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早丰红茄是以Q-04为父本,Q-02为母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茄子,早熟,丰产,抗病,从定植至始收30-42天,前期产量1170-1720kg/667m^2,全期产量3900-4500kg/667m^2。品质优。  相似文献   

2.
辣椒氮、磷、钾施肥效应模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遵义县主要水稻土辣椒施肥模型,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设计进行了辣椒肥料效应试验,建立了氮磷钾肥料效应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N为13.26kg/667m^2.P2O5为5.32kg/667m^2、K2O为11.29kg/667m^2,最佳干椒产量为244.42kg/667m^2。在试验区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明。当施肥与三元二次方程推荐的施肥方案接近时,产量效果比较好,其施肥配置方案为:N为13.26kg/667m^2、P2O5为5.32kg/667m^2.K2O为11.29kg/667m^2,对于指导施肥决策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经济效益比较表明,氮、磷、钾配比在中、中、中水平或中、低、低水平时效益较好。肥料效应分析表明.辣椒对氮肥及钾肥的需用量大,其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4:0.85。  相似文献   

3.
“一串铃2号”南瓜是以N-19为父本、N-13为母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性早熟、丰产、耐热、抗疫病。从定植至嫩瓜始收36-49天;前期嫩瓜产量423-645kg/667m^2,全期产量3138-3764kg/667m^2;嫩瓜品质佳。  相似文献   

4.
番茄-芹菜-芹菜高效栽培模式是本区东孝街道下于村在多年生产的基础上探索而成,成为该村的一大特色,为本区的设施生产做出了一定贡献。该栽培模式番茄平均667m^2产量8500kg左右,667m^2产值1万元左右;夏秋季芹菜667m^2产量3500kg左右,产值1万元左右;越冬栽培芹菜667m^2产量3500kg以上,产值0.6万元左右。现将该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桐庐县‘黑珍珠’樱桃的引种实施区单产455kg,平均价格45元/kg,单位产值20475元/667m^2,单位纯收益为18000元/667 m^2;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对照单产324 kg,平均价格26元/kg,单位产值8424元/667 m^2,单位纯收益为5450元/667 m^2。增幅分别为140.4%、281%、243.1%、330.3%,项目实施区经济效益极明显。  相似文献   

6.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黔单8号’的最佳播种密度和氮磷钾的施用量,初步建立了‘黔单8号’的产量与播种密度及氮磷钾施用量主要栽培因素的回归模型,并总结出‘黔单8号’在贵州山区产量获得777.80kg/667m^2的最优方案为:栽培密度在5014-5903株/667m^2,施氮量在38.28-45.72kg/667m^2,施磷量在138.8~151.2kg/667m^2,施钾量在37.73~42.27kg/667m^2。  相似文献   

7.
丁小媛 《西南园艺》2011,5(4):10-11,20
不同施肥时期、不同施肥数量、不同留桩高度三因素三水平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收获前10d施尿素15kg/667m^2,保留基部2个节位的再生高粱产量最高,折合667m^2产量405.07kg。  相似文献   

8.
我县安宜镇北港村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种植蔬菜,近几年该镇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设施建设,新建了几百个钢架大棚,种植的马铃薯-冬瓜-萝卜-芹菜一年四熟套作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模式马铃薯667m^2产量1000kg,产值2000元;冬瓜667m^2产量3000kg,产值1500元;萝卜667m^2产量1000kg,产值2000元;秋冬芹菜667m^2产量2000kg,产值3000元,综合产值8500元。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早春西葫芦采用高密度(4000株/667m^2)比对照CK(2650株/667m^2)产量增加595.75kg/667m^2,增产19.85%;产值增加230.54元/667m^2,增值19.03%。  相似文献   

10.
通过饱和正交试验设计,对海蜜2号厚皮甜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的9个水平组合中,以“A3B2C1D3”组合的产量和效益最高。即每667m^2基施有机肥1500-2000kg,复合肥50kg,磷酸二氢钾35kg,石灰75kg 667m^2密度700株;留果节位5-6节;单株留果数3个。  相似文献   

11.
大棚紫果叶菜——丝瓜-芹菜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如城镇钱桥村菜农利用大棚紫果叶菜一丝.瓜一芹菜高效种植模式,667m^2年产值达1万元,其中紫果叶菜667m^2产2500kg,产值4000元;丝瓜667m^2产2000-2500kg,产值2000元;芹菜667m^2产3000-4000kg,产值4000元。  相似文献   

