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介绍了法国甜菜生产、种子繁育以及制糖企业在甜菜品种选择、品质检测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同时也谈及了法国甜菜技术研究所(ITB)、法国甜菜种植者协会(CGB)、法国甜菜育种协会(SPFGB)的组成、机构设置、人员、任务、职能、经费来源等情况,对我国加入WTO后的甜菜生产、科研、制糖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展望了我国在新世纪的甜菜育种工作发展方向,并就甜菜糖业产业政策与结构调整,育种机构及运行机制改革,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育种方向及育种目标,完善育种技术及手段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褐斑病、根腐病、丛根病是甜菜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甜菜的产量与品质。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3种主要甜菜病害的抗病育种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甜菜抗病遗传育种存在的问题,建议今后我国的甜菜抗病育种要以丰产、高糖、兼抗为目标,拓宽遗传基础,丰富我国甜菜抗病种质资源;建立高效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MAS)体系,加强甜菜抗病基因工程研究,加快甜菜抗病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4.
拓宽甜菜育种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前我国甜菜育成品种存在变异系谱和遗传基础狭窄的局限性。实践证明,通过引进国外种质资源并导入野生种质、诱变育种、航天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途径方法,能拓宽遗传基础,创造不同类型新品种,使甜菜育种工作上一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甜菜种质资源的繁种更新及安全保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崔平  潘荣 《中国糖料》2004,(1):57-59
通过近20年对甜菜种质资源搜集、整理、繁种、编目及入库保存等方面的研究,弄清了我国甜菜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及保存条件,明确了影响我国甜菜种质资源繁种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应对技术措施,并讨论了甜菜种质资源遗传完整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安全保存问题。这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甜菜育种和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宾力  潘琦 《中国糖料》2010,(3):68-71
分析了目前我国甜菜糖业发展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甜菜糖业发展的形势和目标,提出了在"十二五"对我国甜菜制糖行业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的建议:调整甜菜和粮食的比价、对甜菜生产实行补贴,建立甜菜糖业新的增长点,加大对国产甜菜品种育种、繁殖和推广的力度,大力研究和推广甜菜糖厂节能减排工程项目,要建成和发展甜菜糖业循环经济产业。  相似文献   

7.
从镰刀菌(Fusarium)和丝核菌(Rhizoctonia)的研究、甜菜镰刀菌和丝核菌根腐病的抗性遗传、甜菜抗镰刀菌和丝核菌根腐病遗传育种的研究、抗(耐)镰刀菌和丝核菌根腐病遗传育种的种质资源、抗根腐病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对甜菜镰刀菌(Fusarium)和丝核菌(Rhizoctonia)根腐病的抗病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甜菜种质资源性状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平 《中国糖料》2010,(3):46-48
通过20多年对中国甜菜种质资源搜集、整理、繁种、编目及入库保存等方面进行科技攻关研究,弄清了目前我国甜菜中期库保存种质资源的植物学形态特征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根据对已经编目入国家种质长期库的1382份甜菜种质资源材料的主要经济性状鉴定试验结果是:中国甜菜种质资源的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均以西北生态区最高,华北生态区次之,东北生态区最低,同时其变异幅度也比较大。由此表明我国甜菜不同生态区保存的甜菜种质资源材料具有相当高的异质性和丰富遗传基础。这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甜菜科研及育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甜菜遗传资源性状鉴定及繁种保存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对甜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品质分析以及繁种保存等系统研究,明确了目前我国甜菜遗传资源的类型,来源及分布情况,编写出版全国资源目录的种质1275份,入国家长期库保存种质资源1235份,同时,鉴定出一大批具有优良性状的优异种质资源,并总结出较为完善的繁种技术措施,为我国甜菜育种研究事业可持续发展贮备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多胚甜菜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本文利用SSR分子标记对33份优良多胚甜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7对SSR引物总共扩增出173条带,其中141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占比为81.5%,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4.68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928 1,Shannon’s多样性指数为0.681 7,Nei’s期望杂合度为0.476 7,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81 4,居群间基因流(Nm)为1.128 3。利用MEGA软件得出33份种质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111~0.398,平均为0.230。在遗传距离为0.150处时,可将参试材料分为两个亚群,其中32号(2B32)单独为一个亚群,其他的为一个亚群。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参试群体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甜菜的遗传基础较狭窄,亲缘关系很近,通过本次研究了解了甜菜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差异,为我国多胚甜菜种质资源评价利用及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吉甜系列甜菜多胚品神经历了国外引种鉴定到品种间杂交、生物技术育种的过程,在过去50年中育成17个多胚品种。通过回顾吉甜系列甜菜多胚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历程,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甜菜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平  潘荣 《中国糖料》2005,(4):26-29,37
通过对107份甜菜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和品质分析,鉴定筛选出一批甜菜优异种质资源.再经两年多点的异地鉴定试验,对其参试种质的丰产性、高糖性和抗病性进行综合的评价及稳定性分析,从中选出9份产质量性状非常稳定的优异种质材料,其中优异种质79018具有丰产性、抗褐斑病及适应性好等特点,达到了国家甜菜优异种质一级标准,目前已被国内主要甜菜育种单位配制杂交组合,并参加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3.
