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索酸碱处理对不同土壤类型烟叶颜色变化的影响,为烟农种植保管烟叶及烟叶的调拨运输、储存和醇化条件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烘烤时间一致的紫色土和沙泥田初烤烟叶(等级C3F),设4个酸碱处理,即分别喷施浓度(体积分数)为0.2%和0.4%的HCl和KOH,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CK).将处理后的烟叶置于恒温恒湿箱(相对湿度65%、温度22℃)平衡48 h,然后于室内自然光条件下存放,分别于存放0、12、24、36和48 h时测定不同处理烟叶的色度值、色差值和色素含量,并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酸碱处理下烟叶的色度值、色差值和色素含量均随存放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存放48 h后,烟叶色度Y值和R值、色差L值及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0 h的下降值排序均为0.4%HCl>0.2%HCl>0.4%KOH>0.2%KOH>CK,色差a值和b值也以0.4%HCl处理下降值最大.酸性处理对烟叶色度值、色差值和色素含量的影响程度大于碱性处理;沙泥田烟叶色度值、色差值和色素含量下降值大于紫色土烟叶.[结论]酸碱处理会使烟叶色素分解,造成烟叶变色,紫色土烟叶较沙泥田烟叶耐酸碱.在烟叶种植保管、运输和储存环节,应尽量避免接触酸碱等外界影响因素,减少烟叶因颜色变化而造成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再造烟叶产品外观,开展了栀子果提取物在再造烟叶产品中的应用研究,选取了云南、江西、福建三地的栀子果,按传统烟用香料加工方法制得提取物,通过栀子提取物在不同温度、pH环境中吸光度的变化判断其稳定性;使用色差仪定量比较改变再造烟叶外观色泽强弱及存放色泽稳定性;并对添加了栀子提取物的再造烟叶样品进行感官评吸。结果表明:栀子提取物适应再造烟叶生产加工条件涂布温度和pH,改善外观色泽效果明显,添加栀子提取物的再造烟叶样品在密封避光条件下能够长期存放不变色;在评吸效果方面,栀子果提取物具有细柔、丰富烟气及改善余味的功效,但略有杂气、刺激性;各地栀子果提取物总体使用效果差异不大,云南栀子果提取物稍好于江西、福建栀子果提取物,这为栀子果提取物在再造烟叶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再造烟叶产品外观,开展了栀子果提取物在再造烟叶产品中的应用研究,选取了云南、江西、福建三地的栀子果,按传统烟用香料加工方法制得提取物,通过栀子提取物在不同温度、pH环境中吸光度的变化判断其稳定性;使用色差仪定量比较改变再造烟叶外观色泽强弱及存放色泽稳定性;并对添加了栀子提取物的再造烟叶样品进行感官评吸。结果表明:栀子提取物适应再造烟叶生产加工条件涂布温度和pH,改善外观色泽效果明显,添加栀子提取物的再造烟叶样品在密封避光条件下能够长期存放不变色;在评吸效果方面,栀子果提取物具有细柔、丰富烟气及改善余味的功效,但略有杂气、刺激性;各地栀子果提取物总体使用效果差异不大,云南栀子果提取物稍好于江西、福建栀子果提取物,这为栀子果提取物在再造烟叶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烟草粉螟虫害的防治和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在烤房群、烟农存烟区、收购站点等不同区域进行诱捕监测,分析不同烟叶存放区烟草粉螟发生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场地发生量分别为收购点>烟农存烟区>烤房群;烤房群、烟农存放区烟草粉螟发生主要在9月30日以前,表现为烟叶初步下炕及堆放期间;收购场地均呈无规律发生,但收购量大、场地狭小,环境卫生差(烟叶碎末多)可导致烟草粉螟数量明显增加;不同区域发生数量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复烤烟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异地醇化过程中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复烤烟叶异地醇化过程中,醇化初期叶面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酶活性迅速上升,之后随着醇化的进行而逐渐下降;中部烟叶叶面微生物数量总体大于上部和下部烟叶,并可检出蛋白酶活性,而上部和下部烟叶均未能检出其活性,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均为中部>上部>下部烟叶,而蔗糖酶活性为下部>中部>上部烟叶;同等级复烤烟叶存放于西昌烟叶仓库的生物活性水平高于成都烟叶仓库.  相似文献   

6.
