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由Puccinia arachidis引起的花生锈病最早于1882年由Balansa在巴拉圭发现,其后由Spegaziini作了详细描述并定名。尽管本世纪前期在美国、毛里求斯、中国等地有过花生锈病发生的报道,但直到60年代末,这个病害主要还是在中、南美洲流行。自1969年以来,花生锈病在世界各热带、亚热带花生产区迅速蔓延和流行,一跃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病害。在自然侵染条件下花生锈病可引起50%的减产,在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自然侵染花生(Arachis hypogaea L.)马铃薯y病毒组病毒的命名变得愈来愈混乱。1965年,Kuhn报道美国花生上一种种传病毒,定名为花生斑驳病毒(PMV)。1980年,Dubern和Dollel发现西非一种侵染花生病毒,称为花生眼斑病毒(GEV)。1981年,Sreanivasulu等报道印度一种侵染花生病毒,取名为花生绿色花叶病毒(PGMV)。1983年,许泽永等报道中国一种引起花生轻斑驳的病毒(VPMM),但没有给该病毒定名,  相似文献   

3.
花生斑驳病又叫“花生花叶病”、“毒素病”、“孤老”。是北方花生产区发生最为普遍的花生病毒病之一。俞大绂早在1939年首先报导了山东泰安、兗州等地的花生发生过该病。1959年周家炽报导了北京郊区的花生花叶病。1976年,辽宁、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省花生主要产区花生斑驳病大流行;山东省临沂、烟台、泰安、济宁、潍坊等地区约有100  相似文献   

4.
简讯     
《花生学报》2007,36(2)
全国花生区试2007年年会在山东召开2007年3月29日至30日,全国花生区试年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会议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承办。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北京、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河北、云南、江西、四川等花生主产省(区、市)的种子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5.
1979年1月青岛东风糖果厂在制造糖果时,在花生籽仁上发现了一种病症。病症的特点是在花生子叶背面有一种不规则形的肿瘤,根据病害产生的部位定名为花生子叶病。产区农民反映花生子叶病在山东某些花生产区历史上曾经见过,但没  相似文献   

6.
花生地膜复盖,是花生栽培技术上的一项改革。1979年辽宁、山东等省首先在我国花生栽培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80年,我省在农业厅主持下,以兰考、开封等5个县为基点,进行了小面积的示范性试验,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效果。1981年,又将试验扩大到郑州、民权、汝阳、淮阳、原阳等22个县、市,面积约120余亩,为1980年的24倍。为了进一步研究这项栽培技术的应用范围,提高花生地膜复盖的增产效益,现将我省有关试验结果并参考外地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提出几点粗浅看法,供讨论。  相似文献   

7.
《花生学报》2007,36(4):17-17
2007年9月6~7日,农业部“948”花生项目检查调度会在河北省邯郸市召开,会议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作处张毅处长主持,山东花生研究所、山东、辽宁、河南、安徽、河北5省农业技术推广站、邯郸市农业局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邯郸市农业局刘庆仁局长、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段玲玲站长到会致欢迎词,项目首席专家、山东花生研究所禹山林所长就花生“948”项目‘十一五’期间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内容进行了报告,山东花生研究所单世华博士传达了农业部。948”项目会议精神,5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汇报交流了2007年农业部‘948”花生项目落实情况,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作处张毅处长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农业部“出口创汇花生种质及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引进一948”项目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主持。河北省从2005年对项目研究成果的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示范推广,本项目针对出口创汇花生存在的品质不高、农残和黄曲霉毒素污染等影响出口的关键问题,推广了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花生综合栽培技术,三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河北省花生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普及,进一步提高了全省的花生产量和品质,增强了花生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与出口创汇能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相似文献   

8.
《花生学报》2009,38(2):34-34
山东沂蒙山花生电子交易市场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临沂市花生协会、山东玉皇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金胜粮油实业有限公司、山东天添乐超市有限公司、山东富华建安集团、山东绿地食品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组建,在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市场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3000万元。山东沂蒙山花生交易市场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公司化运行”的模式进行运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原则,运用电子商务技术,组织花生网上交易和信息交流,提供花生中远期电子撮合交易、现货即期挂牌交易、网上采购与拍卖等灵活多样的交易模式。  相似文献   

9.
《花生学报》2006,35(4):5-5
2006年9月2~3日,农业部“948”花生项目“花生加工技术引进与产业化”(2006-G24)调度会在黄岛召开,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汤松科长出席会议并讲话,项目首席专家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所长禹山林研究员、执行专家单世华博士以及各省项目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前往莱西参观了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试验田以及青岛嘉里植物油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会议首先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单世华博士汇报项目的总体实施情况,然后由山东、河南、河北、安徽、辽宁等省的项目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本省2006年度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十一五”的实施计划和安排,最后禹山林研究员作了总结讲话。  相似文献   

