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2011年在沈阳市新民地区进行水稻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16个品种,有11个品种较辽星1号(CK)增产,分别为辽星20号、辽星13号、盐粳377、盐试6号、盐901、99-3、沈农9903、沈农02-5、沈农9816、沈农04-3、沈农Y2010,其中以沈农9816产量最高,达到10 955.6 kg/hm2,增幅为17.8%;其次为辽星20号,产量达到10 800.0 kg/hm2,增幅为16.1%,这2个品种目前已在沈阳市新民区推广,其他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种植。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90年代末对沈农二号进行了丰产栽培试验,总结了沈农二号综合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不同基因型大豆吸收利用钾素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多年在田间筛选出的钾高效型大豆沈农6号和钾低效型大豆铁95079—2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了低钾和高钾(对照)处理下,2个不同基因型大豆干物重、钾素积累量、钾素吸收速率以及钾素利用效率、单位钾素形成的籽粒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低钾条件下,钾高效型大豆沈农6号的干物重、钾素积累量、吸钾速率与对照相比,下降幅度均不明显,而钾低效型大豆铁95079—2下降幅度均较大。低钾条件下,沈农6号大豆植株地上部钾素积累量在结荚鼓粒期明显高于铁95079—2大豆(沈农6号为346mg/株,铁95079—2为165mg/株),其根系钾素积累量在生育前期和成熟期也明显高于铁95079—2(沈农6号在生育前期和成熟期分别为36.5mg/株和36.4mg/株,铁950719—2分别为28.2mg/株和21.4mg/株);钾素利用效率和单位钾素形成的籽粒产量,沈农6号均明显高于铁95079—2大豆(沈农6号分别为64.8g·g^-1和78.3g·g^-1,铁95079—2分别为57.8g·g^-1和68.2g·g^-1)。  相似文献   

4.
翟惠 《新农业》2004,(5):45-46
沈农7号 沈农7号是沈阳农业大学以辽豆4号为母本,新豆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辽宁省的燕麦品种沈农燕麦1号为试验材料,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播期、播种量对沈农燕麦1号的植株性状、光合特性、籽粒性状、籽粒产量和成熟期籽粒品质的影响,整合分析沈农燕麦1号在辽宁地区种植的最佳种植播期和播种量,为生产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调查2004年沈阳地区玉米大斑病自然发病情况,并通过不同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能反映沈单14和沈农1号玉米大斑病随时间增长的情况;玉米大斑病指数增长期从玉米出苗开始到7月末,逻辑斯蒂期从7月末到9月初,衰退期从9月初到玉米生育后期.在指数增长期,两品种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增长速度均为0.06 d-1,逻辑斯蒂期分别为1.58 d-1和1.70 d-1;沈单14的最高增长速度为1.93 d-1,沈农1号为2.78 d-1.指数增长期,沈单14单个病斑面积增长速度为5.6 mm2·d-1,沈农1号为4.6 mm2·d-1,在逻辑斯蒂期沈单14为79.5 mm2·d-1,沈农1号为68.0 mm2·d-1;沈单14最高增长速度为170 mm2·d-1,沈农1号为143 mm2·d-1.该病最佳防治时间为玉米出苗到6月中旬,此时病斑长约21.7 mm,宽3.0 mm.  相似文献   

7.
王德全  李军 《新农业》2011,(1):22-23
沈农8号大豆是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以沈农92-16为母本、铁丰29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沈农8号引入普兰店市几年来,在不同年份、不同气候条件下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我们还总结出大面积平均亩产225公斤的高产栽培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辐射到庄河、瓦房店等地。沈农8号大豆平均增产显著,已成为大连市的主栽品种,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玉米大斑病病情发展及病斑扩展时间动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调查2004年沈阳地区玉米大斑病自然发病情况,并通过不同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OG ISTIC模型能反映沈单14和沈农1号玉米大斑病随时间增长的情况;玉米大斑病指数增长期从玉米出苗开始到7月末,逻辑斯蒂期从7月末到9月初,衰退期从9月初到玉米生育后期。在指数增长期,两品种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增长速度均为0.06 d-1,逻辑斯蒂期分别为1.58 d-1和1.70 d-1;沈单14的最高增长速度为1.93 d-1,沈农1号为2.78 d-1。指数增长期,沈单14单个病斑面积增长速度为5.6 mm2.d-1,沈农1号为4.6 mm2.d-1,在逻辑斯蒂期沈单14为79.5 mm2.d-1,沈农1号为68.0 mm2.d-1;沈单14最高增长速度为170 mm2.d-1,沈农1号为143 mm2.d-1。该病最佳防治时间为玉米出苗到6月中旬,此时病斑长约21.7 mm,宽3.0 mm。  相似文献   

9.
高产广适性高油大豆新品种沈农9号沈农9号是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1995年以课题组培育的中间材料沈农92-16为母本、外引品种I03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按生理株形育种目标定向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  相似文献   

