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苯甲酸苄酯对茄子黄萎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方法】用浓度分别为0(CK),0.05,0.1,0.5和1.0 mmol/L的苯甲酸苄酯处理茄子种子和幼苗,通过田间抗病、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等试验测定其对茄子的化感效应。【结果】不同浓度的苯甲酸苄酯对茄子种子萌发均有化感促进作用,低浓度(0.05,0.1mmol/L)的化感促进作用较强,高浓度则促进作用减弱,当浓度为0.1 mmol/L时,种子萌发效果最好。在试验浓度范围内,苯甲酸苄酯可提高茄子幼苗对黄萎病的抗性,对茄子幼苗的株高、茎粗、鲜质量、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最佳作用浓度均为0.1 mmol/L。【结论】苯甲酸苄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茄子的抗病性,促进茄子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不同成熟度糯玉米种子的活力,明确玉米的最适收获期,以糯质玉米杂交种南8424×福93和自交系南1815种子为试验材料,于授粉后20~52d收获果穗,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幼苗试验研究不同成熟度种子的活力差异。结果表明:糯玉米杂交种相对于纯合自交系,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种子活力更强;不同成熟度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成苗率、幼苗干物质量和活力指数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随授粉后收获时间的延迟,各项测定指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南8424×福93杂交种制种以授粉后36d收获为宜,而南1815自交系种子繁殖以授粉后40d收获为宜。  相似文献   

3.
玉米杂交种新玉41号和新玉54号种子成熟度与活力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成熟度玉米种子活力差异及变化趋势,确定不同品种种子最适收获时期.[方法]以新玉41号、新玉54号杂交种种子为材料,测定授粉后不同时期种子干重、鲜重、含水量,观察黑层出现时期通过标准发芽试验、田间出苗率调查分析种子成熟度与活力的关系.[结果]两杂交玉米品种种子鲜重均随着成熟度提高呈现出先升高达到一个最大值后开始下降趋势;其干重均随着成熟度提高不断增加,至授粉后48~54 d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平稳;含水量随着成熟度的提高一直呈现下降趋势.新玉41号种子在授粉后39 d百粒种子鲜重达到最大值39.1 g,含水量为44.2;;授粉后48d百粒种子干重达到最大值22.1 g,含水量为35.6;;授粉后51 d出现黑层,含水量为35.6;;授粉后45 d发芽率达到最大值94;,48 d发芽率91.3;,差异不显著;授粉后48 d田间出苗率达到最高值92.3;,此时收获活力最高.新玉54号种子在授粉后51 d百粒种子鲜重达到最大值30.6 g,含水量37.92;;授粉后48 d出现黑层,含水量降至30.9;;授粉后54d百粒种子干重达到最大值26.6 g,含水量为29.1;;授粉后45d发芽率达到最大值97.5;,含水量36.2;;授粉后42d田间出苗率达到最大值94.7;,含水量37.3;,此时收获活力最高.[结论]新玉41号和新玉54号两品种在授粉后42~48 d,含水量35.6;~37.3;,黑层形成前3~6d收获,均可获得高活力种子.  相似文献   

4.
以茄子材料07-15和25-5的干种子以及经25%PEG渗透处理的引发种子为材料,使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照装置进行辐照处理,并进行室内发芽试验,观测幼苗生长情况,研究电子束辐照对茄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茄子材料对电子束的敏感性差异显著,07-15抗电子束辐照能力强于25-5,主要表现在种子发芽率、萌发速度、幼苗形态和根系活力上;不同萌发状态种子对辐照的敏感性不同,经25%PEG渗透调节处理的引发种子对辐照较干种子敏感。大辐照剂量处理( 600 Gy)显著降低了种子活力和萌发速度,幼苗生长也受到明显的抑制。可见,电子束处理能有效影响茄子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为其辐照诱变育种提供有效的诱变源。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穗部及成熟度对春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选取不同成熟度的新春26号种子,在不同穗部间进行恒温发芽试验,测定其千粒质量、发芽率、幼苗鲜质量及幼苗干质量等种子活力指标。结果表明,成熟度越好,则千粒质量越大,相关活力指标越高,且表现为穗中部穗基部穗上部。对不同穗部千粒质量与活力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开花后25d收获与开花后30d收获的种子,其穗中部千粒质量与种子活力分别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即随着小麦成熟度增加,小麦种子干、鲜质量与种子活力回归关系极显著。而且,其相应部位的幼苗鲜质量或干质量均与活力指数呈极显著关系,因此,可以用种子千粒质量大小、幼苗鲜质量或幼苗干质量判定不同收获期下种子活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的花粉萌发率低,适量添加2,4-D、NAA.GA3、硼酸、钼酸铵均能促进其花粉萌发.低温加干燥剂贮藏花粉可保持花粉的萌发力.在开花后3d内有很高的授粉能力.其中当天座果率达44.44%,花后第4d授粉能力下降.授粉后4h,已有部分花粉管穿过花技进入子房.经32-48h左右,大部分完成授粉受精过程.  相似文献   

