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厨余垃圾有机堆肥风险因子管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厨余垃圾产量巨大,有机堆肥是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有机质等养分回收到土壤中的有效方法。由于目前对厨余垃圾有机堆肥产品尚未制定完善的标准体系,忽略了厨余垃圾有机堆肥产品对土壤及周边环境的有害影响。本文从国内外厨余垃圾有机堆肥现状出发,结合国内外厨余垃圾有机堆肥过程及产品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子对土壤及农产品的影响,提出我国厨余垃圾有机堆肥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尚需完善,包括对农药残留、生物毒素、抗生素以及其他因素风险影响因子的限量标准等问题。建议从堆肥技术标准、风险因子检测标准和产品限量标准等方面建设厨余垃圾有机堆肥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和引导厨余垃圾有机堆肥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垃圾分类的实施,大量餐厨垃圾集中产生,亟需合适、高效的处理技术。近年来,厌氧发酵成为我国处理厨余垃圾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阐述了我国厨余垃圾特点,总结了厨余垃圾厌氧发酵的几种改良措施,包括预处理、协同发酵、两相厌氧发酵和外源添加剂,同时介绍了厌氧发酵的应用现状,以期为我国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赵宋敏  李定龙  王晋  马建锋  戴肖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221-4222,4225
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全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基于接种物的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的研究情况,其中接种物的种类包括污泥、菌种、动物粪便、矿化垃圾和废纸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处理的展望,认为厌氧发酵对厨余垃圾的处理是目前生态上最为合理,经济上可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分类后家庭厨余垃圾理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上海市不同区域(内环、内外环间、外环)的6个小区,对小区内分类后的家庭厨余垃圾进行采样、分析.通过对样品的采集,积累上海市厨余垃圾理化特性基础数据,为厨余垃圾后续资源化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整理,并结合杭州市实际,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及其综合处理技术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比过高,可回收物含量高。因此,十分有必要从源头开展垃圾分类,针对不同垃圾的特性,分类处理。同时,由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比超过50%,因而在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中,应重点关注厨余垃圾的处理。目前,主要的厨余垃圾处理方式有饲料化、填埋沼气利用、生物堆肥及厌氧发酵处理等,但总体来看,这些技术还不够成熟,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最后,结合杭州市实际,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提出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强化垃圾处理技术攻关、加强政策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厨余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方面.为探索羊肚菌转化厨余垃圾制取饲料的最佳工艺,进而实现厨余垃圾的饲料化利用,利用食用蕈菌羊肚菌对厨余垃圾进行了固体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当厨余垃圾和辅料豆渣按1∶1质量比混合,发酵时间为20 d,发酵温度为25℃,PH在自然状态下,含水率为65%,接种量为15%时,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提高幅度最大,最终含量都在20%以上,且粗脂肪含量均小于17%,粗纤维含量小于16%,符合国家蛋白饲料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滨淮社区的马场山村自开村营业以来,游人如织,面对红火的农家乐生意,大量的厨余垃圾如何处理成了让人头疼的问题。去年11月底,村里的厨余垃圾收集池建成后,这一难题迎刃而解,经过发酵后,厨余垃圾变废为宝,成为农户抢手的有机肥。马场山村村民王桂珍的几亩油菜地就在新建的厨余垃圾收集池附近,自从收集池建成投入使用后,她就再也没给地里的油菜施过化肥,经  相似文献   

8.
以易腐厨余垃圾和植物秸秆为原料,加入秸秆腐熟剂、商品有机肥、尿素等辅料,通过好氧高温发酵制作成有机肥,可为农村集中居住区厨余垃圾处理提供可复制的案例。本文从场地设施、材料准备、制作技术、后熟保肥等方面介绍了易腐厨余垃圾好氧高温堆肥制作技术,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厨余垃圾生产的沼泥对嫁接和不嫁接西瓜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其作为有机肥应用于西瓜生产的可行性,进行厨余垃圾沼泥应用试验。结果显示,厨余垃圾沼泥整体上对西瓜品质无显著影响,可提高部分西瓜品种的糖度等品质性状,对嫁接西瓜和非嫁接西瓜及不同砧木嫁接西瓜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0.
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楠  赵宋敏  李定龙  孙向武  戴肖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73-15775,15781
[目的]确定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最佳条件。[方法]在适当的垃圾粒径、固含率和C/N条件下,运用3因素3水平L9(33)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接种比例、pH值和温度对于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结果]当温度为37℃,pH值为6,接种比例为4∶1时,厨余垃圾厌氧发酵所产乙酸和VFA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87g/L和17.36g/L;COD去除量和去除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606mg/L和43.8%。[结论]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比例为4∶1、pH值为6、温度为37℃。各因素影响大小的次序为:温度〉pH值〉接种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