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鸭副伤寒又名鸭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鸭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雏鸭感染时常发生大批死亡,成年鸭感染呈慢性或隐性经过,成为带菌者。笔者就近期诊疗的一例番雏鸭副伤寒病例进行总结,希望对养殖户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鸭沙门氏菌病是由一种或几种沙门氏菌引起的鸭的常见多发性传染病,严重影响雏鸭存活率,尤其是与大肠杆菌或鸭疫里默氏杆菌混合感染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会更高,给养鸭业构成很大的威胁;成年鸭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多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是导致生产性能下降。一般能致使鸭发病的沙门氏菌主要是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和其他沙门氏菌(如猪霍乱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等)。沙门氏菌具有广泛的宿主性,  相似文献   

3.
郑涛 《现代畜牧科技》2019,(6):125-125,127
鸭副伤寒是由带鞭毛运动的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类疾病。各种家禽都有感染,主要发生于雏鸭等幼龄家禽的急性细菌性传染病,可造成鸭群大规模死亡。青年鸭及成年鸭感染该菌后多呈慢性或隐性经过,从而成为带菌鸭。不仅各种家禽均易感,而且人也能感染,目前其污染的家禽和相关制品已成为人类感染沙门氏菌和造成食物中毒的主要来源之一。防治鸭副伤寒需了解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诊断要点,并采取可靠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4.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病原体。在我国主要有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以及引起禽副伤寒感染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1999年9月-10月贵阳市某鸭场从上海某畜牧公司引进樱桃谷肉鸭种蛋5000枚,在本场孵化,出壳雏鸭2800只,孵化率56%。雏鸭饲养至10日龄~14日龄时暴发了临诊上以拉黄白色稀粪和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剖解上以心包炎和肝周炎为显著病变的鸭病流行,在疫病流行期间雏鸭累计死亡800余只,死亡率达…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又称“背脖病”,是由鸭肝病毒引起雏鸭高度致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与沙门氏菌共同感染雏鸭时,常会造成雏鸭大批急剧发病和死亡,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滨州博兴某樱桃谷鸭养殖小区饲养的雏鸭于2006年5月份,出现了以痉挛、角弓反张并伴有排白色石灰水样或黄绿色稀便,迅速死亡为特征的疫病。笔者通过临诊观察并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与副伤寒混合感染。1发病情况5月12日,博兴某樱桃谷鸭养殖小区所饲养的20000羽4日龄雏鸭,出现急性死亡,并有一部分鸭出现腹泻,排白色石灰水样或黄绿色粪便。至13日大量死亡,2d共死亡…  相似文献   

6.
雏番鸭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10月,福建某番鸭场因患疑似鸭沙门氏菌病导致雏番鸭大量死亡,为确诊雏番鸭死亡原因,对送诊的死亡雏番鸭进行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和针对沙门氏菌fimW基因作PCR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以及动物回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引起雏番鸭死亡的原因是鸭沙门氏菌病。  相似文献   

7.
正鸭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禽副伤寒,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禽类疾病,具有发病迅速、传染性高、死亡率高的特征,雏鸭或免疫力较为低下的成年鸭感染率较高,一般先从雏鸭感染暴发,引起雏鸭死亡,继而感染成鸭。鸭沙门氏菌一经感染,可在1周以内出现高峰感染,其传播速度和沙门氏菌病的防治以及养鸭环境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养殖环境较差可造成鸭舍内病菌孳生,成为沙门氏菌感染的来源,防治不及时可引起免疫力低下的雏鸭死亡和鸭群间的迅速传播。  相似文献   

8.
雏鸭沙门氏菌病又名鸭副伤寒,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鸭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为多种血清型的沙门氏菌。本病主要侵害1~3日龄雏鸭,可造成大批死亡。本病原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饲养管理人员也可传播。2007年4月初,江西某鸭场暴发一例传染病,我们采集了典型病料,从中分离到三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细菌染色镜检、细菌培养性状观察、生化鉴定,初步鉴定为鸭的沙门氏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鸭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引起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复杂,到目前为止,大约有2 400多个血清型,而感染禽类的主要有鼠伤寒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几个血清型(文明等,2000)  相似文献   

