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冰川是南美洲阿根廷门多萨流域(33°S)重要的淡水资源,冰川作为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对于理解和评估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门多萨流域冰川分布及变化趋势,探讨其对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基于1990-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参考RGI冰川编目数据和阿根廷国家冰川清单,通过比值阈值法和人工解译法得到7期冰川边界,研究了门多萨流域冰川面积分布与变化特征。并结合Terra Climate气候数据,揭示了该区域在研究期间的气候变化趋势,探讨了区域气候变化对冰川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020年门多萨流域冰川面积为134.09±11.86 km2,1990-2020年冰川总体呈极显著波动下降趋势(p<0.01),面积共减少了86.87±21.30 km2(39.31±10.14%),其中,2010-2020年冰川面积退缩速率最高。(2)门多萨流域冰川规模>10 km2占比最大,<0.1 km2占比最小,>10 km  相似文献   

2.
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地表硬化面积增加,加之城市建筑群密度增加,改变了区域水文循环和能量循环特征。为进一步摸清城市化影响下区域水文要素演变特征,选取北京市城区作为研究区域,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ArcGIS软件,分析1980-201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探索在城市化影响下区域降水、气温的变化及相关性。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在土地利用方面,1980-1990年北京市城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不大,说明该时期土地利用开发较为平稳。1990年以后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快速时期,土地开发活动较为活跃,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剧烈,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大幅减少,建筑面积显著增加,绿地面积和水面面积略有增加。其中,耕地面积由635 km2缩减到137 km2,面积减少了498 km2,占总面积比重由46.1%减少到9.9%,总变幅为78.4%;建设用地面积由563 km2增加到1 049 km2,面积增加了486 km2,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遥感数据解译、土壤反射率反演、相关分析和相对贡献率分析研究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面积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识别土地盐碱化面积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松嫩平原2000—2020年土地盐碱化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13.67 km2/5 a。随着农作物播种面积与GDP的增加,齐齐哈尔市土地盐碱化程度加剧;GDP、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人口数量增多加剧了绥化市盐碱化程度;哈尔滨市土地盐碱化正逐步改善,主要影响因素为GDP、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牲畜数量。【结论】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面积变化主要促进因素为社会经济发展、农牧业发展,直接影响因素为气候变化,在盐碱地改良与治理过程中,应针对以上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减少盐碱化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地下水埋深呈缓慢上升趋势,因此应建立完备的灌溉和排水设施,以避免土壤次生盐碱化。  相似文献   

4.
利用多年观测资料,对济南引黄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二十年济南引黄灌区地下水位年际变化趋势主要受引黄灌溉水量的影响,2002-2013年来地下水位波动下降明显;多年月均地下水位变化出现两个峰值,主峰值主要受汛期降水的影响,次峰值主要受春季引黄灌溉的影响。2对地下水位多年序列和季节序列进行M-K趋势和参数特征分析表明,灌区2000年以后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且在2012年以后下降趋势较显著;春季和夏季地下水位总体上无明显趋势,而秋季和冬季分别在2003年和2006年以后呈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3由于秋季灌区引黄供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水量,为缓解地下水位下降,应适当增加秋季引黄量。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会改变蓝绿水资源的时空分布,量化二者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黄河中游的河龙区间(河口镇至龙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大规模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流域的土地利用格局,蓝绿水资源时空分布受到影响。研究基于遥感数据,分析河龙区间近4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结合VIC模型和四种情景设置,定量分析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内蓝绿水的时空影响。进一步分析了生产性绿水流及非生产性绿水流对气候及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规律,以便开发绿水资源的生产潜力。结果表明:(1)河龙区间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在1997年发生突变,变化趋势由减小转为增大;降水量在2006年发生突变,变化趋势由减少转为增加。草地和耕地是河龙区间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1980-2020年间耕地减少了3 407 km2,林地、草地和灌木林的面积均呈现增加趋势,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密切相关。(2)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蓝水流的贡献率分别为90.89%和9.11%,对绿水流的贡献率分别为103.13%、-3.13%,对绿水储的贡献率分别为89.07%、10.93%,气候变化对河龙...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鄂尔多斯杭锦旗黄河南岸灌区引黄滴灌玉米提出合理的水肥调控方案。【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3个引黄滴灌灌水定额(225、300 m3/hm2和375 m3/hm2),每种灌溉定额下均设2个施氮量(207、276 kg/hm2),研究了引黄滴灌条件下不同水肥处理对玉米耗水量、耗水强度、水分生产率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引黄滴灌条件下水氮互作表现出显著的正交互作用。耗水量与耗水强度随灌水定额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耗水量与耗水强度的峰值均出现在玉米的抽雄期—灌浆期。在一定的水分条件下,增加施肥量对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不显著;在同一灌水定额下,增加施肥量不能显著提高作物千粒质量、籽粒产量和水分生产率,当施肥量超过一定数量时,继续施肥对产量和水分生产率反而产生负影响。当灌水量为4 206.84~4 890.36 m3/hm2、施肥量为977.13~1 122.87 kg/hm2时,引黄滴灌玉米有95%的概率可获得大于8 ...  相似文献   