10.
大豆“沈农7号(沈农9421)”系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1990年以辽豆4号为母本,新豆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按生理株型育种目标,经后代定向选育而成。1996年进行株系比较及产量鉴定,1997年扩繁种植,1998~1999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0~2001年参加省内区域试验,2001年在参加区域试验的同时进行生产试验,扩繁原原种和原种,2002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沈农7号”。1 沈农7号的特征特性1 1 特征 沈农7号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110~120cm,茎秆粗壮,节数24节左右,分枝1~2个。叶片圆形,茸毛灰色,紫花,生育…  相似文献   

11.
在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教育厅的联合支持下,沈阳农业大学大豆课题组经过多年的育种实践,育成了特异优质大豆新品种沈农17号,并于2011年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命名。沈农17号大豆新品种是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2000年以铁丰27号为母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孙旭初的叶片划分法选用株高相近,剑叶、倒二叶为直立型,倒三叶为披垂型的中叶型品种沈农91—281、辽粳5号,剑叶、倒二叶、倒三叶为披垂型的大叶型品种合川1号、沈农96,即两种不同株型四个品种,在高、中肥条件下,对不同方位层次的光照强度、群叶光照度、群体受光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株型的品种叶片着生角度不同,截获光的能力有显著差异,同一株型品种之间的差异不大,但受肥力调控作用较大。高肥条件下受光量沈农91—281高于辽粳5号,沈农96高于合川一号,中肥条件下则相反,同时反映沈农91—281、沈农96属于耐肥品种,高肥条件下产量高,辽粳5号属稳产品种。合川1号属不耐肥品种,中肥条件下产量高,高肥条件产  相似文献   

13.
谢甫绨 《新农业》2013,(13):24-25
在辽宁省科技厅、教育厅的联合支持下,进行了沈农18号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工作。经过多年的工作,实现预期目标,育成了高油大豆新品种沈农18号[辽审豆(2012)146号],并于201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审定、命名。一、选育经过  相似文献   

14.
以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系91 5 12为母本,(通园4号×青麻叶)优选株的高代自交系92 1 2 4 8为父本,配制成一代杂种沈农超级2号。沈农超级2号具有直筒型、青白帮、抱心紧实,及抗病性强、品质优良、丰产稳产、耐贮性好等特点。在我国北方地区作为晚熟耐贮白菜栽培,产量可达10 0 0 0kg/ 6 6 7m2 以上。  相似文献   

15.
沈农91-44(沈农6号)系沈阳农业大学大豆产量生理育种研究室根据大豆株型生理育种原理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属于有限结夹习性,具有长花序短果枝等显著株型特征。为了深入认识沈农91-44的生长发育特性,为制订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提供依据,达到良种良法相结合和一并推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00,(10)
水稻新品种沈农 159是沈阳农业大学稻作研究室于 1985年以黄金光为母本,辽粳 5号为父本,人工去雄杂交,经 8年的选育于 1993年育成,取其田间区号定名沈农 159;再进经 5年的品比、省区试 (区试号为 1578)、生产试验和示范等规范程序试验,均达标, 1999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沈农 159。   沈农 159生育期 159天左右,株高 95厘米,叶片上挺,株形紧凑,分蘖力强;穗子直立长约 15厘米,每穗粒数 100粒,结实率 90%,千粒重 25克;产量潜力高,每公顷在 8480~ 10170公斤;米质较优,在测定的 9个米质性状中 7项 (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宽、透明度、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 )达部颁一级标准, 2项 (垩白率、胶稠度 )达部颁二级标准。抗寒性好,抗倒伏性强,抗白叶枯病,稻瘟病的田间抗性好,纹枯病和稻曲病较轻。   沈农 159是目前产量较高、米质较优、抗性较强的水稻新品种,适宜在辽宁中南部有效积温达 3200℃稻区种植。 水稻新品种——沈农159$沈阳农业大学科研推广处  相似文献   

17.
沈农91-44(沈农6号)系沈阳农业大学大豆产量生理育种研究室根据大豆株型生理育种原理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属于有限结夹习性,具有长花序短果枝等显著株型特征.为了深入认识沈农91-44的生长发育特性,为制订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提供依据,达到良种良法相结合和一并推广的目的,我们对该品种的开花进程、开花座荚状况、荚粒及其品质形成等进行了田间试验、观测和分析,同时还与无限性品系沈农92-16、亚有限性品种沈豆4号进行了同步比较.兹将研究结果分作三报报道.  相似文献   

18.
沈农黑豆2号     
沈农黑豆2号是沈阳农业大学以沈农94-1—14为母本,抗病、抗倒性强的外引黑大豆品种105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成的黑豆新品种,2004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19.
黑豆新品种     
陈振武 《新农业》2005,(8):46-46
沈农黑豆2号是沈阳农业大学以沈农耻114为母本,抗病、抗倒性强的外引黑大豆品种105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成的黑豆新品种,2004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20.
千重浪1号是由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1998年以沈农265为母本,沈农9715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