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房炎,中兽医称“乳痈”或“乳黄”,是各种母畜产后多发的常见病,尤以奶牛、奶羊最为多见,常因乳房肿痛拒绝挤奶或哺乳,使产奶量大减,幼畜生长发育亦受影响,如果贻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常致乳房化脓溃烂,丧失生产能力,而被迫淘汰,给奶牛业带来严重的损失。笔者应用“乳黄效应散”对15例患牛进行临床治疗,实践观察证明,一般用药1~3剂,治愈率90%以上,疗效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对奶牛生产的危害性很大。乳房炎的感染途径通常是由细菌通过乳头口侵入或通过血液、淋巴感染,常因挤奶技术不熟练、奶挤不净、乳房不洁以及乳房、乳头外伤受到细菌感染而引起。乳房炎可以分为临床性和隐性两种。临床乳房炎可以看到乳房肿胀,奶呈凝结状。隐性乳房炎一般肉眼看不到明显的症状,但在显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是严重危害奶牛业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奶牛的顽疾之一。在奶牛乳房炎防治中,应提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这是控制奶牛乳房炎的关键。多年来,防治乳房炎的方法主要是乳头药浴和注射抗生素以及中药治疗等,这些方法一方面存在诸如治疗成本昂贵、效果不明显、容易产生抗药性等问题,另一方面乳汁中抗生素的残留会危及食品卫生和人体健康,因此,探寻更好的途径控制乳房炎就成为奶牛业发  相似文献   

4.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对奶牛生产的危害性很大。乳房炎的感染途径通常是由细菌通过乳头口侵入或通过血液、淋巴感染,常因挤奶技术不熟练、奶挤不净、乳房不洁以及乳房、乳头外伤受到细菌感染而引起。乳房炎可以分为临床性和隐性两种。  相似文献   

5.
探析莲参注射液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选择奶牛饲养户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期间的8头患有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予以回顾性分析,均给予莲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病牛的临床治疗效果。8头病牛中,治愈7头,好转1头,治愈率为87.5%,总有效率是100.0%。给予临床型奶牛乳房炎莲参注射液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病牛治愈率,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乳房炎是奶牛乳腺的炎症,由微生物感染引起,表现为急性型、慢性型、隐性型。乳房炎是极为普遍、发病率极高又不易治疗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是奶牛乳腺的炎症,由微生物感染引起,表现为急性型、慢性型、隐性型.乳房炎是极为普遍、发病率极高又不易治疗的一种疾病. 1奶牛乳房炎病因 1)圈舍卫生条件不良,病原微生物易由乳头进入乳管.并上行到乳腺组织引发炎症.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乳房炎又名奶牛乳腺炎,是奶牛的乳腺组织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因素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今年夏天,笔者曾走访了几家挤奶站,了解到有发生不同程度的奶牛隐性乳房炎现象,隐性乳房炎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症状,但已引起产奶量和乳品质的下降,大量乳房炎阳性奶被废弃,对奶牛养殖业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经过兽医的诊治,个别疗效不甚明显。针对此问题,笔者就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进行探讨,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奶牛乳房炎简述乳房炎是病原性细菌穿过乳头,侵害乳腺引起的炎症。可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临床性乳房炎致使乳房红肿、疼痛发热、奶量骤减,挤出絮状奶。牛也会出现发烧、拒食等症状;隐性乳房炎没有临床症状,但奶量降低,它对牛群的危害甚至超过临床性乳房炎。据统计,97%的乳房炎属于隐性乳房炎,并能在一定条件下转为临床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又最难防治的奶牛疾病之一,病变主要为乳房实质、问质的炎症。病因多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侵入及化学物理性损伤所致。根据发病机理一般把奶牛乳房炎分为浆液性乳房炎、纤维索性卡他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坏疽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0%以上,一般造成产奶量下降,乳液废弃,严重时,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痈。  相似文献   

