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水肿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肠杆菌是引起断奶仔猪死亡的主要病原 ,hani等 (1976 )报道 ,在瑞士对 330 1头断奶仔猪死后剖检 ,发现 5 7%患断奶后大肠杆菌性腹泻 (PWECD)和 2 2 %为水肿病 (ED)。jahn等 (1987)报道 ,在前东德 75 0 0 0 0头母猪的仔猪中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后仔猪死亡率为 1.8% ,每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 5 0 0 0万东德马克。Svensmark等 (1989)在近 4 90 0 0头断奶仔猪调查 ,总体死亡率为 2 .4 % ,其中因大肠杆菌死亡约占 75 %。我国黄昌仁 (1995 )报告 ,四川 4 0~ 5 0日龄断奶仔猪 ,大肠杆菌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为 10 %~ …  相似文献   

2.
仔猪水肿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肠毒血症,对断奶仔猪危害较严重。1病原大肠杆菌有多种菌株,大多数菌株有产生毒素的能力,并能溶解绵羊红细胞,在鲜血琼脂上出现β型溶血环是其特征。2流行病学本病分布广泛,呈地方性流行,无季节性,病程短,死亡率较高。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周或30~100日龄仔猪。典型的水肿病在生长快、表面健康的仔猪中多见,经常一窝仔猪中发育最好的易感。病程4~14d,平均不到1周,个别病例病程不超过3d,大多数有临床症状的感染猪在24h内死亡。某些应激因素也可诱发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如免疫后气候突变,运输…  相似文献   

3.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急性疾病。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多以仔猪黄痢的形式出现于临床。以发病急,头部及全身水肿、运动失调、惊厥和麻痹等为特征。多发生于1~2月龄及断奶不久的仔猪,10日龄以下的猪也常有发生。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本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精饲料等有关。笔者曾遇到2例10日龄以内新生仔猪的水肿病,而且相继发生在同一个月之内。一个病例为3日龄,另一个病例为5日龄,均属同一个县,不同村屯。现将病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一般在15-20k的仔猪,偶见于30-40k的猪。  相似文献   

5.
<正>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突然,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本病多发于断奶后1~2周仔猪,发病率10%~40%,死亡率可达80%以上。引起本病的大肠杆菌常见的血清型有O88、O138、O139、O141等,具有溶血性,  相似文献   

6.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  相似文献   

7.
杜俊芳 《北方牧业》2006,(14):16-16
<正>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南于病猪主要表现眼睑水肿,结膜潮红,故又称"红眼病"。又因剖检可看到胃黏膜下和结肠膜的水肿明显,因而此病被称为水肿病。1流行病学本病多发于断奶后数日龄,4月龄仔猪也有发生。常常是比较健壮的仔猪发病率高,发病后死产率也很高。2病因2.1 带菌的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食入后经消化道直接污染。2.2 仔猪断奶后,如果饲料过于单纯,蛋白质含量过高,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容易导致营养失调、体内菌群紊乱、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造成水肿病的发生。2.3 应激因素(转群、运输、气候变化等)也会造成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  相似文献   

9.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  相似文献   

10.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引起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笔者根据临床工作经验,总结了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要点,旨在为临床防控本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  相似文献   

12.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  相似文献   

13.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1流行特点本病呈地方流行性,常限于某些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周的仔猪,突然发生,病程短,致死率高。1.1大肠杆菌存在于部分健康母猪和感染仔猪肠道内,随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通过消化道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14.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 1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仔猪水肿病,又称仔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断奶前、后仔猪的急性、散发性传染病。仔猪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是其剖检特征。本病发病率为15%-35%,致死率为50%-80%。  相似文献   

16.
1病原学特点病原为溶血性大肠杆菌,其重点侵害断奶仔猪引起急性、散发性病理变化,致使患病仔猪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头面部明显水肿。剖检病理表现为头部皮下、胃壁及结肠间膜严重水肿。2发病特点仔猪断奶后1~2星期最多发,最小的见于10~15  相似文献   

17.
猪水肿病是猪大肠杆菌病肠毒血症引起的一种急性病,以发病突然、头面部水肿和运动失调为主要特点。本病多发于即将断奶或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死亡率高,常为吃食好、生长快、体型大的健壮仔猪发病。一、病因本病主要发生于即将断奶或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发病迅速,突  相似文献   

18.
猪水肿病又名猪大肠杆菌病毒血症,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断乳后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该病断奶后1~2周多发,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发病较多;通常在脾虚肾亏,三焦气化机能失调的情况下发病,流行较广泛,致死率高达90%。1发病原因断奶后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蛋白质饲料,引起仔猪胃肠机能紊乱,有利于致病菌繁殖并产生毒素,诱发本病。仔猪消化机能不全,胃底腺不发达,体内  相似文献   

19.
仔猪黄、白痢属于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病以下痢为特征,排乳白色、淡黄色粘稠并带有腥臭味的糊状粪便。发病率较高,农村由于缺乏预防措施则引起大面积的流行,发病相当普遍,死亡率较高。养猪场一旦发病,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  相似文献   

20.
刘孟良  朱玲 《养猪》2011,(4):101-102
仔猪水肿病又称大肠杆菌毒血症、浮肿病,是由产志贺毒素的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小猪急性、致死性疾病,其特征为胃壁和其它部位发生水肿。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小至数日龄,大至4月龄都有发生。生长快、体况良好的仔猪最为常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春秋季。2011年2月,四川某猪场送检1头腹泻断奶仔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