7.
以3年生秦艽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成熟度秦艽种子形态特征及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秦艽鲜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均随种子成熟度的增加表现出低、高、低的趋势,成熟度不同发芽持续期也不同,成熟以后的发芽速率较快,秦艽鲜种子以开花后21 d采收萌发率最高,为57.5%。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入侵植物阔叶丰花草对茄科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种子萌发与生物测定法,测定比较了阔叶丰花草不同浓度水提液处理番茄、茄子和辣椒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的根长及茎长。结果表明:番茄和茄子的发芽速度指数随处理浓度上升而显著降低;番茄种子的萌发率略低于对照,均在93.33%以上;茄子和辣椒种子的萌发率均随水提液浓度的上升而降低,14 d 时分别在70%以上和66.67%以上;各浓度水提液番茄和茄子的根长显著低于对照,辣椒除高浓度外,根长均长于对照;培养7 d 时番茄的茎长短于对照,14 d 时均长于对照。结论:阔叶丰花草对番茄的综合化感效应表现为抑制作用;低浓度的水提液对茄子综合化感效应表现为促进作用,高浓度为抑制作用;辣椒则表现为抑制转变为促进,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以自交系母本9058by、父本驻16为试验材料,授粉后30 d起每隔5 d采集果穗,研究玉米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特性对其成熟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授粉后前期收获的玉米籽粒成熟度低,具有一定的发芽能力,但抗逆能力弱;冷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大幅降低.随着授粉时间的延后,籽粒成熟度提升,抗逆能力渐渐升高.授粉后45 d采收,籽粒发芽势、发芽率、冷发芽率、根冠比、出苗率达到最大值;授粉后50 d采收,籽粒的活力指数、幼苗苗长、根长、根条数达到最大值;授粉后45~50 d收获的籽粒质量较高,种子活力可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黄波罗的开花结实习性及人工授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年和1993年对黄波罗的开花结实性以及人工授粉的适宜时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授粉状态下,每个柱头的花粉粒数为0-140个。单株的平均授粉率为52%-97%,授粉数在5个以下的柱头相当多。无论是单株还是林分内,雄花期长于雌花期,但花粉的发芽率低(17%-41%)。为了提高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有必要在采种林分内进行人工授粉。雌花的可授期约10d,最适宜的授粉期为开花后3-4d内,开花后2d  相似文献   

11.
杂交籼稻老化种子引发技术和成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PEG、PVA、KNO3、PEG+KNO3、PVA+KNO3对杂交籼稻自然老化和人工老化种子进行引发效果研究,筛选出最佳处理方法,再对经最佳处理引发的种子进行田间成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5%PVA+1.0%KNO3引发自然老化种子1d,1.0%PVA+1.0%KNO3引发人工老化种子1d,显著提高了种子室内发芽率和田间成苗率。人工老化种子引发后活力恢复,成苗率甚至超过正常种子。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经过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后茄子品质改善和产量提高的机制,设计了一种大气压等离子体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采用不同电压(4420~6800V)处理茄子种子.结果表明:不同电压等离子体对茄子种子处理后种子的萌发率不同.8个处理的株高、展开度、根深、根幅以及单果重、果长均有明显增加,产量均超过对照(CK).5440~6460...  相似文献   

13.
花生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发芽率和蛋白质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双向SDS-PAGE分析了粤油79和油73花生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发芽率和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老化8d后,种胚内出现了一种蛋白质或多肽(p16.2,MW10KD),并且该蛋白质或多肽随种子老化程度的加深其含量逐渐增加,而对照不存在这种物质,表明随着种子活力的丧失,蛋白质的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茄子种子发育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为新品种种子快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开花后15d起,每隔5d,取种测定茄子鲜干重、含水量及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直至花后55d。[结果]茄子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持续下降;在种子发育前期干物质迅速积累;花后第45天可溶性糖含量积累达到最高峰,随后缓慢回落;花后第35天开始,淀粉积累速度加剧,随后较缓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分别在花后第25、40天达到峰值,花后第40天后开始明显下降。花后第50天,茄子种子具备基本发芽力,此时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均已经达到峰值或越过峰值。茄子各项指标与对照品种差异较显著,其有机物质积累水平均低于对照。[结论]花后50d茄子种子已经达到生理成熟度。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浓度赤霉素和适乐时处理对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适乐时处理茄子种子,结果表明,浓度为200mg·L-1的赤霉素溶液对茄子种子萌发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每100kg茄子种子加入适乐时有效成分19~24g之间对杂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不影响种子萌发。经过赤霉素和适乐时处理的茄子种子,播种后出苗整齐,成苗率比对照提高了27.1%。  相似文献   

