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指出,在高产水平条件下,单位面积穗数达到一定范围后继续增产的关键在于提高单穗生产力和单位面积粒数。单位面积粒数、穗粒重、千粒重与籽粒产量有密切关系。每穗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和穗粒数之间也存在明显正相关。根据当地气候和小麦发育特点,一方面必需选育具有较大小穗分化强度和多小穗的品种,另一方面通过栽培措施增加总小穗数及其结实率以增加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与穗粒重密切相关,但穗粒数与穗粒重之间关系的T值大于千粒重与穗粒重者。通过分析表明,穗粒数在提高穗粒重中作用大于千粒重。因此,必需选育具有千粒重高、整个灌浆期和灌浆前期灌浆强度大而过程短的品种。栽培措施的作用主要在于保证粒重遗传潛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氮肥用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深入了解不同氮素水平下小麦穗部籽粒发育变化规律,为小麦高产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5~2006年,以大穗型小麦品种矮早8和多穗型品种周麦18为供试品种,设3个氮素水平,分别为180、2403、00 kg/hm2,研究了2种不同穗型的小麦品种籽粒结实粒数、小穗粒重、小穗单粒重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供试品种在3个不同氮肥水平下小穗粒重、结实粒数随穗位的上升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中下部小穗粒重、结实粒数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中上部与上部小穗;平均单粒重随氮肥水平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小穗单粒重最大的穗位低于小穗粒重最大的穗位。对于大穗型品种,小穗粒重和结实粒数表现出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对于多穗型品种,小穗粒重表现出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小穗结实粒数的影响呈现出不明显的趋势。增施氮肥对提高大穗型品种小穗粒重、结实粒数的效应更明显。[结论]籽粒在穗部的位置决定了小麦穗部籽粒结实与物质积累的空间分布特征。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量化小麦穗部籽粒产量的调控途径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春小麦数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明确小麦主要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各性状对单穗粒重的贡献大小,本试验选用了20个小麦品种(系),针对15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穗粒重、千粒重、每穗粒数、第1节长的遗传力很高;每穗粒数与单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千粒重、第1节、第2节与单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株高、I2、每穗小穗数、千粒重对单穗粒重的遗传直接通径为正贡献,每穗粒数、第1节、IL、第2节通过I2,穗长通过每穗小穗数对单穗粒重的间接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4.
小麦高产育种中产量构成因素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通过对大穗×多穗型品种15个杂交组合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表明,单株穗数对产量的影响超过穗粒重。在穗粒重的构成中,穗粒数在本地区比千粒重更为重要。要提高穗粒数,除适当提高结实小穗数外,还应注意适当增加每小穗的结实粒数。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30份来自不同生态类型区小麦种质资源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种质资源各经济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单株有效穗数与株高、穗长、不孕小穗数、穗粒重、千粒重负相关不显著;与穗下节长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可孕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负相关不显著;与穗下节长、颈长、穗长、不孕小穗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呈正相关。穗下节长与不孕小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颈长呈极显著正相关。颈长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穗长与可孕小穗数、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穗粒数、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可孕小穗数与穗粒数、穗粒重、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孕小穗数与穗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穗粒数与穗粒重、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重与千粒重、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麦玉米秸秆连续全量还田对小麦穗部不同小穗位和粒位结实粒数及粒重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3年定位试验研究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不同小穗位结实粒数、粒重的小穗位和粒位的影响效应。【结果】小麦玉米秸秆连续全量还田提高了小麦的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各处理小麦不同小穗位结实粒数、小穗重、小穗平均单粒重均呈现二次曲线变化趋势,不同粒位的粒重也随小穗位的变化呈二次曲线形式。结实小穗越多、各小穗结实粒数或单粒重差异越小,空间分布模拟曲线的弧度越平缓。秸秆还田提高了小麦主茎穗和分蘖穗的结实小穗数与小穗结实粒数,降低了不孕小穗数,且下部小穗的结实粒数增加幅度较大;秸秆还田还提高了小麦不同粒位的单粒重,以第3、4粒位提高幅度较大。【结论】小麦玉米秸秆连续全量还田提高了小麦不同小穗位的结实粒数和粒重,进而提高了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7.
