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提升水利行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对甘肃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修编的理解,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和效益。基于《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2022版)》,结合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以及涉水相关规程规范对水利工程供水保证率的要求,规范了农业灌溉用水定额行业编码,明确和补充了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术语和定义,将甘肃省原有5个农业灌溉分区重新划分为12个;综合甘肃省气候资源、水资源、地形地貌和农作物种植布局,依托甘肃省灌溉试验站点、国家级气象监测点和灌区内农业科研试验平台,借助气象、水文、土壤和作物数据,确定了水源类型调节系数和通用值与先进值之间的折算系数,分析了不同设计灌溉供水保证率条件下主要作物的灌溉制度,给出了甘肃省55种主要作物灌溉用水定额。并对比分析了国家和相邻省份最新农业灌溉用水定额修编成果,对甘肃省修编成果进行了修正。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2022版)》在覆盖性、合理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等方面均有较显著改善,但鉴于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具有动态性、确定性、差异性、强制性等特点,以及现状条件诸多约束和农业产业布局等要素变化,仍存在优化空间,有必要按需求和规范...  相似文献   

2.
基于塔里木河流域46个县(市) 2015-2020年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核密度估计和Tobit模型分析流域内农业用水效率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考虑了水污染的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生态用水效率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但整体不高;流域内兵团各市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农业生态用水效率相对较高,其中又以阿拉尔市和若羌县为最高,达到了现有技术水平下的最优状态,效率值为1,而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的农业生态用水效率相对较低;农业生态用水效率值较高的县(市)主要分布在流域东部和西部边缘,研究时段内效率值分布重心呈现出自中部向西南部演进的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水价、经济发展水平、节水灌溉技术等因素对流域农业生态用水效率的影响显著,水价越接近供水成本,对效率的提升贡献越大,节水灌溉技术和地膜应用越广,农业生态用水效率越高。研究的政策含义表明:应继续在流域内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除了普及滴灌设施以外,在条件适宜的区域可采用地膜覆盖来减少蒸发;应持续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用水价格,合理设置阶梯水价,积极探索水权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复杂流域水资源配置和水库群生态调度问题,以闸坝众多的沙颍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流域关键断面的生态基流为基础,建立以“保证河道生态用水,优先生活用水”为目标的水资源配置模型。以近年用户的实际用水为基准年的需水水平,在丰、平、枯、特枯来水条件下,应用改进大规模线性规划方法求解,得到水库生态调度控制线和运行规则,以及地表水资源分配方案,并以枯水年85%来水条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原常规调度相比,水库生态调度可充分利用可调水量的时空分布以及水库群的调控能力,更有效地提高沙颍河流域关键断面生态用水的保证率。研究为沙颍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定额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湖北省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和产业结构的特点,从用水定额的概念、编制原则、基本形式、编制方法等方面,对工业和城市用水定额进行了研究,制定了14个行业部分产品和城市部分生活用水定额,为强化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推行用水定额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九五”节水灌溉工作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九五”节水灌溉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及成效进引了总结。主要成效有:用水效率大幅度提高;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支持了城市和工业发展用水;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促使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用水习惯发生改变;促进了农村水利改革和农田水利科技进步。指出了农业节水工作与“把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的“六个不适应问题”。提出节水灌溉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研究解决节水灌溉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要从水管理体制上研究限制不合理用水;从法律、法规上对农业节水作出严格规定;从政策上建立和完善鼓励管水者、用水者节水的机制。从硬件设施上为节水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高芸  马春芽  郭魏 《节水灌溉》2023,(4):110-114+121
合理分析用水结构能够预测未来的用水状况,从而为长期用水安全提供保障。基于沿黄9省以及各省套二级水资源分区的农业各行业用水量数据,增加“绿水”资源的测度,采用均衡度指标、变异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灰色关联度,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结构均衡度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沿黄9省种植业、林业、畜牧业(草地)、畜牧业(牲畜) 5类用水部门用水量均衡度空间差异性较大,山东省农业用水结构均衡性最好,山西省最差,农业各行业用水结构均衡度随时间的变化趋于稳定;考虑“绿水”资源的沿黄9省套水资源分区的均衡度具有时空变异性,耕地灌溉面积、大牲畜的数量、小牲畜的数量、“绿水”资源、林果地灌溉面积是流域强关联因子。研究指出对于均衡度较差的区域通过调整该区域对应强关联因子可以提高该区不同用水部门之间的协调度。  相似文献   

