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商品。在品种选用方面,多年来一直依赖于传统品种,新品种极少,常规栽培产量长期徘徊不前。1996年昌邑市德杰大姜研究所从昌邑传统主栽品种昌邑大姜中发现1株突变体,姜块胖大,颜色鲜黄,丰产性突出。经过连续5a(年)的筛选,选育出了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金昌大姜。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生长势强,根茎膨大速度快,对病害有较强的抗性。2001~2005年在昌邑市德杰大姜研究所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金昌大姜平均每667m2产量4738.3kg,较对照昌邑大姜增产25.6%。2003年开始引种到省内莱芜、安丘、威海及河北省等地,金昌大姜表…  相似文献   

2.
2003 年贵州省园艺研究所从独山县收集到一个地方宽叶芥菜材料,由于多年栽种,品种较为混杂,植株矮小,产量低,品种退化较为严重。经过3 a(年)的
提纯复壮,并进行营养品质分析,选出叶柄宽大肥厚、脆度好、营养丰富、产量高、植株整齐、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株系,定名为黔青1 号。2006~2007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8~2009 年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黔青1 号平均每667 m2 产量2 614~2 851 kg,比对照贵阳鸡冠青菜(2 369~2 559 kg)增产10.34 %~11.40 %,钙、粗纤维含量适中、脆度好,丰产性及产品品质明显优于对照。2010 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黔青1 号。2008~2010 年累计示范推广逾57 hm2。  相似文献   

3.
2003年贵州省园艺研究所从独山县收集到一个地方宽叶芥菜材料,由于多年栽种,品种较为混杂,植株矮小,产量低,品种退化较为严重.经过3 a(年)的提纯复壮,并进行营养品质分析,选出叶柄宽大肥厚、脆度好、营养丰富、产量高、植株整齐、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株系,定名为黔青1号.2006~2007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8~2009年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黔青1号平均每667 m2产量2 614~2 851 kg,比对照贵阳鸡冠青菜(2 369~2 559 kg)增产10.34%~11.40%,钙、粗纤维含量适中、脆度好,丰产性及产品品质明显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中国瓜菜》2016,(2):50-51
鲜食嫩姜早春促成栽培是安丘生姜栽培的一项创新技术。一是通过品种适合性试验确定了安丘黄姜这一当地传统品种最适合做鲜食嫩姜栽培,并通过改良栽培设施,开发应用了大拱棚4膜1苫的栽培模式,实现了大量鲜食嫩姜提前上市,填补了我国大陆早春没有鲜食嫩姜的空缺,满足了南、北方消费者对鲜食生姜的需求;二是该技术的应用将生姜栽培时间由210 d缩短110 d,为姜—姜、姜—葱1年2作栽培提供了充分的栽培时间,颠覆了生姜1年1作的传统模式;三是目前安丘种植面积达1 300 hm2以上,每667 m2产值达4万元左右,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刘凤斌 《落叶果树》2002,34(1):52-52
我站于1995~2000年在诸城市朱解镇南朱解村1~6年生短枝红富士苹果园中进行了大姜套作试验,大姜长势良好、病虫害轻、产量高,每蔸姜平均重0.6kg,每666.7m2产780~2520kg.苹果树生长健壮,4年生树每666.7m2产1500kg,果品质量好.套作大姜的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6.
遵义大白姜     
遵义大白姜是遵义地区广大姜农引种驯化后的地方良种,在当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该品种根茎肥大,辛辣味适中,口感好,纤维少,富含水分,特别适合嫩姜食用。老姜是主要的调味品之一,同时可入药,具有温中祛寒,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特征特性株高90cm,假茎分生4~10个枝,每根假茎附叶20片,叶为梭形,长35 cm,宽5cm。茎为块根状,单块重400 g,一次子姜以姜母对称生长,二次子姜以一次子姜对称生长,以此逐渐展开形成姜块,各指姜均为指状,茎粗1.5~4cm,霜降后进入休眠,其中二次子姜、三次子姜、四次子姜占姜块总重的80%以上。根为须根,脆弱,数量少,重750 g以上的姜块多有穗状花序花苞,开花少,花而无籽。在8月可采嫩姜食用,产量为1 000 kg/667m2,霜降后采收种姜窑藏越冬,产量可达4000kg/667m2。  相似文献   