7.
以西北地区典型的绿洲城市乌鲁木齐市为例,采用数理统计法和空间统计分析法,选取2004年、2011年和2018年3个时段分析乌鲁木齐市“三生空间”用地功能在时序方面的转型速度和方向,空间格局的分布情况和重心偏移方向,探寻导致其转移的因素及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市生活生产空间呈现出集中向外急剧扩张的趋势,面积增加437.91 km2,重心位于城市中心且转移轨迹最短,前后期的开发度持续超出耗减度,占用耕地、未利用地和园地的现象较为明显,占用面积分别为131.43 km2、194.82 km2、18.47 km2。(2)生态空间整体呈现不断萎缩的态势,受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后期转出速度放缓,因自然资源的固定性和不易恢复性,致使空间内部各类用地相互转换为主要方向,有林地增长量最大为206.99 km2,空间整体处于生态恢复期,未来仍是需要着重关注的方向。(3)生产生态空间呈片状分布,后期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适当调整,面积为798.66 km2,使得耕地重心后期出现反向偏移,园地开发度急剧上升至8.30%,适度协调与生活生产空间的结构联系。生态生产空间呈零星状分布,转型速度表现为波动式下降态势。为此本研究基于“三生空间”视角下,对协调乌鲁木齐多样化的土地生态系统,提高土地资源的整体效益和可持续利用发展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灌溉需水是科学制定灌溉计划和水资源规划的依据,气候变化和种植结构等变化环境是灌区灌溉需水变化的驱动因素。基于泾惠渠灌区4个气象站近30年逐日气象资料和作物种植面积资料,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方法和作物系数法,计算灌区主要作物需水量、净灌溉定额及灌区净灌溉需水量,分析气候变化和种植结构调整对灌区净灌溉需水量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灌溉需水量变化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使灌区降雨呈减少趋势,ET0呈增加趋势,导致主要作物净灌溉定额呈增加趋势;种植结构的调整,减少了粮食作物和棉花的种植面积,增加了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使灌区净灌溉需水量呈减少趋势;在总种植面积下降、种植结构调整和气候变化的综合作用下,灌区净灌溉需水量呈小幅度的增加趋势;影响净灌溉需水量变化的主要因子是ET0和种植面积;除1996和2003年湿润年份外,各年净灌溉需水量比实际灌溉水量大,灌区存在缺水。未来应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以适应气候变化,缓解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9.
水足迹是评价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开采和水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方法。为缓解盘锦市水资源问题,结合水稻生产水足迹评估水资源利用效率,探究水稻生产中水土资源配置及短缺压力。结果表明:(1)2009-2021年,盘锦市水稻生产单位质量水足迹年均值为1.26 m3/kg。从用水来源来看,绿水足迹和蓝水足迹占水足迹总量的比重较大。(2)盘锦市水资源利用程度较高,表现为大多数年份基本不存在水资源压力;水资源开发程度较高;消耗等量水资源所带来的经济价值逐渐增加。(3)考虑资源数量的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均值为0.375万m3/hm2,考虑资源质量的匹配系数均值为0.273万m3/hm2,盘锦农业生产所产生的资源数量影响大于质量产生的影响。(4)整体上,水资源短缺压力高于土地资源短缺压力,基于生产视角的水资源短缺压力受社会、经济、生产环境发展因素的影响较小,经济环境因素对土地资源短缺压力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在推动农业用水的高效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水土资源合理配置方面,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以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区为研究对象,依据1989-2010年拉萨、墨竹工卡气象站气象资料和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提取的主要作物(青稞、冬小麦及油菜)种植面积,计算不同典型年份研究区总灌溉需水量;结合拉萨水文站1989-2010年径流序列资料,分析区域灌溉用水的供需平衡.结果表明:拉萨河谷地区的种植模式以粮食作物为主,河谷区种植面积在1990-2010年间增长约8%,作物种植结构没有发生显著性的变化.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引致灌溉需水量大幅度增加,2010年的灌溉需水量达到16亿m3,比1990年增长约35%,青稞为灌溉需求最大的作物.河流径流量及灌溉用水需求的季节性变化存在差异,每年4-6月灌溉供需关系较为紧张,灌溉量占径流量近10%~20%,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正值河流枯水季,尽管该期间灌溉需水量较低,但对水资源造成的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拉萨河谷地区水资源供需关系较为紧张.  相似文献   

