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宁都县两系杂交稻秋制大面积优质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西宁都县1996-2007年12 a间秋制两系杂交稻早、中、迟熟组合18个共2 015.9 hm2,平均单产达3.065 t/hm2,种子99%以上达1级良种标准.介绍了该县两系杂交稻优质高产、低成本秋季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湘南双季稻区气候特点与两系杂交稻秋季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湘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与两系杂交稻制种季别的关系,认为湘南双季稻区两系杂交稻制种以发展秋制为宜。秋制中不育系育性转换敏感期安排以8月上旬为最佳,抽穗扬花授粉期可安排在8月16日~9月5日之间,以8月下旬为优。对两系杂交稻秋季制种主要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湘双季稻区气候特点与两系杂产稻秋季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湘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与两系杂交稻制种季别的关系,认为湘南双季稻区两系杂交稻制种以发展和制为宜,秋制不育系育性转换敏感期安排以8月上旬为最佳抽穗扬花授粉可安排在8月16日-9月5日之间,以8月下旬为优,对两系杂交稻秋季制种主要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2005是温州农业的大灾之年,温州先后遭受五次台风正面袭击或严重外围影响。两系杂交稻丰两优1号在永嘉县乌牛镇进行了单季晚稻“六百亩示范片”高产示范,平均单产8.33 t/hm^2,比温州市2005年晚稻平均产量5.25 t/hm^2增3.08 t/hm^2,最高产量达8.73 t/hm^2,大灾之年在温州市首次获得两系杂交稻大面积平衡高产。本文主要介绍了示范方的建设情况,技术措施、示范概况与结果,总结了灾年获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阳美秀 《杂交水稻》2002,17(6):37-38
桂林市两系杂交水稻经过1996-2001年6a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进入了稳中有升的推广时期,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27.0hm^2。发展到2001年的6.0万hm^2;6a累计示范推广17.48万hm^2,平均单产6765kg/hm^2。比三系杂交稻增产6.4%,总结了在两系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过程中积累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6.
二系杂交稻“两优2163”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选配。1997年福州市引进多点试种,表现高产、优质、生育期适中,可在福州市扩大试种。1998年秋季在闽侯县开始039hm2的小面积制种,平均667m2产103kg,最高达205kg,1999年在罗源县和闽侯县扩大制种面积667hm2,并进行了春制、中制、秋制不同季节的高产制种技术探讨,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1 制种田的选择选择最佳制种田是杂交水稻高产制种的关键措施之一。二系杂交稻的父母本分蘖比较强,根系发达,生长势旺,而且还需要靠人工辅助授粉。因此,对制种田的选择首先要有一定的隔离条件,以防…  相似文献   

7.
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在广西灵川县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两优1号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2007年在广西灵川示范种植30hm^2,平均产量达9.04t/hm^2,表现株叶型好,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米质优。介绍了该组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两优培九在江西宁都较大面积连片秋制单产超3.0t/hm^2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李金保  李俏 《杂交水稻》2002,17(6):14-15
2001年江西宁都县田头镇秋制中优99共计23.5hm^2。平均单产4.89t/hm^2。最高单产5.48t/hm^2。总结了其主要高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湖南省溆浦县2个20 hm^2以上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新两优6号)“种三产四”丰产示范片平均产量达10.98t/hm^2,比当地前3 a平均产量(8.07 t/hm^2)增产36.1%。总结了溆浦县超级杂交稻每公顷产量10.5 t以上高产肥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滕海涛 《玉米科学》2009,17(6):140-142
针对玉米育种的杂交组合筛选效率提出了反推亲本式玉米杂交组配及组合高效筛选策略,研究了实施的具体技术原理和步骤。其中,从杂交组合推断亲本过程的分子指纹技术是关键环节。该方法和常规育种选择思路特点相反,是根据杂交组合田间表现的效果来推断亲本的可能组成。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优质稻新香优63亲本新香A的生育特性、形态特征、抽穗开花习性及异交结实率等主要特性,据此提出合理父母本颖花比,巧施"九二○"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杂交粳稻申优1号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申优1号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合理安排好父母本的播差期和行化,落实好施肥和水浆管理,提高异交结实率,做好防杂去杂等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4.
根据3a制种实践,总结了优质杂交稻丰优香占(粤丰A/R6547)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5.
徐世衡  徐勇 《杂交水稻》1997,12(5):12-14
针对目前杂交稻种子纯度鉴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汕优63种子纯度室内鉴定的方法——幼苗形态法。  相似文献   

16.
高产杂交中籼组合冈优3551的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冈优3551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合理安排好父母本的播差期和行比,落实好施肥和水浆管理,提高异交结实率,做好防杂去杂等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根据杂交水稻种子稻壳来自母本及SSR分子标记的共显性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杂交水稻种子鉴别其亲本的分子检测技术.首先提取杂交水稻种子稻壳的DNA,获得母本的DNA指纹图谱,再结合杂种带型,推导出父本带型.这样只要建立已有亲本的DNA指纹图谱库,通过比对,就可以鉴别杂交水稻的亲本是已登记亲本还是新创亲本.以金优207及其亲本作为实验材料,选用5对SSR引物验证了上述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8.
优质杂交粳稻常优5号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常优5号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根据该组合亲本特征特性,在苏州地区制种实践基础卜,明确了常优5号制种单产3 t/hm<'2>目标穗粒结构,并总结出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9.
eK优4号是江西省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e型杂交早稻组合,2007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因母本是高秆隐性长穗颈不育系,在制种时母本用少量"九二○"便可完全解除包颈,获得制种高产。根据eK优4号的父母本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0.
香两优68保纯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香两优68制种“高产易,保纯难”的特点,根据2000年夏秋两季制种实践,提出了相应的保纯和高产技术措施。并分析了在桂林市绍水镇扩大制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