代方法,以计算机作为工具,使用VB程序语言编程,通过分析开沟器的受力及运动,建立数学模型:形象再现不同参数下的沟底形状,以适应不同作物播种的需要?并为播种机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提高播种机整机的工作性能和生产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一架播种机的关键部件是排种器和开沟器,中国农机院耕作与种植机械研究所(邮码:100083电话:010-64876357)等单位的技术人员采取了大小圆盘,肥、种深浅分置式开沟器和挖制式密齿型排种器分别获得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以这两项专利技术为主要特征的2BSJ-18型侧深施肥精少量播种机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已通过国家主管部门组织的产品技术鉴定. 该机是与55~80马力轮式拖拉机配套的悬挂机型,是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使用的理想播种机.采用小麦侧深施肥播种,农民既不用再让播种机二次进地,也不用再花钱加装众多的开沟器部件.对于老旧播种机,只要花少量的钱,购进这两样新式的部件,即可改造成一台全新性能的播种机.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免耕播种机播种质量的要求,研制出一种具有自动控制动力切茬装置的免耕播种机,使其开沟器能开出合格的沟并形成良好的种床。文中对动力切刀的工作原理、参数选择及自动控制装置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1.
灌水沟播机起垄开沟器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起垄开沟器是灌水沟播机的主要工作部件,需要一次完成起垄、开沟、覆土等几项作业。本文中对翼式起垄开沟器的结构形式及参数进行了设计研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开沟器工作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1免耕播种机 1.1在选型时应注意是否分层施肥施播种机及施肥方式;开沟器是否种肥分施复合型;行距是否可调;种肥播量的调整范围及调整方式;注意开沟器的型式;注意每种型式下开沟器的防堵塞功能及布苗装置;种肥排种器的驱动装置;牢靠性及工作副宽等事项。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豆垄上双行免耕播种作业过程中开沟器入土困难、开沟器堵塞、种沟构建质量差等问题,设计原茬地大豆垄上双行开沟器结构参数优化试验。通过分析工作过程中土壤颗粒在导流板表面运动规律,确定影响土壤颗粒运动规律关键结构与作业参数。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以分土角、运土角、导流角为试验因素,开沟深度变异系数和横向粒距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优化结果为在作业速度8 km·h-1条件下,分土角65°,运土角30°,导流角45°时,开沟深度变异系数0.091、横向粒距变异系数0.035,作业过程无堵塞现象。将结构参数优化后双行开沟器与分体式双圆盘开沟器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开沟深度合格率提高11%,种子粒距横向分布合格率提高32%,开沟深度变异系数降低43.5%,横向粒距变异系数降低66.6%。研究结果为原茬地作物双行免耕播种机具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正>1.播种机械在作业时要尽量避免停车。必须停车时,应将播种机升起,后退一段距离,再进行播种。下降播种机时,要使拖拉机在缓慢行进中进行。开沟器入土时播种机不得后退,以防止堵塞或损坏开沟器。2.地头转弯时,应将播种机升起,切断排种器和排肥器动力,并升起划行和开沟器。3.机械手要在作业中随时观察播种机的作业状况,特别  相似文献   

15.
开沟器是油菜播种机的核心部件。为提高有限元法在复杂土壤环境下的仿真精度,建立接近实际的土壤模型,了解茎秆混合物对切削阻力的影响,本研究运用LS-dyna软件对山区小型人力油菜播种机的开沟器切削茎秆和土壤的混合物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开沟器以0.84 m/s前进和15 r/s旋转时,单个开沟器切削土壤的切削阻力最大值为14.4 N;切削茎秆和土壤的混合物时的最大切削阻力为536 N。通过理论计算验证了仿真的合理性,此研究为山区小型人力油菜播种机参数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旱地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小麦免耕播种机的研究情况,提出了适合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小麦免耕播种机的设计思路,设计出8行悬挂式小麦免施肥播种机,对用凹圆盘施肥开沟器和梭形播种开沟器组成的小麦免耕施肥播种开沟器单体的工作特点和种肥分施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田间试验,指明了该种开沟器单体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在免耕播种过程中,滑动式开沟器的结构参数对开沟后的种床效果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为了分析滑动式开沟器的关键结构参数对表面0~10cm土层土壤特性(土壤容重、土壤水稳团聚体(WSA)和土壤扰动量)和表层秸秆扰动量的影响,设计具有不同结构参数(刃口厚度、刃口曲线、入土隙角和入土角)的滑动式开沟器在免耕条件下进行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分析不同结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土角、刃口厚度和刃口曲线对种沟扰动截面积(A_f)和表层秸秆扰动量具有显著影响;入土角对土壤容重有显著影响。土壤类型和作业深度对滑动式开沟器作业时的土壤扰动量具有显著影响。凹线型滑动式开沟器会产生最少的土壤扰动量和种沟内最小的土壤容重,最大的表层秸秆扰动量和0.5mm土壤水稳团聚体(W_(SA))的含量。随着滑动式开沟器入土角的增加,种沟宽度(W_(sb))和种沟扰动截面积(A_f)分别先减小后增加,而抛土宽度(W_(st))和垄起高度(H_r)逐渐增加。入土角为60°的滑动式开沟器分别创造出最小的种沟宽度(W_(sb))和种沟扰动截面积(Af);入土角介于45°与60°间的滑动式开沟器可产生最小的土壤容重。随着入土隙角的增加,0.5mm土壤水稳团聚体(WSA)的含量会减小,而对0.5mm土壤水稳团聚体(W_(SA))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刃口厚度(2mm)对种床土壤特性的影响不明显。本文为创造适宜种床环境的滑动式开沟器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有利于促进中小型免耕播种机的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杂交稻制种“沟底机插父本+垄台直播母本”种植模式下父本浅水、母本湿润的水分管理目标,根据2ZD–2.4型沟插垄播式杂交稻制种机设计了一种开沟装置。该装置由种沟开沟器、蓄水沟开沟器、插秧沟开沟器和浮板组成,由浮板带动开沟器同步开出所需沟型。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开沟器起土角角度、元线角角度和挤压成型面长度对回土率和沟深稳定系数的影响,并进行多目标寻优,获取开沟器最佳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当开沟器起土角为5°、开沟器元线角为65°、挤压成型面长度为140 mm时,种沟开沟器的回土率和沟深稳定系数分别为10.99%和8.34%,可实现种沟、插秧沟和蓄水沟同步作业。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插秧开沟深度为50 mm时,插秧深度为22.8 mm,漏插率和漂秧率均低于2.0%,母本出苗率达87.67%,可满足杂交稻制种种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小麦免耕播种机作业性能要求的基础上,研制在玉米秸杆覆盖下小麦免耕播种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以带状粉碎防堵装置为核心的免耕播种机,通过粉碎轴粉碎玉米秸杆和田间杂草,有效地解决了开沟器缠草堵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小麦免耕播种机就是在秸秆还田覆盖的情况下,不耕翻土壤,能一次进地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工序的播种机械。小麦免耕播种机按照开沟器种类分为尖角式和苗带旋耕式两种。尖角式小麦免耕播种机主要用于一年一作区,为防止堵塞,一般开沟器分为2~3排。苗带旋耕式开沟器防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