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青花菜贮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11月,我所用6—苄基腺嘌呤等保鲜剂处理青花菜,放在低温下贮藏,结果表明,以50×10~(-6)的6—苄基腺嘌呤(BA)液浸蘸青花菜花球基部的,贮藏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1991年用BA 40×10~(-6)液对青花菜花球进行喷雾处理,进一步验证BA对青花菜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国华 《蔬菜》2003,(7):4-5
青花菜是浙江省主要的蔬菜出口作物,全省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hm2 左右,但由于青花菜播种季节处在7-9月份高温和台风活动期,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培育壮苗,便成为青花菜生产、加工、出口贸易的关键。象山县现代农业实验场本着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服务的宗旨,2001-2002年成功培育了青花菜秧苗140 hm2,有效地为生产解决了种苗问题。现介绍如下:一、青花菜幼苗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青花菜幼苗生长发育包括发芽期、基本营养生长期和幼苗迅速生长期三个阶段。青花菜性喜冷凉,属半耐寒性蔬菜。其发芽的最低温度为3 ℃,最适温度为20…  相似文献   

3.
小番茄-小青菜-青花菜高效有机栽培模式,实现了1年3熟轮作种植目标。通过合理安排作物茬口,利用育苗技术,延长共生期,满足3种蔬菜对生育期的要求。严格按照有机栽培操作规程,实现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产目标,保证蔬菜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泰双方实行果蔬贸易“零关税”,给勐海县蔬菜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勐海生产的青花菜、西芹、生姜等大量出口泰国,尢其以青花菜深受泰国人青睐,供不应求。但由于气候和栽培技术的影响,我县青花菜产量低、商品率低,为探索青花菜高产栽培技术,提高青花菜商品率和出口份额,我们采用当今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无土育苗-漂浮育苗进行育苗,为青花菜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年技术实践,总结出黄瓜-豇豆-青花菜周年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介绍其茬口安排及其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青花菜     
正青花菜又称茎椰菜,别名绿菜花、紫菜花、意大利芥蓝,木立花椰菜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二年生草本甘蓝类蔬菜,以花球供食用。青花菜的产品器官是由肉质的花茎、小花梗以及花蕾共同组成的,其花球较松散,外观呈绿色或紫色。青花菜是普通甘蓝的变种,其演化中心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有专家认为,青花菜起源于亚洲迈诺尔附近,后在意大利种植并且得到发展,最后引种到欧洲北部和不列颠群岛。故早期青花菜有意大利甘蓝、意大利花椰菜、意大利花菜、意大利笋菜、意大利芥蓝、西西里紫花椰菜等称谓。据米勒(1724)《园艺学辞典》记载,1660年有嫩茎花菜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有机蔬菜市场的需求,发展高效栽培模式势在必行.通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适合市场定位在国内、小规模农场式有机蔬菜生产模式,即小南瓜-香菜-青花菜-春萝卜栽培模式,利用设施栽培,一年收获四茬,效益明显.每667 m2可收获小南瓜1 500 kg,产值3 000元以上;香菜400kg,产值近2 500元;青花菜1 000kg,产值4 000元左右;萝卜2 500kg,产值2 500元以上;总产值超过1万元.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青花菜是浙江省的主要出口蔬菜,全省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hm2左右,是农业加工企业的生产基地。但由于青花菜播种季节处在7~9月高温和台风活动期,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培育壮苗,便成为青花菜生产、加工、出口获得优质高效的关键。象山县现代农业实验场本着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服务的宗旨,2001-2002年成功培育了青花菜秧苗140hm2,有效地解决了生产缺苗问题。1育苗方式青花菜育苗方式与其品种特性和茬口安排有关。浙江省东部沿海地区一般采用露地播种+遮阳网覆盖降温+农膜覆盖避雨的方式育苗。壮苗标准:苗龄适宜,秧龄30~35天,…  相似文献   

9.
溧水县是江苏省最大的有机蔬菜基地.为提高有机蔬菜产量,增加效益,近几年,我们经过不断摸索,找到了一套"青刀豆-菜秧-青花菜-菠菜"有机栽培模式,全年可收获青刀豆500kg,菜秧600~1 200kg,青花菜1 700kg,菠菜1 400kg,每667 m2收入8 600~10 000元.随着我县有机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加工出口蔬菜的增加,该栽培模式已在我县推广应用.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海艳 《西南园艺》2001,29(1):28-29
青花菜又名嫩茎花椰菜、绿花菜、西兰花 ,于1 9世纪引进我国 ,因其产量低 ,故一直种植不多。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蔬菜营养及多样化的追求 ,已有较大发展。  据分析资料 ,青花菜营养十分丰富 ,每 1 0 0 g鲜重含蛋白质 5 0mg,维生素C 1 40mg ,是花椰菜的 2倍 ,番茄的 4倍 ;含钙 1 36mg、铁 1 6mg,分别是花椰菜的 1 1倍和 2倍。另青花菜含有特殊成分吲哚醇 ,能防止乳房肿瘤的生长 ;还含有 β -胡萝卜素 ,可防止肺部、咽喉及膀胱癌 ,降低心脏病以及重风的发生率。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青花菜对环境条件的…  相似文献   