广西地产烟叶最佳储存条件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广西地产烟叶的最佳储存条件。[方法]通过对储存在不同温湿度条件的不同部位、不同等级广西地产烟叶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单料烟评吸,探索适合广西地产烟叶储存的最佳温湿度条件。[结果]广西地产烟的中部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超出最佳参考值许多,总植物碱含量在最佳参考值范围;上、下部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多在最佳参考值范围,但上部烟叶的总植物碱含量较高,下部烟叶的处于最佳参考值范围的下限。从评吸结果看,3种温湿度条件存放的烟叶内在质量基本一致。[结论]长期保持温度20℃、湿度63%左右的储存条件比较适合广西地产烟叶的长期(2~3年)自然醇化,有利于保证烟叶的颜色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烟草粉螟在烟叶仓储时的发生规律,以便实施精准防控。在施秉县不同烤房群、烟农 库房及收购点仓库,利用性诱剂对烟草粉螟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烟草粉螟在不同烟叶存放区域的始 发期、高峰期和终结期都不尽相同,同一种存区域的烟草粉螟消长规律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烟叶存放过程中光照强度对不同土壤类型烤烟褪色程度的影响。【方法】以"粤烟97"烤后烟叶C3F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光照强度对2种土壤类型产出的烤后烟叶色素含量、色度和色差值的影响,并对烟叶褪色程度进行划分。【结果】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烤烟的各色素含量、色差值和色度值均有所下降,随着光照强度的提高,烤烟的各指标下降越明显。而在同一光照强度处理下,沙泥田烤烟各指标下降量大于紫色土田烤烟,其烟叶在强光处理30d时,类胡萝卜素下降91.14μg/g,色差b值下降13.9,色度Y值下降15.1。通过聚类分析的结果建立了MLP神经网络模型,将烟叶褪色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结论】光照强度会导致烤烟色素分解,且光照强度越大,褪色越严重;紫色土田烤烟较沙泥田烤烟不易褪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烟叶存放过程中光照强度对不同土壤类型烤烟褪色程度的影响。【方法】以“粤烟97”烤后烟叶C3F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光照强度对2种土壤类型产出的烤后烟叶色素含量、色度和色差值的影响,并对烟叶褪色程度进行划分。【结果】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烤烟的各色素含量、色差值和色度值均有所下降,随着光照强度的提高,烤烟的各指标下降越明显。而在同一光照强度处理下,沙泥田烤烟各指标下降量大于紫色土田烤烟,其烟叶在强光处理30 d时,类胡萝卜素下降91.14 μg/g,色差b值下降13.9,色度Y值下降15.1。通过聚类分析的结果建立了MLP神经网络模型,将烟叶褪色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结论】光照强度会导致烤烟色素分解,且光照强度越大,褪色越严重;紫色土田烤烟较沙泥田烤烟不易褪色。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湖北主栽烤烟品种烟叶颜色差异及其在150天短期储存过程中颜色变化情况,测定‘云烟87’、‘K326’、‘金神农1号’C3F等级烟叶的颜色值亮度L*、红度a*、黄度b*、饱和度C*。结果表明,3个品种烟叶颜色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云烟87’烟叶颜色亮度、黄度和饱和度高;‘金神农1号’烟叶颜色红度、黄度和饱和度较高;‘K326’烟叶颜色亮度、红度居中,黄度和饱和度较低。‘云烟87’、‘K326’、‘金神农1号’烟叶颜色均匀度依次降低。在150天短期存放过程中,3个品种烟叶的颜色亮度、黄度和饱和度逐渐增高,但红度逐渐降低。随储存时间延长,3个品种烟叶色差相对于烤后初期逐渐增大,色差最大的‘金神农1号’烟叶,其次是‘云烟87’,而‘K326’色差最小。说明短期储存中烟叶颜色最稳定的品种是‘K326’,其次为‘云烟87’,‘金神农1号’易随贮藏时间发生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新烟区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致香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省新烟区(文山、保山、临沧、普洱)与津巴布韦(马龙德拉、宾杜拉、奇诺伊)烟区生产的KRK26烟叶的致香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烟区上部烟叶新植二烯含量高于津巴布韦烟叶,津巴布韦烟叶挥发性酮类、挥发性醛类、杂环类含量高于新烟区烟叶.新烟区中部烟叶新植二烯含量高于津巴布韦烟叶,津巴布韦烟叶挥发性酮类、挥发性醛类、挥发性醇类、杂环类含量明显高于新烟区烟叶.新烟区下部烟叶多元酸及高级脂肪酸、新植二烯含量高于津巴布韦烟叶,津巴布韦烟叶挥发性酮类、挥发性醇类含量高于新烟区烟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上部烟叶普洱烟叶与马龙德拉、奇诺伊烟叶更加相似,中部烟叶临沧烟叶与马龙德拉烟叶更加相似,下部烟叶新烟区烟叶与马龙德拉烟叶更加相似.  相似文献   

12.
