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度是影响沼气发酵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沼气池内发酵料液温度在15℃以上,只要如酸碱度适宜、沼气发酵菌多等其它条件配合得好,就能发酵产气。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产气速率相应提高。对于地埋式户用沼气池来讲,沼气发酵温度受地温的直接影响,而地温又受气温的影响。冬季气  相似文献   

2.
邵文婷 《当代农业》2009,(18):47-47
在沼气发酵中,温度是影响沼气发酵速度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产气速度就越快。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沼气的产气速度会越来越慢。对于地埋式沼气池来说,沼气发酵温度受地温的影响,而地温又受气温的影响。因此,在秋季提高沼气产气率,应提早采取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3.
邵文婷 《农家致富》2009,(18):47-47
在沼气发酵中,温度是影响沼气发酵速度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产气速度就越快。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沼气的产气速度会越来越慢。对于地埋式沼气池来说,沼气发酵温度受地温的影响,而地温又受气温的影响。因此,在秋季提高沼气产气率,应提早采取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4.
宋丽亚 《农村科技》2005,(12):49-49
使用沼气,温度是影响沼气发酵速度的关键因素,其影响的实质是酶的活动。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酶的活性就越好,产气速度就越快。对于地埋式沼气池来讲,沼气发酵温度受地温的影响,而地温又受气温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通过人为的措施,提高地温,并尽可能地保持地温的恒定。要提高沼气池秋冬季的产气量,在秋末冬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沼气的发酵中,温度是影响沼气发酵速度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产气速度越快,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沼气的产气速度会越来越慢,甚至停止产气,由于户用沼气发酵一般都采用自然温度发酵,因此沼气池冬季管理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6.
不同池型沼气池产气性能及运行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莆田市忠门镇月埔村选择3户农户建造两种户用沼气池进行周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埋武常温沼气池产气量基本上同气温成正比,在沼气发酵原料不饱和状态下,沼气产量还受沼气发酵原料的影响;两种池型沼气池产气和运行效果不同,ZWD型沼气池比水压式沼气池运行效果好,池容产气量高18.7%。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村修建的沼气池多为常规水压型和旋流布料型,主要采用常温发酵的形式。在10~30%范围内,温度越高,产气量越大。沼气发酵温度受地温的影响较大,而地温又受气温的影响,当池温下降到10℃以下时,沼气池逐渐停止产气。我国北方地区11月至次年3月日平均温度多低于10℃,不利于沼气发酵,除建于太阳能暖圈下的沼气池外,一般全年正常有效使用时间为8-9个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温度对户用厌氧发酵沼气池产气的影响。[方法]以标准户用沼气池和红泥沼气袋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温度对两个厌氧发酵沼气池产气性能的影响。[结果]沼气产生和产气率高低与温度密切相关。临安地区,标准户用沼气池稳定产气的气温阈值约为4.0℃(沼气池内温度在7.0℃以上),而红泥沼气袋稳定产气所需的气温阈值为7.0℃(沼气袋内温度在14.7℃以上)。[结论]该研究为临安地区冬季适时采取保温或增温措施以提高户用厌氧发酵沼气池的产气效率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康越 《新农业》2012,(2):62
温度是影响沼气发酵产气量的关键外因条件,温度适宜则细菌繁殖旺盛,活力强,厌氧分解和生成甲烷的速度快,产气多。农村沼气池靠自然温度发酵,属于常温发酵(10~26℃),温度越高,产气越好,低于10℃时的产气量微乎其微。一、春季沼气池温度变化特点沼气池温受气温、地温影响,  相似文献   

10.
北方冬季寒冷漫长,气温、地温较低,沼气的生产存在产气率低、使用率低、原料分解率低、甚至不产气等问题,冬季会出现冻裂沼气池的现象。要达到全年生产沼气的目的,只能靠加热料液、提高发酵温度并采取增  相似文献   

11.
北方冬季沼气池的增温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北方地区冬季沼气池产气量偏低的原因和沼气池池温与地温的变化关系,根据生物质(农作物秸秆)发酵细菌的作用产生热量升温的原理,利用麦秸秆发酵产热对提高沼气池的池温进行了初步的试验探讨,能提高沼气池池温和产气量;通过沼气塑料大棚试验,发现沼气塑料大棚能提高冬季池温,解决北方冬季用户因气温低沼气不足问题,达到满足用户正常生活用沼气燃料。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农村沼气池沼气发酵的一年观察测定,首先明确直接影响发酵温度的因素是地温,而不是气温,气温仅仅是间接的影响。本试验所测定的沼气池发酵液温度不仅同距地表面190厘米处的地温接近,而且,变化的规律也相一致,全年有七个月时间的地温高于日平均气温,仅五个月时间低于日平均气温,值得注意的是,杭州地区三米以下的地温全年都高于15℃。此温度足以保证农村沼气池冬季正常产气,为了解决冬季正常产气的问题,条件允许的地方应将沼气池的位置适当降低。 增加发酵液浓度,或在沼气池地上部分进行覆盖,只能略微提高发酵液的温度。 发酵旺盛期在投料后15—50天之间,维持约一个半月的时间。在此期间明显地出现两个产气高峰,发酵最旺盛期平均每公斤投入的干物质每天产生2.28升沼气。发酵最缓慢期平均每公斤干物质每天产0.36升沼气。 发酵过程中甲烷含量介于50—75%之间,发酵前半年甲烷含量较高,而后半年降低。 发酵过程中酸碱度(pH)变化幅度不大,一般维持在pH6—7之间。呈微酸性。 农村沼气池沼气发酵过程中,由于不加搅拌,处于“静止”状态,发酵后,料、液明显地分为:浮渣、发酵液和沉渣三层。 以投入原料(干重)计,每一公斤干物质产沼气110—126升。以实际消耗的每一公斤干物质计。产生沼气200—335升。原料  相似文献   