10.
《花生学报》2006,35(3):36-36
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6年3月31日在郑州召开第六届二次会议,会议审定通过了玉米、水稻、大豆、棉花、花生、西瓜、油菜等七种农作物共63个新品种。其中5个花生新品种通过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11.
山东花生对外贸易形势严峻王澧清(山东省商检局,青岛266071)出口花生在山东省属传统、大宗拳头商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山东花生以粒大、香脆甜,无黄曲霉毒素称著于世界。近几年,由于气候和人为等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东出口花生的质量、数量、经...  相似文献   

12.
世界范围内,由蓟马传播的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是危害花生的主要病毒之一。过去的40年中有关花生上斑萎病毒病的病原学、病害流行学以及综合治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本文简要回顾了花生上TSWV的发现和研究历史,重点介绍了花生上斑萎病毒病的流行规律、农艺防治、化学防治及抗病育种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与成就。近年来,TSWV在我国多种作物上不断被发现,给花生生产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威胁,本文也介绍了2021年在大连地区花生上观察到的TSWV为害症状,并结合我国目前花生上斑萎病毒病的危害现状提出了应对潜在威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奇科(Chico)(美国花生种质注册号GP:2),系1973年8月由美国农业部科教局和佐治亚、弗吉尼亚和俄克拉荷马农业试验站定名并发放。 奇科是1960年从罗得西亚引进美国的品种PI268661中经系统选育出来的。这个品种原产于苏联的克拉斯诺达尔,被定名为“370号花生”品系。在佐治亚州沿海平原试验站、弗吉尼亚潮水研究中心、俄克拉荷马农业试验站和贝尔茨维尔农业研究中心的观察圃和试验中,发现具有商业性品种的优良特征。它比当前最早熟的品种还早熟20—30天,果柄较长,入土较深,由于它具有这些特殊性状,所以可以作为改良花生早熟性的种质资源和遗传研究之材料。  相似文献   

14.
经山东省委批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主编的山东农学专著—花生、蔬菜、大豆、烟草四个分册,已分别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山东花生》、《山东蔬菜》、《山东大豆》、《山东烟草》分别概述50年来山东花生、蔬菜、大豆、烟草科研、生产发展历程与趋势,重点论述了品种资源育种、生长发育规律,种植区划、种植制度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及贮藏加工技术等。四部专著是在山东省领导关怀下,全省有关专家共同努力劳动的成果,内容丰富、求实、实用,是农业科研、生产、专业技术人员,农业院校师…  相似文献   

15.
《花生学报》2010,39(1):27-27
2009年11月23日,中国花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隆重成立,联盟是由鲁花集团、国家花生工程技术中心和江南大学等为核心单位,联合21家企业共同发起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的支持。中国花生联盟以“引导产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为宗旨,通过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部门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最早栽培的花生为龙生型小花生。大花生由海外传入山东试种,因其品质优良、产量亦丰、收获省工、推而广之,成为大家熟知而公认的事实。然而,大花生究竟由谁人传入,确切的传入年代、何处率先试种成功等,则众说不一。为利考证,兹将大花生传入山东之数说列于下:  相似文献   

17.
《花生学报》2009,38(4):25-25
2009年11月23日,中国花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山东成立,联盟是由鲁花集团、国家花生工程技术中心和江南大学等为核心单位,联合21家企业共同发起。中国花生技术创新联盟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的支持。中国花生联盟以“引导产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为宗旨,通过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部门的通力合作,追求高产高效、营养健康、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型现代花生科学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全国第一届花生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7日至11月10日在山东青岛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组织,由花生学组的挂靠单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具体筹办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广东、广西、云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陕西、江苏、山东、山西、河北、北京、辽宁等省(市、区)农业科学院(所)、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和农业行政部门的同志,山东、广东两省的外贸商检部门的同志,广东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师范学院、山东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西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18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47人,这是我国花生科技工作者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9.
《花生学报》2009,38(3):5-5
2009年8月31日,由山东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主办的“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暨山东花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启动仪式”在青岛举行。山东省副省长李兆前出席揭牌仪式,并为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相似文献   

20.
晋花5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花5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花生新品种,2006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九次会议认定定名。据多年多点试验表明,具有高产、抗病、适应性广泛等优点;高产栽培技术宜选地施肥、适期播种、规范化管理等措施。适宜在山西省花生生产区春播,南部油菜、麦田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