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下经济是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后,农民群众以林地生态环境为基础,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及林间空地从事林、农、牧等立体复合经营,实现长中短有机结合,上中下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西北贫困地区,地处内陆,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发展林下经济,因地制宜地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开展林下种植、养殖、森林休闲旅游和林下产品加工等生产经营对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科学合理利用林地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加快兴林富民步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现根据地区区情并结合林改实践,总结出了干旱地区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林下经济产业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主要通过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两种基本模式,选择适合林下种植以及养殖种类进行合理搭配。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模式,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将林、农、牧等产业链条融合在一起共同发展的复合高效的独特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3.
<正>林下经济是现代林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型的林业发展模式。林下经济不仅充分的利用了林业资源,利用了生态环境的优势,还促进了人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对于脱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林业经济发展对于脱贫攻坚的意义,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发展策略,希望为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出一点力量。1.发展林下经济和脱贫攻坚的含义林下经济就是指利用森林资源来进行林地养殖和林地种植业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贫困地区的林地资源为依托,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介绍河南省延津县的森林资源状况、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做法,并指出发展林下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且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同时着重对延津县下一步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路及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归纳,得出结论:林下经济的发展,能有效克服林业本身固有的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缺点,能挖掘林地潜力,提高林地生产力,而要使兴林富农协调统一发展,应采取有力措施,扎实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5.
肥西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鹿伦跃 《现代农业科技》2012,(19):148-149,153
随着肥西县林地面积的增大、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的结束以及配套改革的深入推进,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积极发展探索林下经济,可成为该县推动全县林农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该文分析肥西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推动该县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展林下经济,既可以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壮大绿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提高林地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绿色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垦利区发展林下赤松茸产业的优点,并提出了发展建议,希望推动林下食用菌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林下经济是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利用森林资源和林地空间资源发展的林下复合经济。发展林下经济能有效地提高林业生产力,促进资源增长,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化进步,加强林区和谐稳定,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发展林下经济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要求,使人与自然更好地达到和谐统一,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发展林下经济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8.
庄河市森林资源丰富,发展林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近几年,着重发展以林下人参为主的林业产业,并逐见成效。在项目实施中不断总结,形成了高标准林下人参种植技术。本文阐述了种植林下人参的几个技术要点:既合理的区域划分;掌握选择林地的主要条件;合理清理林地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林业产业作为生态建设领域重要的经济项目,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生态效益的保障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为提升林地资源的综合开发效率,将林木种植与林下经济开发结合起来,推行混合经营的生产模式,成为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协调森林开发效益性与生态性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辽宁省林下经济的主要开发模式出发,对新时期保证林下经济综合发展效益的策略进行合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东营市垦利区发展林下赤松茸产业的优势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林下经济,既可以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壮大绿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提高林地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绿色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赤松茸的生物学特性,阐述了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发展林下赤松茸产业的优势,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推动林下食用菌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浅谈湖南林下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下经济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为目的,以科技为支撑,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有目的地通过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方式进行立体复  相似文献   

12.
林下经济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为目的,以科技为支撑,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有目的地通过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方式进行立体复  相似文献   

13.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近年来,林下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安阳市林业用地面积19.76万hm2,其中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13.33万hm2,已发展的林下经济利用林地资源面积4.58万hm2。有速生丰产林、经济林、灌木林等各种林类。根据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适宜该市综合效益较高的4种林下种养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林下经济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为目的,以科技为支撑,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有目的地通过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方式进行立体复  相似文献   

15.
<正>林下经济,主要是指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等。林下经济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掌握、潜力大、前景好等特点。发展林下经济,可缩短林业经济周期,提高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香河县近年来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大力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林业资源有了迅猛增加,林地面积达20余万亩,林下闲置土地  相似文献   

16.
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游憩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是实现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和绿色增产增收效益的重要手段,它对挖掘林地生产潜力,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开辟农民增收渠道,调动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地貌独特,气候的海陆差异特别是垂直分异优势对其发展林下经济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7.
林下经济是指在林地中间,有效利用林地空间,实施农、林、牧等各种形式的立体式的生产经营模式。林下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缩短林业的经营周期,提高林业的附加值,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可以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以及生态发展的目标。近期,对于西吉在林改后林下经济的发展情况实行了调研分析,总结得出西吉林下经济的一些做法,以供西吉的林业工作者以及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林下经济顾名思义就是以林地或森林的环境为主体,发展而来的多种经济体系。林下经济包括养殖种植,也包括采集和旅游等多种经济发展方向,它的特点是投入少,潜力大,标准的绿色产业。林下经济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林地发展模式,利用国家承包到户,农民充分利用林地,实现种植养殖旅游立体符合型的发展模式。本文就浅谈关于复兴镇林下经济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由于彻底地进行了林权制度改革,县上及时出台了优惠政策,促进了林下经济和林业合作社的发展,积石山县广大林农围绕林木、林地、森林大做文章,各类经济组织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林下、林地的衍生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强势出现,成为本地农民脱贫致富、本地经济繁荣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20.
正1发展林下经济对重视林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林下经济,就是指林农在林地种植过程中,运用合理的科学手段,有目的的对野生动植物进行人工驯化和繁殖,不断的发展林业经济,使林地收获长期或短期的经济效益,增加了林地的经济附加值,使林农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同时稳定的林地生态系统,使林地空间达到真生的生物多样化。合理的利用林下资源,既解决了种植和养殖的土地问题,又节约了土地,有效的缓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经研究,发展林下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