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40%环丙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环丙唑醇悬浮剂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对不同剂量40%环丙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条锈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40%环丙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条锈病以有效成分含量为108 g /hm2用量处理时,对小麦条锈病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防效达到96.34%,与对照药剂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剂量对小麦均有良好的增产效果,不同剂量间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差异不显著.生产中推荐使用剂量为72~90 g a.i./hm2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几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30%己唑醇悬浮剂等5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特进行了其大田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0%己唑醇悬浮剂、24%噻呋酰安悬浮剂和240g/L噻呋酰安悬浮剂这3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30%己唑醇90g/hm2和240g/L噻呋酰安63.4g/hm2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进行30%己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30%己唑醇悬浮剂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理想药剂,其防效较高,对水稻安全。建议施用剂量为225~285 g/hm2,对水600 L/hm2在纹枯病发生初期均匀喷雾,约10 d后再用1次。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17种登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中筛选出效果更好的药剂,开展了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900 mL/hm~2+25%丙环唑悬浮剂600 mL/hm~2(麦甜)、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900 mL/hm~2、30%丙硫菌唑悬浮剂675 m L/hm~2、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750 mL/hm~2等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20%氰烯·己唑醇悬浮剂2 100 mL/hm~2、15%丙唑·戊唑醇悬浮剂900 g/hm~2、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75 m L/等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次之。  相似文献   

5.
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防治小麦条锈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对不同剂量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防治小麦条锈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防治小麦条锈病,使用有效剂量为54.0g/hm2处理时,对小麦条锈病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防效达到84.43%,生产中推荐使用剂量为36~54g/hm2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平凉市崆峒区属于小麦条锈病菌源越夏场所,近年来,受小麦条锈病菌源量和气候等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在崆峒区呈高发趋势,导致小麦产量下降,且增加了农民的防治成本,为减轻小麦条锈病对崆峒区小麦生产的影响,提高小麦产量,于2019年进行了小麦条锈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0%己唑醇悬浮剂结合冬小麦"一喷三防"技术喷施的产量最高,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效最好,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药剂。[方法]在水稻破口期分别施用250 g/L嘧菌酯SC 240 ml/hm2、30%己唑醇SC 225 g/hm2、30%己唑醇SC 225 g/hm2+250 g/L嘧菌酯SC 225 ml/hm2、75%肟菌酯·戊唑醇WG 150 g/hm2、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 300 ml/hm2、10%井冈霉素A SPX 3600 g/hm2,隔7 d再施药1次,调查几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30%己唑醇SC 225 g/hm2+250 g/L嘧菌酯SC 225 ml/hm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第2次药后14 d的防效为87.53%;其次是30%己唑醇SC 225 g/hm2、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 300 ml/hm2,防治效果分别为79.03%、78.92%;而75%肟菌酯·戊唑醇WG 150 g/hm2、10%井冈霉素A SPX 3600 g/hm2、250 g/L嘧菌酯SC 240 ml/hm2防治效果较差。几种药剂在水稻破口抽穗期用药安全性均较好。[结论]30%己唑醇SC 225 g/hm2+250 g/L嘧菌酯SC 225 ml/hm2可以作为今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替代农药,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进行12.5%氟环唑悬浮剂防治小麦主要病害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2.5%氟环唑悬浮剂对小麦主要病害如白粉病、锈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效持效期长,且对小麦安全,对小麦有十分明显的保健及增产作用,值得在小麦生产上推广应用。预防小麦主要病害发生时,可用12.5%氟环唑悬浮剂300~600 g/hm2;在小麦主要病害初发生时,可用12.5%氟环唑悬浮剂450~750 g/hm2喷防。  相似文献   

9.
用25%丙环唑乳油、30%己唑醇悬浮剂、5%井冈霉素水剂、24%噻呋酰胺悬浮剂、12.5%井冈·蜡芽菌水剂、20%井冈·蜡芽菌悬浮剂进行了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4%噻呋酰胺悬浮剂300 g/hm~2、30%己唑醇悬浮剂240 g/hm~2、25%丙环唑乳油450 m L/hm~2药后10、20 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均在90%以上,20%井冈·蜡芽菌悬浮剂1 500 m L/hm~2、12.5%井冈·蜡芽菌水剂6 000 m L/hm~2防效在80%以上,5%井冈霉素水剂7 500 m L/hm~2防效一般。  相似文献   

10.
20%己唑醇·氰烯菌酯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20%己唑醇·氰烯菌酯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防效试验,采用防治效果和增加产量等评价指标筛选出20%己唑醇·氰烯菌酯悬浮剂667 m2用量120.0 g,对水30.00 kg,在小麦扬花前对赤霉病防治具有最佳效果,增产显著,且对小麦的安全性好,可在生产中进行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40%己唑醇·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和适用剂量,以"武运粳29号"为供试品种,特进行了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纹枯病发生初期,用40%己唑醇·嘧菌酯悬浮剂120~240g/hm2,药后14d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2.
30%己唑醇悬浮剂225mL/hm2+250g/L嘧菌酯悬浮剂225mL/hm2、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mL/hm2处理在水稻孕穗末期进行第1次施药,隔7d进行第2次施药,第2次施药后14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30%、82.24%,与10%井冈霉素A可溶性粉剂3600g/hm2处理防效之间均存在极显...  相似文献   

