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万星 《中国稻米》2013,(6):100-102
对统计部门提供的1985—2012年三明市水稻生产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明市水稻生产面积和总产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单产呈现上升趋势。生产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双季稻区“双改单”和烟叶种植面积的增加。总产量下降的原因是水稻生产面积的下降,单产的提高相对减缓了总产量的下降速度。针对三明市的实际情况,从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三个方面提出发展水稻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0月25日,国家水稻德宏试验站对晚季种植的优质软米多小穗新水稻进行实地验收,编号为F-87的新品系在面积为13.33 m~2的小区上实收晒干扬净稻谷16.92 kg,折合产量12 690 kg/hm~2。该品系2013年正季种植小区产量达15 583 kg/hm~2,2014年正季种植小区产量达15 075 kg/hm~2,两年正季种植小区产量平均达15 329 kg/hm~2,展现了进一步提高中国水稻单产和米质的巨大前景。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新疆水稻生产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各水稻种植区域生产数据为基础,分析了1995-2014年新疆各区域水稻产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5-2014年的20年间,新疆水稻总产增加了58.0%;北疆南部的水稻总产最高,2010-2014年其总产占新疆水稻总产的46.7%,其次是南疆北部(占比为36.5%)和南疆西南部(占比为16.7%),北疆北部占比最低。1995-2014年新疆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2.3%。2010-2014年北疆南部水稻种植面积占新疆水稻种植面积的46.2%,南疆北部占34.1%,南疆西南部占19.7%,北疆北部占比最小。1995-2014年新疆水稻单产增加了54.3%,是总产增加的主要原因;各区域平均单产从高到低依次为北疆南部(8 593.5 kg/hm~2)、南疆北部(8 179.1 kg/hm~2)、南疆西南部(6 933.3 kg/hm~2)和北疆北部(3 144.7 kg/hm~2)。因此,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是增加新疆水稻总产的基本条件;选育抗旱、耐低温、高产优质的粳稻品种,研发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防灾减灾技术,提高单产,是新疆水稻总产稳定增加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衢州市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每年种植面积达 1 5万 hm2 。但长期以来 ,水稻种植以高产为目的 ,经济效益不高 ,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近 5年早稻种植面积净减 1万 hm2 )。随着中国加入 WTO时间的临近 ,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依靠科技进步 ,优化水稻生产技术 ,开发引进高科技成果 ,是提高水稻生产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也是提高水稻生产竞争能力的正确途径。一、衢州市水稻生产主要特点及经济效益低的原因1 .双季稻占主导地位每年 1 5万 hm2水稻面积中 ,早稻占 6.78万hm2 ,晚稻占 8.2 4万 hm2 ;平均早稻每 hm2产量 492 9…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 ,稻米是我国65 %以上人口的主食。建国以来的50年间 ,我国水稻生产得到很大发展 ,种植面积由2540万hm2 上升到3140万hm2,单产由1.9t/hm2 上升到6.3t/hm2,总产由4864万t上升到2亿t。稻谷总产占了粮食作物总产的40 %左右 ;同时 ,我国还是世界上水稻生产大国 ,种植面积仅次于印度 ,为世界第二 ,总产占世界第一。一、生产现状1.种植结构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农业结构的调整 ,水稻种植结构近年作了相应调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南方早稻面积与产量在全国…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其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粮食作物的30%和40%。全国约有6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水稻生产也出现了一些波动,如1994年稻谷总产1759亿公斤,比1990年减产了134亿公斤,主要是因为稻作面积减少了286.7万公顷所造成,也与单产增加缓慢有关。1995年稻谷单产仅比1990年每公顷提高195kg/hm2,低于“六五”和“七五”期间的增长幅度。为此,我国已致力于从政策、投入和推广先进技术着手,稳定稻作面积和提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从我国的稻…  相似文献   

7.