12.
萍乡田少人多,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足267m^2,为最大限度发掘土地价值和增加农民收入,萍乡市蔬菜科研所积极推广早黄瓜-辣椒-萝卜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首先在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幸福自然村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667m^2早黄瓜产量3500kg,产值3500元。每667m^2辣椒产量3000kg,产值6000元。667m^2萝卜产量5000kg,产值3000元。667m^2全年产值12500元。  相似文献   

13.
“早春西红柿-早秋花椰菜-冬莴苣”周年三茬三熟,是武汉城郊经过多年试种、示范、推广,获得成功的一种精细菜高效栽培茬口模式。一般情况下:西红柿每667m^2产5000kg,收入6500元;花椰菜每667m^2产1250kg,收入4000元;莴苣每667m^2产2500kg,收入2500元。全年三茬合计每667m^2产8750kg,收入13000元。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萝卜新品种万萝一号产量(Y)与播期(X1)、密度(X2)和施氮量(X3)间的数学模型。经因子水平选优,得出产量在2500kg/667m^2下的栽培模式:播期在9月13-14日,密度4491.3~5108.7株/667m^2,施氮量6.11~7.69kg/667m^2。  相似文献   

15.
1地面覆盖 用作物秸秆、杂草等进行地面覆盖,具有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温度,防止地表径流,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1)全园覆盖。适用于郁闭的果园,每667m^2覆干草2000-2500kg,鲜草4000kg。2)树盘覆盖。适于树体小、有间作或草源不足的果园,每667m^2覆干草1100-1500kg,鲜草2000-3000kg,两者厚度均为10-20cm。  相似文献   

16.
杭州市西湖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大力推广大棚春番茄接茬秋辣椒栽培技术,面积逾100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大棚春番茄于10月中下旬播种,12月中下旬-翌年1月定植,3月下旬始收,7月上旬采收结束,每667m^2产量5000kg,按每千克1.1元计算,每667m^2产值5500元;秋辣椒于6月下旬-7月上旬播种,7月下旬-8月上句定植,8月下旬-9月中旬始收,12月中下旬采收结束,每667m^2产量1750kg,按每千克4.0元计算,每667m^2产值7000元。两者相加每年每667m^2产值12500元,扣除各种成本3240元,年纯收益可达9260元。  相似文献   

17.
海陵爆竹香丝瓜为地方特色农产品,栽培历史悠久。其主蔓第5~7节着生第1雌花,外观呈爆竹型,表皮绿色无明显突起,有9-10条深绿色纹理,长20-45cm、直径4.5-6.0cm,肉呈乳白色,具有皮薄肉香、带糯性等特点,是夏秋季节市民喜食的主要蔬菜品种。一般667m^2产量2000~2500kg,667m^2产值8000~10000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昭通市农科所从昆明市呈贡县引进雪莲果种子120kg,应用低温处理技术在昭鲁坝区种植1666.7m^2获得成功,经测产验收,平均每667m^2产2510kg,每667m^2产值10040元,扣除2000元的生产成本,每667m^2纯收入达8040元;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引进雪莲果种子800kg,在乐居科技示范园种植7333.3m^2,经测产验收,平均每667m^2产2252.99kg。  相似文献   

19.
2000年,我院与江苏省射阳县特种园艺研究所合作,在该地进行了油桃的设施栽培试验,共建春暖式大弓棚2个,每个面积400m^2,栽培品种为曙光、早红珠油桃。由于措施得力,建棚翌年平均每棚产果850.6kg,折合每667m^2产量1417.5kg,较露地栽培提前成熟15-21天。建棚第三年折合每667m^2产量1690.6kg,较露地栽培提前成熟17-25天,其周年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试验筛选出了适宜于西南山区幼龄柑橘园的间作模式,分析评价了各种间作模式对柑橘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影响。通过柑橘—大豆、柑橘—马铃薯、柑橘—白菜3种模式的周年间作,幼龄柑橘园周年间作单位面积产出较单一柑橘园种植提高87%,盈利增加76%;土壤侵蚀模数下降到2000 t/(km^2·a)以下;N、P、K肥的环境贡献量为-16.9 kg/667 m^2、2.7 kg/667 m^2、-16.9 kg/667 m^2。结果表明,通过柑橘园的合理间作有效提高了柑橘园的空间利用率,减少了水土流失与土壤中N、P的蓄积,创造柑橘园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