7.
对5个叶用芥菜品种黔青1号、黔青2号、黔青3号、黔青4号、黔青5号进行品比试验,分别比较它们的生育期、生物学性状、产量以及抗性。试验结果表明,黔青3、4、5号的抗性、产量、品质等综合表现优良,各具特色,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8.
刘庸庆 《中国蔬菜》2012,1(11):35-36
白口姜是四川省犍为县地方品种。为了更好地满足生产和市场的需求,2003 年福建省福安市种子管理站从四川省犍为县引进白口姜品种,2004~2005 年在福安、霞浦、周宁、蕉城等地多点试种,该品种表现为姜块芽长、肥厚适中、色泽润、肉质脆嫩、纤维少、辛辣味适中等优良性状,与当地品种福安竹姜相比产量高,经济效益好。2006 年在4 个县市10 个乡镇进行生产示范推广,到2011 年累计种植1 400 hm 2,目前已成为宁德市生姜主栽品种。2012 年4 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9.
湄潭辣椒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13 333 hm2,尤其以圆形椒(泡椒品种)种植为特色,为了稳定湄潭黔北优质泡椒基地的地位,加快辣椒产业化建设步伐,特引进黔辣10号(圆形椒杂交种)优质品种,并研究不同密度下其生育性状、经济性状、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黔辣10号种植密度在3 000株/667 m2时,单株结果数47个,产量为1 765.35 kg/667 m2,表现良好。建议黔北海拔700~900 m区域,黔辣10号种植密度为3 0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10.
以辛香二号为对照,在贵州遵义、黄平、铜仁等9个试点进行了9个品种的区域试验,为贵州辣椒品种的审(认)定、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参试干辣椒品种平均667 m2产量依次为卓椒十二号椒王九号天升(CK)黔椒10号星火8号方辣1号湘冠4号铜仁干椒二号老农917黔辣448。综合评价较好的品种是卓椒十二号和铜仁干椒二号。  相似文献   

11.
徐茜  曾新宇  李保证  肖波  杨梅 《蔬菜》2023,(9):63-65
摘要:为筛选适宜直播栽培的茎瘤芥(榨菜)品种,为茎瘤芥直播栽培提供参考,选用生产上主推的4个茎瘤芥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直播条件下植株性状、产量及其主要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直播条件下,与对照品种“永安小叶”相比,“渝直80”“涪优928”“渝早圆100天”的株高、净菜率、空心率及白空率均无显著差异,而开展度、单株瘤茎质量、单株叶片质量、菜形指数、瘤茎产量、黄空率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合分析得出“渝早圆100天”是适宜直播的茎瘤芥品种,其株高、开展度分别为43.6、61.9 cm,单株瘤茎质量为499 g,叶片少,单株叶片质量仅346.3 g,菜形指数好,为1.22,净菜率高,为94.66%,空心率低,为8.33%,黄空发生少,瘤茎667 m2产量达到2 631.94 kg。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合唐山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生姜新品种,实现品种的更新换代,以山东大面 姜为对照,对引进的6个生姜品种昌邑大姜、山农一号、胖娃娃、平顶四、安徽大姜、江永香姜以及自育 品种冀姜5号和苗头品系DJ09-6进行比较试验。通过分析植株农艺性状、根茎商品性状、品质、产量及植 株抗病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冀姜5号、平顶四和山农一号植株长势旺盛、丰产性好,667 m2 产量分别达到 7 294.58、7 021.42、6 865.34 kg,且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唐山地区推广种植,苗头品系DJ09-6虽然产量突 出,但群体整齐度较差,需要进一步留种观察。  相似文献   