李佩华 《中国马铃薯》2002,16(6):376-377
1 凉山州马铃薯生产状况 四川省是全国马铃薯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27万hm2,其中凉山州常年种植面积在6.4万hm2,属于西南一、二季作垂直分布区.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在北纬26°03′~29°18′,东经100°03′~103°52′之间,属立体气候类型.马铃薯是凉山州山区特别是高寒山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仅次于玉米、水稻,居第3位.1952年马铃薯种植面积3.9 hm2,总产55385 t,单产94.5 kg/667m2,1980年种植面积5.5 hm2,总产为129160 t,单产155.5 kg/667m2,1981年种植面积6.3 hm2,总产154470 t,单产164.5 kg/667m2,1984年播种面积5.97 hm2,总产179835 t,单产201 kg/667m2,2000年播种面积6.1 hm2,总产250625 t,单产275 kg/667m2,2001年播种面积6.05 hm2,总产249355 t,单产为265 kg/667m2.  相似文献   

8.
哥伦比亚位于南美洲北部,水稻是仅次于咖啡的第二大作物,也是仅次于肉类的第二大蛋白质来源,1991年,哥伦比亚的水稻种植面积为35.2323万公顷,其中70%为灌溉双季稻区,产量平均5.7吨/公顷,30%属旱地一季稻区,产量平均在4.6吨/公顷.近10年来,由于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而单产却未提高,种植面积有所减少,水稻总产量年平均下降1%。在过去20年中,育成了14个半矮秆改良品种,为水稻产量的提高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由于产量水平的提高,使水稻单产近年来一直徘徊不前,杂交水稻的应用可改变这种状况、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现就哥伦比亚杂交水稻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是世界第三大产棉国,位于中国和美国之后。1991年总产250万吨,面积299.7万公顷,单产830kg/hm~2,进口152.6万吨,出口205万吨,期末库存95.4万吨,库存与消费比率24%。预计1992年总产242.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2020年我国水稻面积恢复增长至3 007.6万hm2,比2019年增加38.2万 hm2;受灾害偏重发生影响,水稻平均单产7 044.0 kg/hm2,降低15.0 kg/hm2,但仍为历史第2高;水稻总产2.1186亿t,增加225.0万t,连续10年稳定在2亿t以上。国内稻米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晚籼稻市场走势明显强于2019年,2020年12月稻谷收购价格2 740.3元/t,同比上涨9.0%;优质稻和普通稻价格分化明显,黄华占、丰两优等优质稻价格比普通品种每kg高0.2元以上。大米进口量恢复增长,2020年我国进口大米294.3万t,同比增长15.6%;出口大米230.5万t,减少16.1%。2020年品种审定数量继续大幅增加,市场结构持续优化,国审品种的总体优质化率超过50%。绿色发展稳步推进,绿色生产技术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分析了我国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展望了2021年水稻产业发展趋势:预计水稻面积小幅增加,单产稳定在7 050.0 kg/hm2,品种结构继续优化,大米市场平稳运行,绿色品种和技术推广应用加快。  相似文献   

11.