11.
开封市水资源供需分析及可持续利用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开封市的水资源量和需水量,在此基础上做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开封市的地表水资源的利用率偏低,地下水开采量和引黄水量大,近年地下水位有下降趋势。在引黄水量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为达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和可持续利用,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地表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以保持合适的地下水位;另一方面要采取各种节水措施,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引黄泥沙对黏质盐土的改良效果及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找出适宜的引黄泥沙用量。【方法】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引黄泥沙用量(0、5、10、15、20、25、30、35kg/m2)对黏质盐土的体积质量、饱和导水率、含水率变化、含盐量以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引黄泥沙降低了土壤体积质量,且土壤体积质量随着引黄泥沙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引黄泥沙提高了土壤饱和导水率,且土壤饱和导水率随着引黄泥沙用量的增加呈指数型增加;引黄泥沙降低了0~20cm和20~40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其中引黄泥沙用量为15 kg/m2时,与不使用引黄泥沙相比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分别降低了16.61%、22.89%,2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分别降低了12.86%、22.44%。引黄泥沙提高了冬小麦产量,且冬小麦产量随着引黄泥沙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引黄泥沙用量为15 kg/m2时冬小麦产量最高,为7 530.98 kg/hm2,与不使用引黄泥沙相比提高了3...  相似文献   

13.
湖泊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具有调节径流、繁衍水生生物和维持区域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同时也是农业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随着太湖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该地区湖泊形态发生显著性变化。研究基于多源遥感影像,采用区域生长法结合人工目视解译交互提取湖泊水域信息,通过面积变化率、湖泊景观形状指数(LSI)和湖泊质心偏移度3个主要指标,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1960年)以来各时段内太湖、滆湖和长荡湖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通过同期高景1号和Landsat8影像数据对比分析,3个典型湖泊提取面积误差分别为0.1%,0.3%和0.3%,采用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提取水域面积时,对湖泊等大型水体提取面积影响较小;3个典型湖泊水域面积整体呈现“减少-增加-再减少-增加”的波状起伏特征,其中1960年代-1980年代之间湖泊萎缩最严重,萎缩率分别为5.44%,26.11%和25.84%;3个典型湖泊景观形状指数(LSI)整体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不同湖泊的演变特征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湖泊面积减少主要受圈圩养殖、围湖造田以及建筑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对3个典型湖...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河北省受农业生产活动和降水量变化影响,社会用水与水资源承载能力严重失衡的问题,基于河北省水资源变化特征,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作物系数法计算区域主要作物需水量,分析种植结构变化对灌溉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河北省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比1956—2017年年均值分别减少22.36%、42.15%和9.01%,地下水开采量和农田灌溉量逐年下降,但地下水超采量仍高达3.31×109m3,典型深层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位埋深依然处于60.34~70.46m。同一作物年际间的需水量呈现弱降低趋势,蔬菜、水稻、水果、棉花、薯类、冬小麦、油料、大豆、玉米和谷子的需水量依次降低,分别为750.56~893.09mm、698.25~832.60mm、653.93~773.28mm、506.30~634.23mm、481.42~594.37mm、401.66~504.60mm、406.26~510.68mm、335.28~429.74mm、309.72~399.54mm、269.94~345.77mm。冬小麦的水分亏缺指数最高,为0.72;蔬菜、水稻和水果的水分亏缺指数依次降低,分别为0.47、0.46和0.36。冬小麦、蔬菜和水果年均灌溉需水总量分别占作物总灌溉需水量的46.87%、12.94%和12.24%。与1980—1989年相比,2010—2017年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分别增加了186.01%和59.98%,灌溉需水量相应增加了143.75%和18.91%,而其他作物灌溉需水量均有所降低,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增加成为农业灌溉需水量保持高位运行的主导因素。从实现主要农产品供需平衡、水资源平衡和国家粮食安全考虑,大幅减少高耗水作物(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是未来降低作物灌溉总需水量的有效途径。在保证京津冀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河北省蔬菜和水果的种植面积分别缩减至1.72×105、1.97×105hm2,年灌溉总需水量可减少3.31×109m3。  相似文献   

