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1降低日粮的蛋白质浓度低污染日粮的概念源于蛋白质节约效应。目前,多数饲料的蛋白质含量都大大超过猪体的需要量,例如,育肥猪豆粕-玉米型日粮蛋白质水平在16%即可,但饲养户常常使用的饲料蛋白质超过20%。由于1/6的蛋白质是氮组成的,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将大大降低氮的排泄量。将日粮蛋白质含量从18%降到16%,这将使育肥猪的氮排泄量减少15%,而如果将日粮蛋白质含量增加至24%,则使氮排出量提  相似文献   

2.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配套杂交肉鹅不同生长阶段羽毛、胴体和内脏的增重和蛋白质沉积量。结果表明:羽毛蛋白质的沉积集中于3~7周龄,此阶段羽毛中沉积的氮占羽毛中沉积总氮的74.39%;内脏蛋白质沉积主要集中于1~5周,此阶段沉积于内脏中的氮量占内脏氮总沉积量的113.98%。内脏和羽毛中氮沉积量的增加主要表现在重量的增加,其蛋白含量变化不大;胴体中蛋白质沉积发生在1~7周龄,沉积氮占全期沉积量的79.78%。羽毛和内脏中蛋白质的沉积速度以4~5周龄最快;胴体中蛋白质沉积速度以1~3周龄最快。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核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蛋白质样品的双向电泳分离效果受各种试验条件的影响较大,针对不同来源的蛋白样品进行试验条件的优化可获得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双向电泳图谱。试验拟建立优化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核蛋白质双向电泳分离体系,按标准条件对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并对关键因素进行优化,采集电泳图谱并分析双向电泳图谱中蛋白斑点的数量、图像分辨率及背景条纹的变化。通过对试验条件的筛选和优化,成功建立了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核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离体系。  相似文献   

4.
家蚕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样品制备方法   总被引:25,自引:11,他引:14  
进行蛋白质组研究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完整地获得一个基因组在一个生物体或一个组织器官的特定时期表达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双向电泳技术是分离组织和器官蛋白质的核心技术 ,而蛋白质样品的制备是双向电泳的基础。以家蚕胚胎、中肠、皮肤、丝腺等组织器官为材料 ,采用磷酸缓冲液或Tris HCl缓冲液抽提蛋白质样品 ,用 6种不同的蛋白质溶解缓冲液溶解蛋白质 ,经蛋白质双向电泳和蛋白质图像软件分析 ,结果表明用磷酸缓冲液抽提、蛋白质溶解缓冲液E溶解是制备家蚕蛋白质双向电泳样品的较好方法。蛋白质磷酸抽提缓冲液 (PBS)的组成为 :32 5mmol/LK2 HPO4,2 6mmol/LKH2 PO4,4 0 0mmol/LNaCl,pH 7 6。蛋白质样品溶解缓冲液E的组成为 :8mol/L尿素 ,2mol/L硫尿 ,4 %CHAPS ,2 0mmol/LTrisbase,30mmol/LDTE ,2 %Pharmalyte(pH 3~ 10 )。  相似文献   

5.
瘤胃能氮同步释放对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瘤胃微生物蛋白质(microbial protein,MCP)是反刍动物小肠可吸收蛋白质(Pro)的主要来源,而优化瘤胃发酵调控,促进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一直是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关于瘤胃能氮同步释放优化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关注,因此,作者主要从瘤胃能氮同步释放的概念、瘤胃能氮同步释放的评价方法和瘤胃能氮同步释放对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影响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讨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内蒙古白绒山羊内源尿素氮循环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饲粮分为低(7.5%)、中(10.5%)和高(13.5%)3个蛋白质水平。选用9只体况良好,体重为(45.63±3.15)kg,装有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3组,即中蛋白质饲粮组(对照组)、变动低蛋白质饲粮组(2 d低蛋白质饲粮—2 d高蛋白质饲粮,循环饲喂)、变动高蛋白质饲粮组(2 d高蛋白质饲粮—2 d低蛋白质饲粮,循环饲喂)。预试期16 d,正试期12 d。通过全收粪尿法、嘌呤衍生物法和同位素灌注法测定山羊氮代谢、内源尿素氮循环以及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中蛋白质饲粮组与变动蛋白质饲粮组比较,瘤胃液氨氮(NH3-N)浓度显著增加(P<0.05),粪氮、尿氮排出量显著增加(P<0.05),沉积氮/摄入氮显著降低(P<0.05),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量显著降低(P<0.05);2)变动低蛋白质饲粮组与变动高蛋白质饲粮组比较,瘤胃液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3)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后,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肝脏合成的内源尿素氮显著增加(P<0.05),进入尿中的尿素氮/肝脏合成的内源尿素氮显著减少(P<0.05),返回鸟氨酸循环的尿素氮/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显著减少(P<0.05),用于再合成的尿素氮/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有利于提高内蒙古白绒山羊氮利用率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  相似文献   