江西是我国双季稻的优势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之一、古时贡米之乡的江西省万年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分析了万年县水稻生产的熟制结构和农户在熟制选择中的考虑因素。结果表明,与近40年江西省水稻种植面积呈现正反“W”型变化特点相似,万年县双季稻呈现先减后增再减的变化特点,而单季稻呈现出持续增加的特点;农户熟制选择受地块特征和地理位置影响较大,城郊和滨湖平原地区的双季稻面积占绝对优势,而丘陵地区的单季稻种植面积在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和政策因素是农户水稻熟制选择的重要原因,而绿肥种植主要依靠政府政策的引导;劳动力状况和农业生产技术也是农户熟制选择的两大因素。因此,要加强冬闲田的开发利用、恢复绿肥生产、提高复种指数,努力做到土地用养结合、地力常新。调整作物结构、优化种植模式、引导农户遵循“绿色协调发展” 的原则选择合适的种植模式,进行合理的熟制配置,以此构建水稻生产绿色发展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稻种植区划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根据各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水稻种植特点,将中国稻区划分为6个稻作区(一级区)和16个稻作亚区(二级区)。对各个稻作区和亚区的基本情况、自然生态条件、稻田种植制度、品种类型、主要病虫害等作了评述,並提出水稻生产发展方向、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探索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双丰收的高效途经,通过3年的研究,创建了"头季稻-再生稻-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增产又增收,总产量为63.25 t/hm2,其中头季稻产量为13.14 t/hm2,再生稻产量为2.68 t/hm2,马铃薯产量为47.43 t/hm2,总产值16.98万元/hm2,总纯收入12.03万元/hm2。并分析总结了头季稻、再生稻、马铃薯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武夷山风景区周边盆地属中亚热带气候,水稻安全生长季235d,积温5368℃,可一年两熟,种植晚熟高产杂交稻品种的热量一季有余,两季不足。适时早播,调节单季稻和再生稻头季开花结实期与七八月份光温高值期重合,再生季避过早秋冷害,是稻作增产增收的关键举措。高产配套技术有选用良种、合理施肥管水、推行机械化生产和防控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游稻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国家调低稻谷保护收购价后长江中游稻区水稻产业发展状况,湖南、湖北、江西和河南4省水稻专家组织开展了相关调研。结果表明,长江中游稻区2018和2019(预测)两年水稻总体种植面积持续缩减,主要是湖南和江西“双改单”和种植结构调整所致,而湖北和河南面积略有增加。稻区内2018年稻谷销售进度明显滞后于上年同期,稻谷价格也不同程度下跌。这主要受国家保护价下调影响。而优质稻谷销售进度和价格受影响较小,其流通表现出更强的市场化。2018年水稻种植人工、地租、化肥和总成本均出现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地租和人工成本增加是总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2018年稻米加工企业稻谷收购量、收购价和稻米批发价均不同程度降低。稻区内优质稻和杂交稻种植面积占比均为64%;籼稻面积占比97.6%。不同水稻种植技术应用比例表现为 抛秧>手插和直播>机插;再生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稻渔模式迅猛发展。同时,稻区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着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下降,订单农业发展风险重重,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修缮主体不明确,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偏低,稻渔模式无序发展隐患大,农民卖粮难度大、成本高、风险大,区域稻米品牌建设亟待加强等一系列问题。建议政府调整粮食收储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政策和补贴支持力度,加强对再生稻和稻渔模式发展的引导,加大科研攻关投入。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游稻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国家调低稻谷保护收购价后长江中游稻区水稻产业发展状况,湖南、湖北、江西和河南4省水稻专家组织开展了相关调研。结果表明,长江中游稻区2018和2019(预测)两年水稻总体种植面积持续缩减,主要是湖南和江西“双改单”和种植结构调整所致,而湖北和河南面积略有增加。稻区内2018年稻谷销售进度明显滞后于上年同期,稻谷价格也不同程度下跌。这主要受国家保护价下调影响。而优质稻谷销售进度和价格受影响较小,其流通表现出更强的市场化。2018年水稻种植人工、地租、化肥和总成本均出现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地租和人工成本增加是总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2018年稻米加工企业稻谷收购量、收购价和稻米批发价均不同程度降低。稻区内优质稻和杂交稻种植面积占比均为64%;籼稻面积占比97.6%。不同水稻种植技术应用比例表现为抛秧>手插和直播>机插;再生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稻渔模式迅猛发展。同时,稻区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着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下降,订单农业发展风险重重,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修缮主体不明确,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偏低,稻渔模式无序发展隐患大,农民卖粮难度大、成本高、风险大,区域稻米品牌建设亟待加强等一系列问题。建议政府调整粮食收储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政策和补贴支持力度,加强对再生稻和稻渔模式发展的引导,加大科研攻关投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最近十余年,是我国杂交稻优质化从修订审定指标引导到全面推进的重要时期,回顾这一时期我国优质杂交稻的选育与推广进程,对于完善和指导未来的水稻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试验材料与数据来自2009-2020年我国杂交水稻主要品种的推广面积统计汇总、品种审定试验结果及品种系谱资料。分析了各主要稻区优质杂交稻品种的推广应用总体情况,梳理了主要优质杂交稻品种利用的不育系、恢复系及各系列品种推广面积,还回顾了各稻区主栽品种更替历程。【结果】这一时期,我国优质杂交稻品种推广面积持续快速增长,各主要稻区品种优质率显著提升,但高档优质稻品种仍然缺乏。优质杂交稻品种的亲本来源比较单一,集中于15个骨干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此外,分析结果还显示我国各主要稻区主栽优质杂交稻品种总体上进行了1~2次大规模更替。【结论】过去12年来,得益于水稻科研育种技术创新驱动,我国杂交稻优质化育种进程明显加快,各稻区优质杂交水稻品种不断涌现,推广面积快速增加,生产主推优质品种比重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8.
