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1997年5~7月间,某屠宰场待宰生猪发生一种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病猪全身发红、死亡率高达100%的疫病。经诊断为猪巴氏杆菌、猪丹毒、猪瘟混合感染,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调进屠场一车猪(一般宰杀4~6天),进场1~2天后即有1~2头发病,病猪体温升...  相似文献   

2.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0月,我区某乡镇的猪场陆续发生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主征的疾病。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1发病情况该猪场存栏1000余头,其中母猪200头。每年按常规免疫,近几年来疫情稳定。2001年10月1日上午1头菜猪排血尿,查体温41℃,不食,精神沉郁,口吐鲜血,经抢救无效死亡。随后连续3天内死亡4头,同时发现有十多头种猪发病。在此期间,该场兽医用青链霉素、林可霉素、恩诺沙星等抗菌药物治疗,不见明显效果。2临床症状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1.5℃,少食或…  相似文献   

3.
2001年6月,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镇某猪场的猪发病死亡,经临床观察、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等,诊断为猪弓形体病,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从2001年6月初开始发病至6月底止,持续20多天。存栏744头,发病112头,因病初误诊为猪瘟,未及时治疗,死亡7头。2临床症状患猪病初体温升高至41℃~42℃,呈稽留热,精神沉郁,减食或不食;便秘;稍后呼吸困难,腹下、耳壳及四肢末端出现紫红色的瘀血斑。发病后期病猪衰竭,卧地不起,未及时治疗,在5天~6天内死亡。怀孕后期的母猪症状较重,其所产的仔猪均未成活。3…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9年至今,先后14家存栏在200头以上的猪场相继发病,情况是:发病率,哺乳仔猪30%~70%、断奶仔猪100%、中猪50%~80%、大猪30%~70%,母猪15%~20%。猪场先对症治疗抗细菌、病毒感染,表现高热不退或退热后不食、贫血、黄疸,1~2天死亡,基层兽医治疗都无效,死淘率20%。后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1临床症状 病猪食欲废绝、精神不振,体温稽留在41~42℃。高热时,常出现两耳发绀,臀部、阴户皮肤红紫斑,指压不退色。对症治疗,一部分猪体温稽留在41~42℃…  相似文献   

5.
安阳市东郊某个体养猪场饲养育肥猪860头,去年12月下旬陆续发生死亡。每天死亡15头左右,该场技术员怀疑为猪瘟,立即对全场育肥猪4倍量猪瘟疫苗紧急接种。1周后不见疫情好转,共死亡有176头,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后经我校诊断室诊断后,确诊为猪弓形体病,采用磺胺-6-甲氧-嘧啶治疗7天,控制了疫情,现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发病猪多为2~4月龄,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体温41.5℃左右,稽留热型。咳嗽,部分猪呼吸困难,胸前腹下皮肤发红,死前站立不起,病程1周左右死亡。2剖检变化主要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6.
1986年3月,我们诊治一种哺乳仔猪的疾病。经过细菌学检查和人工造病,分离出致病性葡萄球菌,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仔猪渗出性皮炎。1发病经过:1986年3月10日至4月5日,建阳县食品畜牧良种场第4、5、7、8栋母猪舍内,先后有95头仔猪发病。据观察该病仅发生于1至3周龄的仔猪,发病时通常一窝仔猪内先1~2头出现症状,数日内蔓延全窝,如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往往死亡。该病发生于寒冷潮湿的春季。2临床表现;病猪最初症状是在嘴角处出现褐色龟裂的痂皮,不久,在眼眶、鼻、耳等处皮肤也出现同一病变,最后…  相似文献   

7.
1998年4月中旬,官亭等猪场首次发生了一种以可视粘膜苍白、黄染、尿液呈酱油色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共发病58头,经治疗的57头中死亡5头,其余52头全部治愈,现报导如下。1998年4月中旬,官亭某猪场1头怀孕85d的经产母猪出现体温升高,皮肤及可视粘膜苍白,食欲废绝。后期可视粘膜黄染,尿液呈酱油色。经当地兽医治疗无效死亡,病程12d。5月上旬,该猪场又发现症状与上述相同的病猪3头(2头怀孕猪,1头种公猪)。在当地治疗无效情况…  相似文献   

