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国内外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我国在边坡植被恢复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结合银川绕城高速公路边坡的环境特点,对爬山虎的生物学特点、银川绕城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植物的选择、藤本植物在公路边坡植被恢复中的作用等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就爬山虎在银川绕城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边坡植被护坡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宝汉高速(宝鸡至汉中)从生态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采用了边坡植被护坡技术,并在生态防护的基础上,兼顾良好景观的形成。根据目前国内外边坡植被护坡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综合运用植物学、水土保持工程、风景园林等诸多学科的知识,介绍了宝汉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护坡技术,探索了一条成本低、效果好、适合宝汉高速公路边坡实际情况的生物复合护坡十大理想模式,使生态防护既能满足护坡固坡、防止冲刷的工程要求,又能因地制宜。该技术与周围生态景观有机地相结合,促进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生态恢复技术及植物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几种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生态恢复技术以及边坡植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云南新街至河口高速公路沿线植被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街—河口高速公路沿线的次生裸露边坡自然恢复植被的调查,共发现植物40种、20科。自然恢复2 a的边坡为红藤 葛藤 狗牙根植被群落,恢复20 a的边坡为粽叶芦 马鹿草 山蚂蝗植被群落,恢复40 a的边坡为滇桐 银合欢 荩草群落。通过对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及优势度的研究表明,新街—河口沿线次生裸露坡面随着自然恢复时间的增加,其物种丰富度和乔木优势度不断增加,占优势群落的均匀度也在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银川绕城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的若干生态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高速公路的环境特点及边坡绿化的功能,对银川绕城高速公路的边坡绿化植物的选择与物种多样性,边坡绿化植物的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功能,边坡植被恢复的生态学机制,边坡绿化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等若干生态学问题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边坡绿化工程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了蓬勃发展。基础建设的支柱是公路的施工建设,各级政府部门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用于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使高速公路发展异常迅速,但同时也带来了质量问题,特别是高速公路边坡的防护工作未能落实,为公路的后期使用带来了风险。基于此,本研究从高速公路的边坡防护入手,深入分析各生态恢复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护设计原则及后期的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对河北省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分区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恢复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适宜于不同生态区的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措施,推介了相应的适生植物物种及植被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9.
公路边坡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因子耦合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促使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群落正向演替,探究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以山东省青临高速公路16种典型绿化护坡类型为例,选取代表植物群落、地形条件和土壤特性的指标,运用冗余分析法揭示植被重建后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构建不同护坡模式下植被-- 土壤耦合模型。结果表明:1)各类环境因子共同解释了公路边坡植物多样性变异信息的87.599%,土壤理化性质的解释度最高,达到69.539%;2)多样性指数对土壤作用的反馈程度排序为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3)与群落多样性平均关联系数大于0.65的土壤因子排序为速效磷>全磷>全氮>全钾>有机碳,属于较强关联;4)公路边坡植被-- 土壤的耦合协调程度以弱协调和中等协调为主,耦合度排序为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岩土混合边坡。该研究可为山东省乃至华北地区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由于自然力作用和人类活动,形成了大量裸露岩石边坡和仅有薄瘠土壤层的土石边坡。边坡植被恢复是在特殊立地条件下的植被恢复方式,水分是影响植被恢复效果和成败的关键因子。保水剂的应用能有效保持土壤水分,改良土壤结构,促进边坡上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有益于恢复后期边坡植被的自演替过程。从边坡生态因子、植物选择、保水剂的性能、用量和施用方式等多个方面对保水剂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以期有助于保水剂在边坡植被恢复实践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