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考察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的丰产性、抗逆性、商品性、再生力等基本性状,进行了甬优4949再生稻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甬优4949作再生稻进行机械化栽培,头季产量10.67 t/hm~2,再生稻产量4.34 t/hm~2,具有产量高、米质优良、再生力强、灌浆结实可靠等品种优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再生稻栽培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再生稻栽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适宜再生栽培的高产优质品种有甬优4949、甬优4953、甬优1540、甬优4149等,同时总结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粮食安全,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帮助大户调整种植结构以取得较好的种粮效益,以甬优4949、Y两优911为试验品种开展不同栽培方式试验,探讨品种与栽培方式相结合并取得高产高效的模式。栽培方式为软盘育秧抛栽和种肥药一体机直播,每个品种同一栽培方式面积16.67 hm2。结果表明,甬优4949、Y两优911作再生稻种植,采用软盘育秧抛栽和机直播均可获得比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Y两优911头季产量略低于甬优4949,再生季产量相当,生育期比甬优4949要短,考虑到再生季的安全齐穗问题,建议桃源县推广再生稻品种以Y两优911为主;栽培方式上软盘育秧抛栽和机直播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在江西西北部山区作再生稻种植的表现,2019年在修水县进行百亩甬优4949再生稻丰产增效技术示范。通过机械化轻简化生产方式,实现高产高效目的,为粳稻再生稻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甬优籼粳杂交稻作再生稻种植时的再生特性及产量形成特点,以生产上应用广泛的甬优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1540和甬优4949为试验材料、籼型杂交稻品种隆两优534为对照材料作再生稻种植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显示:籼粳杂交稻和籼型杂交稻2个类型品种的再生特性存在显著差异;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和甬优4949的优势再生节位为低节位的倒5节和倒4节,2个节位的再生苗有效穗占比之和分别为81.9%和68.9%,产量贡献率之和分别为89.6%和72.5%;2个节位再生稻的穗长、每穗粒数显著高于倒3节和倒2节,并呈现出从下往上节位逐步变小的趋势;而籼型杂交稻品种隆两优534的优势再生节位则是高节位的倒2节和倒3节,2个节位的有效穗占比和产量贡献率之和分别为71.5%和72.5%;甬优4949头季稻收割后1~7 d内的再生苗的成穗率、有效穗占比和产量贡献率分别为89.4%、74.6%和79.2%,均显著高于收割后8~12 d和12 d以上的再生苗;甬优1540和甬优4949再生稻的穗长、每穗粒数均要显著大于隆两优534,产量分别增产21.6%和17.3%。结果表明甬优籼粳杂交稻的低节位强再生力和再生苗穗大粒多的再生特性是其作再生稻种植时易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杂交中粳甬优4949(Oryza sativa L.subsp japonica Kato cv.Yongyou 4949)高产栽培技术,在举办甬优4949高产示范时设立了肥料和密度试验,采用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的方式,选取密度、氮、磷、钾4个因素为决策变量,以稻谷产量为主要目标函数,通过田间试验获得的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对数学模型进行解析,综合评价后获得杂交中粳甬优4949最优的栽培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筛选适宜于鄂南地区推广种植的再生稻专用品种,2017年在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向阳湖试验基地以丰两优香1号为对照(CK),开展了19个品种的再生稻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天两优616、甬优4949、深两优865三个品种比较适宜于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王青 《浙江农业科学》2023,(8):1845-1848
再生稻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安徽宣州区面积迅速扩大,2021年宣州区再生稻种植面积发展到1 260 hm2。为加强对再生稻品种的特性研究,解决再生稻品种单一问题,2019年引进籼粳交品种甬优4901作再生稻种植,生产中籼粳交甬优4901表现出持绿性好、再生力强,抗倒、抗病和出米率高等优点。因该品种在洪涝灾害中表现出较强的耐涝性,2020年将甬优4901推广作稻虾田再生稻种植,获得较高产量;2021年进行大面积种植,实现了1年4收(两虾两稻),产值超过75 000元·hm-2。根据本地水稻种植特点,进行普通再生稻和虾田再生稻种植研究,总结出甬优4901在宣州区作再生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近年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再生稻已经成为浙江常山种粮大户增产增收的好模式。为筛选不同生育期类型适合在常山及周边地区栽培的再生稻优良品种,2019—2021年常山农技人员引进了20多个再生稻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其中甬优4901表现出生育期短、米质优、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不仅适宜在常山及周边作再生稻栽培,而且在浙江省宁波、绍兴以及湖南、江西等地也表现良好。为探索甬优4901作再生稻栽培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2021年农技人员对甬优4901头季稻插秧密度、头季稻收割留桩高度、再生季施肥等关键技术点进行试验研究,并开展百亩高产示范。