15.
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水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风险评价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分级赋值方法,基于熵值法和专家打分确定各影响因子权重,构建河南省氮素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河南省氮素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指数并在流域尺度上进行验证,划分氮素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等级并识别关键管控区。结果表明:种植源、养殖源和生活源分别贡献河南省31.52%、38.47%和30.01%的氮素流失负荷,流失负荷呈现为西低,中、东部高的特点。河南省有39 429 km2的区域存在中风险,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23.61%,有17 318 km2的区域存在高风险,约占总面积的10.37%;划定距河流2 km以内的中、高风险区为一般管控区和重点管控区,面积分别为10 982 km2和9 285 km2。通过与同期水质自动监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决定系数为0.82,表明模型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准度。综合结果表明,建立的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可用于氮素农业面源污染风...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滴灌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用9 a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以3种灌溉量[1 800 m3/hm2(A1)、2 700 m3/hm2(A2)、3 600 m3/hm2(A3)]为主区,3种滴灌方式[(1行1管(B1)、1行2管(B2)和分区交替灌溉(B3)]为副区,采用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进行酿酒葡萄品质综合评价,研究不同灌溉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18个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滴灌量对外观品质(纵径、横径和单果质量)影响显著,随灌溉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内在品质(单宁、花色苷、花青素、总酚、黄酮含量)随灌溉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总糖含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总酸含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滴灌方式对外观品质与内在品质影响不显著;灌溉量与滴灌方式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筛选出综合品质最优的滴灌技术参数为灌溉量2 700 m3/hm2、滴灌方式一行两管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鲁北平原(黄河以北)土壤盐渍化现状。【方法】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构造了隶属土壤环境条件、地下水环境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3个层面,盐渍土面积占比、土壤盐渍程度、土壤含盐量、包气带岩性、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地形地貌与蒸降比8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鲁北平原(黄河以北)区域进行了土壤盐渍化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结果】(1)将鲁北平原(黄河以北)盐渍化土壤环境质量划分为优等、良好、中等、较差和差5个等级。(2)其中,盐渍化土壤环境质量差区面积5 277.49 km2,盐渍化土壤环境质量较差区面积6 564.76 km2,盐渍化土壤环境质量中等区面积4 383.79 km2,良好区面积5 995.52 km2,盐渍化土壤环境质量优等区面积4 919.29 km2。针对不同的盐渍化环境质量条件。将土壤盐渍化的防治分区划分为3个防治区8个亚区。【结论】鲁北平原(黄河以北)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和空间差异较大。本研究可为改善该地区土壤管理措施提供技术支持,促进该地区农业和农村...  相似文献   

18.
在严重缺水的河北省,如何合理利用稀缺的水资源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为合理保护和利用储水坑塘,将丰水期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到其他需水期,以期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及充分利用水资源,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的TM/ETM+/OLI遥感影像,运用遥感技术中的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MNDWI),完成了对河北省地下水压采工程区坑塘水体的提取,从而统计出了坑塘数量、面积并估算了研究区范围内夏季的蓄水量。研究表明:坑塘的分布呈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格局;在气候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在2000-2014年的15 a间,河北省地下水压采工程区内坑塘个数和面积总体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还分析坑塘作为灌溉水源的保障能力波动情况,2000、2007和2014年坑塘的蓄水量约为5.09、3.76和1.95亿m3。对减少河北省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保障研究区农业灌溉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黄河水资源逐年紧缺,河套灌区迫切需要提高区内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井渠结合采用抽取地下水和引黄水共同灌溉,在不减少灌溉用水的情况下减少了引黄水量,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节水措施。应用Visual MODFLOW建立了河套灌区的地下水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率定与验证,较好地反映了河套灌区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可用来预测该地区地下水运动及水资源状况,分析该地区采取井渠结合节水措施后对地下水的影响。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河套灌区实施井渠结合节水措施后,可减少黄河引水约4.09亿m3,井渠结合区内生育期平均地下水埋深由2.17 m增至2.68 m,秋浇期由1.91 m增至2.82 m,冻融期由2.28 m增至2.50 m。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灌溉与冻结过程中灌区不同类型土地盐分迁移的分异特征,以河套灌区典型试验区内3个代表不同土地类型的试验点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方法和水盐平衡原理,结合田间连续监测试验,分析了不同时期土壤盐分迁移特征。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非耕地积盐现象明显,尤其是浅表层土壤(0~30 cm)单位面积储盐量平均增加了806.4 g/m2,而耕地则减少了49.7 g/m2。受灌溉淋洗和冻结作用的影响,在监测期内耕地与非耕地呈现不一致的盐分迁移规律,秋浇期非耕地土壤盐分向上迁移,导致70 cm以上土层处于积盐状态,而耕地土壤盐分向下迁移,各层均处于脱盐状态;冻结期通常耕地与非耕地的土壤盐分均向上迁移,但在距离排水渠道较近的情况下盐分从浅层土壤向深层土壤运移。该研究结果可为河套灌区秋浇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排水脱盐的合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