10.
鸭沙门氏菌病是一种急、慢性传染病 ,除鸭外其他家禽都易感。主要发生于幼禽 ,引起小鸭大批死亡 ,成年鸭多为带菌者。临床上以腹泻、结腹炎和消瘦为主要特征。人多因与病鸭接触而感染 ,本菌会引起人食物中毒。在管理条件相对落后 ,防疫措施不力的鸭场广泛流行 ,给养鸭业和公共卫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1 初诊依据1 .1 发病特点本病主要的传染源是病鸭和病愈带菌并排菌的鸭。由于这些鸭长期带菌 ,在饲养管理不善的条件下 ,带菌鸭发病或大量排出沙门氏菌而污染环境。引起鸭发生沙门氏菌病的病原菌是沙门氏菌属细菌 ,其种类很多 ,最常见的病原…  相似文献   

11.
雏鸭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鸭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黄炳坤,谢德生,王辉正(湖南省邵阳市家畜疫病防检站,422001)(湖南省邵阳市畜牧兽医工作站)禽类沙门氏菌病在世界各地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临床表现急性或慢性经过。从Kaupp和Dearsfyne(1924)报告鸭伤寒病以...  相似文献   

12.
1家禽沙门氏菌病及其分类家禽沙门氏菌病是指由沙门氏菌属细菌感染家禽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不运动的沙门氏菌——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分别被称为鸡白痢和禽伤寒。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主要引起雏鸡和雏火鸡的急性、全身性疾  相似文献   

13.
肉鸭沙门氏菌病是指由肠杆科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细菌所引起的禽类疾病,主要为禽伤寒和禽副伤寒.禽沙门氏菌病可以垂直传播也可以水平传播.鸭群病鸭、带菌鸭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健康鸭群,但最常见的是通过带菌蛋传播,成年带菌鸭产出带菌蛋,再孵化出带菌雏鸭,周而复始代代相传,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禽副伤寒病的临床诊断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肠道传染病,以下痢和内脏器官的灶性坏死为特征。各种家禽都能感染,但雏禽多发,常造成大批死亡;成年禽则为慢性或隐性感染,以下痢、结膜炎和消瘦为特征。常可引起人的食物中毒,在公共卫生上有重要意义。1病原引起禽副伤寒的沙门氏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常见的约有6~7种,最主要的是鼠伤寒沙门氏菌,其他如鸭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埃森氏变种和乙型副伤寒杆菌等。病原菌的种类常因地区、家禽种类不同而有差别。副伤寒病菌的抗抵力不很强,60℃5min死亡。一般消毒药能很快杀死病菌。病菌在土壤、粪便和水中…  相似文献   

15.
鸭副伤寒病是雏鸭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病原为沙门氏杆菌属的多种细菌,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是引起鸭副伤寒病的主要菌种。其特征为精神不振、生长迟缓、体弱,排灰白色稀粪,有的呈水样,鼻孔流分泌物。病程一般2~5天,死亡率在20%以上,发生并发感染时死亡率更高。慢性病鸭表现为极度消瘦  相似文献   

16.
<正>禽副伤寒是养殖业常见的一种疫病,是由其他沙门氏菌引起的,鸡、鸭、鹅等家禽均能感染,常发生于幼鸡、幼鸭等幼小家禽。发生后能造成大面积死亡,如果成年鸡发生后,会转为慢性或隐性感染。2012年,扶余市的几个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出现了鸡大批死亡,经专家确诊为禽副伤寒,给家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禽副伤寒的沙门氏菌有十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鼠伤寒沙门氏菌。这种鼠沙门氏菌的生  相似文献   

17.
鸭副伤寒又名鸭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沙门氏菌引起鸭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严重腹泻,鸭的最易感年龄在3周龄以下,成年鸭多呈隐性或慢性经过,成为带菌者。剖检特征为盲肠肿胀,坏死性肠炎,肠黏膜附糠麸样物。该病除鸭可感染发病外,其他家禽也能感染。现将一起比较典型病例的防治情况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肝炎和沙门氏菌病两种疾病均为雏鸭常发疾病,给养鸭业带来不同的经济损失,如两者并发感染将加大对疾病的诊断难度,易造成更大的损失。对一起雏鸭病毒性肝炎并发沙门氏菌病的诊治病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种鸭场出现死鸭胚和死雏鸭,经剖检、分离和鉴定,确诊为沙门氏菌感染。通过6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表明: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对该株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复方磺胺、氟派酸、痢特灵药效依次减弱,克拉西林则无效。  相似文献   

20.
鸭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鸭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可引起雏鸭大批死亡,多在10~14日龄内暴发,6~10天可达最高峰,呈地方流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