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临床和药物研究方面对免疫增强剂的重视,促进了高等担子菌菌丝的研究。据有关资料报道,从香菇菌丝体中提取甘露聚糖肽和从香菇子实体提取的多糖一样,能提高机体免疫活性细胞和诱导体内干扰素的作用。但迄今有关利用食用菌菌丝深层发酵生产健身饮料方面的报道甚少,本文试图对香菇菌丝深层发酵酿造健身饮料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已投入了工厂化试产,现简报如下:材料和方法供试香菇菌株ZW(?),引自温洲市农科所食用菌研究室。(一)斜面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二)茄瓶培养基葡萄糖2%,药用于酵母2%,奶粉2%,蛋白胨1.2%,KH(?)PO_40.2%,琼脂1.5~2.0%,pH 值自然。  相似文献   

2.
鸡(土人人)菌的液体深层培养和菌丝体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枞菌 Termitomyees albuminosrs(Berk)Heim.是一种野生美味食用菌,本研究用不同培养基进行液体深层培养并绘出菌丝体生长曲线图。结果表明:用恒温摇瓶培养,24小时长满瓶,36小时后蛋白胨培养基生产菌丝体干重8.5克/升,酵母膏培养基11.5克/升,多胨培养基10克/升。培养基中糖的利用率为93%,蛋白质利用率为38%。对菌丝体中蛋白质含量49.2%,脂肪8.5%,碳水化合物10.8%,友份3.9%,钙36.8毫克/100克,磷15.0毫克/100克。菌丝体18种氨基酸总量为31.76%,其中八种必需氯基酸含量占15.15%。鸡(?)菌 Termitomyces albuminosus(Berk)Heim.,是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食用菌。本研究主要将野生鸡(?)引入实验室进行人工控制条件下的斜面培养和液体深层培养,并对菌丝体化学成分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几种常见原料栽培平菇的优缺点,笔者于1986年用木屑、稻草、废棉、玉米芯等四种原料,设计了以下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一)菌种培养母种引自上海前哨食用菌种厂,经PDA 培养基扩大培养后,转入玉米培养基(玉米98%、石膏和糖各1%)中,于25℃下培养,供接菌砖用。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原料易得、成本低的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我们于1985年进行了不同培养基比较试验。一、材料和方法供试菌种有金针菇(引自湖南农学院)、银耳(引自零陵菌种场)和凤尾菇1号(引自湖南微生物所)。培养基设有五种:A.棉籽壳+牛粪(各  相似文献   

5.
我们利用甘蔗渣、棉籽壳、杂木屑、稻草为主要原料,进行了灵芝菌丝体培养和生物效率的比较,从中选择适合药用菌培养,又能获得高产的配方。现将结果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株:赤芝(Ganoderma lucidum)引自中科院药物研究所。(二)培养基:1.斜面培养基:选用 PDA 培养基,接种后28℃培养,菌丝长满斜面备用。2.摇瓶培养基:黄豆粉1%,麸皮2%,蔗糖2%,蛋白胨0.2%,硫酸镁0.02%,氯化钠0.25%,  相似文献   

6.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迁西1号、迁西2号,引自河北迁西食用菌所;灰树花1号,引自福建省食用菌站;灰树花、白灰树花引自福建省食用菌学会;灰树花GF-5,引自华中农业大学菌种实验中心;神农灰树花,引自湖北省嘉鱼县环宇食用菌研究所,共7个菌株。1.2试验配方母种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原种当栽培种使用)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39%、麸皮15%、玉米粉5%、木屑39%、轻质碳酸氢钙1%、红糖1%,含水量为65%。生产配方:棉籽壳39%、麸皮10%、玉米粉10%、木屑39%、沙壤土10%、轻质碳酸氢钙1%、红糖1%,含水量为65%。1.3可控环境简易冷库温度最低可控制在0℃左右,光线、通风(室内循环通风)用时控开关定时控制;通过采用超声波加湿器加湿,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恒定。1.4栽培方法1.4.1菌袋制作。母种、原种、栽培种生产按常规方法进行。按培养料配方制作栽培袋,料水比为1∶1.4~1.5。机械装袋,每袋装干料0.4kg,湿重1.2kg左右,使含水量为65%,pH6.5。菌袋为17×38×0.05(cm)聚丙烯塑料袋。常压灭菌100℃保持14h,冷却到28℃后按无菌操作要求接入同批次等量菌种,置于培...  相似文献   