8.
由某些特定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肠毒血症,常见于断奶不久的仔猪,多为整窝突然发病,病程短,死亡率高,断奶、换料、转群、接种,特别是夏秋换季的时间多发。许多资料称之为“水肿病”。去年7~9月份,我市几个规模猪场相继发生该病,因临床水肿症状不十分明显,经综合诊断才能确诊。现将其中两个猪场发病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1.1去年7月17日,鄢陵县某猪场仔猪培育舍内45日龄仔猪46头突然发病。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个别病猪偶见眼睑水肿,但不明显。粪便未见异常,体温38.5~39.5℃。呼吸急…  相似文献   

9.
2002年8月1日,广西博白县某猪场暴发一种以持续高热、皮肤发红、贫血、黄疸为特征的疾病,经临床检查、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博白县某猪场存栏母猪186头、公猪12头、仔猪856头。去年5月23日从广东某猪场引进10头种猪,其中长白母猪6头,太约克公猪2头,杜洛克公猪2头,5月26日早上,有2头新引进的杜洛克种公猪发病,表现为持续高热和皮肤发红,5月30日本场有3头仔猪发病,猪场技术员采用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恩诺沙星、6-甲氧…  相似文献   

10.
猪葡萄胎诊断1例1发病和诊断情况姜堰市野徐乡三桥村五组赵某家1头已阉割母猪,于30kg重左右突然发病。病初1~2天精神不振、怕冷、食欲减少。体温38。5℃,先后用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嘧啶钠治疗无效,第四天,发现猪的腹部增大,食欲废绝。发病第五天来我校...  相似文献   

11.
龙海市某猪场,2002年3月20日至3月25日,有95头菜猪发病,死亡9头,病死率9.5%。经检查确诊为猪链球菌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批菜猪未进行链球菌苗免疫、而且饲养密度过高,猪舍高度不够,通风设备及条件略差,舍内氨味较浓,致使猪体抵抗力降低。特别今年闽南地区春季严重干旱,气温比往年高,场主忽视通风、降温,导致链球菌病早发。从3月20日至3月25日,95头菜猪发生链球菌病,死亡9头。其流行特点为:发病早、传染快、死亡率高。2临床症状病猪病初体温多数在41℃以上,部分病猪为40℃~41℃,…  相似文献   

12.
2002年2月,我镇发生一起小猪高热、明显神经症状及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链球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共有体重约20kg的小猪320头,刚从外地调进。小猪在运输途中突然遇到降大雨,气温骤降,进场的第2天发现部分小猪发病,第3天发病数达260头,发病率达到81.3%,经过紧急处理后,治愈239头,死亡21头,病死率8%。2临床症状患猪食欲废绝,眼结膜潮红、流泪、呼吸加快、精神沉郁、全身发抖,体温41.5℃~42℃,部分病猪迅速死亡;部分病猪…  相似文献   

