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MODIS数据的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MODIS数据,根据水的吸收率曲线提出使用MODIS影像数据的第6波段和第7波段的反射率来监测土壤湿度,并与温度植被旱情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进行对比。通过在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地区准同步实地验证,表明MODIS第7波段的反射率与地表土壤湿度之间有较好的负线性相关关系,并建立了回归方程。分析结果表明使用MODIS数据第7波段的反射率可以大面积对沙漠化地区土壤湿度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2.
EOS/MODIS影像处理在塔里木河下游植被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采用了国家卫星气象中心MODIS处理软件和ENVI(The Environment for Visualizing Images)遥感软件,针对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存档的2002和2003年MODIS原始影像资料,计算生成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在分类的基础上讨论各植被覆盖类型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生态输水的响应,结果表明,MODIS数据及其植被指数产品,可以较稳定和准确地监测和反映研究区植被覆盖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生态输水的响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MODIS资料的遥感干旱监测业务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MODIS在波段设置和探测精度方面较AVHRR有较大的优势,如何将传统的基于AVHRR数据的遥感干旱监测模型转移到MODIS数据平台是遥感干旱监测领域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从可业务化的角度,在借鉴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近年研究开发的NOAA/AVHRR遥感干旱监测业务化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的地形、气候、植被覆盖特征,建立了基于MODIS数据的区域性干旱遥感监测的业务化模型和资料处理流程,并在陕西2005年3-5月发生的较严重的春旱过程中进行了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基于MODIS数据的热惯量和植被供水指数两种模型进行区域性遥感干旱监测是可行的,修改后的植被供水指数模型在干旱面积估算精度和图像的可视化效果方面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MODIS混合像元中居民地对玉米LAI和FPAR遥感估算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DIS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科研和生产的数据源,但其低空间分辨率使得其产品精度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混合像元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均匀散布的农村居民地是中国东北农作物种植区的显著特征,目前尚未见到有关居民点对MODIS混合像元产品精度的影响研究报导。本研究基于TM遥感影像分析了典型玉米种植区的居民地对MODIS LAI、FPAR产品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96%以上MODIS像元的农村居民地面积比例小于40%,居民地对LAI、FPAR遥感估算精度影响较为明显,MODIS像元中居民地面积比例与红波段反射率及LAI、FPAR遥感估算的误差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拟合确定性系数R2达到0.90以上,与近红外波段反射也呈线性关系,拟合确定性系数R2仅达0.3423,MODIS像元在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受居民地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5.
基于遥感数据的新疆开-孔河流域农业区种植结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种植结构是农作物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以新疆开―孔河流域农业区为研究区域,综合利用作物物候信息和2016年的MODIS NDVI时序曲线,获得不同作物生长差异明显的关键期,选择关键期的Landsat 8 OLI影像,构建主要作物提取知识规则,基于决策树方法开展农作物的分类识别。开―孔河农业区2016年主要作物种植面积为5.07×10^5hm^2,其中棉花种植面积最大,为1.97×10^5hm^2,玉米、小麦次之。博斯腾湖和开都河农业区以辣椒、玉米和小麦为主要作物,种植结构比较零散;孔雀河农业区种植结构比较单一,以棉花和香梨为主要作物。与仅利用时间序列的MODIS数据进行作物分类识别的结果对比表明,综合利用MODIS和Landsat数据的作物识别精度有显著提高,总体分类精度从62.58%提高到88.37%,kappa系数从0.53提高到0.86。该方法综合利用了MODIS数据的时序特征和Landsat数据较高的空间分辨率特征,有效地避免了MODIS数据空间分辨率不足而导致分类精度较差的情况,又避免了Landsat数据时间分辨率不足所引起的时相选择盲目性或数据冗余,在干旱区农业种植结构的提取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使用MODIS监测火点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Kaufman等人提出了基于MODIS的火点监测算法,2001年国内研究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1.可以利用MO-DIS第七波段对高温敏感、对中低温不敏感的特点来确定火势;2.波长4um附近的20,22,23波段虽然很容易饱和,但是在火点探测方面也有可用之处;3.火灾初期大部分为点状目标,在进行重采样时最好采用最近邻法以保证数据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准确、及时地获取大面积地表土壤水分信息在农业科学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以地域特色突出的广东省徐闻县为试验区,联合使用双极化ENVISAT-ASAR数据和光学遥感MODIS数据,充分利用MODIS数据的高重复覆盖率,提取试验日期内的归一化差分水指数(NDWI),计算各试验点所对应的植被含水量(VWC)数据,相较于NDVI,NDWI具有不易饱和的特点,更加适合于本次研究所在的高植被覆盖区。最后利用"水—云模型"从ASAR数据总的后向散射中去除植被的影响,建立裸土后向散射系数与实测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拟合结果VV极化优于HH极化,相关系数为VV极化R=0.865,HH极化R=0.676,总体上针对农作物覆盖地表土壤水分变化的估算算法还需要更进一步发展和改进,以提高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8.
根据MODIS植被指数和陆面温度,建立植被状态指教(VCI)、温度条件指数(TCI)和植被-温度指数(DI)模型;采用广西2004年10~11月数据,利用相关系数、全距和变异系数对3个干旱监测模型应用于广西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大范围干旱监测的适用性进行了论证分析,结果表明:植被-温度指数模型(DI)最适用,温度条件指数(TCI)次之,植被状态指数(VCI)则较难胜任.并使用植被-温度指数DI模型监测了广西2005年秋旱,经与干旱实况对比,干旱指数DI的监测结果与实况相符,表明植被-温度指数遥感监测模型能准确反映出广西岩溶和非岩溶地貌环境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适用于广西大范围的干旱监测.  相似文献   