7.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梅花鹿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选择4头三锯梅花鹿 ,按4×4拉丁方设计 ,进行了氮平衡试验。研究了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氮消化与沉积规律及血液某些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 ,氮的进食量显著增加 ;氮的表观消化率、氮沉积量也显著增加。随着食入氮量的提高 ,血清尿素氮浓度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8.
饲料蛋白质保护对肉牛饲料氮的降解,消化和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用甲醛和新型保护剂保护豆饼日粮及未保护豆饼日粮在 3头装有瘤胃和真胃瘘管的阉牛中进行 3× 3拉丁方试验 ,研究保护及未保护豆饼蛋白质在瘤胃降解、真胃后消化吸收及吸收蛋白质的利用率的差异。结果表明 ,新型保护剂保护豆饼明显降低豆饼蛋白质在瘤胃的降解率 (p<0 .0 1 ) ,增加日粮过瘤胃蛋白质量 ,而不影响蛋白质在小肠的消化率及氮的沉积效率 ,但甲醛保护豆饼会导致吸收蛋白质的沉积效率明显下降 (p<0 .0 1 )  相似文献   

9.
采用15N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将4只(30±3)kg、装有颈静脉血管插管的山羊,按4×4拉丁方设计进行试验,研究了由牧草和精料组成的4种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8.5%(A)、11.0%(B)、13.5%(C)和16.0%(D)]对山羊内源尿素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时氮的表观消化率影响较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呈现出随氮食入量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对山羊体内氮的沉积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当日粮蛋白质水平为11.0%时,可获得最大氮沉积量0.36 g/(d·W0.75).粪中15N丰度和富集量都呈现出随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尿中15N丰度和富集量都呈现出随日粮蛋白质水平升高而升高的趋势,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粪和尿中15N峰值出现的时间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西杂育成母牛(西门塔尔牛(♂)×中国黄牛(♀))不同蛋白质进食量的氮代谢情况,选取16头体重在350 kg左右的育成母牛随机分为4组,蛋白质进食量分别为干物质1.4、2.3、3.3、4.2 kg/d,粗饲料限制自由采食,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随日粮蛋白质进食量的升高可消化氮量、氮沉积量明显增加,并使尿中氮排泄量显著增加(P<0.05);育成母牛氮沉积(Y)和日粮粗蛋白进食量(X)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Y(g/(kgW0.75.d))=49.8X(g/d)-248.8(n=16,r=0.84,P<0.05)。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期云南半细毛羊氮平衡和养分排放的影响,试验选择25只10月龄云南半细毛羊(羯羊),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8.38%、10.42%、12.49%、14.99%、19.29%的饲粮,预试期14 d,正试期30 d,在正试期第11 ~ 15天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提升,生长期云南半细毛羊食入氮和沉积氮不断提升|氮沉积率以10.42%蛋白质水平组最高。(2)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粪干物质排放量、粪氮排放量影响不显著(P > 0.05)|8.38%蛋白质水平组粪钙排放量较19.29%蛋白质水平组降低17.86%(P < 0.05)|粪磷排放量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10.42%蛋白质水平组分别较14.99%、19.29%蛋白质水平组降低25.45%、57.24%(P < 0.01)。(3)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尿排放量和尿氮排放量逐渐增加,尿磷排放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10.42%蛋白质水平组尿氮排放量分别较12.49%、14.99%、19.29%蛋白质水平组降低45.64%、63.26%、78.90%(P < 0.05)|尿磷排放量以14.99%蛋白质水平组最高。(4)氮总排放量、磷总排放量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各组间钙总排放量无显著差异(P > 0.05)。(5)粪氮占氮总排放量的比例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而显著降低(P < 0.05),尿氮占比则极显著增加(P < 0.01)|试验羊体内多余的氮主要从尿中排出,而钙、磷以从粪中排出为主。综上所述,饲粮蛋白质水平为8.38% ~ 10.42%时,既能提高生长期云南半细毛羊氮沉积率,又能提高对氮、磷的利用率,降低氮、磷总排放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 蛋白质|云南半细毛羊|生长期|氮平衡|养分排放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亮氨酸对育肥猪氮平衡的影响,以确定低蛋白质饲粮中亮氨酸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取10头初始体重为(70.7±3.1)kg的健康杜×长×大杂交去势公猪,采用5×5拉丁方设计,饲喂5种试验饲粮,包括1个正常蛋白质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4.5%)和4个添加不同水平(0、0.4%、0.8%和1.2%)亮氨酸的低蛋白质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0.0%)。整个试验期为50d,共分为5期,每期10d,前5天为预试期,后5天为收集期。采用全收集粪尿法测定育肥猪的氮平衡指标。结果显示:饲粮蛋白质水平的降低导致育肥猪的氮摄入量显著降低(P<0.05),继而氮排出量和氮沉积量也显著降低(P<0.05),但4个低蛋白质饲粮组的氮沉积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蛋白质饲粮组(P<0.05);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0.4%的亮氨酸时,氮排出量最低,氮沉积量最高;而当亮氨酸添加水平高于0.4%时,氮沉积量显著下降(P<0.05),同时,随着亮氨酸添加水平的升高,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全肠道表观消化率有下降的趋势。综合以上结果得出,育肥猪低蛋白质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0.0%)中亮氨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4%。  相似文献   