以云烟87品种为材料,研究密集烤房烟叶烘烤采摘成熟度和变黄程度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等级结构及均价的影响,为减少青杂烟叶比例、提高烟叶质量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不同采摘成熟度及下、中、上部烟叶都以二棚变黄程度支脉变黄2/3的T2处理综合表现较好,能够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协调性,中、上等烟比例、均价、桔黄烟叶比例较高,低次烟叶比例较低,随着变黄程度的提高青烟减少,中、上部烟叶杂色烟叶比例有所增加,下部烟叶杂色烟叶比例和糟烟比例有降低趋势;下、中、上部烟叶以成熟时采摘,烤后烟叶质量明显好于尚熟烟叶和过熟烟叶,下部烟叶尚熟烟叶明显好于过熟烟叶,中、上部烟叶尚熟烟叶和过熟烟叶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贵州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质量特点和差异性,提高贵州烟叶质量,采用不同产地典型烟叶样品质量对比分析法,分析贵州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的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及感观质量.结果表明,津巴布韦烟叶外观质量优于贵州烟叶;物理性状上烟叶厚度、燃烧性、单叶重、叶面密度方面津巴布韦烟叶明显高于贵州烟叶,特别是上部烟叶表现明显;津巴布韦烟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烟叶模块烟碱变异系数与烟叶模块数量、烟叶模块部位、烟叶模块等级个数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贵州中烟加工烟叶模块烟碱变异系数与烟叶模块数量、烟叶模块部位、烟叶模块等级个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数理统计。[结果]烟叶模块烟碱变异系数与烟叶模块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烟叶模块烟碱变异系数与烟叶模块部位和烟叶模块等级个数相关性不明显;数量级在2.5×10~5kg以下的烟叶模块平均烟碱变异系数较小,数量级在7.5×10~5~1.5×10~6kg的烟叶模块平均烟碱变异系数较大;从变化趋势看,烟叶模块数量级越大,平均烟碱变异系数也越大;上部上等烟叶平均烟碱变异系数最小,中部中等烟叶平均烟碱变异系数最大;烟叶模块平均烟碱变异系数从高到低依次是中部中等烟叶、下低等烟叶、上部中等烟叶、下部中等烟叶、中部上等烟叶、上部上等烟叶。[结论]该研究可为片烟均值化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云烟87品种为材料,研究密集烤房烟叶烘烤采摘成熟度和变黄程度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等级结构及均价的影响,为减少青杂烟叶比例、提高烟叶质量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不同采摘成熟度及下、中、上部烟叶都以二棚变黄程度支脉变黄2/3的T2处理综合表现较好,能够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协调性,中、上等烟比例、均价、桔黄烟叶比例较高,低次烟叶比例较低,随着变黄程度的提高青烟减少,中、上部烟叶杂色烟叶比例有所增加,下部烟叶杂色烟叶比例和糟烟比例有降低趋势;下、中、上部烟叶以成熟时采摘,烤后烟叶质量明显好于尚熟烟叶和过熟烟叶,下部烟叶尚熟烟叶明显好于过熟烟叶,中、上部烟叶尚熟烟叶和过熟烟叶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6.
