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产后经过12小时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统计某良种场2007~2008年正常产犊母牛的胎衣不下率为16.3% (108/662).胎衣不下的奶牛,容易继发子宫内膜炎,其发病率达到70%以上,还容易继发其他代谢病和乳房炎等.胎衣不下还可以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应该准确地把握胎衣不下的诊断和防治,降低牛群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张梅 《云南农业》2014,(11):29-30
母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正常情况下,胎衣排出时间不超过5h,产后12 h仍未见胎衣排出就认定是胎衣不下.导致母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牛本身胎盘结构、营养状况、个体差异、各种应激等.结合临床实践,浅析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原因及治疗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苏桂芳 《现代农业》2011,(6):101-102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分娩后8小时以内排出胎衣。若超出上述时间不能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胎衣滞留)。现将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发病原因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很复杂,与多种生理因素和营养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赵磊  赵亚军 《农家致富》2012,(16):42-43
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母牛产后12小时胎衣仍未排出就是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发病原因1.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部分或完全不能分离而发生滞留。2.妊娠后期运动不足,营养不良或其他疾病等因素造成的体虚;胎水过多、双胎、子宫损伤、难产或过早助产也会造成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5.
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分娩后,经过12小时仍不能排出胎衣,即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奶牛产后胎衣排出的正常时间一般不超过4~6小时.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胎衣不下的母牛80%以上继发子宫内膜炎,由此导致奶牛不孕、发情延迟、增加配种次数,影响母牛的繁殖力,也可能引起母牛全身感染,在患病期间产奶量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母牛生命.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胎衣不下,一般是指奶牛在产后12~24小时内胎衣不能完全自由排出,它是奶牛的常见病之一,是影响奶牛繁殖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了解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因素,科学的制定综合性防控措施,提高奶牛的经济效益。一、胎衣不下的原因1.生理因素初产牛难产会使胎衣不下的发病危险程度提高3~4倍,产双胎和胎儿过大的牛只发病率也会增加;胎衣不下与奶  相似文献   

7.
胎衣不下奶牛胎盘中孕酮和雌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胎衣不下奶牛胎盘组织中孕酮和雌激素的含量变化,探讨了奶牛发生胎衣不下的内分泌学机制.将20头奶牛分为健康对照组和胎衣不下组,分别采集健康奶牛和胎衣不下奶牛的胎儿胎盘,制备胎盘组织匀浆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中的孕酮和雌激素的含量.结果发现,胎衣不下组奶牛胎盘组织中的孕酮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奶牛,差异极显著(P<0.01);而雌激素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胎盘组织中孕酮和雌激素的含量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奶牛场胎衣不下原因分析及其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彬  刘念瑞  田甲  毛永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81-10582,10585
[目的]为产后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和提高其生产和繁殖性能,从而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了江苏省某大型奶牛场2013 ~2014年产犊记录,分析了不同产犊季节、月份及胎次对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该牛场胎衣不下总发生率为11.25%.不同胎次间胎衣不下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产犊季节和产犊月份对胎衣不下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夏季产犊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最高(15.78%),秋季其次(11.81%),春季最低(3.93%);7月产犊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最高(18.75%),其次为11月和8月,而5月最低.[结论]合理调整配种和产犊季节能在一定降低胎衣不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胎衣不下各种家畜都可发生,常见于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一般产后8~12h仍未排除确诊为胎衣不下,此病不但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继发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产科疾病.从而导致不孕、不发情和习惯性流产,给奶牛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1.胎衣不下奶牛产后12小时仍未排出胎衣者叫胎衣不下,主要是营养因素和妊娠后期运动不足引起。饲料中缺钙、硒、维生素A、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胎儿过大、难产及其他生殖系统疾病都可造成胎衣不下。对该病的预防可在奶牛临产前一个月加喂鱼肝油粉,这对于减少胎衣不下效果明显。也  相似文献   

11.
母猪胎衣在胎儿产后10~60分钟即可排出,一般分两次排出。若胎儿较少时,胎衣往往分数次排出。如果产后2~3小时仍未能排出胎衣,或只排出一部分,称为胎衣不下。一、诊断。猪的全部胎衣不下较少,临床上多见部分胎衣不下。为了诊断  相似文献   

12.
牛分娩后经过一定时间胎衣不下,是母牛常见的产后疾病.母牛产后12~24h仍未见胎衣完全排出,即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近些年,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其实胎衣不下是养牛业常见病之一,如治疗不当容易继发其他产后疾病如牛子宫内膜炎、乳房炎,使母牛妊娠间隔延长,会引起不孕症,甚至危及母牛生命,成为母牛过早被淘汰的主要原因,其危害极大.因此,如何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一直是养牛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介绍一下该病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母畜娩出胎儿后,胎衣在第三产程的生理时限内未能排出,叫胎衣不下或胎膜滞留,牛正常排出胎衣时间为12h。胎衣不下是母牛的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母牛的发情及再次受孕,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养牛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成功治愈了多例胎衣不下的病例,本文例举一例典型母牛胎衣不下的诊治过程,为母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奶牛胎衣不下已经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在常熟市碧溪动物防疫站工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例奶牛胎衣不下的病例。根据病史,临床症状诊断为胎衣不下。经过促进子宫收缩,加速胎衣排出.促进胎儿胎盘和母体分离及防止子宫感染等治疗3天后基本痊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为深入研究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措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资料。本文将介绍接诊病例胎衣不下的痛史、症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小时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  相似文献   

16.
胎衣为胎膜的俗称。胎衣不下又叫做胎盘停滞,是指母畜分娩后在正常时限内胎衣未排出而滞留在子宫内。母羊分娩后排出胎衣的正常时间为6h。胎衣不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胎衣全部不下,即整个胎衣未排出来,胎儿胎盘的脱离部分露于阴门外垂吊,仍有一部分与子宫未脱离。患羊时常拱背努责。另一种是胎衣部分不下,是指胎衣大部分已经排出,只有一部分残留在子宫内,从外部不易发现。患羊不表现任何症状。  相似文献   

17.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玲玲 《现代农业科技》2011,(2):351-352,355
分析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提出了治疗和预防奶牛胎衣不下的措施,以指导奶牛胎衣不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胎盘组织中前列腺素和血管紧张素的含量比较,探讨奶牛发生胎衣不下的内分泌学机制.将20头奶牛分为健康对照组和胎衣不下组,采集健康奶牛和胎衣不下奶牛的胎儿胎盘,制备胎盘组织匀浆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中的前列腺素(PGE2)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试验发现,胎衣不下组奶牛胎盘组织中前列腺素(PGE2)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极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结果表明,胎盘组织中前列腺素和血管紧张素的含量与奶牛发生胎衣不下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奶牛胎衣不下分部分胎衣不下和全部胎衣不下2种,可造成子宫炎、不孕症、胎次减少、产奶量下降、败血症等。胎衣不下的诊断、治疗要及时,尤其要加强饲养管理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20.
奶牛胎衣不下就是奶牛在分娩之后24小时之内,胎衣不能正常排出体外,部分或者全部滞留在子宫里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养奶牛的农户逐年增加,奶牛胎衣不下的病例也越来越常见,笔者根据多年经验主要从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症状、治疗方面总结归纳,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