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湖北林业科技》2009,(5):F0002-F0002
房县林业用地面积位居全省第一,森林资源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源泉。如何使房县林业既大又强,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房县抢抓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建设机遇,确立了“创新业、大兴核桃产业,壮祖业、做强耳菇产业。稳旧业、巩固板栗产业”的发展思路,提出了“54321”产业发展目标,用5-8年建成50万亩核桃基地、以杨树为主的4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30万亩板栗基地、200万亩耳菇林基地、10万亩小杂果基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遵化市为促进以板栗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生产,不断推广优新技术,加快新技术的转化与应用,使板栗产业达到了效益与环境治理的双赢的目标。目前,全市板栗栽培面积达30万亩,年产优质板栗13000吨,产值近2亿元,年出口板栗12140吨,创汇3000多万美元,年加工板栗达9173吨,其中精深加工达1295吨。北部板栗产区10乡镇人均纯收入中板栗收入占51.5%,有120个村通过板栗生产实现了小康。2001年遵化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板栗之乡”荣誉称号。2004年遵化市在我省率先完成全市56万亩果树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环境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3.
利用板栗副产品生产食用菌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田拥有板栗4.8万hm2,其废枝苞壳均是栽培栗蘑的上好材料。本项目是从国外引进优良栗蘑品种中选出适合罗田栽培的最佳品种,适用于罗田资源特点的最佳培养料配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罗田板栗公共品牌建设工作的调查研究,回顾了罗田板栗品牌形成的历史,明确了该公共品牌的定义。对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现实意义和目标任务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今后的建设核心、建设体系以及具体工作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措施,以期提高罗田板栗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助力林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柴亚军 《绿化与生活》2004,(1):39-39,45
怀柔林业部门充分利用本区的地理优势,在果品产业中坚持突出板栗主导产业,提出了“干(果)抓板栗,鲜(果)抓观光”的发展战略,把怀柔建成地区一流的板栗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近三年,全区共发展板栗7.66万亩,目前全区11个乡镇已有板栗26.5万亩,近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板栗数燕山"。燕山山脉独特的地理、土壤、气候条件造就了燕山板栗优良品质。以怀柔、密云、迁西、遵化、迁安、兴隆、宽城、青龙等燕山板栗主产区,栽培面积360多万亩,年产量达到12-15万吨左右。笔者作为怀柔板栗产业工作人员,近年来重点对以迁西、怀柔为代表的燕山板栗产业进行了实地调研总结,以期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促发展。一、迁西板栗生产和购销基本情况迁西板栗种植面积保有量70余万亩,4000余万株,年均产量在5万吨左右,从事板栗产业的人均产  相似文献   

7.
板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 ,素有“铁杆庄稼”之美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食品结构的变化 ,板栗以其独特的风味 ,丰富的营养 ,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喜爱。镇安大板栗是镇安县五大主导产业之一 ,是西北品种群特优品种 ,近年来发展迅速 ,全县已建成栗园面积 2 .1 2万 hm2 ,产量也大幅度提高 ,到 1 999年全县板栗产量达5 0 0万 kg,总收入 2 5 0 0万元 ,板栗生产已成为本县兴林致富奔小康的主要产业。目前 ,随着板栗新产品的开发 ,市场对板栗需求量的增加 ,品质要求的提高 ,致使我们在生产中应推行栗园综合科管 ,以提高板栗产量和质…  相似文献   

8.
1生产现状金寨板栗的发展从80年代初的零星栽植,至现在大面积栽植,板栗面积由1983年的2.3万亩,至1996年40.4万亩,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10%,是全县经济林面积的56%,居全省之首,板栗产量由1983年的8万kg,1995年增长到900万kg。板栗已成为金寨7.8万户、全区近12万农户举足轻重的产业。2存在问题去年由于天气影响,金寨板栗有近一半的栗园绝产,约16万亩栗园大幅度减产,通过调查分析,凡是嫁接后5年生以内尚未郁闭的板栗园,全部丰产丰收;凡在四旁四边栽植的零星分布的栗树丰产丰收;凡是栗粮间种或采取连年施肥,连年喷施“增产素…  相似文献   

9.
罗田板栗主要品种开花结果习性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调查了罗田板栗主要品种雌雄花序形成状况,雌花序着生部位、不同品种雄花序长度及其上的花簇数,观察了开花和落果物候期及其结果习性。发现:罗田板栗一些栽培品种雌雄花开放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并且存在雌花较雄花早开1-2天的现象;落果主要发生在7月上、中旬以前的一段时间,7月中旬以后落果较轻;板栗雌花不经授粉受精,同异花授粉或自花授粉一样可以“座果”,但所结果球全为空苞。  相似文献   