烤烟中上部烟叶等级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烟叶在分级收购过程中,中部烟叶混有上部烟叶、上部烟叶混有中部烟叶的情况,分析了中、上部烟叶在外观特征、内在质量、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中、上部烟叶因着生位置不同,其质量状况差异明显。依据烟叶外观特征表现,可正确地判定烟叶部位,从而更好地进行烟叶分级,提高烟叶等级的纯度和等级质量,为卷烟工业提供质量可靠、稳定的烟叶原料,从根本上解决上部烟叶混入中部烟叶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云南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质量比较及其替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基于云南烟叶替代津巴布韦烟叶配方模块,从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味成分和感官质量等方面,对云南烟叶和津巴布韦烟叶的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外观质量方面,津巴布韦烟叶颜色深于云南烟叶,身份稍厚些、油润感更强些,而成熟度、叶片结构、色度等方面相当;化学成分方面,津巴布韦烟叶总糖含量、糖碱比、氮碱比明显低于云南烟叶,钾氯比明显高于云南烟叶,云南烟叶糖碱比较高,基本在12左右,其中云南昆明C2F等级烟叶糖碱比高达15.25,津巴布韦烟叶糖碱比在7左右;中性香味成分方面,津巴布韦烟叶有的香味成分比云南烟叶高,有的比云南烟叶低,但津巴布韦烟叶中性香味成分总量(239.48~266.29 μg/g)明显高于云南烟叶(207.43~222.77 μg/g);感官质量方面,津巴布韦烟叶香气主要表现为焦甜香韵,云南烟叶香气主要表现为清甜香韵,感官评吸总分差异不明显。总体来看,云南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质量水平较为接近,质量风格有一定的差异性。为了弥补津巴布韦烟叶数量的不足,进行了津巴布韦烟叶替代试验,发现单纯使用云南烟叶替代津巴布韦烟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以云南烟叶、贵州烟叶、湖南烟叶、赞比亚进口烟叶组成的配方模块替代津巴布韦烟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采收成熟度是决定烤烟烤后烟叶内在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获得化学成分协调的烤后烟叶,试验比较了尚熟烟叶、成熟烟叶、完熟烟叶不同成熟度烟叶在散叶堆积烘烤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①不同成熟度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烟碱、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而总氮含量的变化较平稳,在烘烤期间变化不太大;不同成熟度烟叶的烟碱含量高低排序在整个烘烤过程中大体表现为尚熟烟叶、成熟烟叶、完熟烟叶;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在整个烘烤过程中尚熟烟叶要明显高于成熟烟叶、完熟烟叶,而成熟烟叶和完熟烟叶在鲜叶和干叶中总氮含量基本相当,蛋白质含量是成熟烟叶高于完熟烟叶.②不同成熟度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大体表现为“N”形变化走势,烤后的干叶总糖、还原糖含量较鲜叶有大幅增加,不同成熟度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高低排序在整个烘烤过程中大体表现为完熟烟叶、成熟烟叶、尚熟烟叶.③不同成熟度烟叶烤后的干叶钾、氯含量均比鲜叶有所上升,但幅度不大;在烘烤结束时,各成熟度烟叶的钾、氯含量在干叶中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密集烤房烟叶烘烤中采收成熟度和编烟数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为减少青杂烟叶比例、提高烟叶质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中,温度计挂放二棚,只改变每杆编烟数量,对云烟87品种下部、中部、上部不同采收成熟度档次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等级结构及均价进行了研究。结果:下部、上部烟叶编烟数量以T2处理和中部烟叶编烟数量以T1处理,在外观质量得分较高、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烟叶等级结构及均价最高,而T3处理烟叶等级结构和均价最低;下部、中部、上部烟叶均以采收尚熟烟叶均价、中上等烟比例、桔黄烟叶比例较高,低次烟叶比例较低,尚烟叶居中,过熟烟叶均价、中上等烟叶比例、桔黄烟叶比例大幅降低,低次烟比例、杂色烟叶和糟片烟叶大幅增加;过熟烟叶放顶层好于放底层,适熟烟叶、尚熟烟叶总体放顶层优于放底层,顶层烟叶质量总体优于底层烟叶质量。结论:采收成熟度和编烟数量对烟叶质量影响较大。下部、上部烟叶编烟数量以T2处理和中部烟叶编烟数量以T1处理,能够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烤后烟叶均价、中上等烟叶比例和桔黄烟叶比例,减少青杂糟烟叶比例;下部、中部、上部烟叶采收成熟度均以适熟烟叶烤后烟叶质量最好,尚熟烟叶居中,过熟烟叶最差;采收适熟烟叶能够大幅提高烟叶均价、中上等烟叶比例和桔黄烟叶比例,减少青杂糟烟叶比例。  相似文献   

20.
烟叶烘烤工作中含青烟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含青烟叶是烟叶烘烤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的烤坏烟叶。该文从烟叶烘烤实际工作出发,从烟叶成熟度、烟叶运输、编烟和装烤、烘烤工艺操作、烘烤设备和天气因素7个方面分析了烟叶烘烤实际工作中含青烟叶产生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为烟叶烘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