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鲜食糯玉米新组合及其食味品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鲜食糯玉米鲜果穗采收期,从鲜果穗产量、商品性和食味品质3个方面对39个鲜食糯玉米新组合进行综合评价,探讨了鲜食糯玉米新品种选育中新组合筛选及其食味品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京科糯2000为试材,对采后鲜食糯玉米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果皮和胚乳细胞变化进行了观察,以了解鲜食糯玉米采后柔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采后柔嫩度随贮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低温会适当延缓柔嫩度下降和果皮厚度降低;果皮厚度降低是柔嫩度下降的主要因素,胚乳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度变化对柔嫩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可溶性糖是糯玉米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决定了鲜食糯玉米的甜度,并且影响了糯玉米鲜果穗食味品质的优劣。本文以适时采收的糯玉米鲜穗为试验材料,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了有苞叶和无苞叶糯玉米鲜果穗在常温/低温处理条件下、不同贮藏时间段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为糯玉米鲜果穗的贮藏保鲜及适时加工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糯玉米又称为粘玉米、蜡质玉米,是由糯质基因wxwx控制的玉米胚乳突变类型,其籽粒中所含的淀粉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糯玉米在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主要用作鲜食.鲜食糯玉米具有食味品质优良,营养价值丰富的显著特点,具体表现为:1、煮熟后柔软细腻、甜粘清香、皮薄无渣,非常适合东方人的口味。2、淀粉消化率高,籽粒中可溶性糖、优质蛋白质组分、赖氨酸及其它多  相似文献   

5.
糯玉米鲜食品质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糯玉米又称为粘玉米、蜡质玉米,是由糯质基因wxwx控制的玉米胚乳突变类型,其籽粒中所含的淀粉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糯玉米在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主要用作鲜食。鲜食糯玉米具有食味品质优良、营养价值丰富的显著特点,具体表现为:①煮熟后柔软细腻、甜粘清香、皮薄无渣,非常适合东  相似文献   

6.
糯玉米的鲜食品质及其改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糯玉米又称为粘玉米、蜡质玉米,是由糯质基因wxwx控制的玉米胚乳突变类型,其籽粒中所含的淀粉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糯玉米在我国及一些东方国家主要用作鲜食。鲜食糯玉米具有食味品质优良、营养价值丰富的显著特点,具体表现为:①煮熟后柔软细腻、甜粘清香、皮薄无渣,非常适合东  相似文献   

7.
鲜食糯玉米品质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影响鲜食糯玉米品质的关键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江苏省2009年糯玉米区域试验10个参试品种的6个主要品质性状与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品质与6个主要品质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糯性皮厚薄柔嫩性外观品质气味风味色泽。在选育高品质鲜食糯玉米品种过程中,应重视糯性、皮厚薄、柔嫩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糯玉米穗形美观、结实饱满,籽粒鲜食柔嫩细腻且有玉米的清香,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一般玉米春夏种植较多,秋季种植较少,糯玉米如果秋季合理种植,效益可观。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品种选用选用糯玉米品种时,除注意品种的丰产性和品质,以及该品种的抗性外,还要注意满足不同  相似文献   

9.
鲜食糯玉米新组合筛选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在天津地区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对参加2012年天津市预备试验的15个鲜食糯玉米组合的产量、生育期、农艺性状、外观品质以及食味品质等进行了评价鉴定。通过播种、田间考查记录数据、收获后考种分析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以及评价小组成员对15个组合的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的打分评价筛选出了食味品质好的组合。结果表明,糯预2、糯预3和糯预5为理想组合,值得在天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鲜食玉米品质指标的优先等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市场角度确定鲜食玉米品质指标的优先等级,为鲜食玉米种植者调整玉米种植结构,促进鲜食玉米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7年昆明市农贸市场购买鲜食玉米顾客跟踪随机问卷调查获取鲜食玉米品质指标的相关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鲜食玉米品质指标优先等级进行排序,并确定出各指标的评价数值。[结果]糯性口感甜度籽粒饱满度气味皮厚薄籽粒排列外观色泽。应用此结果,得出昆明农贸市场主要鲜食玉米品种综合得分,西双版纳四路糯衍生型小白糯西双版纳小黄糯石林白糯红糯、紫糯黄甜脆。[结论]云南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种植鲜食玉米不失为一种玉米提质增效的选择,鲜食玉米种植者种植糯玉米尤其优异资源的糯玉米更能受到市场青睐。  相似文献   