11.
正天津市武清区大孟庄镇后幼庄村及周边村探索出春青花菜—夏鲜食玉米/芫荽—秋青花菜一年三茬种植模式,利用春秋两茬青花菜的生产间隙种植一茬鲜食玉米或芫荽(香菜),省工、节本,并有效减少了青花菜病虫害的发生,每亩年纯收益8 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1茬口安排春季种一茬青花菜,秋季种一茬青花菜,中间夏茬可以种一茬鲜食玉米,也可以种一茬香菜。春青花菜于1月上旬播种,2月中旬定植,4  相似文献   

12.
有机蔬菜的生产,不仅要求种植基地符合有机生产的标准,而且对品种的选用、栽培技术的应用也有较高的要求。为提高生产效益,我们在省级有机农业科技园一思源有机蔬菜基地设计了多种栽培模式,经过几年摸索,筛选出毛豆-青刀豆-青花菜的高效模式,并形成了一套有机栽培技术,全年一般每667m^2可收获毛豆鲜荚600kg、青刀豆500kg、青花菜1700kg,产品全部出口国外,产值超万元。该栽培模式比较适合规模经营,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青花菜原产地中海沿岸 ,19世纪末叶传入我国 ,它是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中以绿色花球为产品的一个变种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青花菜食用部分是带花蕾群的肥嫩花茎 ,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钙、铁等矿物质 ,风味鲜美 ,是一种高档蔬菜和保健蔬菜。今年我区出口青花菜种植面积达6 6 6 7hm2 ,我们在总结前几年成功栽培出口青花菜的基础上 ,根据今年出口市场的需求和我区生产现状 ,特编写了本年度出口青花菜规范化栽培技术。1 品种选择根据外贸出口要求 ,今年主栽品种分早、中、晚熟 3种 ,代表品种为四季绿 - 96、早生圣绿…  相似文献   

14.
青花菜     
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 itali- ca)又名茎椰菜和木立花椰莱。原产欧洲南 部,是野生甘蓝的一个变种,古罗马人开始 食用这种长小花球的甘蓝类蔬菜时不分花椰 莱和青花菜, 1829年英国人Switzer才把长 黄白色花球的植株叫花椰菜,把主茎和侧枝 都能结花  相似文献   

15.
青花菜(西兰花、绿菜花、本立花椰菜),学名Brassica oleracea.L.var.italica Plench.是一种新兴特菜,以嫩花球(包括花蕾、花梗)供食用。青花菜营养丰富,特别值得提到的是青花菜含有氮印甲醇,有防止乳腺肿瘤的作用。青花菜传入我国近百年来发展较快,花球柔嫩,风味清香,是高级酒店常备名菜。我省引种青花菜不到十年,栽培品种单调,不能满足市场需要。1993年我们引入日本、台湾等地青花菜品种,观察熟性、产量等性状,以期选出适宜我省栽培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马拉松青花菜是日本产一代杂交品种,2005年福建尤溪县恒利食品有限公司引进后,在尤溪县各乡镇进行多点示范种植,适于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秋冬季栽培.该品种植株高大,产量高,适应性广,风味优良,耐贮运,商品性好,经济效益高,适宜保鲜和速冻加工出口.  相似文献   

17.
青花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花菜为我市主栽蔬菜品种,常年种植面积较大,但品种单一。为筛选出适合我市栽培的青花菜品种,2008年我们从先正达有限公司引进了几个青花菜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积极推广春青花菜(又称西兰花)-夏甘蓝-延秋番茄种植模式,能充分利用大棚,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一年三种三收,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9.
正青花菜营养丰富,生产效益较好,是江汉平原地区的主栽作物之一,但青花菜对气候条件、栽培管理要求较高,否则会出现无心、黄蕾、花夹叶、满天星等症状,影响商品性及产量。现特介绍江汉平原地区青花菜种植技术,以供参考。1青花菜生物学特性青花菜属于甘蓝的变种,植株高大,生长20余片叶子后抽出花茎,顶端生长紧密群集成花球状的  相似文献   

20.
青花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花菜又名西兰花、绿花菜等,在花蕾菜类中,青花菜的养分最高,被誉为高营养蔬菜,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我市和合、东海等乡镇有多年的种植历史,主要栽培品种有绿带、优秀等,优秀品种宜在7月中旬-8月中旬播种,播后90-95d收获;绿带播种时间可稍晚些,生育期105-107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