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1年1月15日,全国科技表彰大会在北京市召开。刘秉华教授和他的团队倾注无数心血的矮败小麦育种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是中国科技界最高奖项。该奖由国务院设立。和刘秉华同时荣获一等奖前三甲的另两项成果,分别是三峡输电工程和西气东输项目。矮败小麦是小麦世界里的母亲,一位高产的母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0月26日,记者从河南工业大学获悉,由该校教授卞科主持修订的"ISO7970:2011小麦—规格"国际标准荣获2014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这也是唯一一项获得一等奖的国际标准。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是经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同意设立的省部级科技综合奖项,是我国标准化领域的最高奖项。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缩写,该组织是一个由国家标准化机构组成的世界范围的联合会,现有  相似文献   

3.
国家科委12月18日正式公布198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星火科技奖项目,1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我校曹声春等老师的"氯化石蜡的催化合成新工艺"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陈昭宜等老师的"一种磷矿石除镁新工艺"荣获国家发明四等奖;我校舒震等老师与桃江焦炉煤制气设备厂合作研制的"新型耐热铸铁6米焦炉护炉设备"荣获国家星火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20 0 3年 2月 2 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的 2 0 0 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我校获奖三项 :1)许启凤教授 2 0年精心选育的“优质高产杂交玉米品种农大 10 8”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 )高焕文教授主持的“旱地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李德发教授主持的“猪优质高效饲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我校三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处  相似文献   

5.
<正>百农矮抗58是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茹振钢教授育成的矮秆多抗高产小麦品种,是当前黄淮南部麦区种植面积超4000万亩的特大小麦品种、全国小麦主导品种、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达2.3亿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201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百农矮抗58突出表现五大优势1.1产量优势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500~600  相似文献   

6.
<正> 小麦黄化病是1980年在我校实习农场麦田(小麦品种7023)里发现的,并进行了初步研究。后来,在王鸣岐教授的指导下,与复旦大学病毒研究室“病毒与种质”课题组共同研究。复旦大学主要对小麦黄化病病原进行了生化分析和电镜观察。我们对其症状、为害损失、发病范围、传播途径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小麦黄化病是由类病毒侵染所引起的植物病害。(类病毒是已知的最小传染致病因子,目前已报道了  相似文献   

7.
河南维特种子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控股的集生产、加工、经营于一体的大型种子科技企业,注册资金500万元,注册商标“大平原”,是小麦研究所对外经营新品种的唯一窗口。控股单位小麦研究所,科研实力雄厚,先后选育郑麦9023、豫麦13号、豫麦47号、太空6号、郑麦004等品种近30个,其中.豫麦13号、郑麦9023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正>在哈尔滨市专家顾问委员会2009年度工作暨表彰奖励大会上,我校李庆章教授承担的《哈尔滨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研究》和李德山教授承担的《关于进一步发展哈尔滨市生物产业基地的对策研究》课题分别荣获2009年度哈尔滨市优秀咨询成果一等奖;李翠霞教授承担的《优化哈尔滨市乳制品市场机构研究》课题荣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著名中国小麦之父金善宝曾说:"我国搞小麦远缘杂交有成就的只剩3人,一个是中国农科院的鲍文奎,一个是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所的李振声,再一个就是山西的孙善澄。"在孙善澄眼里,一粒种子包含着无数生命的信息和秘密,为了让麦子更强壮,打出更多的粮食,他独辟蹊径,用中间偃麦草和小麦杂交,将草的优良性能导入小麦中;为了让更多的麦田不再因被称为小麦癌症的黄矮病侵害而大面积减产,他先后育成优良的小偃麦新品种20余个、至今仍被国内外广泛引用研究的级别优异的种质资源5个,是我国小麦与中间偃麦草远缘杂交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并成为山西省首位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这一奖项一直被业界称为"中国的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0.
1 "矮败小麦"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1年1月14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刘秉华主持的"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的创建与应用"荣获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刘秉华及其研究团队经历近30年的系统研究,创造出矮败小麦,建立了基于矮败小麦的高效育种方法.通过科研协作,到2009年育成小麦新品种42个,推广面积1.85亿亩.  相似文献   

11.
优质小麦新品种“鄂麦18” 集优质专用、高产、多抗、早熟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鄂麦18”在湖北大面积繁育成功。该品种填补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没有中筋小麦的空白,荣获2005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2.
1品种来源 皖麦38系涡阳县农科所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强筋小麦新品种.1994年育成并参试,1997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命名为皖麦38,1999年通过国审(国审麦990006).该成果于1999年先后获得国家"九五"第二批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和优质及专用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又荣获1999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3.
<正> 鲁植79—1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于1979年以济南13为母本、72672—1—3—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系统选择培育而成。1990年由国内谷物品质检测专家和小麦育种专家鉴定为优质面包小麦。1992年10月在全国首届农业博览会上荣获优良产品奖。一、品质性状 1988~1990年先后经商业部谷物油脂化学研究所、商业部四川粮食储藏研究所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市中心面粉厂等单位测试结果:其蛋白质含量(干基)14.4~14.64%、湿面筋含量35.0~42.41%、SDS沉淀值40.8~47毫升、容重806.75克/升、硬质率99.5%、面团形  相似文献   

14.
<正>安徽省神农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依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美国有机矿化技术研发的药肥同源及作物抗逆免疫剂——新美洲星产品荣获2016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又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在农作物、果蔬上使用具有增产、优质、早熟、抗灾、防病等多重效果。20多年来,联合各农业科研和基层单位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推广工作。现将近年在小麦上的应用推广成果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5.
植原363是河南省小麦品种改良中心利用远缘杂交培育的大粒型小麦新品种,1992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指定为“九五”期间主要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6.
现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所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站长,重庆市大田作物生产指导专家,重庆市遗传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农作物品审会麦类专业委员会主任,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文理学院兼职教授,重庆市"九五"以来小麦研究领域项目主持人、首席专家的余国东研究员,一直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因其在小麦育种领域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 林丹为高丙体——六六六,纯度达99.5%,1990年国家列为防治小麦吸浆虫、飞蝗的专用药剂。1991年滕州市在吸浆虫发生区用该药进行了小区试验和大面积防治示范,效果显著。一、小区试验试验选在滕州市大坞镇小麦红吸浆虫重发生区。试验地块虫口分布  相似文献   

18.
选育和应用抗旱小麦品种,是解决旱地小麦单产低而不稳,实现旱作麦区持续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豫麦48号是洛阳农科所育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1997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荣获国家"九五"新品种后补助贰等奖.  相似文献   

19.
个人简介李振声生于1931年,山东淄博人。现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奖励。  相似文献   

20.
<正>去年的小麦价格以季节性出货,新麦上市的6月为最低点,大致呈现一个大"V"字形走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韩一军主任介绍说,虽然2013年小麦价格不断波动,但仍属于稳中有升的态势,同比价格要高于前年。2013年小麦市场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