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69,自引:8,他引:69  
 在借鉴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株型育种经验基础上,我国于1996年开始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采取的技术路线是理想株型塑造与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至2005年的目标产量是在百亩(6.67 hm2)规模下单季稻达到12 t/hm2(800 kg/667 m2)。介绍了国外水稻超高产育种和国内超级稻育种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杂交稻组合“协优9308”。该组合表现出高产与优良株型的完美结合,生育后期青秆黄熟,结实率高,籽粒饱满。2000年在浙江新昌验收百亩片平均产量达到11 837 kg/hm2,最高产田块产量达到12 282 kg/hm2。以“协优9308”为例,提出了“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和生理特征,并对今后的超级杂交稻育种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发展的现状和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发展迅猛,截止到2010年年底,共有427个两系杂交组合通过了省级或国家新品种审定,其中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的品种有62个。2005年至2011年,农业部冠名“超级稻”的83个品种中,两系杂交水稻占17个。据农业部全国农作物主要品种推广情况统计表的统计资料,1993年到2009年共有121个两系组合年推广面积达到或者超过6 700 hm2,累计推广面积达到2097.4万hm2(3.15亿亩)。2002年两优培九的推广面积达到82.5万hm2,荣登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的榜首。此后7年,两系杂交水稻组合的种植面积6次位居第一,1次位居第二。目前两系杂交水稻占全国杂交水稻总面积的20%左右,已经成为我国水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类型,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介绍了我国两系杂交水稻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Although Cambodia might have achieved self-sufficiency and an exported surplus in rice production,its rice-based farming systems are widely associated with low productivity,low farmer income and rural poverty.The study is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village survey in 14 communes containing 97 villages of Kampong Chhnang Province from March to June,2011.It analyzes the prevailing rice-based cropping systems and evaluates options for their improvement.Differences in cropping systems depend on the distance from the Tonle Sap water bodies.At distances greater than 10 km,transplanted wet-season rice cropping system with low productivity of about 1.6 t/hm 2 prevails.This deficiency can be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soils with high coarse sand fractions and low pH (< 4.0),use of ’late’ cultivars,and exclusive use of self-propagated seeds.To improve this cropping system,commercial ’medium’ cultivars help prevent crop failure by shortening the cultivation period by one month and complementation of wet-season rice with non-rice crops should be expanded.Areas adjacent (≤ 1 km) to the water bodies become inundated for up to seven months between July until January of each year.In this area,soils contain more fine sand,silt and clay,and their pH is higher (> 4.0).Farmers predominantly cultivate dry-season recession rice between January and April.Seventy-nine percent of the area is sown directly and harvested by combines.Adoption ratio of commercial rice seeds is 59% and yields average 3.2 t/hm 2.Introduction of the second dry-season rice between April and July may double annual yields in this rice cropping system.Besides upgrading other cultivation technologies,using seeds from commercial sources will improve yield and rice quality.Along with rice,farmers grow non-rice crops at different intensities ranging from single annual crops to intensive sequences at low yiel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