11.
鲜食糯玉米品质差异及品质评价理化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8个鲜食糯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授粉后17~29 d不同采收期籽粒粗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最、皮渣率、淀粉黏度性状与鲜穗蒸煮晶评分的变化及关系.结果表明:鲜穗蒸煮品评分与各品质成分在品种间、采收期间差异极显著;最佳品质期在授粉后的时期及长短在品种间存在差异;各品种在最佳品尝品质时,品尝评分分别与峰值黏度、终值黏度、崩解值、籽粒粗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皮渣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淀粉黏度性状,尤其是峰值黏度对品种品尝评分有重要作用.籽粒粗淀粉含量、淀粉黏度性状和皮渣率可作为糯玉米品种品质评价的客观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桂糯541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NBW4112为母本,以YL61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纯糯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的选育以“甜味糯”型糯玉米为目标,采用了软质胚乳型糯玉米×硬质胚乳型糯玉米的杂交模式,融合了北方糯玉米和广西糯玉米的优良特性,在品质上具有皮薄、柔嫩性好、甜度较高、风味佳、果穗外观好、籽粒饱满平整等优点,同时在产量和抗性上表现优秀,是鲜食和加工两用的新品种,于2022年参加广西鲜食糯玉米区试,并通过了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初审。本文阐述了桂糯541的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为今后利用软质胚乳型糯玉米×硬质胚乳型糯玉米的杂交模式选育“甜味糯”玉米新品种提供例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鲜食糯玉米不同品种授粉后籽粒品质主要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试图阐明糯玉米籽粒品质主要成分授粉后的变化动态。【方法】以15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完全区组设计,分析灌浆期籽粒粗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及与品尝品质和产量的相关性。【结果】影响品质的主要因子是:外观品质、糯性和柔嫩性。灌浆各时期籽粒粗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的品种间差异显著。籽粒粗淀粉积累呈“S”型增长曲线,符合Richards方程,y=K/(1+Ae-Bx)1/N,粗淀粉积累起始增长势高、活跃增长期长、快增期灌浆速率高有利于籽粒粗淀粉积累。可溶性糖含量随授粉后天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以吐丝后4~12 d较快,12~20 d渐慢,20~24 d又变快,24 d后又转慢,到成熟期降至最低值。蛋白质含量与授粉后天数的变化符合方程Y=a×ebx,b绝对值小有利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提高。【结论】授粉后糯玉米不同品种籽粒品质主要成分分别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方程参数值不同体现了籽粒品质成分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120份甜、糯玉米自交系的产量、品质和农艺性状,解析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筛选优良自交系,开展育种潜力评价.[方法]测定120份甜、糯玉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花期、株高、穗位高)、产量性状(鲜苞穗重、鲜穗重、鲜粒重等)及品质性状(皮渣率、糖度、粗蛋白、粗淀粉、脂肪含量等).选择产量、糖度、皮渣率最优的前50%自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为四川省优质高产糯玉米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鲜食糯玉米10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糯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行粒数株高穗位高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穗长是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出籽率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结论]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应以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等几个性状为主要目标,提高鲜食糯玉米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仲甜7号’是以自交系M39和自交系M102为亲本的鲜食甜玉米(Zea may saccharate Sturt)一代杂交种,在202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品种审定,2021年在广东省引种备案.该品种高产、稳产,鲜果穗平均产量10 846.5 kg/hm2;高抗大斑病、纹枯病,抗小斑病、锈病,抗倒伏性强;籽粒柔嫩性好,皮薄,甜度高,品质评价等级汇总评分为85.0分,适合广东、广西地区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7.
薄果皮甜玉米自交系的鉴定与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果皮厚度直接决定了子粒的柔嫩度,果皮越厚,柔嫩度越差。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果皮厚度来间接判断甜玉米的柔嫩度,并通过选育薄果皮的品种提高甜玉米品质。本试验对65份普甜、127份超甜玉米自交系进行了初步果皮厚度测定和筛选,并提出了广州地区甜玉米果皮厚度四级分级标准:薄(X≤75μm)、较薄(75μm95μm),供育种者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C(Vc)又叫抗坏血酸,是鲜食糯玉米及其加工品中非常重要的营养指标。本文研究了4个糯玉米品种鲜果穗采后籽粒中Vc在4种不同贮藏处理条件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鲜籽粒中Vc含量受温度影响很大,受苞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从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人们消费观点的改变, 阐述了糯玉米品种选育与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介绍了糯玉米由一个突变体到现在上百个品种, 各种花色的发展过程; 糯玉米由简单的青嫩果穗鲜食到现在的青嫩鲜食、保鲜加工、深加工等多种利用途径, 以及形成了产业化; 分析了糯玉米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今后要根据我国国情因时、因地、逐步扩大的建议; 明确了现阶段糯玉米的育种目标除农艺性状和综合抗性要求外要求鲜食及保鲜加工以适口性、商品性好为主; 工业用深加工以籽粒产量高, 支链淀粉高为主; 饲用主要以生物产量高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