12.
一、奶牛乳房炎简述 乳房炎是病原性细菌穿过乳头,侵害乳腺引起的炎症。可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临床性乳房炎致使乳房红肿、疼痛发热、奶量骤减,挤出絮状奶。牛也会出现发烧、拒食等症状;隐性乳房炎没有临床症状,但奶量降低,它对牛群的危害甚至超过临床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2.6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损失高达460亿美元。生产中,奶牛患乳房炎会导致产奶量下降,鲜奶品质降低,严重时乳房化脓坏疽,使奶牛失去泌乳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奶牛乳房炎的检测精度,利用热红外图像测量奶牛关键部位温度,提出了一种奶牛眼睛和乳房自动定位算法。首先对奶牛热红外图像的灰度直方图进行分析,然后提取阈值分割后图像中的HSV(Hue,Saturation,Value)颜色特征和骨架特征,并基于HSV自动检测奶牛眼睛位置,计算骨架特征向量,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技术自动检测奶牛乳房位置。为了验证定位算法的有效性,对随机选取的40头自然行走的奶牛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定位算法可以有效定位奶牛眼睛、乳房位置,其定位误差在20像素以内的视频帧识别精度为68. 67%。根据定位算法所获取的奶牛眼睛和乳房的温度差值进行奶牛乳房炎检测试验,通过温度阈值对奶牛乳房炎发病程度进行评级,并与体细胞计数法(Somatic cell count,SCC)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等级1检测准确率为33. 3%,等级2检测准确率为87. 5%。本文研究结果能较准确获取奶牛自然行走状况下眼睛和乳房的位置和温度。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奶牛乳腺炎的危害在奶牛疾病中居首位,是制约我国奶牛业发展,降低牛奶品质和奶牛饲养经济效益的大敌。基于红外热像图的奶牛乳腺炎在线监测系统可以通过检测奶牛乳房温度异常变化来快速有效的诊断奶牛是否患有乳腺炎。本设计利用红外摄像头(Seek Thermal Camera)定点拍摄奶牛乳房的红外热像图,通过计算机对红外热像图进行相应的分析处理,提取奶牛乳房的表面关键区域温度与预设阈值温度作比对,依据比对结果对奶牛乳房疾病进行初步的预测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发送到监控中心,从而实现对奶牛乳腺炎疾病的实时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6.
据国外资料报导,自动化挤奶可使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降低30—40%。资料的笔者指出:乳房炎最常见的病因,一个是挤奶挤不净,另一个是挤奶器在乳头上抽吸的时间过长。因此操做安全、能减轻挤奶员疲劳、提高劳动效率的自动化挤奶设备,在预防乳房炎方面能显出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7.
僵猪生长缓慢,被毛粗乱,皮厚多皱,行动迟钝,精神不振,形成头尖肚大的"铁猪"。对僵猪应早治疗,消除病因,对症治疗。1.胎僵由于妊娠母猪饲料单一,缺乏含钙、磷、蛋白质、矿物质及微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致胎猪体内发育不良或公母  相似文献   

18.
目前,奶牛钙、磷营养代谢障碍的发生较普遍,其中骨软症是主要类型。经有关资料报道以妊娠母牛及产犊母牛发病最多。此病多为慢性经过,在治疗上措施不力,常能使患牛降低或失去生产能力,影响奶牛生产及发展。为了控制和及时诊治本病,应用了"苍术牡蛎散"为基本方剂治疗本病,临床治疗1l例,治愈11例,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家畜中牛、羊、猪都易感,其中牛的易感性最高。我国将其列为一类牲畜传染病。口蹄疫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口蹄疫病毒的动物,临床表现为体温高,流涎,口腔黏膜、乳房及蹄部皮肤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表皮脱落,呈现红色糜烂斑。继发细菌感染时,一般采用宰杀并销毁尸体进行处理,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口蹄疫很少感染人类,但人类接触或摄入污染的畜产品后,口蹄疫病毒会通过受伤的皮肤和口腔黏膜侵入人体。人口蹄疫的特征是突然发热,口、咽、掌等部位出现大而清亮的水疱,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这些症状经2~3周后可自然恢复,不留疤痕。因此,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大。  相似文献   

20.
隐性乳房炎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如细菌、病毒、霉形体、真菌等,据报道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多达80多种,但较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仅有23种,且大部分原因是由细菌感染所致,要完全分离到全部的致病菌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的研究仍以主要致病菌为主。因而本实验中对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进行了详细研究和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