13.
在宁夏青铜峡市开展的4种玉米除草剂防治效果和对玉米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施除草剂15 d(玉米3~5叶期)株防效为30%苯唑草酮悬浮剂75 g+90%莠去津水分散剂1 050 g/hm2效果最好,对玉米安全,其次为550 g/L硝磺·莠去津悬浮剂2 250 g/hm2;施除草剂40 d的株防效及鲜重防效为550 g/L硝磺·莠去津悬浮剂2 250 g/hm2最好,其次是30%苯唑草酮悬浮剂75 g+90%莠去津水分散剂1 050 g/hm2。建议制种玉米除草首选30%苯唑草酮悬浮剂75 g+90%莠去津水分散剂1 050 g/hm2,大田玉米除草首选550 g/L硝磺·莠去津悬浮剂2 250 g/hm2。  相似文献   

14.
8种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9—2020年,田间试验观测了8种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25 g/L氟环唑悬浮剂56.25 g/hm~2、250 g/L丙环唑乳油112.5 g/hm~2及250 g/L吡唑醚菌酯油112.5 g/hm~2的推荐使用剂量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效均达80%以上,其中氟环唑3次调查的防效分别为91.80%、93.57%、88.61%。与清水对照相比,8种杀菌剂处理后小麦产量均增加,125 g/L中氟环唑悬浮剂56.25 g/hm~2和250 g/L丙环唑乳油112.5 g/hm~2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增产率分别为25.38%和21.56%,可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5.
250g/L丙环唑EC防治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昌家 《农学学报》2016,6(2):39-43
为探明250 g/L丙环唑EC对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合理使用剂量,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开展了250 g/L丙环唑EC防治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春季条锈病流行期间,用250 g/L丙环唑EC 600 m L/hm2、450 m L/hm2和300 m L/hm2连续施用2次,对小麦条锈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8天和18天防效均在98%以上,且各使用剂量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对小麦白粉病亦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8天防效均达100%,但持效期仅10天左右,药后18天,防效显著下降,用250 g/L丙环唑EC 600 m L/hm2防治效果仅78.4%,用250 g/L丙环唑EC 450 m L/hm2及以下剂量,防治效果在41%以下。在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发生不重情况下,使用最佳剂量为300~450 m L/hm2,有利于减少农药使用量和农残污染,节约防治成本。但在白粉病偏重及以上发生和条锈病混发麦地,须连续2次用250 g/L丙环唑EC 600 m L/hm2,以确保防治效果。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和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250 g/L丙环唑EC,用量相同防效没有差异,且国内和国外公司生产的250 g/L丙环唑EC质量没有差异。从节约防治成本考虑,最好用国内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50 g/L丙环唑EC。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小麦病害控害提质配方,使用50%戊唑·百菌清悬浮剂、42%戊唑·百菌清悬浮剂、30%丙硫菌唑悬浮剂等进行小麦穗期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0%戊唑·百菌清(含高效助剂)悬浮剂750 g/hm2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5%以上,其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的综合防效优异,且持效期长,是小麦病害控害提质的理想配方。  相似文献   

17.
几种杀菌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田间防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5种不同药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使用浓度下,5种药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均有很好的控制效果。30%己唑醇悬浮剂85 g/hm2、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85 g/hm2和70%丙森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700 g/hm2的防治效果较好,在秋稍生长期和整个生育期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均在80%以上;两种保护性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360 g/hm2和70%丙森锌水分散粒剂1487.5 g/hm2的防效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防控水稻纹枯病,保证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以常规药剂11%井冈·己唑醇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另选用4种药剂开展了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325 g/L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40 mL、15%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40 mL、32%氟环唑·噻呋酰胺悬浮剂20 mL、40%丙硫菌唑悬浮剂30 mL均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效,与每667 m~2用11%井冈·己唑醇可湿性粉剂35g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19.
2种新型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防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型杀菌剂5%烯唑醇微乳剂、25%腈菌唑乳油进行了不同用药量防治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药后14 d 5%烯唑醇微乳剂13.50 g/hm2与16.88 g/hm2有效成分用量对条锈病的防效分别为84.77%、86.43%,对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5.42%、89.35%,25%腈菌唑乳油45.00 g/hm2与54.00 g/hm2用量对条锈病的防效分别为83.99%、88.46%,对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7.29%、88.98%,均显著优于对比药剂15%三唑酮乳油135.00 g/hm2常量喷雾的防效.  相似文献   

20.
纹枯病是湖北潜江地区中稻偏重发生至大发生的病害之一,防治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中稻产品的质量。潜江市不同药剂对中稻纹枯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30%己唑醇悬浮剂、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30%苯醚·丙乳油对中稻纹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三者均是井冈霉素替代好产品,具有良好地推广应用前景,但30%己唑醇悬浮剂相对效果更好。同时,防治2次比防治1次效果好,防治2次以中稻分蘖末期和破口抽穗期为宜,施用1次应选在孕穗前期为宜,用水量900 kg/hm2,常规方法叶面喷雾,喷雾时重点将药淋到稻株基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