本文将甬优4901再生稻在浙江常山试验示范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形成甬优4901作再生稻栽培的技术体系,为适宜地区示范推广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隆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阐述了隆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总结了隆两优华占在稻瘟病逐年加重趋势下,作早稻和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处理、育秧、栽植、施肥管水、病虫害防治、收获和再生稻管理等,以期为隆两优华占在稻瘟区作为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选用12个品种参试,比较了各品种的农艺性状、生育期、抗逆性以及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对照品种扬两优6号平均亩产650.70 kg,居第5位;比扬两优6号增产的有甬优4149、春优11、甬优4949、JY12,甬优4949比扬两优6号(对照)增产4.45%;其余参试品种均比扬两优6号减产,其中粳两优5057、武运1152、扬粳306(常)、盐稻12号(常)、南粳9108(常)相比扬两优6号减产极显著,常优12-11相比扬两优6号减产显著,甬优4351比扬两优6号减产不显著。参试品种甬优4949表现为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  相似文献   

12.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水稻再生能力强,再生季产量高、米质优。利用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6个甬优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开展适合龙游本地种植的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540可以作为迟熟类型再生稻品种,甬优4901可以作为早熟再生稻品种,2种类型只要栽培管理得当均能获得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3.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稻桩(茎秆)上的腋芽萌发成穗收获一季水稻的耕作方式,与头季稻相比可以省去播种、育秧、插秧和犁耙田这些工序。甬优2640是再生稻栽培面积最广的品种之一,它是系甬粳26AXF7540培育而成的籼粳交替早熟晚稻品种、大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14.
甬优系列品种作再生稻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稻是浙江省常山县的水稻主要种植模式之一,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甬优系列品种作再生稻栽培表现出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2019年在常山县森香家庭农场进行了甬优系列再生稻品种比较试验。本文从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抗性及其他方面进行分析总结,选出不同生育期的5个甬优系列再生稻优良品种,为适宜地区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概述"甬优4949"在枣阳市的种植表现,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用以指导"甬优4949"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常山2018年引进甬优1540作再生稻栽培,以2季相加百亩示范方平均产量17 390.25 kg·hm-2的成绩打破浙江省再生稻高产纪录。尽管获得了较高产量,但由于对甬优1540特性掌握不够,对其高产栽培所需的配套技术研究还不够深入,本研究于2019—2022年继续从适期播种、科学施肥、插秧密度、留桩高度、头季稻收割技术、水浆管理、病虫绿色防控等方面探索甬优1540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2022年在极端干旱天气条件下百亩示范方2季产量相加产量超18 000 kg·hm-2。本文结合近年围绕甬优1540再生稻高产栽培所做的试验示范,分析总结浙西地区甬优1540百亩示范方2季产量相加超高产技术要点,为适宜地区示范推广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7.
超级稻甬优12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水稻品种甬优12,研究了甬优12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结果表明:杂交稻甬优12与余杭区常规品种秀水134相比,对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更敏感。在气象条件适合时,比秀水134更易感稻曲病。根据甬优12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应在水稻生育前期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分蘖盛期进行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8.
正再生稻生产,一种两收,节本增收、绿色高效。怀化温光资源对水稻生产是两季不足,一季有余,是发展再生稻的理想区域。甬优4149是用"甬粳41A"与"F9249"配组育成的三系籼粳杂交中稻品种,2017年经过湖南省审定(湘审定稻20170006)。2017年,本市甬优4149再生稻示范面积9 090亩,平均两季亩产达到854.9 kg,高的达到1 025 kg。通过对靖州  相似文献   

19.
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管水和再生稻施好促芽肥及发苗肥、保留适当稻桩高度等内容,以指导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的高产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20.
于2021年选择15个审定品种在桃源县进行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当地种植的再生稻品种为甬优4949、Y两优911。这2个品种两季合计每667m2产量分别为975kg、963kg;均表现为群体生长整齐,再生结实率较高,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米质优;可在当地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