13.
以顺宝为对照,选取8个芥蓝新品种,通过对物候期、特征特性及产量进行调查,筛选适宜深圳地区的芥蓝新品种。结果显示,深9号植株生长势强,株型半直立,叶色深绿,叶形卵圆,播种至始收62d,延续采收46d,主薹质量居参试品种中的第2位,667m2总产量约1515.2kg;金利植株生长势一般,中熟,株型半直立,叶色深绿,叶形广卵圆,叶缘波状,主薹浅绿色,花冠白色,播种至始收62d,延续采收46d,主薹667m2产量约952.7kg,居参试品种中的第4位。综合分析,深9号及金利适宜在深圳及周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常辣1号是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地方品种瓦尔岗七星椒的自然变异株中,通过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加工型中晚熟辣椒品种。株高80~85 cm,株幅35~40 cm,叶片披针形,绿色,花梗和果实直立,簇生,花冠白色;青果呈绿色,成熟后呈红色,短角形,果面稍带皱缩,果沟浅,先端较尖,果长4~5 cm,果横径1.1~1.4 cm,单果质量2~3 g,果肉薄,辣味强;抗病、丰产,667 m2产量高达1 364.7 kg,播种至始收120 d左右;以加工用为主,适宜于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重庆、广西等嗜辣地区作为春夏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汉中地区早春大棚种植的黄瓜新品种,特引进4个黄瓜新品种进行大棚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京研优胜的综合表现最优。其始收期为4月26日,第1雌花节位为4~5节,早熟性好;株高207.1 cm,主蔓粗8.9 mm,植株长势较强;瓜长35.3 cm,瓜粗3.3 cm,单瓜质量225.0 g,瓜形呈短棒状,瓜色绿色有光泽,瓜刺密、瓜瘤中等,商品果品相好;667 m~2产量为4 216.1 kg,较对照增产4.1%,丰产性最高。可作为汉中地区早春栽培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选育出优质、丰产、适应性强及抗性好的杂交菜薹新品种,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或雄性不育系为母本进行杂交新品种选育,育成了粤薹1号、粤薹2号2个杂交新品种,并以油绿802菜薹为对照,对2个新品种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品质以及抗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粤薹1号菜薹主薹质量最大,为423.4 g,春、秋两季667 m2产量分别是1 028.7、2 718.3 kg,均排名第1;粤薹2号菜薹次之;品质方面,粤薹2号最优,其次为粤薹1号。综合看来,粤薹1号、粤薹2号菜薹株型好、品质优、产量高,是适合出口和内销的优良品种,可以在广东省及周边地区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17.
陈娟  王一鸣  唐建  宋锐  缪鑫 《蔬菜》2023,(6):23-25
为确定紫甘薯新品种“内渝紫2号”最佳种植株距,为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技术依据,设置5种不同株距(20、25、30、35、40cm),对不同株距条件下紫甘薯“内渝紫2号”的植株性状、产量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加大株距有利于提高茎蔓长度、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质量和大中薯比例;在30~40 cm范围内,缩小株距,有利于提高鲜薯产量、茎叶产量和薯干产量;30 cm株距时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最高,667 m2产量分别为1 722.67 kg和480.63 kg。综合考虑,建议“内渝紫2号”栽培株距为30 cm,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18.
摘要:以生长势强、果肉质厚且脆甜、果形大、灯笼形、4心室、抗疫病、低温弱光下坐果能力好等为育 种目标,采用单株单果选择法,选育出彩椒新品种彩椒黄丰。表现中熟,株型紧凑,株高中等(85 cm),侧 枝较多(株幅75 cm),叶片卵圆形,绿色,始花节位第8~9节;果实灯笼形,3~4心室,果面光滑,由深绿 色转金黄色,味甜质脆,果纵径10.5 cm、横径8.2 cm,果肉厚0.51 cm,单果质量150.2 g;田间调查较抗疫病和 病毒病。适宜在内蒙古西部地区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金粉是以SF8-9-12为母本,以HB1-4-5为父本组配成的杂交种。在贵州省番茄品种区域试验中表现为,株高158.6 cm,第1穗果节位5.4节,节间长度6.16 cm,第1花序至第2花序节数4.8节,茎粗11.5 mm,叶片展开度76.8 cm,无限生长型;平均每穗坐果5~6个,果色为粉红色,颜色亮丽,果实正圆形,单果质量250~280 g,单株产量3.82 kg,果实硬度极佳,耐裂果,商品果率极高,平均产量138242.7 kg/hm^2,比对照超红宝石2号增产22.48%,耐粗放管理,适合贵州全省露地及早春冷棚栽培。  相似文献   

20.
以顺宝芥蓝为对照,对8个参试芥蓝品种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以及抗性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选育出优质、高产及商品性好的杂交种。结果表明:金笋芥蓝在参试品种中单株质量最大,产量排名第1,华芥一号芥蓝产量排名第2。2个品种株型较好、抗性强、产量高,是适宜出口和内销的杰出品种,较适合在广州及附近地区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