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30个F_1代组合的穗部性状进行超高亲优势分析,并对配组的60个亲本的穗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0个组合F_1代材料的穗粒重、穗粒数、穗长、总小穗数、有效小穗数均有不同程度的超高亲优势,且穗粒数、有效小穗数的超高亲优势达极显著水平。子代与亲代材料穗部性状间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穗粒数与穗粒重、穗粒数与总小穗数、穗粒数与有效小穗数、穗粒重与穗长、穗粒重与总小穗数、穗粒重与有效小穗数、穗长与总小穗数、穗长与有效小穗数、总小穗数与有效小穗数间相关性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应用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18个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皮燕麦品种中,鲜草产量与苗数、分蘖、茎数、株高、穗长、穗粒数正相关,各农艺性状与鲜草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生育期苗数穗长小穗数株高成穗率单株穗数分蘖茎数穗粒重千粒重穗数穗粒数,籽粒产量与分蘖、穗数、成穗率、单株穗数、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正相关,各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成穗率千粒重单株穗数分蘖穗长生育期株高小穗数穗粒重穗数苗数茎数穗粒数。在裸燕麦品种中,鲜草产量与苗数、分蘖、生育期、茎数、穗数、单株穗数、株高、穗长、小穗数正相关,各农艺性状与鲜草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穗长小穗数单株穗数生育期穗数株高穗粒重千粒重茎数分蘖苗数成穗率穗粒数,籽粒产量与茎数、小穗数显著正相关,与苗数、分蘖、生育期、穗数、株高、穗长正相关,各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小穗数穗长茎数单株穗数苗数成穗率穗粒数株高生育期千粒重穗粒重分蘖穗数。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度和相关性来看,皮燕麦和裸燕麦品种表现不尽相同,在品种选育时,应根据不同育种目标,确定相应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
通过两年的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以穗粒重、穗粒数、小穗数变异丰富,变异程度顺序为穗粒重> 穗粒数> 小穗数> 穗长> 千粒重> 株高> 生育日数。相关分析表明穗粒重与穗粒数、千粒重、小穗数相关最为明显,其次为穗粒数与小穗数、穗长,小穗数与穗长,穗粒重与生育日数的相关。通径分析可以看出,穗粒数、千粒重对穗粒重的直接影响为最大,其次为小穗数,它们的总影响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直接影响来实现的,应作为重要的选择目标  相似文献   

10.
采取全膜覆土穴播、全膜穴播2种覆膜种植方式,以露地穴播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覆盖模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的结实特性和粒位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模式下冬小麦品种小穗位结实粒数、小穗重及不同粒位粒重均随着小穗位自基部至顶部呈先增后减的二次曲线变化;不同抗性冬小麦品种穗部籽粒的分部差异显著,主茎穗的结实特性及粒重均优于分蘖穗。2种穗型的冬小麦品种主茎穗与分蘖穗的籽粒结实数、小穗重与单粒重在不同小穗位间的分布都呈二次曲线变化,表现出籽粒发育的近中优势。在保证下部粒位粒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中下部粒位的粒重潜力,可以使小麦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1.
小麦品种间不同穗粒位粒数与粒重的变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不同穗型的5个小麦品种对单穗不同穗段的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穗型的小麦品种各穗段的结实粒数和粒重均有显著差异,一般以M1穗段的粒数最多和粒重最高,U2段的粒数最少和粒重最低,M2、L、U1则居中,但少粒型品种79-2812的这两个性状在穗段的分布则小有差异。形成这种变异的原因主要由于顶小穗出现的早迟所致。在单穗内以L、M1、M2三穗段的粒数和粒重占绝对优势。在一个小穗中,以基部籽粒最重,随粒位上升而粒重递减,顶端粒最轻。结实5k7粒的小穗以第3粒最重;结实3k4粒者以第2粒最重  相似文献   

12.
高产小麦穗粒重补偿性增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高产条件下去除小穗对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和穗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1-3个小穗,小麦的千粒重和结实率同步提高,穗粒重补偿性增长,平均增加7%-10%;8个供试品种的千粒重皆因去小穗而增加。且存在增长极限。各品种的千粒重和穗粒重最大增长幅度均与粒重成负相关,说明8个小麦品种皆为“源”限制性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美洲星液肥对小麦冻害恢复的效果进行了试验。供试药剂为安徽省农科院生产的美洲星液肥,供试小麦品种为新麦18。采用小麦受冻后进行叶面喷施的方法,重复3次。于收获后,通过室内考种、调查株高、穗长、小穗数、结实小穗、不孕小穗、每小穗粒数、每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667m2穗数和实产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该叶面肥具有促使小麦冻害恢复、增加小穗数、提高结实小穗数、增加粒重、提高产量、降低冻害损失等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美洲星液肥对小麦冻害恢复的效果进行了试验.供试药剂为安徽省农科院生产的美洲星液肥,供试小麦品种为新麦18.采用小麦受冻后进行叶面喷施的方法,重复3次.于收获后,通过室内考种、调查株高、穗长、小穗数、结实小穗、不孕小穗、每小穗粒数、每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667 m2穗数和实产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该叶面肥具有促使小麦冻害恢复、增加小穗数、提高结实小穗数、增加粒重、提高产量、降低冻害损失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大养稀栽培条件下,不同类型品种均比普通栽培提搞穗粒数、成熟度、干粒重、大穗型品种其增加幅度大于小穗型品种,增加穗粒数20%,提高成熟度5.6%、提高千粒重3%。  相似文献   

16.