7.
环境约束下提升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局参比的非期望产出SBM(Slack-Based Measure)模型测度中国农业用水绿色效率(Green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Water, GEAW),采用Dagum基尼系数探究区域差异的来源,运用Markov矩阵分析GEAW的时空演变,通过回归模型检验其收敛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及各区域GEAW呈波动上升趋势,东部地区效率水平最高,西部地区效率水平最低;地区间差异的贡献逐渐上升至主要贡献;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存在“俱乐部趋同”和“马太效应”,受“邻居”用水效率和自身效率等级的影响;除中部地区外,全国及其他三大区域GEAW均存在σ收敛现象,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及其他三大区域GEAW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据此提出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加大区域间协作、发挥市场作用提升整体农业用水绿色效率。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作为国家首都城市,各级各类机关单位分布众多,同时机关单位又是北京市公共服务行业中用水量最大、用水所占比例最高的行业。针对机关单位用水量不易控制、影响因素不确定性强等特点,制定覆盖主要用水行业的省级用水定额,逐步将水效控制在定额范围十分必要。基于样本统计数据,依托水效比较,科学筛选机关单位的适宜用水定额指标。以此为基础,计算北京市483个机关样本的通用与先进分级定额标准值,为完善北京市地方用水定额标准的修订与节水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持续增长、区域一体化加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水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在用水结构中,工业、生活用水等增长较快,农业用水份额相对下降。这直接导致农业灌溉用水的紧张,而人多地少的省情,又要求必须采用灌溉方式来保障粮食产量。分析了浙江省2000-2013年农田灌溉用水变化趋势,剖析了原因,研究提出在保障粮食产量的同时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的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域用水差异和影响因素。基于中国2019年31个省级行政区数据,计算各地区的用水效率。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分析中国用水效率的区域差异。进一步,采用典型相关方法研究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工业用水、城镇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农田灌溉与耕地用水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和东南沿海地区在以下四项用水效率指标的均值上存在显著差异: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人均城镇居民家庭生活用水、人均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和用水效率总得分。对于用水效率总得分,华北地区显著高于其他区域,且仅有华北与东南沿海、华中、西南和西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地区之间均无显著差异。(2)八项用水效率指标在6个区域上的排序,以及6个区域在八项用水效率指标上的排序都存在显著差异。(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主要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行业资本投入和人文素质影响;工业用水和城镇用水主要受自然条件、水资源禀赋、可持续利用水平、劳动投入与水资源需求水平影响;农村生活用水主要受产业结构、水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影响;农田耕地与灌溉用水主要受产业结构、水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可持续利用水平和水行业要素投入影响。区域...  相似文献   

11.
引江济淮工程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是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提高工程利益等问题,向河南段供水的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在引江济淮工程供水侧及需水侧未知的情况下,利用菜子湖、巢湖和瓦埠湖的调蓄能力反向优化渠首引江水量,正向优化分水口门的取用水过程,采用模拟模型和正反双向优化模型分层耦合的形式,依据水量平衡原理来构建引江济淮工程中长期水量调度模型。针对来水情况和用水需求两部分构建典型年调度情景集合,基于不同水平年各湖泊来水预报结果,口门需水过程及工程约束条件,采用引入自适应参数修正机制的差分进化算法及逐步优化算法进行求解,以此制定引江济淮工程年水量调度方案。以2030年规划水平年丰水年为例对分层耦合水量调度模型及常规优化调度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由于分层耦合水量调度模型优化了湖泊调蓄过程并对湖泊水位进行约束,故该模型在引江水量、受水区缺水量及湖泊利用程度方面效果更优。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满足分水口门用水计划的基础上,降低了湖泊弃水量,同时湖泊末水位偏差值较小,逐旬水位变幅多保证在0.1 m内并使湖泊处于高水位运行状态。该模型得到的年水量调度方案能有效的利用当地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引江济淮工程...  相似文献   