13.
过去沼气推广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冬季产气效果不好或不能严气,影响了使用率。近几年,我省农村户用沼气发展迅速,建设标准日趋完善,建设质量逐步提高,而且一年到头都可以正常产气使用,关键在于注重了日常的运行管理,特别是农户水压式沼气池的越冬管理。沼气池的越冬管理时期为寒露到春分,从寒露开始,气温低于地温,沼气池由吸热变为放热,池温下降速度加快,因此,要做到"池内增温,池外保温",防止池体冻坏,并使发酵维持在较好水平,达到较高产气率。为了确保沼气池的安全使用和正常越冬,现就有关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进入冬季后.沼气池产气少、难管理。有些沼气池甚至出现冻裂。因为温度是沼气发酵的重要条件,温度适宜则细菌繁殖旺盛,活力强,厌氧分解和生成甲烷的速度就快,产气就多。冬季温度低,不利于沼气发酵产气。因此,加强沼气池的冬季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农村户用沼气池不同发酵原料产气量,促进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分别采用富氮原料、富碳原料和常规对照三种发酵原料,分析不同类型原料沼气池的产气量、部分理化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富碳原料和富氮原料均可生产沼气且基本满足用户的正常使用;但富氮原料发酵产气速度快,持续时间短;而富碳原料发酵产气速度慢,持续时间长。富碳原料产气量极显著低于对照和富氮原料,且更易受低温影响。气温变化是影响当前农村户用沼气产气量的第一因素。  相似文献   

16.
怎样加强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冬季管理,对最大限度发挥沼气池带来的综合效益非常重要。在长春地区由于冬季寒冷,沼气池内部温度难以达到正常发酵温度,如果冬季管理和维护不到位,沼气池就会停止产气。我们分析了长春地区户用沼气池冬季产气少甚至不产气的情况,对沼气池的防寒、增温、保温措施进行了总结,以期提高沼气池的使用率,使我市户用沼气池最大限度的发挥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农村沼气池都是常温发酵池,夏季气温高,产气也多;冬季气温低,沼气池内发酵液温度也随着降低,产气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要使沼气池冬季也能日煮三餐饭、夜点一盏灯,必须采取有效的越冬管理措施,提高池内温度,保证沼气细菌有适宜生长的环境。目前,行之有效的措施有:1.勤加料。勤加料是冬季沼气池管理的一项关键措施。在入冬前,沼气池要换料一次,加足新料,以保证冬季发酵所需要的养料,促进甲烷菌的活动,提高产气量。加入的新料堆沤腐烂后再进池效果更好。在发酵原料的搭配上,要多加一些人畜粪,提高发酵液温度。发酵原料比夏季要多装五分之一左右,水分应少些,干湿度以8~9%为好。沼气池进料后,20~35天是产气高峰期,原料发酵产气以后,沼气微生物的活动增加,消耗的营养物质也多,要保证持续产气  相似文献   

18.
一、管理措施 近几年,我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迅速,建设标准日趋完善,建设质量逐步提高,随着冬季的来临,气温逐渐降低,为了防止池体冻坏,提高沼气产气率和使用率,应提早采取越冬管理措施提高地温,为了确保沼气池的安全过冬并正常产气和使用,应采取如下主要管理措施:1、“一建三改”模式的沼气池,以猪舍保温为主,即用塑料薄膜覆盖猪舍,  相似文献   

19.
温度是沼气发酵的重要外因条件,温度适宜则细菌繁殖旺盛,活力强,厌氧分解和生成甲烷的速度就快,产气就多。所以说,温度是产气好坏的关键。秋、冬季温度低,不利于沼气发酵产气,因此更需要加强户用沼气池的秋、冬季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方农村户用沼气越冬管理一直是沼气管理中的难点。农村沼气池在冬季因气温低,沼气产生少或不产气而停止使用,这使得部分用户疏于管理而造成损失。现就伏村沼气池的安全越冬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和处理办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