16.
洋葱种子种质超干保存的效果及其对膜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洋葱超干种子室温下抗老化能力增强,耐储性提高。能明显延缓衰老。超干种子直接吸胀会引 起胚根断裂和种子活力下降。但吸胀前回水处理可以减轻吸胀过程中造成的损伤;超干处理大大增加了 苏氨酸(Thr)的渗漏,回水处理可恢复到原来水平。经回水处理的老化超干种子较未超干的对照老化种 子氨基酸和无机离子泄漏量减少,洋葱种子漏失的氨基酸以组氨酸(His)和苏氨酸(Thr)为多,外渗离子 以钾最多,超干还增加Ca2+和Mg2+的渗漏,但回水后恢复到超干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小麦种子在种子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的规律,采用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对2个小麦品种的种子在90%相对湿度和45℃条件下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处理时间分别为0、1、2 d,结果表明:豫麦57和金豫麦2号种子发芽率在经过老化处理后略有升高、种子活力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室温硅胶干燥法,研究了超干处理和加速老化(50℃,30 d)对华北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种子活力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对2种落叶松不同含水量种子老化前后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电导率、脱氢酶活性和异柠檬酸裂解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含水量50~28 g/kg的华北落叶松和含水量48~28 g/kg的日本落叶...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种子成熟度对其活力及F_1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国河西制种基地玉米种子成熟度与种子活力、F_1产量之间的关系,为确定适宜收获期、避免种子遭受早霜冻、确保种子质量安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用偏马齿型豫单603杂交种子和偏硬粒型豫单606杂交种为材料,从授粉后40 d开始采收果穗,每隔5 d测定一次籽粒乳线发育、籽粒含水量、百粒重、种子发芽率和浸出液电导率,并检测F_1田间表现及籽粒产量,研究玉米种子成熟度对种子活力和F_1产量的影响。【结果】豫单603和豫单606 2个杂交种乳线出现时间和发育程度存在较大差别,整体表现为豫单603乳线出现晚、消失早,而豫单606乳线出现早、消失晚。授粉后40 d,豫单606乳线位置达0.16,而豫单603尚未出现,二者在授粉后65 d时乳线位置接近0.50,此时,豫单603和豫单606籽粒含水量分别为31.66%和35.09%;授粉后40 d,豫单603的籽粒含水量高于豫单606;授粉后45 d及以后二者的籽粒含水量呈相反趋势;生理成熟时,豫单603(授粉后75 d)的籽粒含水量26.71%,豫单606(授粉后80 d)的籽粒含水量为27.00%。随着种子成熟度的提高,杂交种子F_1的发芽率不断提高,生理成熟时达到最大。授粉后40d,2个品种的杂交种子F_1已具有一定发芽能力。授粉后75 d,豫单603达到生理成熟时,标准发芽率96.67%;豫单606授粉后80 d生理成熟,发芽率98%。种子简化活力指数随成熟度增加而提高,2个杂交种在授粉后65 d达到最大,分别为5.89和8.70,之后略有下降。与标准发芽率一致,2个杂交种人工加速老化发芽率也随成熟度提高而上升。授粉后40 d,种子成熟度低,老化发芽率分别为58.33%和54.67%;生理成熟时,豫单603老化发芽率90.00%,豫单606为92.33%。田间出苗率、整齐度、干物质积累量和F_1产量均随种子成熟度提高而上升,至生理成熟时达到最大,但豫单603和豫单606生理成熟期收获的杂交种子F_1的产量与授粉后65 d收获的杂交种子F_1的产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2个品种在授粉后65 d时收获的杂交种子F_1均可获得较高的幼苗素质和籽粒产量。【结论】在河西张掖玉米制种区,雌穗授粉后65 d,籽粒乳线在1/2位置左右,籽粒含水量30%—35%,可作为玉米种子适宜收获期,比目前生产上(乳线基本消失)提前15 d左右,不仅有利于争时晾晒防冻害,同时可获得高活力种子。  相似文献   

20.
木醋液对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利用木醋液对茄子种子进行不同浓度浸泡处理,旨在研究木醋液对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对茄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存在显著影响,稀释400~200倍是刺激种子发芽的最佳剂量范围,该浓度处理的试验组发芽峰期发生在第3天或第4天。稀释100倍与50倍之间存在抑制发芽的半致死计量范围。同时,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茄子种子发芽率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发芽率与时间、浓度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建立的预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E=5.153%,相关系数R2=0.990621,说明该模型预测与试验值具有极其优化的拟合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