10.
柴亚军 《绿化与生活》2005,(1):F002-F002
怀柔区果品产业发展坚持“干抓板栗,鲜抓观光”的思路,2004年,全区果品产量4621.2万公斤,鲜果产量3213万公斤,干果产量1408.2万公斤,全区人均果品产量264.4公斤,人均鲜果183.8公斤,干果80.6公斤。全区人均果品收入694.8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1075.2元。2005年,该区将进一步加大果品产业发展力度:一是抓好点,即加强观光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我国南方栗仅宜于菜用,加工极易开瓣和糊化,经过几年的筛选和加工试剂,永荆3号品种可生产B-E级标准的糖水栗子罐头。  相似文献   

12.
油橄榄种质资源承载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是油橄榄繁衍发展的物质基础。土耳其油橄榄栽培历史悠久,良种规模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文中介绍土耳其油橄榄栽培管理和加工以及在油橄榄种质收集等方面的技术领先优势,提出了我国油橄榄发展建议。目前我国油橄榄种质资源研究停滞于初步调查阶段,迫切需要在种质资源方面进行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研究。应当借鉴土耳其发展经验,改善我国油橄榄产业目前存在的盲目扩大种植面积、栽培品种混杂、许多品种引进后未能留存等问题,并通过油橄榄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鉴定和整理避免重复引种,使良种选育工作少走弯路,促进产业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安徽板栗产销状况及发展前景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周根土  张均 《经济林研究》2003,21(3):98-100
安徽省是全国板栗的主产区之一。近十多年来。我省板栗在面积和产量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产销两旺。但要做到未雨绸缨,控制规模,提高现有板栗林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必须加快推广先进技术。加快鼠种推广步伐。调整品种结构。大力发展贮藏和深加工,积极创建品牌,建立营销体系。开拓市场销路,提高我省板栗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对板栗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满足人们对无公害果品的需求。作者全面研究板栗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征、生活习性及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了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对策。旨在为板栗病虫害生态控制以及提高板栗产业的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5.
缅甸是东南亚林业大国,尽管近年来森林资源总量下降,但竹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十分巨大,竹产业被列为该国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方向。但是缅甸竹产业整体开发水平落后,且面临竹材综合利用率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及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亟待以科技为主的全方位提升。中国在竹林经营和产业开发方面经验丰富,但也存在资源短缺、与周边国家交流不足等问题。因此,推动和深化两国竹业合作既有助于提升缅甸竹产业综合实力,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竹产业纵深发展的某些瓶颈问题。文中通过对缅甸竹子资源和产业的梳理,包括竹子资源与竹林经营、竹子利用与产业发展状况、竹产品国际贸易,提出了中缅竹业合作的初步设想,以期为深化两国林业合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经对国内外市场环境进行分析,确定影响核桃、板栗市场需求的因素为:①经济状况;②人口状况;③消费偏好;④市场环境。建立了有购买力的需求模型Y=11.3 0.674X1 0.393X2 0.303X3。经显著性及拟合度检验,证明预测模型合理。为决策经营者在云南发展核桃、板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竹材人造板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韩建 《木材工业》2006,20(2):52-55
总结我国竹材人造板工业起步、发展和提高三个阶段的发展进程,指明竹材人造板工业在我国已成为一项新兴工业产业,但也还存在一定问题,并对未来人造板工业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我国沙棘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是一种有着丰富种质资源的植物,在全球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是沙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沙棘产业的产业现状、产品开发以及产值等情况,概述了我国沙棘生产和消费的情况,分析了我国沙棘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沙棘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助力未来我国沙棘产业向着产业化、工业化、现代化、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林业产业非均衡发展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发展的重要主题是维护生态和改善民生,而林业产业以其独特的复合结构、复合功能和复合层次连接了生态建设和民生改进。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林业产业的非均衡发展制约了林业产业区域均衡与转型升级,进而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文中分析国内外关于林业产业非均衡性的研究重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梳理我国林业产业非均衡发展的评价方法与应用,比较这些方法的优势和缺陷;基于分析结果,对我国林业产业非均衡发展研究未来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梅州市大埔县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埔县是我国南方典型林业县之一,具有林业产业丰富,但林业经营较为粗放,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范围狭窄等特点。本研究以2014年~2018年梅州市大埔县林业产业为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林业产业三次产业及其内部产业结构关联,探索我国南方典型县域林业产业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大埔县林业产业还是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中,但由于其体量小其内部产业涉及的范围较窄,发展空间相对有限;第三产业在全部林业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其发展单一,仅有林业旅游和休闲服务一类,有待扩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