7.
宋爱荣 《食用菌》1992,14(6):9-9
人防地道栽金针菇在我省已大面积推广,但产质量还不尽人意.为了筛选出适合人防地道栽培的稳产高产金针菇品种,我们于1991年对引进的七个菌株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①菌株:初雪WF_1引自华中农大,FV02自选,FV32引自上海农科院,向阳黄引自山东省农科院,日本金针菇引自山东师大,FV31引自福建三明真菌所.②培养基配方:棉子壳78%,麸皮20%,糖1%,石灰1%,料水比1∶1.2,pH自然.  相似文献   

8.
母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栽培的成败,优良的母种是获得高产的根本。笔者多年试验表明,用棉子壳煮汁加富培养基培养的菌种,菌丝萌发快、长势旺、洁白、生命力强。 (一)供试培养基 ①加富培养基:配方A.棉子壳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麸皮50g,蛋白胨2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pH值自然;配方B:将配方A中的麸皮改为玉米粉50g,其他成分相同。②PDA培养基:按常规配方作为对照。 (二)供试菌种 平菇西德33、SP-23,引自清苑职校;冀微2号、3号、凤尾菇,引自河北省微生物所。灵芝,引自河北省微生物所。草菇GV_(3(?)),引自河北省微生物所,QV_(54),引自清苑职校。黑木耳冀杂3号、香菇Cr-02、猴头均引自河北省微生物所。 (三)试验方法 棉子壳处理法设a.b两工艺。a.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夏县黑木耳段木栽培已成为群众性的一项副业生产.为了广辟资源,解决育耳与毁林掠夺性生产的矛盾,进一步发展夏县木耳生产基地,我们进行了系列化代料栽培黑木耳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几年来多点试验的整玉米芯袋式栽培黑木耳技术简介如下:(一)制作菌袋菌株为沪耳1号,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转接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以棉子壳为主,按常规法制作各级菌种.培养料为当年干燥、无霉变的玉米芯.先将玉米芯用清水浸泡24  相似文献   

10.
段木栽培木耳,经常会碰到因接种失败而影响产量的情况.这可能与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有关.为此,笔者从1990~1991年进行了栽培种培养基不同配方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 菌种引自华中农大的黑人901.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为竹签培养基,先将无霉变的干竹签放在水中(100kg水 10g磷酸二氢钾 1g硫酸镁)煮沸1小时,沥于后再与木屑培养基(木屑78%,麸皮20%,糖和石膏各1%)拌匀,装瓶、灭菌.(二)试验方法①栽培种配方:A. 木屑78%,麸皮20%,糖、石膏各1%;B.木屑90%,麸皮8%,糖、石膏各1%;C.杂木屑89%,麸皮10%,石膏1%;D.杂木  相似文献   

11.
白灵菇三个菌株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之玉  王文治 《蔬菜》2003,(5):14-14
近年来白灵菇在我市发展迅速,面积逐年增加,由于使用的品种多头引进,菌株的名称多而杂,为了避免因菌种选用失当造成损失,天津市林果所食用菌研究室从外地引进了3个菌株,对其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我市推广的高产优质品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供试菌株白灵菇-1:引自华中农大菌种保藏中心;白灵菇-2:引自新疆天山菌业研究所;白灵菇-3:引自北京金信食用菌公司。(2)培养基母种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木屑50g、琼脂20g、水1L。栽培袋料配方:棉子皮60%、木屑20%、麸皮19%、石膏1%。2.方法先将白灵菇的3个菌…  相似文献   

12.
草菇是人工栽培生长最快的高温型菇类,但产量低且不稳定.以稻草、棉籽壳为原料的,生物效率分别为10~15%和25%左右.为探索草菇的增产潜力,我们自1984年以来,用棉籽壳作原料,以筛选菌种入手,改进栽培技术,平均生物效率达40%.一、材料和方法(一)菌种与配料菌种有V_(23)、V_(20),引自广州微生物所;北京种,引自北农大;武昌种,引自武昌县微生物站.母种用PDA 培养  相似文献   