13.
利用动物粪便生产微生物和昆虫蛋白质产品(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动物粪便生产微生物和昆虫蛋白质产品(一)韦平广西农业大学530005每天收集处理的动物粪便中,有好几百万公斤的氮,它们有希望转化为家畜和家禽的蛋白质饲料。本文将综述利用动物粪便中的氮来生产蛋白质的各种方法。其中包括藻类、真菌、蝇蛆和蚯蚓等。所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牛奶的营养成分中,蛋白质含量是衡量牛奶质量的核心指标。因此,文章探索两种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方法。为比较凯氏定氮法和杜马斯燃烧法测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准确性,对市面上出售的3种牛奶样品(即全脂纯牛奶、脱脂纯牛奶、发酵乳)进行测定。并讨论了牛奶样品温度对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牛奶样品的温度对凯氏定氮法、杜马斯燃烧法的蛋白质检测结果没有显著影响。随后,使用凯氏定氮法与杜马斯燃烧法测定了这3种牛奶中蛋白质含量,试验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均能准确测定牛奶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 <0.05)。3种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对比为全脂纯牛奶>脱脂纯牛奶>发酵乳。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小于杜马斯燃烧法的相对误差,这表明凯氏定氮法比杜马斯燃烧法的准确度略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研究荷斯坦犊牛日粮蛋白质消化模式的转变、转化效率和代谢特点。选用3头2日龄的荷斯坦公犊进行消化试验和氮平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犊牛1~6月龄期间氮的消化率平均为70.39±6.86,氮的生物学价值平均为51.31±6.04,氮的总利用率平均为36.48±7.24。犊牛日沉积氮量20.80g,每千克增重需氮量44.26g,或日沉积蛋白质130g,每千克增重需蛋白质量279.94g,小于成年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优化蛋白质营养不再仅仅是对日粮进行大致的氨基酸平衡。蛋白质的形式对猪的健康和生长会产生长远的影响。  蛋白质摄入量是生长猪营养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要提高瘦肉生长率,就需要平衡良好的氨基酸以供蛋白质合成之用,这些氨基酸需要以一定的形式通过日粮来提供。现在能够对饲料进行精确的分析,并且有来源可靠的合成氨基酸,已经为猪的蛋白质营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有时候这会导致过量氮的排泄,因为并非提供的所有的蛋白质都会被猪吸收。过量氮的排出,不但会造成浪费,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新的证据表明,单独提供氨基酸可能…  相似文献   

17.
干酪是指在乳中加入适量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蛋白质凝固后排除乳清,将凝块压成所需形状而成的乳产品。本文研究了不同干酪成熟过程蛋白质量、可溶性氮量及干酪质构,以分析蛋白质水解对干酪质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配套杂交肉鹅不同生长阶段羽毛、胴体和内脏的增重和蛋白质沉积量.结果表明:羽毛蛋白质的沉积集中于3~7 周龄,此阶段羽毛中沉积的氮占羽毛中沉积总氮的74.39%;内脏蛋白质沉积主要集中于1~5 周,此阶段沉积于内脏中的氮量占内脏氮总沉积量的113.98%.内脏和羽毛中氮沉积量的增加主要表现在重量的增加,其蛋白含量变化不大;胴体中蛋白质沉积发生在1~7 周龄,沉积氮占全期沉积量的79.78%.羽毛和内脏中蛋白质的沉积速度以4~5 周龄最快;胴体中蛋白质沉积速度以1~3 周龄最快.  相似文献   

19.
1蛋白质品质及需要量粗蛋白质是饲料中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纯蛋白质和氨化物。氨化物在植物生长旺盛时期和发酵饲料中含量较多(占含氮量的30%-60%),成熟籽实含量很少(占含氮量的3%-10%)。氨化物主要包括未结合成蛋白质分子的个别氨基酸、植物体内由无机氮(硝酸盐和氨)合成蛋白质的中间产物和植物蛋白质经酶类和细菌分解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饲料工业》2019,(18):42-47
为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蛋白质营养代谢机制,本实验通过配制高、中、低蛋白质水平的饲料投喂刺参进行养殖实验,利用传统营养与饲料学方法,研究了刺参在不同蛋白质营养条件下生长性能、氮收支方程和机体氨基酸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刺参摄食11%蛋白水平饲料时特定生长率最高(1.72%/d);刺参摄食蛋白质水平为11%饲料时氮收支方程为100C_N=40.76F_N+20.19G-N+39.05E_N,生长氮占摄食氮比例最大达到20.19%,显著高于1%和21%蛋白水平饲料组。氨基酸分析表明,刺参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和色氨酸,11%蛋白水平饲料组鲜味氨基酸和总氨基酸最高,11%和21%蛋白水平饲料组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1%蛋白水平饲料组。该成果将为刺参蛋白质营养需要量的确定、生态型营养与饲料的研究与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