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谭支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科学技术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湖南省草食动物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谭支良于1989年大学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工作,加盟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畜牧学科组,从事粗饲料营养价值评估与营养价值改进工作,由此拉开了畜禽健康养殖研究的序幕。30余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草食动物营养生理代谢科学研究、应用与推广工作,为湖南省草食动物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相似文献   

2.
正湖南省水果产业技术体系针对制约湖南省水果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树立成果导向,凝练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同时加快成熟、可靠的品种和技术的推广示范。以下是体系专家及试验站的介绍。首席专家——单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13项,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获授权发明专利24项。技术服务:水果产业政策咨询与规划;水果绿色加工技术与工厂设计;水果副产物高效高值化利用技术;标准化果园设计。  相似文献   

3.
<正>一、承担科研项目多年来石家庄市农科院棉花所共承担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研究课题40余项,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专项、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发展棉花专项资金及省市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推广项目。现承担国家和省市在研项目11项,其中包括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海河综合试验站"、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早熟棉品种培育"、国家863计  相似文献   

4.
<正>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是湖南省唯一的蚕桑专业性研究所,创办于1941年,长期从事桑、蚕品种选育、病虫害综合防治、养蚕技术创新、蚕桑机具革新、蚕桑生态循环经济研究和蚕桑资源多元开发应用等领域研究,拥有年冷藏处理蚕种50万盒的冷库与保种楼各一栋,并建立了"国家桑蚕改良中心长沙分中心"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长沙综合试验站"。曾荣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各级科技成果奖48项(次),获国家专利5项,制定蚕  相似文献   

5.
按照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整体部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了"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专项聚焦产业发展问题,为实现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有效防治、农业生态环境健康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提升的多重目标提供科技支撑。通过介绍农业面源专项的整体情况,分析目前专项组织实施的最新进展,总结专项管理机制方面的实践探索,以期为有关科研人员和行业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湖南农业科学》2011,(5):F0004-F0004
本课题组主要针对棉花枯黄萎病等主要病害。棉铃虫、棉蚜等主要害虫,运用现代转基因育种技术结合传统育种手段开展多抗、丰产、优质、广适杂交棉新组合选育。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农业厅学术带头人项目等15个重大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3人,发表论文60余篇,获湖南省鉴定成果4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常德市科技进步奖3项。  相似文献   

7.
湖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医、教、艺术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61年的办学历史。学校是农业部与湖南省共建省属重点高校,被教育部和科技部列为全国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试点单位,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2年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在校研究生4400多人,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6000多人。现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9个。"十五"以来,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12项,省部级奖142项:承担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和课题1022项,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省部级项目和课题1300余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634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86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83部。  相似文献   

8.
<正>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是湖南省唯一的蚕桑专业性研究所,创办于1941年,长期从事桑、蚕品种选育、病虫害综合防治、养蚕技术创新、蚕桑机具革新、蚕桑生态循环经济研究和蚕桑资源多元开发应用等领域研究,拥有年冷藏处理蚕种50万盒的冷库与保种楼各一栋,并建立了"国家桑蚕改良中心长沙分中心"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长沙综合试验站"。曾荣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各级科技成果奖48项(次),获国家专利5项,制定蚕桑地方标准6个,创系列品牌2个。  相似文献   

9.
正为贯彻落实《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承担省科技专项——"荔枝产业技术提升项目",就优质中晚熟荔枝品种克服"大小年"结果、荔枝农艺农机融合不够等问题展开技术攻关,并搭建荔枝文旅采摘销售信息平台,为广东省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产业链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邹学校,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蔬菜遗传育种家、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湖南省蔬菜学科领军人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湖南光召科技奖,两次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  相似文献   

11.
正"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低空遥感的作物追肥变量管理技术与装备"隶属"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专项的"智能化精准施肥及肥料深施技术及其装备"项目。本课题由浙江大学岑海燕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东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富士特有限公司、绍兴卓群航空科技有限公司7家单位共同参与。本课题针  相似文献   

12.
<正>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超级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示范"近日通过湖南省农业厅、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等单位专家联合评估验收。验收结果显示,该专项已成功攻克四大关键技术瓶颈。其中,通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超级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示范"近日通过湖南省农业厅、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等单位专家联合评估验收。验收结果显示,该专项已成功攻克四大关键技术瓶颈。其中,通  相似文献   

14.
信息交流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发展规划》通过专家咨询论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011年5月17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发展规划》咨询论证会,咨询论证专家组由重大专项相关领域的高层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和经济学家组成,组长由徐冠华院士担任。实施重大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重大专项规划工作。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009年9月启动了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深入开展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业农村部果品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国家浆果保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浙江省果蔬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建设,现有科研人员52人,其中副高以上占75%,博士占73%;实验室面积3700m~2,仪器设备总值达5 600多万元。针对我国果蔬产后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关键和瓶颈问题,实验室围绕采后品质变化规律生物学基础、采后商品化处理与品质保持技术、营养健康加工及质量控制、配套设施与新材料开发等开展研究,为农产品产后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近年来,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重点专项和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86项,承担地方及横向项目38项。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业农村部果品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国家浆果保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浙江省果蔬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建设,现有科研人员52人,其中副高以上占75%,博士占73%;实验室面积3700m2,仪器设备总值达5 600多万元。针对我国果蔬产后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关键和瓶颈问题,实验室围绕采后品质变化规律生物学基础、采后商品化处理与品质保持技术、营养健康加工及质量控制、配套设施与新材料开发等开展研究,为农产品产后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近年来,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重点专项和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86项,承担地方及横向项目38项。  相似文献   

17.
正【基本情况】"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台技术研发"专项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之一,国拨经费23.98亿元共设置49个项目。该专项以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为统领,汇聚农业部、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等多部门的研究和行政资源,为破解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8.
<正>本报讯日前,随着深煤层CO2注入设备设计的完成,标志着由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天脊集团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部分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相关专家已完成对该技术的评审论证,目前正在根据专家意见对该设备进行设计完善。"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作为"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项目,由国家煤层气开发骨干企业中联煤层气公司牵头,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信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  相似文献   

19.
正赵正洪,现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所长、湖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和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成员。1986年从长沙农校农作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工作至今,30多年来一直在水稻育种岗位上从事水稻品质改良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业部杰出人才、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  相似文献   

20.
近日从湖南省科技厅传来消息,2004年湖南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评审结果揭晓,共设立农业科技重大专项6项,湖南农业大学周清明教授主持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刘仲华教授主持的“优质茶叶新品种选育及无公害茶叶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邓子牛教授主持的“柑橘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和周建平教授主持的“油茶籽深加工技术和新产品研究与开发”等4个项目获得资助.湖南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是针对本省科技领域和科技产业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和突出问题而专门设立的攻关项目,该项由省科技厅组织征集和发布指南,通过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