13.
王鸿  刘芳秀 《食用菌》1993,15(6):9-9
为了寻求优质高产毛木耳新品种,我们在栽培黄背木耳的基础上,于1990年分别引进了白背木耳3039、粗木耳Au-2等四个新菌株,于1992年进行了出耳品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菌株黄背木耳为本中心保藏菌种,白背木耳3039和粗木耳4034引自台湾,粗木耳Au-2引自广东,紫木耳引自上海.(二)培养料配方①母种采用PDA+麸皮培养基;②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为棉子壳77%,木屑10%,麸皮10%,石膏、磷肥、糖各1%,水分56.5%,用2%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用于制平菇生产种的棉籽壳,一般采用蒸汽灭菌处理,这种方法工艺繁琐,成本较高。为此,我们进行了以化学处理生料制种试验,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简介如下:(一)供试材料母种及原种:①母种引自江西省农科院,经PDA 扩大培养后,转入麦粒培养基(麦粒97%,蔗糖1.5%,碳酸钙1.5%),于25℃下培养,供生料制种用。②供试药剂;A.多菌灵,浓度有500、750和1000ppm(分别记为A_1、A_2和A_3);B.福尔马林,浓度有500和1000ppm(记为B_1和B_2);C.波尔多液,浓度有50和100ppm(记为C_1和C_2)。  相似文献   

15.
玉米芯栽培毛木耳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 ,食用菌产业在武威发展较快 ,而如何能利用好本地现有资源优势 ,开发多品种栽培模式 ,是我所近几年来所研究的方向。从 1996年开始 ,我们利用玉米芯作培养料栽培毛木耳试验 ,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玉米芯栽培毛木耳技术简介如下 :1 菌种准备  (1)菌种 :台湾毛木耳 319,引自江苏江都。 (2 )母种培养基配方 :综合培养基(CPDA)。 (3)原种培养基配方及制作 :采用 (小麦 80 % 高粱 2 0 % )培养基 ,罐头瓶作培养器 ,按常规制种。2 栽培料配制  (1)配方 :玉米芯 75% (粉碎成1cm以下的粉、颗粒混合料 )、麦麸 10 %、玉米粉10…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快草菇品种更新 ,我们于 2 0 0 2年夏季对我地常用的 6个草菇品种进行了大棚地栽试验 ,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1 供试品种 V1、V1 1 ,引自常州蔬菜研究所 ;V1 7、V1 8(台湾种 ) ;V2 3、V2 38,引自江阴市蔬菜食用菌指导站。2 试验方法 ①菌种培养 :母种采用常规PDA培养基。原种和栽培种采用棉子壳培养基 ,栽培种用 1 5cm× 30cm聚乙烯袋 ,32℃恒温培养。②出菇试验 :栽培料为棉子壳 30 % ,废棉60 % ,复微石膏 1 % ,石灰粉 9%。 8月 7~ 1 4日堆料 3 ,0 0 0kg。8月 1 5日铺料播种 ,每品种各设 3个重复 ,每重复用干料2 0kg ,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7.
自H.Hurnfeld于1947年提出深层发酵培养蘑菇菌丝体以来,1968年Toyew又发明了在液体营养基质里深层培养真菌菌丝体的技术。从此以后,食用菌发酵技术发展很快,目前国内外已研究并采用深层培养的食用菌达40多种,为食用菌工业生产开辟了新的前景。深层培养的优点是:①周期短,流程快,产量高,成本低;②占地面积小,便于操作和控制;③生产条件较稳定,有利于机械化、自动化生产;④所得菌种污染少,菌龄一致;⑤培养液中还可提取多种菌体代谢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实验供试的侧耳(Pleurotus floride)生产菌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适合我省气候条件的优良草菇菌株,我们对在生产上推广的6个菌株和新引进的3个菌株,采用棉籽壳大床常规栽培法,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供试菌种有V_1、V_2和新泰(引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V_(10)、V_(13)(引自上海菌种站),V_(23)、V_(35)、V_(54)、V_(20)(我所长期种植的品种)。制作母种用PDA 培养基。原种培养基为稻草75%、米糠24%、石膏1%,含水  相似文献   

19.
目前凤尾菇(Pieurotus sajor-caju)栽培用的菌种,一般用小麦粒配制,为节约粮食,减降成本,以利凤尾菇的扩大推广,我们进行了16种不同配比的培养基栽培试验,现将结果报导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菌种引自福建省农科院土肥所。 (一)培养基配方:①碎麦稻草培养  相似文献   

20.
胡文华 《食用菌》1994,16(2):25-25
笔者从1988年以来,经过多次试验筛选出一种玉米砂粒通用型食用菌菌种培养基(简称YMS),这种培养基可广泛应用于平菇、草菇、香菇、金针菇、猴头菇、竹荪、灵芝、茯苓、木耳等组织分离培养和继代、传代扩繁生产菌种。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一、制备培养基 (一)YMS培养基 玉米砂粒(大小似碎米粒)lkg,白糖15g,复混菌蛋白(引自枝江县生物技术所)5g,磷酸二氢钾2g。每支试管装干粒5g。将玉米砂粒置清水中浸4~5小时,沥水后隔水蒸15~20分钟,取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