12.
流域上下游间水生态保护补偿是实现流域上下游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从投入和效益两个角度出发,建立了按利用江西鄱阳湖流域自产水产生的效益大小来分摊水生态保护投入的补偿标准计算方法,效益按不同的行业来计算,效益大小与利用总水量、不同行业用水比重、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补偿标准计算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体现公平性与合理性等特点,为长江下游对鄱阳湖流域或别的流域上下游间开展水生态保护补偿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洪水河灌区水权面积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世纪60年代,洪水河灌区积极探索和实践了利用“水权面积”因子向用水户分配水量和分摊水利工程建设任务的作法。在30多年的实践中,“水权面积”己由过去的乡、村所有逐步自发地落实在农户,“水权面积”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公正分配水量、公平负担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减少水事纠纷、推动节水灌溉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榆林市用水指标变化原因及节水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榆林市1980-2005年的用水指标分析表明,农业灌溉用水指标、工业万元用水量均表现为一定的下降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活和农村生活用水指标有了一些提高.但与其他地区相比,榆林市用水效率低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且不同部门各有差异.在遵循技术细则的前提下,结合榆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未来水平年榆林市国民经济各部门节水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节水潜力巨大,在2030年,工业节水水平将明显提高,节水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主要用水区用水规律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引提黄河干流水的上游宁蒙灌区、下游河南山东引黄灌区为主要用水区,综合考虑各用水区用水类型、用水特点,以农业用水为重点,在耗用水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区域用水的时空分布,探讨了其用水规律,对于加强黄河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西安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方案》,今后5年,西安市将新增节水灌溉设施面积2.83万hm^2,到2010年底农业节水潜力达1.0亿m^2;工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重复率等措施,年节水量达1.8亿m^2;生活用水方面继续推广节水器具,开展雨、污水资源化和中水利用工程建设,年节水量达2.75亿m^2。通过包括以上的各种节水措施,到2010年全市可节水5.704亿m^3。  相似文献   

17.
陈丹  唐宏璐  袁秀伟  陈波  季巍 《农业工程》2022,12(10):81-85
从农业用水户的角度,结合南方平原灌区实际,提出3种递进式的农业用水激励模式及相应测算公式,即“先交水费、后全额补贴”模式,基于合理用水定额的“先交水费、后差额补贴”模式,以及基于区域单位用水量的“先交水费、后差额补贴”模式,并测算分析了典型试点区内用水户的用水量、预交水费、奖惩金额、精准补贴额和实交水费等。结果表明,3种农业用水激励模式各有优缺点,可适用于改革进程的不同阶段。基于区域单位用水量的“先交水费、后差额补贴”模式充分体现了节奖超罚的原则,并最终达到区域内奖惩金额的动态平衡,促使用水户间相互督促、互相竞争,有利于充分调动用水户的节水积极性,提升用水户节水意识,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精细化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精准描述水资源系统高度的空间复杂性和用水供水要素时变特征是建立精细化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亟待解决的重难点,目前仍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针对此难点,建立时空双向尺度上的流域精细化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兼顾考虑水库的蓄水要求、蒸发渗漏损失、用水节点和供水节点间的退水关系因素对模型精度和适用性的影响。将流域内供水单元、用水单元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单元建立约束条件,以缺水量最小为优化准则,建立流域精细化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线性规划进行求解。在南盘江流域的实际应用结论如下:(1)流域内农村用水、城镇用水满足率均为100%,农业用水满足率为97.7%,工业用水满足率为82.4%,考虑到年末水库蓄水要求以及管道限制,部分农业用水节点和工业用水节点存在缺水现象,总体上实现了时间空间双向尺度上的精细化配置;(2)黑滩河水库总蒸发损失量占到了起始库容的6.6%,白浪灌片农业用水中各月总退水流量在实际用水流量的占比达到了25%,说明水库蒸发渗漏损失、退水流量等因素对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3)本模型精准描述了水资源系统内各节点间的复杂联系,可为...  相似文献   

19.
从基本的理性经济人假说出发,构建理论模型来探讨灌区供水组织多目标供水经济行为下的水资源分配问题。模型的运算结果表明:在农业水价改革的政策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非农行业用水竞争,与原来的单一农业供水相比,经济利益诱致下的灌区供水组织多目标供水行为将会导致农业在水资源产业间配置中处于劣势地位,水资源“农转非”态势将会加剧,农业可获得水量大幅度减少,农业用水短缺问题将会更加严重。因此,探索既能维持灌区供水组织的正常运营又能保证农业和农村用水需求的新型灌区水资源经营体制,应成为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点;而且灌区经营体制改革应先于灌区水价改革,这是灌区水价改革良好运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利用浙江省农业用水的系列调查资料,分析了影响农业用水的几个主要因素,并且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农业用水的某些重要指标进行预测分析;同时,结合其他因素,对浙江省农业用水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