9.
以精河流域绿洲为研究区,使用Landsat ETM+数据,采用单窗算法和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对研究区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并将这两种算法的反演结果与研究区MODIS温度产品(MODIS LST)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 单窗算法和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的结果总体趋势比较接近,研究区整体的平均温度相差约2k;(2) 采用改进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代替归一植被指数(NDVI)计算地表比辐射率可有效提高反演精度,并且同等条件下单窗算法的反演精度高于普适性单通道算法,两种算法的反演结果与MODIS LST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255和0.8651;(3) 在城镇区域,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结果与MSAVI的相关性高于单窗算法,相关系数为0.8136,说明普适性单通道算法更适合干旱区大范围城镇地表温度的反演研究。  相似文献   

10.
湖泊变迁敏感地记录着气候与环境变化的信息,是全球变化直接的反映。新疆是我国湖泊面积最多的省区之一,湖泊大多为河流的尾闾湖,易受气候和人为干扰,面积变化大。文中利用MODIS数据,运用NDVI等模型,通过其波段组合并采用目视解译的方法对全疆主要湖泊2000~2009年湖泊面积统计,并通过全疆17个台站降水量、积温、湿润度...  相似文献   

11.
利用MODIS产品数据,采用[WTBX]TVDI[WTBZ]方法,分析基于生态地理区的松辽平原干旱时空分布变化特征,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干旱程度关系,结果显示:利用[WTBX]TVDI[WTBZ]获取干旱情况与实际相符合,是进行干旱监测一种有效手段。反演结果与郑度等对此区域生态地理区划分一致:干旱年际变化差异较大,分布差异明显, 2009年干旱分布面积最广,而2004年干旱面积最小;从干旱统计来看,2005年比2004年更湿润。研究区总体呈湿润趋势,湿润面积占总面积的84.95%,主要集中在耕地、林地和草地。水体类型不能利用[WTBX]TVDI[WTBZ]方法进行干旱监测。  相似文献   

12.
采用美国ASD公司Fieldspec3光谱仪,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区进行了高光谱遥感地面观测与地上干物质量测定,并获取与试验同期的Terra/MODIS遥感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实测归一化植被指数(ASD NDVI)与地上干物质量(ANPP)之间的地面光谱模型,分析ASD NDVI与Modis NDVI相关关系,建立基于Modis NDVI预测地上干物质量的Modis光谱模型。研究表明:呼伦贝尔草原的区域最优地面光谱模型为指数函数(n=49,R2=0.7496,P<0.001),ASD NDVI与Modis NDVI为线性相关关系(n=49,R2=0.7939,P<0.001),所建立Modis光谱模型的标准误差SE=62g/m2,平均预测精度为68.86%,该模型为呼伦贝尔草原区区域产草量测定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干旱区积雪面积产品去云处理方法验证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增艳  车涛 《干旱区研究》2012,29(2):312-319
针对MODIS每日积雪产品中云覆盖现象严重这一问题,以中国干旱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AMSR-E被动微波雪深数据,采用多时相、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方法进行去云处理,获取MODIS每日,4 d,8 d和MODIS与AMSR-E融合后的每日,4 d与8 d共6种新的积雪产品,并分别提取其积雪持续日数(SCD)。对比结果显示,MODIS与AMSR-E多传感器的阈值法4日融合产品在融合算法效率、云去除效果和融合后保持较高分类精度方面均有较好表现,其融合后的无云产品在全天气条件下具有96%的整体分类精度、80%的雪分类精度和99%的陆地分类精度,大大高于研究区原MODIS Terra-Aqua每日融合积雪产品全天候条件下64%,32%和70%的整体、雪、陆分类精度;并且由其提取的积雪持续日数不仅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原MODIS产品高的空间分辨率,而且精度较高,对研究区积雪的空间分布状况有很好反映。  相似文献   

14.
基于MODIS 的沙漠化地区植被覆盖度提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常用的植被覆盖度遥感反演模型,受限条件较多,所用系数精度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利用研究区域的实测最大和最小植被覆盖度确定反演模型系数的方法和基于MODIS影像数据的地面实测验证方法。经用该方法对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地区的植被覆盖度进行反演,并同步监测该区域的地表覆盖度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地面同步实测植被覆盖度与反演的误差绝对值平均值为0.04,反演方法精度较高。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利用MODIS影像数据反演沙漠化地区地表覆盖度的模型、地面验证方法切实可行,适合对沙漠化地区地表植被覆盖度大范围且快速的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15.
利用MODIS卫星资料监测内蒙古地区大气总水汽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大气可降水量在人工影响天气、天气预报、气候影响、大气辐射传输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准确精细地监测水汽优为显得重要。随着卫星技术的日益发展壮大,很多地球观测技术从地基观测逐步发展成空基观测。卫星观测时空分辨率很高,而且精度也在不断地提高,逐步成为最主要的地球观测手段。文中利用GPS资料和地面湿度参量(地面水汽压、地面露点)修正了利用地面湿度参量、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参量计算大气总水汽量的关系式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适合内蒙古地区的MODIS卫星近红外通道监测大气总水汽量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沙漠化地区地下水位的分布状况,利用MODIS卫星遥感数据,采用遥感一数学一模型学融合的研究方法,在实地考察沙漠化地区地下水位、土壤水分和其它辅助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位的线性方程,提出了基于MODIS影像数据,在土壤中存在毛细管补给条件时,简便、有效地监测沙漠化地区地下水埋深的遥感模型,并在毛乌素沙漠化地区进行了实地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反演地下水位和实测地下水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68,误差较小,研究结果符合实际。认为在较大范围且地下水埋深不大于7 m的沙漠化地区,利用MODIS多波段遥感模型监测并评价地下水位分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