甜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育种计划的制定基于多样性和优良的数量及质量性状的选择。因此,遗传多样性的评估是每个植物育种计划的第一步。本文概述了甜菜种质资源在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水平、生化水平尤其DNA水平(RAPD、SSR、ISSR、SRAP、ISSR和SNP等分子标记)上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甜菜种质资源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种质资源的交流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海涛 《玉米科学》2009,17(4):21-23
分析了玉米种质资源对育种的重要意义。种质资源和植物新品种间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但是又互相区别。公共研究机构是玉米种质资源的主要提供者,企业间的玉米种质资源合理有序交流是发展的趋势。指出资源价值评价和评估体系的规范建设是平等分享种质资源的核心环节,种质资源的合理分享将有助于育种产业的健康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甜菜是重要的制糖原料.其产质量直接影响着食糖的生产。培育出高产高糖且耐病的品种.一直是甜菜育种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多年来.全国各育种单位的科研人员运用三系配套在甜菜育种工作中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育出了不少优良品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糖业的发展。据石河子甜菜研究所查证.我国甜菜育种的基础材料多来自前苏联和波兰等国.在经过我国育种工作者不断地驯化和改良后.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6年间关于甜菜O-型系保持通用性及Q-型系在甜菜优势育种中利用可行性等方面问题的试验研究,得出了:甜菜O-型系具有一定的保持通用性;(A_i×B_i)组合的雄不育率和配合力是O-型系在优势育种中利用的关键因素;单交、双交和三交的杂种优势均有突出表现。这些杂交方式间虽无显著差异,但有三交>双交>单交之趋势;充分利用O-型系类种质资源,可提高甜菜优势育种的成功机率。  相似文献   

17.
甜菜品种资源是指本地区的地方品种(农家品种、改良品种)、外地区和国外的引进品种、野生种属和人工创造或自然形成的变异类型材料。甜菜育种,是在广泛搜集、妥善保存品种资源,并加以深入鉴定研究、充分认识和发掘各种遗传基因资源的前提下,通过变异、基因重组、定向培育、定向选择、生殖隔离、后代鉴定等过程,从中选育出适应当地甜菜生产和制糖工业发展需要的新品种。因此,甜菜品种资源是甜菜育种工作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另外,对搜集到的品种资源,经过在本地区观察试种和生产试验,证明它能比当地推广品种增产,就可直接在生产上推广利用。显而易见,搞好甜菜品种资源工作,既能够不断为育种提供丰富多彩的遗传基因资源,又能够鉴定出一些优良品种直接为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甜菜育种工作回顾与展望I.成绩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本文回顾了我国甜菜育种工作历史,对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我国甜菜育种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与国际同类研究进行了比较,对提高我国甜菜育种水平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甜菜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ISSR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对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甜菜上抗病育种、种质资源和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指纹图谱构建、SSR引物开发等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甜菜育种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番木瓜抗环斑病毒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番木瓜环斑病毒抗病资源匮乏,制约我国番木瓜育种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及现有育种发展研究基础,指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番木瓜种质资源创新研究是我国番木瓜创新育种的必由之路,为我国番木瓜育种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