高产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选用 1 9个高产小麦品种 ,形成 1 0 9 1 9增广 NCII设计 ,对 1 8个数量性状进行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一节高比、二节高比符合加性效应模型 ,三节高比和退化小穗数符合加性—显性效应模型 ,株粒重、株穗数、单穗重、单株生物产量、千粒重、穗粒数、有效小穗数、穗长、株高、穗颈长、穗下一节长、穗下二节长、穗下三节长、颈高比等 1 4个性状不符合加性—显性效应模型 ,还存在其它效应。对三节高比和退化小穗数二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 :二性状雌、雄亲的遗传变异主要是加性效应 ,平均显性度为程度不同的部分显性 ;二性状增、减效等位基因频率在雌亲组中和雄亲组中 ,平均来说都不相等 ;二性状在雄亲组中显性等位基因占优势 ,在雌亲组中显、隐性等位基因频率大致相等 ,穗下三节高比的提高和退化小穗数的减少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且均为部分显性。  相似文献   

17.
山西小麦育成品种农艺性状演变趋势及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西省小麦种质资源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特征,以山西省建国以来审定品种为材料,在系统获得抽穗期、小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株高、穗长、穗颈长、穗下节间、沟数、分蘖、旗叶面积、旗叶长、旗叶宽等17个农艺性状表型数据基础上,进行农艺性状演变趋势及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育种过程中不同性状的变异程度不同,其中穗颈长的变异系数最高,小穗数的变异系数最低;随着品种选育时间变化,农艺性状也随之发生变化。株型方面,平均株高由110~120 cm降低到75~90 cm,整体株型得到明显改进,由高秆披叶变为矮杆直叶,受光状态显著改善;产量性状方面,分蘖数趋于稳定,千粒重、穗粒数和小穗数不断提高;小穗数和穗粒数与千粒重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穗粒数与小穗数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在山西省小麦发展历程中小穗数和穗粒数有协同提高趋势。关联分析发现33个SSR标记与农艺性状显著关联,单个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5.6%~25.3%,这些标记可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小麦结实粒数、粒重和品质的小穗位和粒位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小麦不同小穗位和粒位的穗结实粒数、粒重和品质变化规律。【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系统研究穗结实粒数相近,粒重和品质不同的3个小麦品种的结实粒数、粒重和品质的小穗位和粒位效应。【结果】3个小麦品种不同小穗位籽粒结实粒数、小穗千粒重、粒重、蛋白质含量、干面筋、沉降值、吸水率、稳定时间、评价值和软化度均呈现二次曲线变化趋势分布,第1粒位、第2粒位和第3粒位的粒重及品质也随小穗位的变化呈二次曲线形式,表现出籽粒发育的近中优势。第1粒位和第2粒位的粒重相近,都高于第3结实粒位;第2粒位增产潜力较大,是粒重变化的主要因素;临优2018和临优2069第2粒位,临优145第1粒位的蛋白质含量、干面筋和沉降值较高且变异较大,增质潜力较大,是品质变异的主要因素。【结论】在小麦育种和栽培中,对于每小穗最多结实3粒籽粒的品种,应尽量减少小花位数,来保持小麦籽粒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小麦新品系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8×6不完全双列杂交,对8个小麦新品系的9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长和穗下节间长以加性效应为主,而结实小穗数、总小穗数、穗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以非加性效应为主。遗传力分析表明,株高、穗长和穗下节间长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大,可在早代进行选择,其它性状早代选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春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21个春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通过大田种植,对其9个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结实小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穗粒数、穗粒重、成穗数和千粒重呈正相关,与全生育期和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穗长、不实小穗数呈负相关。对产量正向直接作用最大的是结实小穗数(0.482 2)、穗粒数(0.373 3)和千粒重(0.177 3)。在新品种选育工作中,首先选择全生育期和株高适中的品种,在增加成穗数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增加结实小穗数提高穗粒数,通过适当增加千粒重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