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衢州市位于浙江西部,南接福建、西邻江西、北连安徽,素有“四省通衢”之称,地处钱墉江源头,是全国九个生态良好地区之一、浙江省的重要生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曾先后8次到衢州视察调研指导工作,反复强调生态的重要性,明确指出“生态是衢州最大的比较优势,最响亮的品牌。要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依靠‘绿水青山’求得‘金山银山’。”十多年来,衢州市矢志不渝沿着总书记当年指引的方向,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持续实施“八八战略”,确立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目标,着力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衢州特色的“两山”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富集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长三角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功能定位,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探索“两山”理念转化有效路径,持续培育灵芝等特色产业,促进山区群众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金寨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此,记者采访了金寨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涧。  相似文献   

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贯彻“两山”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近些年, 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形成了生态产业化经营、生态补偿、生态权属交易、生态修复及价值提升等模式。文中分别以东北、中部、东部和西部为研究区域,介绍不同经济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做法和具体成效,分析我国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过程中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在不同地区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以期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衢州位于钱塘江源头,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衢州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走出了一条具有衢州特色的绿色发展路子。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记者就生态文明建设和衢州的“两山”实践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共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  相似文献   

5.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结合教育部“新工科”和云南省“生态文明排头兵”的建设要求,西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建设、绿色理念、绿色技术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锻炼等方面探究生态文明思想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绿色人才培养的融合途径,培养具备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能较好服务于绿色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为生态文明背景下工科专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两山理论”是生态环境和生态效益优劣的判断标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远市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因素和气候条件造就了林果种类多、质量高的特点,是实现开远市“绿水青山”转换的重要途径之一。立足于开远实际情况,采用数据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开远市林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分析,结果发现“两山理论”视域下制约开远市林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林果产业小、散、弱,产业链不完整,果实加工能力不足等,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山理论”视域下开远市林果产业发展路径主要有:发展特色高效生态林果产业集群,拓宽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推进林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以此为开远市林果产业发展提供破局路径,为“两山理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防护林科技》2009,(3):117-117
1《防护林科技》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是国内惟一集中报道防护林科学研究和体系建设方面的专业性期刊,主要刊登各种防护林、农林复合体系(混农林业)和其他防护造林,“两区(沙区、山区)”治理开发,发展生态经济林业,促进两大体系建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试验研究、生产技术和体系建设的成就和经验、问题和建议,典型人物事迹报道、科研和生产活动照片等。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区域位置、资源现状等方面对赤城县的生态林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梳理,在此基础上,从特色产业建设、政策扶持等方面对赤城县的林果产业协同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赤城县生态林业产业、经济文化等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一些承载着的"乡愁"的古村落、风水林等乡村生态景观正在消失。建设"留得住青山,记得住乡愁"的新型城镇,保护和优化乡愁森林生态景观,是新时代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文章探讨了森林城市建设中的乡愁森林生态景观设计要点,并以婺源县国家森林城市规划设计为例,分别从保持传统风貌、优化生态空间、提升景观要素、近自然经营、发展特色产业、传播生态文化、保护生态资产7个方面进行了规划设计实践,为我国森林城市建设中的乡愁森林生态景观设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生态林业概念入手,从主观和客观角度进行了现状分析,并结合当前形势对加强生态林业建设的重大意义进行阐述,最后从树立生态意识、突出治理重点和开发特色产业三个方面对进一步加强生态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在这之后,湖州市公安局在工作中不断融入“两山”理念,2013年最早推行“河道警长”,2015年开始部署开展“守青山、护绿水”专项工作,2020年总结提炼连续多年“守青山、护绿水”专项工作经验,率先推行“生态警务”,将原来的“河道警长”“林区警长”等统一为“生态警长”,布建“生态警长”2185名,构建起具有湖州公安辨识度的生态警长护航体系,营造全警守护生态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桓仁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战略定位,深入践行"两山"理论,以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为主线,做好"五篇文章"积极探索了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努力把全县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桓仁特色的生态绿色发展之路,并由此获得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为辽宁省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标杆样板。在加强生态补偿、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全域旅游三个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正海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先行区、生态环境质量标杆区、陆海统筹保护发展实践区、"两山"转化实践试验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海南样板。规划提出,到2025年,海南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森林、河湖、湿地、海洋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4.
《国土绿化》2023,(5):24-25
<正>全面推行林长制,是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重要制度创新。江苏省宿迁市自2021年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以来,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立足“江苏生态大公园”定位,坚持走稳走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推动全市林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大孔兑是黄河上中游区典型风水复合侵蚀区,生态系统脆弱,该区的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对于维护黄河健康,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针对十大孔兑地区土壤侵蚀机理和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在生态修复技术研发方面已取得长足进展。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升级为重大国家战略,对于十大孔兑水土流失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治理水土流失更需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原则,发展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然而目前,该区关于“以水定绿”型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的研究相对薄弱,文章以“以水定绿”为理念,以“水”为核心要素,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黄河流域十大孔兑区土壤侵蚀机理及以水定绿型植被建设技术进行梳理和研究,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发展趋势,为推进黄河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从2000年开始,利用封、播、补、改等措施,在吉林省西部的“三化”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治理效果明显。本文对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生态草建设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生态草建设应突出解决的几个问题,特别是在生态草建设的持续发展方面,提出必须走产业化的路子。  相似文献   

17.
周冲 《国土绿化》2023,(5):26-27
<正>甘肃省玉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路径措施,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黄河流域和祁连山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森林草原生态保护修复、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打好生态安全防治攻坚战,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断擦亮生态底色,书写绿色文章。  相似文献   

18.
森林城市群是在市域尺度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在区域尺度上开展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的创新实践。文中通过回顾我国森林城市群的发展历程,明确了我国森林城市群的发展阶段,从空间尺度、生态系统和建设模式3个方面总结了我国森林城市群的现状特点,为森林城市群总体规划的精准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归纳梳理了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典型城市群在跨区域的生态建设中的规划经验,并提炼出了值得我国森林城市群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借鉴之处;从全方位构建规划理念、建立系统完善和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自然条件和发展需求的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等3个方面,对森林城市群建设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森林城市群建设总体规划是针对城市群发展对林业生态、产业、文化等多种服务功能需求,以及有效应对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社会期待的顶层设计,是落实森林城市群建设具体实践工作的重要依据。该文旨在引起学术研究同仁和实践领域工作者对不同森林城市群建设在自然、人文和社会等方面复杂性的高度重视,强调森林城市群建设的总体规划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唯有充分注重区域特点,方能做到科学规划和有效引领。  相似文献   

19.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对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至关重要。通过回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探索工作,立足于现实情境和客观事实,进一步揭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存在政策供给不充分和不配套、市场化机制不完善、基础性制度不健全、生态金融制度不成熟等主要症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推进路径,包括加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顶层设计、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评价机制、健全生态产品补偿制度体系、建立生态产品认证和交易体系、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金融支持体系、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以期为加快推动“两山”转化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皂荚树是典型的多功能生态经济型树种,是践行"两山"理念、实现"两山"转化的最佳树种;是同时具有短期收益、多种收益、永续收益和高效收益的珍稀树种。皂荚树即可作为生态造林树种,又可作为果树和木本中药材种植。示范区以结刺型、结果型、刺果兼用型和绿化型为良种选育方向,以产刺、产果和绿化大树为培育重点,融合药用、食用、化工、绿化和树下种养等多个方向,增加短期收入,降低投入风险。创新选育的皂荚新品种"天丁1号"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创新探索的"皂荚树五大直接经济收入、十大产业开发方向"高效益种植模式获得亩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