13.
猪弓形虫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6月,林州市某养猪场送检病、死育肥猪3头,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弓形虫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经综合防治,很快控制了病情。1流行情况和临床症状据畜主反映,6月中旬以来,该猪场先后有20头育肥猪(2月龄约20~30kg)发病,3头死亡,病程3~7天,在自行治疗过程中又有2头死亡,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于是前来就诊。病猪高烧不退,体温高达41℃~4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但常饮水;鼻镜干燥,被毛倒立,粪便前期干燥,后期拉稀;呼吸困难,咳嗽,气喘,体表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猪瘟病时有发生,常呈散发性流行,表现为慢性型和非典型,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不明显。本文所报道的是1998年厦门某猪场一起仔猪非典型猪瘟病例,供同行借鉴。1发病情况此次发病可明显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从1998年4月初到5月初,持续1个月。1998年4月4日1窝11头25日龄的哺乳仔猪有2头发病,2d后又有6头发病,主要表现为体温时高时低,食欲减退或废绝,后躯无力,站立不稳,精神萎顿,被毛粗乱,频死前2d拉黄色恶臭稀粪,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治疗无效,8头病猪相继死亡。几天后,某猪场以及邻近猪舍9窝相…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2月,我县一农户所养4头断奶仔猪在采食久炖的白菜后出现异常病状,初步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1 临床症状 仔猪在采食炖白菜20分钟后,先后开始发病。4头病猪均站立不稳,骚动不安,流涎,皮肤呈乌青色,可视粘膜发绀,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体温偏低。其中2头作无目的徘徊,1.5小时后,1头死亡。2 病理变化 剖检病猪1头,发现猪尸口、鼻呈乌青色,眼结膜呈棕褐色,血液凝固不良,呈暗褐色,全身血管淤血,心肌和气管粘膜有出血点,肺、胃肠道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充血,肝、肾呈暗红色。3 诊断治疗 根据病猪是食入…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1月初,河北省临漳县某养猪场的育肥猪112头突然发生以发热、皮肤紫红、气喘、高度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半月的时间内,累计发病62头,死亡23头。曾用青霉素治疗,未见明显效果,采病料经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喘气病并发弓形虫病。1临床症状该猪场约有60%的猪表现为慢性干咳,而精神、食欲无多大变化,从11月初开始部分猪的病情突然变化,出现气喘,很快呈现腹式呼吸。体温40.5℃~41.5℃,精神沉郁,采食量锐减直至食欲废绝。鼻端、耳尖、腹下和四肢皮肤出现紫红斑,部分病猪背部毛孔出血,耳壳边…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发病情况山东省无棣县邓王乡猪场共存栏134头仔猪,于1998年8月15日发病,到17日共发病28头,发病率为20-89%,死亡2头,病死率为7-14%。期间曾用青、链霉素治疗过1~2次,效果不佳,后经采用辣椒油治疗本病,效果明显,很快控制了病情的发展。发病死亡猪只,主要以外伤引起的坏死性皮炎为特征,发病部位大多以腹、胸、背、臀部皮肤为主。病初皮肤稍肿,被毛脱落,炎症向深部蔓延而后发生坏死,形成外口小,里边呈囊状的坏死灶,俗称“眼子病”。局部流出少量黄色、稀薄、恶臭的液体,病猪全身症状不明…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2001年4月5日,接治临猗县城关镇王村郭某猪场一批发病猪,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该养猪场共存栏白色杂交育肥猪95头,全是25-40Kg小架子猪。该批猪由陕西省洛南县购入,2月中旬50日龄左右时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3月下旬先后有20头猪发病,高热不食,基层兽医用多种抗生素,抗病毒和解热药治疗无效,死亡9头。笔者4月5日接治时,共有病猪11头,其中2头病危,在治疗过程中又新发病9头,至4月20日共发病29头,发病率占存栏总数30.5%。 二、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高热拒…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2000年以前,我市尚未发现猪附红细胞体病病例,但近两年时有发生,甚至在个别地方呈暴发流行。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5~6)月的高温高湿季节。常突然发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各品种、年龄、性别猪只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哺乳仔猪发病率最高,中猪次之,成年猪相对较低。两年来,本人在城阳乡洋面村一带治疗附红细胞体病病猪28头(其中断奶仔猪14头,中猪8头,大猪4头,母猪1头),治愈27头。现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2临床症状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40.5℃~42℃。初期眼结膜潮…  相似文献   

20.
1998年秋末 ,某猪场先后发现4头母猪不食 ,体温偏低 ,精神沉郁。当时治疗以输液、强心为主 ,辅以维B12、维B1针剂肌注 ,效果不好 ,表现为处理后母猪体温有所回升 ,但随即又下降 ,其中1头死亡 ,3头被迫淘汰 ,病因不明。到了1999年秋末 ,该场又发现3头类似病猪 ,经笔者诊断治疗 ,病猪全部痊愈。现报告如下 :1发病经过及诊断10月11日早上 ,内部编号为30号、624号母猪不食 ,肛温近38℃ ,两头母猪怀孕2个月 ,精神不振 ,其中30号直肠粪干 ,其它无明显变化。据饲养人员反映 ,两头猪前一天下午吃食正常 ,没有其它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